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良性格与家庭环境、家教方式的相关性

不良性格与家庭环境、家教方式的相关性

时间:2023-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父母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中,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关键。这个孩子的性格形成与他们家庭环境难道没有关系吗?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对孩子的成人教育,家庭教育的任务是对孩子良好的习惯培养。阿德勒甚至指出:儿童太过于沉迷于阅读并不是一件好事——他应该多在户外活动,和他的伙伴一起玩耍。

不良性格与家庭环境、家教方式的相关性

三、不良性格与家庭环境家教方式的相关性

从人格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具在阶段性特征,3~6岁是一个人的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人格基本上在这一阶段形成,这时形成的人格特征基本决定了此人这一生的基本生活风格,俗语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道理就在这里。人格在以后逐渐完善,到十八岁完成,一个人的人格在十八岁以后基本不会有多大的变化,即使有变化也是很缓慢的、不容易被人察觉的,如果不遇到重大的生活挫折或变故,人格不会有较明显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也不会是根本的变化。

3~6岁的孩子主要生活在家里,此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负有主要责任,所以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有其科学的依据。前面我们说过,在人格构成中,气质主要是遗传的,而起核心作用的性格是后天塑造的,父母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直接塑造了孩子不同的性格。弗洛伊德认为早期经验对人格的发展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一个人的基本人格结构在婴幼儿阶段就基本定型了,即使人的表面行为可能发生改变,但其内在人格结构是不变的。

在父母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中,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关键。如龚女士说,这孩子跟她爸一样,特爱发脾气,一旦发脾气就摔东西,家里的电视遥控器都被他们父女俩摔坏了好几个,真是服了他们。

孩子出生以后,他们开始学习社会了解社会的最初方式就是模仿,这种不能辨别是非的行为模仿,经过反复强化便形成了他们的习惯化行为,成了人格构成的一部分。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模仿学习的榜样。常言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是有道理的。

关于暴力性榜样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问题的研究探讨,班杜拉(Bandura and Ross 1961)进行过经典性的实验研究。他让AB两个组别的幼儿园小朋友分别观看两个榜样的表演(现场的和卡通的情景)。A组幼儿看到一个榜样正在玩工艺玩具,对旁边的一个橡皮玩偶无动于衷。B组幼儿看见一个榜样不断地殴打橡皮人的面部,用球棍打它的头,怒气冲冲地骂它、打它。稍后,让这些孩子遭受一定的挫折,并与玩偶同处一室,再观察这两组幼儿的行为反应有何不同。与A组幼儿相比,B组幼儿对挫折产生了非常多的攻击反应,他们也像榜样一样,对玩偶又打又骂。可见,幼儿通过榜样的观察,可以习得攻击性行为模式。

当父母对孩子的过错或不满行为采取了打骂等棍棒方式进行教育的时候,孩子往往得到的并不是自己知道怎样改正,而是怎样用这种方式去解决同伴中的纷争,打架斗殴便成了常事。(www.xing528.com)

我接受过一对夫妻咨询,他们都是知识分子,丈夫学历更高,两人可能境遇相同,他们在单位都得不到重视,很压抑,觉得憋得慌,下班后往往把自己工作中的不满情绪带回家中,夫妻俩在一起相互发泄(没有回避儿子),观点一致时同病相怜,不一致时争吵激烈,矛头直指工作中的相关人或事,最后往往发展到攻击这个社会的阴暗面。他们的儿子就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了,受这种环境的影响,儿子情绪消极,易波动,逆反心理特重,自己目空一切,谁也瞧不起,小的方面认为学校老师同学都不行(尽管他十八岁了还只读高一),大的方面认为华人不行,中国人不行,再远一点,把比尔·盖茨同爱因斯坦相比较,认为爱因斯坦不行,比不上比尔·盖茨(尽管两个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不具有可比性),他认为爱因斯坦再会发明,也不会把自己的发明成果推广到应用中去!东方人的物质文化观念怎样落后,他对社会大加抨击,一个十六岁的确孩子,在写作文时,以《东西方性文化之比较》为题,大发感叹,认为东方人的性文化及性生活怎样落后等等,在中考政治科考试时,他一题也没有答,而是在试卷上对目前的政治考试及考试制度发泄了自己的不满。

这个孩子的性格形成与他们家庭环境难道没有关系吗?

家长在孩子性格塑造中犯下的第二大错误是没能遵从孩子自身成长的心理规律,把孩子当成一件物质产品,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不管对方的感受如何。我在武汉汉阳也接触过一位青春期少女殴打亲身母亲的事。这位母亲是一名学校老师,当女儿出生后,为了专心教育孩子,不惜辞别了自己的工作。她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很严格,对孩子的过错绝不迁就姑息,并进行各方面的控制,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对孩子的穿戴打扮也要求严格,女儿对母亲的这种管教极为不满,除了把自己的成绩搞的很糟作为报复外,最后一次实在忍受不了便动手打了母亲。那次女儿想买一件衣服时,母亲对她又训斥了一番,认为她只知道讲吃讲穿,一点也不用心学习,要想买衣服,哼,休想!这时女儿和母亲顶撞起来,并殴打了母亲,当我问她为什么要打母亲时,女儿很干脆地回答:“我恨她!”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对孩子的成人教育,家庭教育的任务是对孩子良好的习惯培养。日本东京大学校长小宫山宏认为:“教育首先要教人独立。”培养独立即是对孩子进行人格独立性的培养,我们的家长在家教过程中千方百计地来控制孩子,要孩子一切都按自己的要求做,这实际上是在抹杀孩子的个性发展。

被称为“个体心理学之父”的阿德勒(Alfred Adler)认为,由于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儿童期,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这才是教育孩子的首要目的。其它的诸如如何帮助孩子积累书本知识以提高他们的智力一类的问题则是儿童教育的枝节和皮毛。这是因为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和精神心理,才能客观地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而所谓的智力,不也就是客观地理解和处理人和事物的能力吗? 阿德勒甚至指出:儿童太过于沉迷于阅读并不是一件好事——他应该多在户外活动,和他的伙伴一起玩耍。他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难的品质,与他人合作的意识的能力。在2006年中国科协年会上,华裔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丁肇中说:“我所认识的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诺贝尔奖物理学家很多,其中很少是学校里面考第一名的”。我们的家长则希望孩子整天呆在家里,一天到晚都埋头于书本,越刻苦越好,这种教育思想与方式能培养出一个健全人格的后代么?所以,在高压力、严控制、不和谐、消极刺激、伤害性的家教环境下,容易培养具有“自我中心的、攻击性的、冷酷的、缺乏同情心的、冲动的、对他人不关心的、易激动的、愤怒和沮丧的”这类人格的人。

阿德勒说:“作为成年人要了解自己的心理是相当困难的,那么,要了解孩子,并在掌握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指导他们就更是加倍的难事了。”所以,父母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首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了解自己的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