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审时度势,明智择业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必须适应目前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改变原来的择业意识、择业观念、择业标准、择业渠道、择业办法等。
1.增强择业意识
从“等待分配”变成“主动出击”。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迫使他们摆脱被动依靠、消极等待的思想,树立竞争择业的观念,并主动出击,提早准备,勇敢地走向就业市场,积极主动地参与就业竞争。通过竞争,寻求理想的职业;通过竞争,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例如,许多大学生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社会需求,主动“推销”自己;有的提早准备,了解市场“行情”,按照社会需要塑造自己;有的则主动学习求职知识和技巧,并灵活应用;还有的甚至从低年级就开始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并将学习、实习、社会实践与就业紧密地结合起来。
由注重“择业结果”变成注重“择业基础”。过去许多大学生只是一味地追求如何去求职,如何找到理想的就业单位,即注重择业的结果,而忽视平时的就业准备,即择业的基础。如今,大学生对自身素质在求职择业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楚。不少大学生意识到“学业”是“择业”的基础和前提,要想在就业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努力提高竞争的“实力”。因此,他们发奋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今,学校校园中所出现的学习风气不断浓厚,学习自觉性日渐提高,出现“外语热”、“计算机热”、“辅修课热”、“考研热”等,都是大学生为适应市场需要所做出的积极努力。
2.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
(1)树立“先择业、就业,再创业”的观念。
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应该改变“一步到位”的思想,树立“先择业、就业,再创业”的新观念,走一条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寻求发展的道路。也就是说,他们在毕业时,只要用人单位的要求与自身条件基本相符合,就先实现择业和就业,走进社会。工作一段时间后,有了就业和择业经历,各方面的经验和能力得到提高,具备了自信心和实力,时机和条件到来时,即可大显身手,走艰苦创业之路,去追逐自己理想的事业。
(2)改变不到非国有单位就业的观念。
过去,部分人片面认为,只有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才算就业,而对到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等非国有单位就业则认为不稳定、不可靠、不保险,因而不愿去这些单位就业。即使暂时去了,也不作长期打算,留恋公职,留恋干部身份。如今,广大毕业生必须摒弃这种狭隘就业观念,树立新的就业观。只要能发挥个人的能力和才干,又能服务于社会,有相对稳定的收入,不管是国有单位还是非国有单位,甚至从事个体,只要有合适的工作就是就业。这是一种弹性而广泛的就业观。也就是说,大学生需要淡化“公有”、“私有”的观念,树立起全方位、多渠道的就业意识。
(3)淡化“专业对口”的观念。
随着人才培养的口径和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愈来愈多的毕业生在求职择业时,可以淡化“专业对口”的观念,而在“学以致用”的原则下,发挥素质优势,在更加广泛的就业范围和领域内,寻求理想的职业。
(4)自主创业。
一些大学生在毕业时,可以不向社会寻求工作,而是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创业。例如,有的人自己或与他人合作创办公司,尤其是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素质优势;有的则“另起炉灶”,从小事做起,逐步发展。这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也为他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5)正确对待“待业”的观念。
随着毕业生中待业人数的增多,大学生对“待业”要有正确的观念:待业不仅越来越成为了一种很正常的社会现象、而且暂时的待业不等于永久性失业。部分大学生经过短时期待业后,可能会很快找到就业岗位。(www.xing528.com)
(6)审时度势,适时跳槽。
在过去传统的“统包统分”就业制度下,由于个人很少有职业选择的机会,因而“一次就业定终身”成了以往大学生普遍的就业心理。而在当今“双向选择”的市场化就业氛围下,职业流动不仅得到大学生们心理的认同,而且现代社会的发展,正在加快社会职业的流动。
这些变化打破了“从一而终”的就业观念,代之以职业流动和“适时跳槽”等观念的确立。正因为如此,许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充分发挥专长、大显身手。还有的人不顾自己的自身条件和专业特长,盲目攀比,把待遇高、福利好作为择业的目标,但同时又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择业时犹豫不决。例如,有部分毕业生同时与多个用人单位联系,今天认为这个单位待遇不错,符合自己的理想,明天又觉得那个单位有利于自己发展,在多个单位之间难以取舍。甚至还有极少数毕业生,到离校时才匆忙选定单位,可到单位报到后又后悔,迟迟不肯签约,还要继续寻找新单位,总希望找到更好的单位,最后因拖延时间而失去机会。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因为其择业时或左顾右盼,摇摆不定,错失良机;或择业目标脱离实际而使自己要么“低就”,要么“高攀”,难以顺利就业。另一方面因毕业生择业时的反反复复,随意违约,延误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对用人单位也不利。同时,也会对学校的声誉造成不良的影响。
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的要求和重要标志之一。与此相适应,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式和就业格局上也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即转变成作为一个普通社会成员去求职和就业的过程。因此,大学生有必要消除自己的主观理想预期与社会客观实际之间的差距,主动地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以充分适应社会,理性地做出切实的职业选择。
【注释】
[1]赖存理.中国劳动就业制度创新.浙江学刊,1998,(5)
[2]张明龙.新中国50年劳动研究制度变迁纵览.天府新论,2000,(1)
[3]牛仁亮.论再就业.光明日报,1997-11-24(6)
[4]林用三.再就业工程的现状与拟采取的措施.1997年4月8日在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报告会上的讲话
[5]杨宜勇.劳动就业形势发展预测.经济预测,1996年总第46期
[6]袁志刚.中国就业报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7]陈志武.什么妨碍我们创业.新财富,2002,(19)
[8]陈栩云.广州一半大学毕业生未能就业政府推出四大措施.http://www1.gznet.com/news/2003-7-24/140165.html
[9]张美凤、赵映振、蒋锋.关于大学生创业特征的调查与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1,(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