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的分析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的分析

时间:2023-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一、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原则的意义自律是指按照自己对社会要求的认识,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他律对于个体是必不可少的。最初是“服从”,即完全在外因的控制下,被动地表现出与社会要求或他人意志相一致的外在行为,以避免受到排斥或孤立。第二阶段是“认同”,即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念,信念和群体的规范,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的分析

第六节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

一、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原则的意义

自律是指按照自己对社会要求的认识,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孔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意思是,因为对自己有所约束而发生过失的,是很少见的。

自律的前提是:有是非的标准,并用这些要求自觉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比如,遇事冷静,行为检点,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国家利益相冲突时,能克制个人私欲,以他人、国家为重。在各种诱惑面前能自我约束不逾矩。做君子,勿为小人。

他律是指,自己按他人或社会的行为准则行事。比如,遵纪守法,遵守制度,讲究礼貌,不违背民俗民规。

他律对于个体是必不可少的。人之初,无所谓自律。那时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更不知道自己和外界环境的关系,行为完全受生理本能的驱使,或踢,或抓或闹,无所约束。但是,也从婴儿投入到社会环境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要接受社会的约束,首先是要服从父母的要求,比如,夜里不能啼哭,要按时吃饭、睡觉,否则要遭到呵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活动的范围扩大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重了,需要接受社会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了。因为,人“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5]世界上任何人的活动,都是社会性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及由此而产生的活动准则,对于个体就是一种约束,一种来自个体之外的约束;世界上任何一种活动,同时也是自然界物质的一种运动,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受到自然发展规律的制约,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来自个体之外的约束。由此可见,个体要接受他律,是天经地义的。

青少年中常听到所谓“我愿意,你管不着”的口头禅,这是“我行我素”的一种表现。“我行我素”是对“发展个性”的误解,是一种错误的、有害的自我观。

“我行我素”也是行不通的。个体不会因为自己无视于社会,而逃脱社会的约束。人也不可能自外于社会。一个人如果不接受社会对自己的约束,必然事事艰难、处处碰壁。

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在社会中,个体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社会中才可能有个人的真正自由。

在一定意义上,人生是一门控制的艺术

二、贯彻本原则的基本要求

(一)加强法制和道德规范的观念

人是思维的动物。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只有认识到社会要求,社会规范的正确性和必要性,才能自觉地要求自己,由被迫遵守到内化于自身,最终成为主体素质的一部分。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1951年提出态度形成的理论,他提出新态度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最初是“服从”,即完全在外因的控制下,被动地表现出与社会要求或他人意志相一致的外在行为,以避免受到排斥或孤立。由于“服从”的行为是在外力胁迫下产生的,一旦外力消除,这种行为也会随之消失。第二阶段是“认同”,即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念,信念和群体的规范,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第三阶段是“内化”,即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这意味着个人已经把新的观念,思想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由他律到自律正是这样一个由被迫“服从”到自愿“认同”,最后到“内化”为自身性格的一部分的过程。

严于律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严格要求自己,是具有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它表现在:讲求国格、人格,维护个人尊严,勤勉工作,诚恳待人,从我做起,以身作则。对自己的言语、行为负责,重视它的后果和影响,不做有损于社会和他人的事,不说有毁于他人的话。“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关心的是法度,小人关心的是好处。追逐好处,蔑视法度,断送了多少人的前途?不能不引以为戒!在自身利益与社会的利益、大众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能自觉地服从社会大众和整体的利益,放弃个人的、局部的利益。能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才有可能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大众的人。

(二)要有虚心学习的态度

所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人贵有自知之明”,正说明认识自己有相当的难度。要虚心地向他人学习,向自己不懂的一切方面和部门学习。每一类事物都有其运行的规律,只有虚心学习才能掌握这些规律和特点。要学会听取不同的意见。不同的意见,往往提供了另一条思考的线索,反映出事物的另一个方面或人们的不同态度。听取不同意见,可以帮助我们冲破固有的思维定势,更加全面的认识问题。骄傲自满是自我教育的大敌,是他律向自律转化的障碍。在骄傲自满的情绪下,自己总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认为自己“一切都好”,不需要别人的“提醒”“督促”,把自己封闭起来,对社会的要求和他人的劝告采取抵制的态度,其结果只会与周围环境日渐疏远,使自己处于孤立的境地。

虚心不是盲从,不是良莠不分一并接纳。虚心是调剂自我与环境关系的闸门,而启闭的把手,就是自我的价值标准。

(三)自定自我提醒的方法

2006年的一个周日,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基督教联盟的一名主任牧师威尔·鲍温在布道时给250位教民每人一条紫色橡胶手环。他告诉大家,将手环戴在一只手上,每当抱怨、批评人或讲闲话时,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如此交替,如果能连续21天不抱怨,就表明佩戴手环的人养成了一种新的习惯。因为21天是形成一种习惯的基础数据,而紫色则有代表蜕变的含义。鲍温深信,当一个人只专注于抱怨他人时,实际上是向周遭给出了一种消极的信息,而周遭发出的回应也是消极的信息。如此一来,抱怨的人只会陷入不良的情绪的怪圈,是得不到快乐和幸福的。很多参加布道的人将手环的事传了出去,向鲍温询问手环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他建立了一个名为“不抱怨的世界”的组织,并发起了“21天不抱怨”运动。不到一年,全球有80个国家的600万人参加其中。2009年4月,这个游戏随同《不抱怨的世界》一书来到中国,到7月就有40万人开始加入,以此种方法改变自己爱抱怨的习惯。[16]紫色手环是提醒自己的一个工具。

每年都有许多纪念日,用以提醒人们对某些问题的关注。如3月8日为世界妇女节,3月22日为世界水日,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5月的第二个周日为国际母亲节,5月15日为国际家庭日,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6月19日为父亲节,7月11日为世界人口日,10月4日为世界动物日,12月5日为国际志愿者日等。每到这些日子,各国会都组织各种各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推进这些方面工作的改善。我们每个人记住这几个日子,不是也能增强自己对父母、长辈的孝心,对世界的关心和责任心吗?

现在,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面前能不能自律,能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是关系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重要问题。2009年8月18日我国首份小学生互联网行为调查研究报告发布。北京、上海和武汉的1200名6~12岁的小学生以及1200名小学生家长参与了此次调查。结果显示,约八成小学生9岁前开始接触互联网。“看动漫、看电影、下载音乐”和“玩网络游戏”是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上网玩过游戏的比例超过九成,而把学习作为上网目的的学生不到一半。解决这个问题应有相关的管理措施,同时还是要提高人们的自律意识。上网玩游戏,也不是没有好处,关键在要有度。为了提醒自己,可以自定每日上网的时间,到时闹钟一响,就要停止玩游戏,并把这样调整当成是对自己意志的一种锻炼。

在诱惑面前,每个人应有自定的自我提醒的方法。以避免理智薄弱下的迷失。一些官员,原本并不坏,但是由于缺乏自律的意识,对小的腐蚀未坚决制止,结果导致毁灭。有人把这种现象比喻为“温水煮青蛙”。青蛙遇到热水会立即跳走,而温水可以忍耐,水温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提高,最终把青蛙的体力消耗完了,想跳也跳不出来了,只好等死。一些青少年染上吸烟、吸毒、赌博等恶习,都是从“试一试”开始的。后果都是他们始料未及的。

自律,是人生安全的堤坝。(www.xing528.com)

(四)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已成自然、不需再作意志努力的行为系统。比如,文明行为的习惯,勤奋学习和工作的习惯,有序生活的习惯,肯于动脑、创新的习惯,珍惜时间的习惯等。良好的习惯是社会行为规范、客观要求内化的稳定表现,是个体素质的重要部分,也是与他人友好交往,进行高效工作的保证。有了良好的习惯,就不需要进行许多的“思想斗争”,而能顺利地完成有教养的行为和有质量的工作。习惯是在个体实践中形成的。经过有计划地训练,可以加快良好习惯的形成。例如,只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坚持练习,人们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就能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守时的习惯、遵守纪律的习惯等。

良好的习惯能不能养成,不良的习惯能不能改掉呢?可以。有科学实验证明。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整形医师马克斯维尔·马尔兹,他在几十年的整形美容过程中,发现一个比整容更大的心理整容理论:即使一个人的外貌经由整容手术有所改变,如果他(她)的心理形象没有随之发生改变的话,这个人的人生还是不会快乐的。他将几十年的经验汇成一本名为《人性的控制》的书。书中他推荐了一种心理美容的方法:让人在放松的情况下观看一场理想中自己的影片,连续观看21天后,他们的心理形象就会随之改变,会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就是想象中的那个人。当一个人的心理形象改变了,外在的也就会随之改变了。21天,是马克斯维尔·马尔兹所认定的人类改变心理形象的最短期限,对新心理形象的认同在某种程度上与一种习惯的形成过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也就流行着21天即可形成一种习惯的说法。

2009年8月,英国科学家在《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公布了一项关于习惯养成的实验成果:一个人只需要66天,即可形成一个新习惯,并且把这个习惯转化成生活的一部分,不再需要刻意坚持。这项研究是由英国伦敦大学教授简·沃德尔带领一个研究小组完成的。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对习惯形成时间的科学验证。人们重复同一行为就会形成习惯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这个过程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却始终没有定论。实验中,研究小组挑选了96名志愿者,让他们在午餐时加吃水果、喝一瓶水或晚餐跑步15分钟三种里任选一项,一经他们选定,就要在接下来的84天里每天坚持去做。研究人员在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共有62人的数据曲线和他们预先设定的曲线相符合,其中39人的数据一致程度更是高达100%。对此,简·沃德尔的解释是:“当人们在不变的环境下重复做同一件事时,就会变得更加富有效率。当人再次处于同一环境中,就会自动地作出之前的行为,这表明习惯已经形成。”同时,他指出这个数字不是绝对的,它并适用于所有的人。报告指出,95%的人养成某种习惯的时间常会要18~254天。无论是养成好习惯,还是改掉坏习惯,环境和计划同样重要。他举例说,如果你想改掉每天回到家后喝一杯酒的习惯,最好在进门前就想些其他的事转移注意力。此外,将计划落实在笔头并大声地朗读出来,也是摆脱坏习惯的一个有效的方法。[17]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给人带来和谐人际关系,高效的学习和工作,让人受用终生。

注:

[1] 伽·谢列布里雅柯娃著,《马克思青年时代》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第161页。

[2]《新民晚报》2010年7月31日。

[3] 伽·谢列布里雅柯娃著,《马克思的青年时代》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第160页。

[4] [美国]霍华德·加德纳著,《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8-27页。

[5]《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第12期。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第217页。

[7]《现代教育报》2009年9月2日《马拉松冠军的秘密》。

[8] 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21页。

[9]《人民政协报》2008年7月11日报道。“421”家庭指祖辈4人,父母2人,子辈1人的家庭结构。

[10]《合肥晚报》2001年2月27日《成功难吗?》。

[11]《新华网》2010年4月24日摘自《美国故事》。

[12]《新华网》2008年12月5日报道。

[13]《解放军报》2009年10月12《每天进步百分之一》。

[14]《人民日报》2001年1月15日《耻辱戒指》。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34页。

[16]、[17]《北京晚报》2009年8月1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