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父母与孩子思维差异产生的逆反行为

父母与孩子思维差异产生的逆反行为

时间:2023-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父母愈是想证明他还是一个小孩子,他愈是反其道而行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相互冲突的思维模式是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对立的根源,父母如果过度控制,会限制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母与孩子思维差异产生的逆反行为

一、父母与孩子思维差异产生的逆反行为

请看我咨询指导过的几个案例:

案例一、武汉市汉阳区某家庭,身高一米八一的儿子在父亲指责他时,动手把父亲踩在下面狠狠地打了一顿,父亲的眼睛被打成了熊猫眼。当我问起这件事时,儿子愤怒地说:“他为什么老打我?原来我小,做错了事他们打我,他们{夫妻}吵架也打我,他们根本就不是我的父母!我现在长大了,不能再被他们欺负了,为什么我就不能打他们?”

案例二、汉口某小区内,身为某工程局高级工程师的严某,与妻子离婚后,儿子随着自己,再婚后儿子与后母的关系不好,有时对后母很不尊敬,父亲常常处事较为简单,几句话不对路就动拳头教训他,有一次儿子忍不住了,把父亲狠狠地打了一顿,然后离家出走。

案例三,武昌东湖开发区附近,母亲在儿子七岁时离异,独自带着儿子生活,自己的家境并不好,靠给别人打工维持生机。儿子一向都是很听话的,学习也很认真,从初二开始儿子喜欢上网,母亲多次教训没有什么效果,为此母子常常发生争吵,有一次母亲要强行把儿子从网吧揪出来带回家时,儿子狠狠地踹了母亲几脚昂首离去,母亲伤心地蹬在那儿哭了一个多小时。(www.xing528.com)

看到以上案例,不少人这样问,父母含辛茹苦把他们养大,他们为什么还会这样对待父母?

青春期,即使有些一向听话的孩子也会出人意料地反抗他们的父母,阿德勒认为,其实那些听话的孩子也许一直对父母抱有反感,但是只有现在(青春期),他们有了较多的自由和力量时,他才敢于将他的敌意宣泄出来。一个经常挨打受骂的孩子,在表面上显得安静而顺从,可是私下却在等待着报复的机会,当他觉得自己的羽翼丰满后,就借机向父亲寻衅,殴打了父亲,再离家出走。

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青春期阶段)是一个独立的过程,是反抗各种拘束、不再受控制的过程。他们想方设法地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应该有自己的自尊和追求,有自己的独立生活方式社会交往范围,他们凭着自己已经逐渐成熟、像成人一样的形体和丰富起来的知识和经验,在众人面前装模装样地摆出了一幅成人的姿态。青春期的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必须证明他们已经不再是一个孩子了。

俗语道:“孩子在父母心中永远是长不大的。”因为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始终看到的是孩子的不足和缺点,希望孩子逐渐成熟起来,有的父母一旦发现孩子出了一点什么问题,便惊恐万分,希望孩子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所以当孩子想方设法地证明自己已经成人的时候,父母却在想方设法地证明他们还没有成熟,还是一个小孩子,应该得到父母的保护和教育,不希望孩子离开自己的怀抱。父母愈是想证明他还是一个小孩子,他愈是反其道而行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相互冲突的思维模式是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对立的根源,父母如果过度控制,会限制孩子的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