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学习是职业发展的基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实现职业规划所必需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大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是其职业发展历程中的核心要素,也是就业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因此,获取、掌握专业知识是职业发展历程中的核心要素,也是就业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同时,获取、掌握专业知识也是职业规划前期准备和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
(1)刻苦学习,不断强化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大树的躯干,大学生无论将来选择何种职业,不论向哪个专业发展,都少不了深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就像万丈高楼平地起,全靠地基来支撑一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人才流动已成为大趋势,人们所从事职业岗位的变化也会随之加快,这些都必须依赖扎实、深厚的基础知识,只有具备了扎实、深厚的知识基础,才能在职业规划的调整和岗位变化中游刃有余,才能有更大的调整空间和发展余地。如今,大学所开设的专业都有其明确的培养方向和目标,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能够为就业打好知识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交叉科学、边缘科学不断产生,现代职业对就业者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一个具体社会组织即用人单位而言,会对其组织成员在知识结构上有一个总体的要求;而作为该组织的个体成员,依照其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在知识结构上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以一个企业为例:企业对其成员的整体知识结构要求具备财政、会计、商业、保险、营销等某一专业知识和具体技术,而对企业中处于不同层次的个体来说,要求掌握的上述知识的比例是截然不同的,从而组成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因此,大学生在其职业规划的前期准备阶段应当根据准备选择的职业目标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分利用学校的有利资源和有限时间,广泛涉猎,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通过诸如“双学位”、“主辅修”、“选修”等形式,利用图书馆、资料室等资源,抓紧时间在书本、课堂和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积累,扩大知识面,根据社会的发展和个人职业规划的具体要求,将自己的知识科学地结合起来,以形成合理的结构,并把基础知识面拓展得尽可能宽一些。这样,工作后才能后劲十足。
(二)职业选择与大学学习
大学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是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分水岭。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都将在这个开放活跃的环境中逐渐形成。何谓“大学”?“大”者“有容乃大”。大学处于一个从幼年封闭的“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清纯世道到接触无奇不有的社会的过渡时期,这种特定环境免不了要产生许多矛盾。现实与理想,实践与理论的冲突,总会让人去思考一些问题,有人迎接了这个挑战,并在竞争中越挫越勇,有人却从此沉迷,一蹶不振。教育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是一种投资,既然是投资,当然要考虑投资回报。如何让这种回报最大化?在一开始就应该制定一个提纲挈领的战略,从而指导自己的学习。毕业后从事何种职业应该决定大学学习以什么为主要内容。所以,职业选择与大学学习的关系,应该是每个学子都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并且,大学学习是一种战略,是我们面对激烈、严峻挑战的生存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规划。战略是我们为实现价值和目标而确定的行动方向,是制定各种计划的基础。
职业选择与大学学习的关系同样可以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分析:
1.环境分析(www.xing528.com)
无论在做什么决定之前,都应对环境进行充分地分析,只有了解了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才能认清自我及其环境的联系,从而使自我在没办法改变环境的时候更好地去适应环境。宏观环境也就是我们所共同面对的总体环境。现在普遍使用的方法是PESTN分析法。所谓PESTN分析,是指政治与法律环境(P),经济环境(E),社会文化环境(S),技术环境(T),自然环境(N)。当然,大学学习毕竟不像盈利组织一样以盈利为目的或像非盈利组织一样,有明确的使命和管理流程,对于上述各个因素都要逐个仔细考虑,但是,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方法,从而达到更好地认识社会的目的。首先,从古至今,重文尚武是人们的风俗。国家也非常重视对教育的投入,颁布《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青少年接受教育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其次,在经济方面,随着世界和平总体上得以维持,世界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中,我们只有用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经济的相对发达也给我们受教育提供了保障。再次,从社会文化环境来看,人们对知识分子可谓另眼相看,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几乎每个孩子的父母都竭尽所能支持孩子上学。技术环境方面,网络通讯、信息技术及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也给我们的学习大开方便之门。对于宏观环境的分析,主要是明白周围环境潜在的机会和威胁,从事哪一类职业机遇大,哪一类职业竞争激烈,哪些职业是朝阳产业,又有哪些已走向衰落都是我们应该分析的。而内部环境分析,主要是阐释自我的优势和劣势,对自我做一个客观公正的分析认识,从而才能找到一个外界和自我的最佳契合点。例如: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锐意进取还是趋向于保守?我的特长是什么?我对什么最感兴趣?我准备将这种兴趣当作终身的职业吗?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是否有必要考虑兴趣外的其他因素,如经济实力、家庭等?还有自身的潜力是否能够胜任这个职业?等等。
2.战略制定
在对外部和自身环境都有充分的了解之后,想必会对自己适合从事何种职业有一个大致认识,这时应该做的就是给自己制定一个战略。战略形成是战略活动的起点,直接影响着战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在制定战略时,不仅要对已经使用或正在使用的战略的效果做出评价,而且要确认这些战略与自身能力、外部环境变化和趋势是否能保持一致。
那么我们在做职业选择与大学学习的战略计划时,应当注意些什么问题呢?第一,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才能清楚学习中应该重点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点,把重心放在哪些方面,从而避免学习的盲目性。第二,要考虑获利能力。先前已论述,大学是一种投资,投资回报是我们不可回避的话题,因此,所选职业的就业前景如何,是否有利于自身发展都将考虑。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利”,应该并不全指经济上的“利”,还包括精神层次的“利”,也就是说当这种职业让你感到身心愉快,自我价值得以实现,也算是投资回报率高。第三,主动性、可行性和灵活性。战略应当有一种创造力,可以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做出主动的反应。而可行性即在实际运行中具有的可操作性是战略首先应具备的特征。另外,环境复杂多变,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减少环境变化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就要求战略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保证灵活性。也就是说,学习计划一定要围绕着所选择的职业来进行,当发现所学内容,所做实践与战略相冲突时,就应及时调整。
战略计划应当包括前提,即回答该计划在何种情况下有效;目标,即战略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对于职业选择与大学学习的关系来说,当然是学习要为所选择的职业服务;目的,即阐述理由、意义和重要性;方法,即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方法去达到目的,比如多读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多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等。为自己的战略计划制定一个时间表,这样才能知道自己的进度。战略中需要包括的其他因素还有责任、范围、预算、应变措施等。
3.战略实施
在战略计划制定之后,就是战略计划的实施。成功的战略制定并不能保证成功的战略实施,因为实际做一件事总比决定做这件事要困难得多。在制定了学习计划以后,怎样将它付诸实践呢?对于战略实施来说,最重要的包括制定政策、设置年度目标、配置资源等。所以,我们应该为自己制定一些政策来保障计划的实施,比如,早上坚持晨读,每天保持6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等;为自己订立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并且过一段时间应该评估这阶段的学习成果,看看是不是达到了本阶段的目标,是不是离总体目标又近了一步。还要保证有充足的资源来完成学习计划,包括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及技术资源。当然在学习上,肯定本身的努力是最重要的。
4.战略评估与控制
控制作为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以计划标准来衡量计划的实际执行过程,纠正实施过程中的偏差,从而保证计划目标基本实现的管理活动。战略控制的基本原则是可行性原则、例外原则、经济性原则、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学习过程中,当觉得自己所选职业确实与自己的初衷大相径庭的时候,就可以根据目前外部环境和自身实际情况做出重新选择。总之,世界是发展变化的,对待每一件事都应该灵活对待。
因此,我们应该从战略的高度去考虑职业选择和大学学习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习有针对性,有效率,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