第一节 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原总干事马勒博士曾指出:“必须让人们认识到,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了健康,便丧失了一切。”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健康”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没病就等于健康”?
一、对健康的误解
许多人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这实际上是健康的一种消极定义。健康与没有感染疾病不是同义语,因为尽管宿主的外表看起来很健康,但可能常常有病原体的潜在感染或有其他潜在的有害健康的因素。例如,癌细胞可以在某些人的身上处于沉静状态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而没有任何感觉和症状。又比如一个人的身体非常强壮,对各种传染病有较强的抵抗力,但他却终日忧心忡忡,抑郁不安,甚至有自杀的企图,这恐怕很难说他是“健康”的。
有些人认为经过全面的健康体检,结果都正常就说明自己非常健康,这种看法显然也是不全面的。一个人在主观上感觉良好或暂时未被医生检查出有什么疾病,并不能表明他就处于健康的状态,有资料表明,在非致命性的原发性心衰患者中,有1/4是自己未觉察到或是未被医生检查出来的,有的甚至完全没有痛苦的感觉或未引起任何注意,但在5年内有1/3可复发,其中有一半是致命性的。同时,一般体检都难以检测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还有一些人将体格健壮与健康画等号,认为身强力壮就是健康。如果真如此,那些获得世界冠军的运动员,大多具有十分强健的体魄,应该说是够健康的了,可他们却可能因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袭而患病,处于不健康的状态,更有一些运动员会在运动场上猝然死去(如美国女排的著名运动员海曼以及我国男排队员陈钢等),使我们对健康的定义重新进行思考。因此,健康不仅是生物及医学上的概念,而且还是心理学、社会学甚至哲学上的概念。所以,对健康的一些误解不能适应现代健康学的发展,我们应当接受和采纳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健康定义。
二、健康的积极定义
“健康”(Health)一词在几百年前的古代英语中有“强壮(Hale)”、“结实(Sound)”和“完整(Whole)”的意思。也就是说,健康历来就被人们看作是一种强健、完满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于1948年在其宪章序言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满状态。”1978年9月,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所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又对健康的定义作了重申,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及体质虚弱,而且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的概念。这一定义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把健康看成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且还包括心理和社会生活的良好状态。最近,世界卫生组织还进一步提出有关健康的10条标志,即:
1.精力充沛,对所担负的繁重工作和日常生活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
2.乐观、积极,勇于承担责任。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适应环境能力良好。
5.能抵抗一般性感冒等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
7.反应敏锐,眼睛明亮。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www.xing528.com)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世界卫生组织还提出了人类新的健康标准。这一标准包括肌体和精神健康两部分,具体可用“五快”(肌体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来衡量。
“五快”是指:
1.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能很快吃完一顿饭。
2.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
3.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
4.说得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
5.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
“三良好”是指:
1.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2.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的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3.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健康就是适应。他们说:“健康是一种人类对其生活中面临的所有生物的、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刺激因素的一系列连续的适应。”总之,健康的概念及定义是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决定的,而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必将更为确切,更符合其内在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