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6年级学生习惯养成评价标准
一年级《课前准备的养成》实施标准
一、学习用品的准备
1.每晚能自觉去完成家庭作业,做完后把书本整理好。
2.自己准备好明天课堂上要使用的语、数学习用具。
3.把一切用品都放入书包,把书包整理好。
4.能在上课铃响前3分钟走进教室,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静口不说话。
5.能在落座后把本节课上用的书、本、文具盒和其他用具整齐地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6.准备好学习用品后,坐姿端正(肩平、背直、头摆正),双脚分开能放平,双手要背后。
二、知识的准备
1.每晚做完家庭作业后预习第二天的学习内容,把课文读熟练,生字会认,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读懂数字书上要讲的内容。
2.能为第二天学习新内容主动查找资料。
3.能为第二天学习内容制作或准备学习用具。
4.能在课前做好学习用具准备后,思想上明白这节课老师要讲的内容。
5.能主动在早读时把今天讲的内容读一读。
三、心理准备
1.告诉爸爸妈妈今天上课能认真听讲。
2.自己对自己说今天要做个好学生。
3.今天我一定表现最棒。
4.课前知道老师要讲什么内容。
5.上课起立向老师问好时一定站姿很端正。
6.这节课能认真听老师讲课,仔细听同学说话,不做小动作。
7.这节课会积极举手发言。
8.下课时会起立对老师说再见。
二年级小学生“三管好”文明行为标准
一、管好自己的手(2010年3月~2010年12月)
1.不在家里、社区、校园的墙壁上乱涂乱画,不乱扔纸屑,不随手摇树折花枝。
2.坚持每天练习书写一手漂亮的铅笔字。
3.勤翻字典,勤翻适合自己的有益课外书。
4.坚持每天自己整理书包、书桌,在家里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床铺,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5.课堂上不乱摸,发言前要举手,独立完成作业。
6.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
二、管好自己的口(2010年4月~2010年6月)
1.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外出或回到家主动向家人打招呼。
2.坚持使用普通话,发言时口齿清,声音洪亮。
3.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能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4.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向教师或他人请教。
5.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三无”食品。
6.每天坚持晨读,声音洪亮地朗读、背诵古诗文。
三、管好自己的脚(2010年7月~2010年9月)
1.上下学有秩序,校园内外不拥挤,礼让他人。
2.升国旗,做广播操时,做到快、静、齐。
3.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公路,不在公路上追跑打闹。
5.课堂上发言时做到身体直立、双脚并齐。
6.课间不追跑,上下楼梯时轻声慢步靠右行。
附:
小学生文明礼仪儿歌,我是文明小学生,行为规范记心中;家长送到校门口,进了校园自己走;见到老师有礼貌,大大方方问声好;道德早餐吃得饱,书声朗朗效益高;读后摘抄不能忘,日积月累有文化;上课听讲要专心,遇到困难走在前;课间活动要做好,不打不闹不奔跑;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不挤不跑跳;爱护整洁讲卫生,果皮纸屑不乱扔;上学放学要排队,紧紧跟随不落下;班车规则要遵守,先后顺序排队走;过马路要左右看,必须要走斑马线;互相帮助齐努力,各项活动争第一;好习惯呀要早养,有教养呀益终生。
三年级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行为标准
习惯对每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习惯对于每个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好习惯能使人受益一生,坏习惯却能贻害终生。习惯有很多,包括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卫生习惯更是不可忽视。三年级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行为规范的培养。
一、个人卫生方面
1.生活起居习惯
按时睡,按时起(晚上8:30睡觉;早上6:30起床),每天应睡足10小时。夏季保证1小时午休。睡前1小时不要吃东西,玩得太累。平时保持坐(肩平背直头摆正,双脚分开要放平),立(头、背、臂和脚跟在一条直线上,两肩摆平,抬头、挺胸,两眼平视,腹部微收,两脚微开,脚尖稍外斜,重心落到脚跟),行走(上身保持端正,当右脚向前迈一步时,左手同时自然向前摆动,身体重心向前移动,如此交替进行。脚尖应指向前方,不要向内或向外斜。上小学的孩子最好使用双带书包,使重量分担在两肩上,既减少疲劳,又防止脊柱弯曲)的正确姿势。
2.日常生活卫生
早晚洗脸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头理发,勤换衣服,勤剪指甲,随身带手绢手纸,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在墙壁、桌子上乱刻乱画,乱涂乱抹不随地大小便。不在嘴里乱咬东西(如铅笔、指头等),口杯、毛巾要专用。
3.饮食习惯
定时定量,营养要全面,不偏食、不挑食,吃饭要专心、愉快,细嚼细咽。不吃零食,不吃霉烂变质等不洁食物。不喝生水、不吸烟、生吃瓜果要洗净。
4.用眼卫生
一双眼睛一对宝,从小就要保护好。读写坚持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胸离桌沿一拳。行走、睡觉、乘车、过强过亮的灯光下不能读书。注意眼保健操要认真做,长期坚持才有效。
5.体育锻炼、卫生要求
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每天保证活动1小时,饭前饭后不做剧烈活动。
6.口腔卫生
饭后要漱口;吃甜食后要注意漱口;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选用的牙刷毛不要太硬,也不要太长,三个月换一次牙刷;选刺激性小的、含氟的牙膏,用正确的方法刷牙。
7.用嗓卫生
注意保护嗓子,不高声喊叫、不尖叫;唱歌时,用最好听的(自然的)声音唱,唱歌后不要马上喝凉水;正确朗读,声音洪亮; 用嗓子时间长时,要及时休息、润喉;上呼吸道感染时,尽量不唱歌、不大声说话。
8.鼻子卫生
用正确的方法擤鼻涕,用手帕或纸手帕擦鼻涕;不用手抠鼻孔;不将异物塞入鼻孔内。
二、环境卫生方面
1.卫生打扫习惯
坚持两清扫:早读前打扫卫生区,下午放学后打扫教室。坚持两清拣:中午、下午放学后拣拾卫生区纸屑杂物,先洒水后扫地。教室经常开窗换气,每天不少于三次洒水。
2.卫生保持习惯
让学生充分地认识自我(知道自己是班级的形象、学校的形象),约束自我,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随手捡起地上的脏物,做文明人,创洁净校园。
3.公共卫生
上下楼梯靠右行,轻声慢步不喧哗。
4.社会环境卫生
小学生应努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见到破坏环境的行为要努力去劝阻和制止。
四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评价标准(www.xing528.com)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四年级学生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一、课前预习
1.想
课前想一想,以前学过什么知识,接下来该学什么知识?对预习中感到困难的问题要先思考,如果是基础问题,可以用以前的知识看看能不能弄懂,如果是理解上的问题,可以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通过积极思考去解决。这样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思维习惯。
2.读
先粗读再细读领会大意,边读边思考,不懂的做上自己喜欢的符号。课前读一读预习时要认真,要逐字逐词逐句地阅读,用笔把重点画出来,重点加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作出记号,教师讲解时作为听课的重点。
3.说
在想和读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说给家长听。预习时可能感到认识模糊,可以与父母或同学进行讨论,在同学们的合作交流与探讨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既增加了学生探求新课的兴趣,又可以弄懂数学知识的实际用法,对知识有个准确的概念。
4.做好课前准备
课前收集调查相关的资料为新课准备。
(1)心理准备。预备铃响,迅速走进教室,端坐在座位上,保持安静,可闭目调息养神,心无杂念,精神饱满地进入新课堂。
(2)知识准备。进行“尝试回忆”“过电影”:上节课学了哪些知识,这节课要用到哪些知识,老师重点要提问的内容,本节课要学习哪些新知识。课前(不仅仅指课前的几分钟)要认真复习和预习,做到胸有成竹,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还可以使课堂流畅,师生心情愉悦。
(3)用品准备。上节课下课后便要看看课程表,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整齐地摆放在书桌的左上角,方可走出教室呼吸新鲜空气,做适度的户外活动。
二、主动质疑
1.预习质疑
在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预习时质疑。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也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做到:一,提倡;二,鼓励;三,引导。通过提倡,鼓励学生做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在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后,教师还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对那些问在点子上的关键性问题,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讨论,或者在讲读课文时作为重点进行指导,最终引导学生做到预习时实现从单单提出不懂的问题到学会独立分析和解决自己所提问题的转变,培养学生质疑习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2.新课质疑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质疑的兴趣。
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培养其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利用学具,拓展学生质疑的空间。
利用学具来教学,正是把学具作为中介物,借助于手的动作使数学的某种逻辑关系以一种儿童可以感受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又把外部程序内化成智力活动的方式,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更清晰,更容易保持和提取。通过质疑与操作,在学生的思维中形象地生成,教师再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抽象概括,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分析概括能力。
3.查资料质疑
4.敢于质疑创设和谐的质疑氛围,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在小学教学中,努力营造轻松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关键。
首先,我们应让学生鼓起“问”的勇气。实践表明,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唤醒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学生敢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提出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各种问题。面对大胆质疑的每一名学生,教师都应当态度慈祥地认真倾听、积极引答,使学生从教师的充分尊重中受到支持和鞭策,从而消除胆怯心理或自卑心理。若教师教态过分严肃,“老阴着天”上课,会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无形的压力,导致学生有话不敢说,有疑不敢问。在鼓励质疑求问的初期,学生可能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甚至会出现与教学无关的争辩,教师需要有宽阔无私的胸怀和循循善诱的精神,引导学生实现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的转化。
其次,要给学生“问”的机会。要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废止教师独占课堂“满堂灌”或师问生答的形式主义教学模式,留出教学时间,创造一切机会引导学生质疑求问。要认识到过于迷恋讲的功效,不给学生思索求问的空间,学生获得的知识是被动接受的死知识,结果只能是老师讲得快,学生忘得更快。有些老师担心在课堂上允许学生提出疑问,会浪费教学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随着学生自我理解、自我消化知识能力的增长,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训练初期损失的教学进度会失而复得,而学生一旦习惯了“质疑思解”的方法,不仅会学得快,还会记得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善于质疑
要加强科学的训练,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要想让学生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我常用的方法是:
(1)自学式引疑:预习是产生疑问的前提。在学习新教材前,布置阅读自学,要求学生用问题的形式写出预习提纲,并记录下不懂或难懂的地方。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提高了“质疑求问”的针对性,提高了“明知故问”的质量。
(2)探究式引疑:就是在课堂上围绕重点难点知识,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把学生从浅知引向深知,并提出“新疑”。
(3)结论式引疑: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如果平铺直叙的讲解,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如果先提出结论,再分析论证,在无疑处激疑,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这样用疑问把本节内容连在了一起,然后师生合作,步步释疑,最后归纳总结,整节课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学生学得轻松而又扎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敢于问、善于问,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但在鼓励学生质疑求问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必须紧扣教材,循序渐进;(2)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3)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三、复习运用
1.制定复习计划及时复习
制订复习计划要全面了解学习情况,切实把握复习的具体内容,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复习是对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对于学期期末的总复习,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复习把以前学过内容的漏洞和缺欠补上,使知识更加完整;通过复习使所学内容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
2.分类整理梳理复习的系统性
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3.区分易混概念
对于易混概念,首先要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对易混概念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同概念的干扰。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该进行比较,以明确解题方法。
4.挖掘创新
主动参与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解放思想、激活思维、发挥潜能、创新学习。
5.学习检测复习及运用
6.单检复习及运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检测,形成单元、章节知识结构,在大脑中勾画图式。这是使知识系统化,牢固掌握知识,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一环。学无止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也要善于借鉴比较好的学习经验为己所用。
五年级小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评价标准
濮阳县实验小学全体教师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开展了《小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五年级组全体教师认真分析了五年级学生的生长与认知特点,确立了《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这一子课题。为了使工作做得扎实有效,我们相继制定了实施方案、评价表。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总结阅读收获,促进学生认真自觉地阅读,又制定了评价标准,如下:
一、关于阅读态度
情感与态度是学生阅读理解的基础。没有正确的阅读态度,就没有积极主动的阅读,就不能对文章内容进行体验、感悟、鉴赏与评价。如果有了良好的阅读态度,学生就能在一种自觉的状态下,带着阅读的兴趣进入到阅读的情境中去,这样,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评价学生的阅读态度。
1.是否喜欢阅读。
2.是否会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进行阅读,和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悲。
3.阅读时,是否能集中注意力,思想不开小差。
4.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不用别人提醒、督促。
5.阅读的面是否比较广。
6.是否愿意与别人分享读书收获。
二、关于阅读内容
在社会不断进步,科学知识迅猛增长的今天,市场上有关孩子的读物可谓浩瀚如海。但小学生的鉴别能力不高,家长们面对这浩如烟海的少儿读物,也是不知所措。他们并不知道要选择什么样的读物。因此,教师应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内容选择方面的指导。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这么大的阅读量应怎样得到保证?学生应阅读、适合阅读哪些材料呢?国家课程标准虽在“附录”部分,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但推荐的读物太少,太一般化,缺少层次性。我们经过反复研究认为,理想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诵读类
其包括古诗词、中华经典语录、现代优秀诗文的诵读。像《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读古诗词80首》及里面的补充诗词240首、《三字经》《小学生优秀作文》《名人名言录》《常见歇后语》等,宜在晨读课、语文课及各种活动课中,让学生吟诵、熟读,以积累语言材料,形成语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长期坚持,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名著类
课程标准提出了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要求,这一点我们很多学校和老师还认识不够,实践不足。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让学生阅读名著,和大师对话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语言,进行精神提升的途径。我们列出的必读书目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中国儿童文学50年精品库》——童话卷、诗歌卷、散文卷、科学文艺卷、小说卷、故事卷;少年侦探易拉明科学探案系列——《神秘的脚步声》《神秘的草房子》等10本;世界著名少儿历险故事丛书——《奇境历险》《绝路逢生》《鲁滨逊漂流记》等6本;《中国儿童阅读文库》——小说篇、古诗词篇、散文篇;世界著名童话系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童话365夜》;世界著名神话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中国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国童话故事集》《红岩》等。
3.浏览类
指时文、报刊、网络的阅读。学生毕竟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他们不仅应该接受传统的文化、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也应该感受身边的生活。老师应该把引导学生阅读报刊、网络作为自己的教学任务之一。如果能让学生养成阅读报刊的习惯,那么语文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主要报刊有《小学生学习报》《少年儿童故事报》《报刊文摘》《读者》《小学生时代》《少年博览》等。
三、关于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
在评价阅读方法与习惯时,我们设计了以下问题进行自我评价。
1.阅读古诗时,我常常会有节奏地朗读。
2.我在读书时能根据文章内容调整阅读的速度。
3.我在阅读会用手或者笔指着读。
4.我在阅读时一般会读出声。
5.我能通过浏览,很快地阅读报纸、杂志。
6.我能通过阅读搜集所需要的信息。
7.我经常能根据上下文推测出文章中不熟悉词句的意思。
8.阅读中,我会注意从文章的细节描述去体会作者的意图。
9.我知道有些文章,理解了关键的句子,文章很多不懂的地方就会明白。
10.阅读古诗时,我一般会主动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11.我会利用词典、资料等工具帮助我阅读。
总之,对小学生的阅读评价是为其阅读能力的提高服务的,只要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样评价的目的就达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