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外自我教育思想的异同比较
一、中外自我教育思想的理论依据比较
(一)我国自我教育思想的理论依据
中国古代就有关于自我教育的论述,它的基本理论依据是修身、养性和克己复礼。国家提倡自我教育,其目的是通过“修身”,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它强调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强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强调人的互动与互控,强调人对人负责,由此建立“三纲”“五常”,形成君臣、父子,夫妇等基本社会关系,并以仁、义、礼、智、信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些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主义的礼教,需要认真批判。但从方法论、思维方法和自我教育的角度分析,仍有可借签之处。
古人把“修身”“治国”“平天下”相提并论,把人格的完善提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修身”,人们可以克服种种困难,去追求真理,达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正如《孟子·告子下》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5]只要人们能严于律己,那么“三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也”。古人认为,如果人能做到这一切,那么他就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能“众志成戒,杀身成仁”。如果自上到下都能这样,那么社会就能长治久安。中国古代自我教育思想的弱点在于,它只强调个体服从群体,强调人们绝对地克制自己,实现人格的尽善尽美,忽视了人的个性和独立人格,以致发展到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谬论,大大泯灭了中国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另外,儒家的“修身”“养性”提倡闭门思过、修炼自身,从而造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脱离社会,脱离实践,崇尚空谈的陋习和形式主义的风尚。
近现代中国进步的革命家和教育家,继承了前人的优良传统,把人的自我教育与社会革命紧密结合,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蔡元培的“养成共和国健全人格”,到陶行知的培养“能够自治的公民”。这些观点使自我教育有了更全面、更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更高尚的精神境界。
(二)西方自我教育思想的理论依据
西方的自我教育,一般建立在人本位的基础之上。在哲学上,强调个体的价值,强调对人的尊重,强调个性的充分发展,强调人际间的自由、平等、博爱,强调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强调个人兴趣爱好,强调自由发展,强调自我完善,强调个人奋斗。西方自我教育理论的特点是:对个体本身来说,它表现在对自我生命的肯定,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自己的尊重和热爱,对自我实现的满足;对社会来说,表现为注重人的尊严,发挥人的特长,发展人的个性。这些思想,在反对封建主义中,曾发挥过革命性的作用,在人类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然,西方自我教育的理论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它忽视人的社会价值,即忽视社会对人的制约,忽视人对社会的作用和奉献,把人的发展仅仅视为自我实现的过程,把自我教育理解为脱离现实的“自识”过程。正因为如此,与社会发展完全对立的个人奋斗,在西方不仅合法,而且得到社会舆论的认可。这种肯定必然促使个人主义的泛滥,而极端个人主义则是社会的腐蚀剂。
二、中外自我教育思想的内容体系比较
(一)中西方自我教育思想的内容体系
我国自我教育内容体系,大体可分为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三部分。人们按照社会要求,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地加深自己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不断坚定自己的思想观点,即形成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世界观,包括苦乐观、生死观、幸福观、劳动观、婚姻恋爱观等;不断进行伦理道德修养、确立尊长爱幼、团结互助、舍己为人的道德观念。西方自我教育的内容体系,大体上依然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强调个体的充分发展;一切自我教育都从“自我”出发,人们只接受有利于个体发展的内容;在个体发展和整体发展发生矛盾时,首先考虑的是个体的自由,个体的利益高于一切。
(二)中西方自我教育思想的内容比较
中西方自我教育的内容,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本质的区别。从相同的方面分析,中西方在人的自我教育上,都十分重视政治、思想观念的培养。无论中国人的政治立场、观点的确立,还是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养成,都属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内容。中西方都重视道德品质的修养,即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养成懂礼貌、守纪律、讲文明、尊老爱幼、待人平等的良好道德修养和文明行为习惯。
中西方自我教育的内容也有本质的区别。由于政治制度的区别,决定了政治、思想教育内容均相悖,这是不言而喻的。即使在道德伦理修养方面,也有很大的区别。中国人的道德修养是以群体为出发点的,无论处理父子、兄弟、夫妻关系,还是社会上的朋友关系,都要以“仁”的观念为前提,即相互尊重、相互制约,这是中国人自我教育内容确立的原则。西方人的道德修养,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切人与人的关系的建立,都必须以不妨碍个人的发展和自由为原则。一旦这种关系不利于个人的发展,或不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即使是父子、夫妻关系,均可以抛弃。中国人的自我教育内容是趋内的,即处处对自己进行约束。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克己复礼”,讲“宽容”,提倡“恕道”。而西方人的自我教育,则往往是拒外的,处处保卫自己的“人权”“人格”,提倡“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同个人利益相比较,他人及社会利益往往处于次要地位。
三、中外自我教育思想的过程比较
(一)中西方自我教育思想的认识过程比较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自我教育过程中,无论认识自己,还是看待别人,都反映出他们各自的特点。思辨是中国人认识问题的重要特点,有人把中国人这种思维辩证性的认识问题的方式,称之为“圆周式思维方式”。在认识自己和看待他人过程中,把天、地、人、我都归入一个系统,把人体视为一个小的宇宙,把天体视为大宇宙。大小宇宙都是有机联系的整体,“道”“一”“太极”“大全”等,都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整体的称谓;而“一体两面”“一心二门”等,则是对整体的辩证分析;“一分为二”“合二为一”则是对古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中国人强调全面分析,讲优点时总要提及缺点,总结成绩时还需注意不足,处处防止“片面性”。
与中国圆周思维方式相比,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可称之为“直线式”思维方式,他们注重逻辑、判断、推理,从已知经过判断推理,把握未知,最后形成概念。西方具有重逻辑思维的传统,无论古罗马、古希腊哲学,中世纪的宗教哲学,还是近现代各哲学流派,其思维方式,都重视逻辑推理和实证分类分析。
中西方人在自我教育过程中,以不同方式认识自己、分析别人,各有其优点,也都存在不足。中国人注重直观、形象,能从整体上把握自己或他人的整体形象。但由于缺乏深入论证,忽视分类考察,逻辑程序不清晰,因而对自己或他人的认识往往是模糊、混浊、泛化的。而西方人重实证,重逻辑工具的运用,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分析,有根有据,往往具有说服力。但是,由于他们思考问题不注重从整体出发,故经常出现片面性。
强调体悟,是中国人认识问题的又一特色。体悟,即通过主体直接渗入客体,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通过主体直接渗入客体,把握世界,这是中国儒、佛、道思维方式共通之处。体悟的思维方式,对中国人的自我教育有很深的影响。它的优点是重视亲身体验,眼见为实。其缺陷是凭印象办事,忽视科学实验和必要的定量分析,许多结论往往建立在“可能”“似乎”“大概”的基础上,带有很大的模糊性。西方人认识问题重实证,在教育中提倡实验分析,从假设入手,通过实验的正反面论证,证实或否定假设,得出科学结论。这种思维方式和教育改革思路,值得我们学习。但是,西方人强化分析,把整体分割为部分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往往也带有片面性。
知行统一,是中国人自我教育过程中认识问题的重要特点,所谓“听其言也,必观其行也”。从思维的角度分析,中国人重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中国人一向追求的,不只是口号的响亮动听,而在于身体力行、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并通过慎独、修养、自省等自我教育的方式,把知行统一转化为高尚的美德。西方人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也涉及知与行的问题。在现代西方教育中,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很深。实用主义把认识理解为零碎经验的累积,从有用即真理这一基本论断出发,引申出教育的三大主张,即“教育即生活”“以儿童为中心”和“从做中学”。这些主张,对自我教育,对密切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和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可以借鉴的,但它轻视理论、忽视知识的系统性、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以干代学的主张,是不足取的。
(二)中西方自我教育思想的情感过程比较
中国由于长期受封建伦理道德,如“三纲”“五常”的影响,加之1957年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左”的思想潮流的冲击,人们的情感生活,往往呈显内向、闭锁的特色,一般采取间接含蓄表达,不大外露,而且总是力求使自己的情感符合社会的要求和期待。在一般情况下,中国人都不十分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当遇到高兴事时,即使内心十分快乐,也因怕“得意忘形”“乐极生悲”而表现出庄重的样子。当遇到悲痛的事情时,也要十分克制,不能失态。为了做到在惊涛骇浪中镇定自若,在风平浪静中振奋精神,自我教育与修养,在中国显得尤其重要。西方人长期受资本主义民主自由的影响,情感一般采取直接表达方式,感情外露。在性情上,直言快语,有喜则喜,有怒则怒,无所顾虑,压抑的情况较少。他们的自我教育,要求培养情感的真实性,让人们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以体现自己的个性特色。(www.xing528.com)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情感及表达方式,各有优点,也都有短处。中国人情感含蓄、深刻,具有持久力。自我教育重在意志力的培养。在人们意志力支配下的情感,不仅持久,而且在人际交往中,包括同志友谊、亲朋来往、恋爱婚姻等关系,一般都比较牢固。但是,中国人情感内向,比较压抑,经常表现出外露情感与真实情感的矛盾和冲突。特别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这种情感往往掩盖了某些虚伪的、损人利己情感的真实表露。而且,情绪的过度压抑,也会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失去平衡,造成心理疾病。这些都是中国人自我教育过程中应当解决的问题。西方人情感外露具有真实、活泼、开朗、坦诚的优点。但有时也因过分外露,而显得轻浮,缺乏内涵,在这种情感基础上建立的人际关系,往往不够深刻、牢固。而且由于无顾忌的表露个人情绪,易于造成对社会和他人的伤害。因此,培育深刻、真诚的情感则是西方自我教育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
(三)中西方自我教育思想的意志过程比较
首先,中国人自我意志力的培养,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和自制力的培养,往往与伦理道德教育联系在一起,加之中国人的情感深沉,表达方式间接,因而,中国人的意志培养,多强调内敛力的形成,其力度表现在认识的深刻、情感的克制、计划的周密和行为的谨慎上。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要求人们刻苦努力练内功,情绪稳定使长劲,言谈谨慎不外露,一鸣惊人天下闻。中国人说话总是要求周全,留有余地,不说过头话,不做冒险事。西方人则与此不甚相同,他们意志的培养,往往与刻苦钻研科学知识,攻克技术难关联系在一起。由于他们情感外露,且不稳定,因而他们在意志方面的自我教育,往往强调对外交际,主张、支持大胆创造,鼓励冒险精神。为了达到某种目标,他们往往是在计划指导下开始行动,在实行过程中完善计划,在总结经验教训中求发展。
其次,中国人的意志行为,首先考虑的是社会价值,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个人价值是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实现的。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家庭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国家利益高于家庭利益。在权利与义务方面,个人对社会的义务高于权利,奉献高于索取。为人民服务是中国人人生观的核心,为了人民的利益,可以放弃个人利益。中国人的功名动机,一般是报效祖国,也有为光宗耀祖和谋求私利的,但极少公开追求个人功名。西方人则不同,他们的自我意志教育,其动力主要是实现个人价值。为了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他们可以攀悬崖,可以闯深谷,可以吃大苦,可以冒风险。
最后,中国人在时间计划方面,强调安排有序,劳逸结合;强调抓住时机,审时度势;强调争分夺秒,专一攻取。这些都是值得发扬韵优良传统。但是,中国人的时间观,其取向是厚古薄今的,怀古意识较浓,遇事多往过去看。对新生事物多取怀疑、挑剔态度,古制不能更改,前人未做的事不做;在学术上,信奉权威,按年龄论资排辈,青年优秀人才很难脱颖而出;在人生计划上,许多人步履艰难,觉得成才周期遥远,高不可攀,这为自我教育带来诸多困难。西方人的人生计划,往往着眼未来,在他们看来,年老不是人的优势,而是生理衰退的象征,因此他们羡慕、扶持年轻人,也不希望别人说自己衰老。当然,他们的行为计划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远不及中国人那样周密、谨慎,常常包含冒险、空想或夸张的色彩,这是他们不足的地方。
从以上中外自我意志教育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有行动稳健,计划周密,追求奉献,注重历史传统的优势,但也存在缺乏朝气,怀古保守,故步自封的弊病,西方人有追求个人功名,寻求刺激冒险,自我意识过度膨胀等缺陷,但是他们的竞争进取、自立自强和朝气蓬勃、面对挑战的精神,却值得中国人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认真吸取、借鉴和学习。
总之,自我教育的思想要充分体现人的自我价值和人的社会价值的统一。为了使自我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应当吸取中外自我教育思想的优点,扬弃一切不科学的因素,完善我国自我教育思想。为此,首先,要继续发扬中华民族自我教育思想的精华,要使每个人的自我教育,都朝向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使自我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使每一个自我教育的主体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践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指导每个人自为、自觉、自律、自理,一切从自己做起,在实现社会目标的同时,使自己得到充分发展。其次,要吸取外国自我教育思想的精华,为我所用。自我教育过程中,在重视社会统一要求的同时,要十分尊重人的个性,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使人人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最后,要避开中外自我教育思想的弊端,既要防止脱离社会的闭门修养,又要排除否定社会价值的个人主义的自我实现。
注:
[1]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09页.
[2][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李康译.教育思想的演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67页.
[3]王天一,夏之莲.外国教育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04-208页.
[4]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67页.
[5]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91-293页.
[6]胡毅,王承绪.斯宾塞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10-111页.
[7]赵刚.知识之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0页.
[8]玛利亚·蒙台梭利著,蒙台梭利教育法,李浩然译.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年,第186页.
[9]王天一,夏之莲.外国教育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04-208页.
[10]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 苏联教育改革(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56页.
[11]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6页.
[12]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0-118页.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75页.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75页.
[15]王升.苏霍姆林斯基主体参与思想评析.外国教育研究,2000,27(6):12-17.博士学位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