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谋划未来 把握现在
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
我校在贺乐凡教授、周韫玉教授的直接关怀下,于2006年3月正式成为“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实验研究”课题的实验校,并申请承担了子课题——“提高高中生自主规划能力与自我调控能力的研究”,我校史树芳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
(一)对自主规划与自我调控能力重要性的深入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进步最终必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其根本动力在于发挥人的主体性”。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得到自主、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自主规划能力与自我调控能力,正是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一个没有人生目标,不会安排自己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的人,怎么会有美好的未来呢?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可持续发展。开展学生自主规划与调控能力的研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
那些占3%的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者,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都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些占10%有清晰但不比较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的不可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其中占60%的目标模糊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27%的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可见人生规划对于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我们正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开展自主规划和自我调控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所谓人生规划,就是一个人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志向,对自己的未来发展道路做出一种预先的策划和设计。我们所说的“自主规划”,是指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做出的长期与短期的规划,“自我调控”是指对自己的目标、计划以及行动进行调整、完善。我们研究的是高中阶段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以及现阶段学习生活做出的计划安排,重点研究学业规划。
(二)细化研究内容,制定实施细则
人生规划是一个很大的命题,需要进行分解与细化,高中三年,每个学段都有各自的特点,自主规划的内容也不应相同,我们经过研讨,根据每个年级的特点确定了不同的研究内容:高一年级重点培养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确定人生目标与制订短期计划,初步养成自我规划的习惯;高二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目标落实能力、自我选择与调控能力;高三年级重点研究学生的优化目标实施策略、自我统筹与完善以及职业规划。这样,既增强了研究的针对性,又体现了研究的层次性。
(三)研制、使用《顺义一中学生自我规划评估表》,使自主规划切实可行
学生的人生目标需要具体的阶段性目标来支撑。高中生的阶段性目标主要体现在三年学业规划和对未来职业的初步定向。为此,学校制定了《自我规划与自主发展评估表》,内容包括我的目标、我的措施、自我评价、导师意见四个方面。同时,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我们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高一年级,侧重自我规划与执行,主要任务是明确目标、学会计划;高二年级,侧重自我选择与调控,主要任务是学会选择、自主发展;高三年级,侧重自我统筹与完善,主要任务是瞄准高校、初定职业。通过《自我规划与自主发展评估表》的填写,让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有一个预期,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评价水平,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在《自我规划与自主发展评估表》运用前,我们明确了班主任的具体指导任务:
(1)指导学生确立目标,提出建议。如:目标明确,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
(2)督促学生自我执行——制定措施。措施宜具体,可操作,可检查。每天自我检查落实情况,也可以请老师同学或家长协助督促自己。
(3)及时评价。班主任应对学生的实施效果及时评价。
(4)结合“月反思”做好个案研究,及时上交。
班主任在利用《自我规划与自主发展评估表》时,可根据本班实际灵活作出调整。例如,苗志华老师在指导学生填写学校的《自我规划与自主发展评估表》后,发现学生的目标空且大,不具体,于是,她引导学生制定了每个月的个人成长管理表格,包括每周学了什么新知识、会了什么新方法、有了什么好习惯、成绩进步了多少、下一步的目标、自我评估等,还有总结、目标以及和目标的差距。实施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的情况,简化了评估表的项目,并且改为每周填写一次,统一收上来,老师查看,并在一周内对其监督,到了下一周,再发回到本人手中,让学生们针对这一周的表现填写完成情况,如果完成了预定的规划,就可以制订下一周的计划,如果未完成,就要在下一周继续执行本计划,这种紧凑的,双重监督的策略,很受学生欢迎。王福成老师对评价表的项目进行调整,在“自我评价与思考”栏目中增加了具体评价指标,使评价更便于操作。
(四)建立导师制,指导学生养成自主规划的习惯
我们按照学生特点把学生分成若干组,选择有经验的教师做学生的“人生规划”的指导教师,每位学生在填写《自我规划与自主发展评估表》的时候都有导师指导,导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正确地估价自己的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比如,高一年级,由于学习内容的激增,学习难度的加大,往往让学生难以适应,如何制定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是学生遇到的难题。为此,导师帮助学生拟定一份学习效率测定表,长期坚持使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跟踪统计学生两周内每天的学习时间安排,然后计算出平均学习时间、平均作业时间以及自主学习的平均时间,并给学生介绍利用零散时间的经验,让学生根据统计数据自己做相应的调整。到了高三,导师侧重于帮助学生自主实现学业发展的均衡化,注意整体发展,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在自我统筹和完善上下功夫。例如,如何分析考试成绩,如何找到提高成绩的增长点。高三后期,导师更要同学生密切联系,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和全面指导,引导学生化解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状态,最后,根据几年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自己做出选择,科学填报志愿。
(五)交流推广研究成果,使研究不断深入
1.观摩班会
学生在制定了高中三年规划以及人生规划的基础上,制订了阶段目标与计划。在计划实施几个月后,他们需要对自己的阶段规划做出总结反思与调整。我们适时举办了主题班会观摩活动。
例如,高一(2)班举行了“自我规划评价交流班会”,同学们踊跃发言,有预先准备好的,也有即兴而谈的;有规划实现较好谈体会的,也有计划执行不力,征求同学们帮助的。其中穿插有主持人和同学的点评,大家都希望“把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结合起来,长期计划为目标,短期计划为阶段,由此出发,一步步向目标靠近”。整个班会过程体现了该班同学积极向上、互帮互学的良好风貌。发言中最值得重视的是:有几位同学都提到自己在执行计划过程中,改善了自己的心态,现在心态平和了,自信心增强了,快乐多起来了。周韫玉教授莅临班会现场并对此次班会做了精彩的点评。(www.xing528.com)
观摩班会,共享了研究成果,使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思路更明确。
2.专题研讨
每次的班主任研讨会,我们都重点研讨学生自主规划能力培养问题,很多班主任介绍了自己开展自我规划自我调控教育的成功做法。大家也坦诚地摆出研究中的各种问题,例如,学生定计划应付差事怎么办,订了计划不执行怎么办,学生预订的目标没有实现怎么办,等等。大家针对研究中的各种问题献计献策,拓宽了研究的思路。
3.编辑专刊和研究案例集
我们以校报《栋林园》为平台,及时交流课题研究成果。我们在《栋林园》上开辟专版介绍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成果。如栋林园第60期刊登了《高中生心理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自我教育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尝试》等文章,供课题组成员交流共享。
每学期班主任都要上交一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案例,本阶段以自主规划自我调控能力培养的案例为主。几年来,收到案例200多篇,我们把优秀案例编辑成刊,供课题组成员共享。另外,我们编写了《顺义一中人生规划教育读本》,读本中将分“我是谁——认识自我”“我往哪里去——确立人生目标”“我该怎么做——规划与执行”三部分,对学生的自主规划加以指导。
(六)研究成果
1.学生的自主规划意识增强
例如,高三(1)班对全班同学问卷调查显示,94.9%的同学能够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其中每天都订计划的占82.1%,制订阶段性计划的占89.7%。
“学习规划”带动了学生的“人生规划”意识,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上都有明显提高,学生在日记中写道:经过两年的“学习规划”,我已经知道了如何设计、怎样实施才能让我做一个好学生,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会用这样的方法,让自己做一个大写的、崇高的人。另一位同学写道:老师们说自主规划是为我们四十岁以后服务的,现在可能看不到成果。是的,我们看不到自己的变化,因为这种变化是缓慢的,它更多地在心里发生。可是,我们能看到周围同学的变化,他们就是我的镜子,可以照见“我”的变化:当那个曾经散漫的同学开始每周统计自己背下来多少单词,完成了多少习题,对照着自己的规划表或皱眉或展颜的时候,我看见了自己;当那个横冲直撞的同学轻轻走进教室,并且恳请同学监督他的时候,我看见了自己;当那个曾经大谈社会群体道德败坏的同学,认真地表白要从自己开始改变的时候,我也看见了自己的成长。
学生填写《自我规划与自主发展评估表》由被动变为主动,有很多同学主动找到老师帮助自己制订计划或作出选择。
2.班主任积累了很多自我规划教育的成功做法
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我校的班主任老师摸索出很多有效的做法。例如,刘新桃老师把作业分为责任田和自留地,责任田为必做,一般为基础题,“自留地”为自主性作业,难度从低到高,可以选作,学生每天要写“自主作业诚信日记”,周末完成“自主作业小结”,教师也要对学生自主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自主作业诚信日记”培养了学生对自己负责、自主选择的能力。
有的班开展“日清”“周结”活动,督促学生每天、每周对着自己的“日计划”“周计划”照镜子,自查落实情况,有的班还评选“计划落实标兵”,有的班还成立互助组,相互督促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有的班把同学的计划目标上墙,请大家互相督促,有的班请家长加入,为自己孩子的计划执行情况打分,有的班在计划的调控上下工夫,利用班会以组为单位讨论同学计划的可行性并提出修改意见。
班主任们还通过系列班会引导学生自主成长。李耀华指导学生召开“我要成为这样的人”的系列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思考理想与现实、未来与现在的关系,激发了同学们设计自己人生目标的热情。王丽琴老师组织学生召开“确立人生目标,演绎精彩人生”的系列主题班会,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优点,然后大声读给同学们听,让自己充满自信,然后听演讲《带着目标上路》《人生当立志》,让学生理解确立目标的重要性,接下来指导学生制定高三一年的奋斗目标,以及具体的措施。
另外,有的班主任利用名人传记、文学名著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坚定信心,调控自己的心态。有的班主任让学生自拟格言、确定自己的人生榜样等方式。班主任们大胆创新,使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在自主规划自我调控的研究实践中,我们积累了很多成功的案例。目前,我校编辑了《自主规划自我调控能力培养案例集》,编写了《顺义一中自主规划与自我调控教育读本》。在研究中,我们的人生规划教育逐渐规范化、系列化,正在向课程化方向发展。
(七)开展学生自主规划自我调控能力研究的几点思考
1.自主发展意识的激发是自主规划自我调控能力培养的基础工程
目前,我们的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要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我让你怎么做”到“我要怎么做”,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要他们认识到,学习与发展是我自己的事情,归根结底要靠我自己的努力,教师是引路人,但路要自己走,而且自己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和不同的走法。学生必须清楚我为什么要学,我为谁学,然后才是我怎么学。“我的学习我做主”“我的人生我主宰”应该成为所有学生的共识。学生只有具备充足的学习动力和发展动力,才能积极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人生。没有这些作基础,自主规划自我调控就会流于形式,且难以持久。我校“十五”期间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研究在这方面为后来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人生规划能力培养必须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联系起来,体现规划的阶段性和操作性。
人生规划培养要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学生的人生规划才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不断提高自主规划能力,进而提高道德水平和自我教育能力。
3.人生规划教育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人生规划,必须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必须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但另一个方面,要从小处着手,立足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一天,一周,一个月,有目标,有计划,做事情不盲目,善于谋划,没有长久的目标,现阶段的努力就缺少动力,没有现阶段的目标与计划,长远的目标就成为空中楼阁,自我规划就成了一句空话。学生制订计划应该有针对性,不贪大求全,否则难以落实。例如,有的学生用三周时间就养成一个习惯——每天睡前15分钟阅读两篇千字文,有的学生一周的目标就是不迟到。对于学生的计划、目标,要因人而异,不可搞“一刀切、齐步走”。
4.课题研究促进德育课程化
课题研究提高了课题组成员对德育工作的思考,德育工作也应有规划,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课题研究,理应使德育工作课程化,具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课程序列和科学合理的操作机制。班主任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努力成为德育课程的建设者,用自己的课程意识将班主任工作上升到新的高度,班级建设是一门德育课程,班主任本人既是这门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也是这门课程的评价者、修正者。学校把本课题作为一门德育课程研究,促进了班主任的专业化。
当然,我们的研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如何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的人生规划方面,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控,尤其是心理调控方面,在职业规划、兴趣爱好、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规划指导上,研究得不够深入,我们将在今后的研究中在这些方面继续开展研究。
温家宝总理今年“五四”青年节视察北京大学时,寄予青年学子: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自主规划,既着眼于未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又着眼于现在,帮助学生踏踏实实做好眼前的事情。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而努力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