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格不同其行为方式也不同
人格不同,其行为方式也不一样,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有关人格的构成。关于人格的构成,不同的理论学派有不同的看法。弗洛姆(Eric Fromm 1941)认为,气质与性格共同组成了人的人格。人格是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全部心理特征,也是使人成为独一无二之个体的特征。气质与性格不同,气质是体质的、不可变的;而性格是可变的,它由人的体验尤其是早期生活的体验所构成。
1、气质差异造成的逆反行为的差异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一般地说,“性情”、“脾气”是气质的通俗说法。有人脾气暴躁,如钱塘江的潮水,汹涌澎湃;有人脾气安静稳重,如昆明湖水,波澜不兴。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影响个体活动的一切方面。巴甫洛夫指出:“气质是每一个人的最一般的特征,是他的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特征。而这种特征在每一个人的一切活动上都打上一定的烙印。”具有某些气质特征的人,常常在不同的活动中显示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点。例如,一个学生每逢考试都表现出激动,听课时坐立不安,经常抢先回答老师的提问,参加体育比赛前往往沉不住气等等。可以说,这个学生具有情绪容易激动的气质特征。
从气质的生理基础来看,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的关系较为密切和直接,气质具有遗传特征。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有两个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这两种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种基本特性的独特组合,形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主要类型:
强而不平衡的类型(兴奋性,相当于盖伦的胆汁质);
强、平衡而灵活的类型(活泼性,相当于盖伦的多血质);
强、平衡而不灵活的类型(安静型,相当于盖伦的粘液质);
弱型(抑制型,相当于盖伦的抑郁质)。
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心理特性和行为表现是不同的。前苏联心理学家A.H达维多娃形象地描述了四种基本气质类型的人,在同一情境中的不同行为表现。四个人上剧院看戏,但都迟到了。胆汁质的人和检票员争吵,企图闯入剧院,他辩解说,剧院里的钟快了,他不会影响别人,并企图推开检票员进入剧院;多血质的人立刻明白了,检票员不会放他进入剧场,但通过楼厅容易,就跑到楼上去了;粘液质的人看到不让他进入剧场,就想“第一场总是不太精彩,我在小卖部等一会,幕间休息时再进去”。忧郁质的人会说:“我运气不好,偶尔看一次戏,就那样倒霉”。接着就回家去了。在实际生活中,只有少数人是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大多数人是接近某种气质类型的,同时又具有其它气质类型特征。
从与艾森克两个人格维度相关的物质看,胆汁质的人具有易怒的、不安定的、进攻好斗的、易激动的、易变的、冲动的等行为倾向者,逆反冲动的可能性较大。(www.xing528.com)
气质类型是由神经过程的特点决定的,而神经过程的特点主要是先天形成的,所以遗传素质相同的或相近的人气质类型也比较接近。分析龚女士女儿人格特征的形成原因时,我发现,龚的丈夫和婆婆的性格都具有易激惹、易冲动等特征,这说明了她女儿目前的人格与遗传因素有关。气质虽然具有“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的极大稳定性,但并不是完全不可变的,在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它可以被掩盖并且缓慢地发生变化,使之符合社会要求。
要注意的是,气质类型并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即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例如,胆汁质的人精力充沛,热情豪爽,但脾气暴躁;多血质的人活泼敏捷,善于交往,但却难以全神贯注,缺乏耐心。
气质对一个人来说没有选择的余地,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自觉地发扬气质中的积极方面,努力克服气质中的消极方面。当我们知道了孩子的气质与遗传因素相关这些道理后,我们就要正确认识孩子易冲动、易激惹等行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尤其是孩子进入到青春期后,这种行为特征更明显,并非是孩子很恶劣的本意,而是与他们高级神经系统的唤醒状态有关,我们应多宽容和接纳。
2、性格不同与逆反行为的差异
龚女士和我谈她女儿时,感叹最深的是“这孩子的性格太差了!”为什么这孩子的性格太差?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清什么是性格。
性格也称个性,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特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人格与性格、气质有一定的区别,人格比性格(个性)的外延更广,不仅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而且还包括身体方面的特质。而性格(个性)一般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只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性格不同于气质,它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的意义,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所以,气质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则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核心是性格的差异。
一个人的性格可以说是他整个生活历程的反映。人在生活过程,在与周围现实的相互作用中,周围现实对他的影响(积极的、消极的、正确的、错误的等),通过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会在个人身上逐渐保存下来,经过反复强化,便构成一定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体系又会以一定的形式在人的行为中表现出来,构成人所特有的行为方式。
态度是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概念的一种反应倾向性,它是后天生活中习得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组成。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表现在他在生活中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即表现在他都做了些什么上面,而一个人怎样做则表明了他的行为方式。
有时我们说“态度决定一切”,因为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又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态度。性格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它会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况下表现出来。这里性格的稳定性并不是说它一成不变的,性格也是可塑的,性格在生活中形成,一个人生活的重大变化,也一定会带来他性格特征的显著变化。
完备的性格应是态度与行为的统一,即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行不一致,以至性格分裂,往往是大多数问题青少年行为不良的原因。如有些问题学生有“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用之人”的远大理想,但由于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理想不易转化为现实,在行动上往往做不到,由此而引起的心理矛盾,是表现问题学生性格分裂的常见症候。据有调查资料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的问题学生中,患有性格分裂症或有此病症前兆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