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技术环境下在化学研究性学习中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尝试 

信息技术环境下在化学研究性学习中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尝试 

时间:2023-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在化学研究性学习中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特点(一)着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环境下在化学研究性学习中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尝试 

信息技术环境下在化学研究性学习中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尝试 陆戴峰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针对过去学校教育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关心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特点的弊端,提出教育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自身需要,学生有权力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及场所等。自主学习对于激发学习动机、挖掘学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以及形成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平台。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营造开放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工具。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在化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在化学研究性学习中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着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化学研究性学习中,从资料的收集整理、课题方案的确定到研究过程的实施、研究成果的展示,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只起组织、指导的作用。如在以“酸雨”为主题的课题研究中,学生通过收集有关酸雨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酸雨的形成、危害等信息。针对学校所在地——高桥地区化工厂多、环境污染较严重的特点,各组学生分时段、分地点检测高桥周边地区雨水的酸度。根据调查结果,学生找出酸雨危害严重的地区,分析其成因,并探讨防治措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二)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拓展教育时空

信息时代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网络技术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空。目前,许多学校较为注重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模式虽有进步,但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有的学校虽然在教室内都安装了价格昂贵的多媒体投影仪,然而其作用只是黑板的延伸。而真正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不是一般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其学与教的方式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上网查找、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发展的能力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无法达到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更能体现出自主性,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发展。

例如,学生在制作演示文稿或创建网页的过程中,为获取相关研究主题,比如“酸雨”的资料,他必将查找国内外有关酸雨的网站。这些网站中不仅有大量的文字资料,还有丰富多彩的图片、音像资料。学生收集资料后,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析、提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学到许许多多关于酸雨的知识,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三)应用信息技术优化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是课题小组展现在研究中取得的各种收获的环节。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提高成果展示的效率和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酸雨与环保”课题研究中,学生利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演示文稿,展示他们所了解的有关酸雨的信息。演示文稿包括酸雨的形成、危害、防治及其相关图表等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用到各种各样的计算机技术以及应用、处理网上信息的技术,包括用IE浏览器检索信息、收发电子邮件等技术,以及Word编辑排版、FrontPage网页制作、Flash动画制作和PhotoShop图像处理等技术。这样,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信息处理能力必定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四)师生间、生生间在互动中学习、提高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就自己指导的课题收集相关的理论背景资料,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介绍研究方法并阐述自己的指导思路,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而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实验等活动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和学习活动中。研究性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较新的领域,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包括向学生学习,与学生一起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共同合作,一起成长。与此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逐步学会尊重、倾听、说服、交流和沟通;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了学习自信心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在化学研究性学习中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笔者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调查与决策”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教学实施过程为例,探索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这一课题的实施自2005年7月初开始到同年9月底结束,历时近3个月。

(一)确定研究课题及研究方案

1.善于观察,提出问题(www.xing528.com)

在我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问题是联系已知和未知的桥梁和纽带。只有不断产生新问题、解决新矛盾,才能使认识不断发展和深化。科学研究就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在学习和生活中,如果我们善于观察和思考,就会发现各种问题。这个课题就是学生在学习“有机物”这个概念时提出的。在有机化学学习中,学生了解到塑料是一种有机物,而在生活中学生却发现上海市部分地区在进行垃圾分类时,把塑料归为无机物,于是学生就提出了问题,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商讨下确定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调查与决策”这个课题。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此课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他们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充足的学习动力,积极寻找合作伙伴,组成研究小组(每个小组2~4人),并确定了每个小组的负责人。笔者召开各组负责人会议,布置学习任务。然后,小组负责人再召集小组成员共同收集、整理资料,制订研究方案。

在本课题研究中,学生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的任务。第一组为采访组,他们负责实地采访,获得第一手资料;第二组为问卷调查组,其任务是根据第一组的采访结果及本组所查阅的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实施调查并进行数据统计;第三组为设计组,他们的任务是进行与此课题相关的设计;而第四组为决策组,他们的任务是汇总各组的课题研究成果,并负责网页的制作、成果的发布。

整个课题研究过程是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不断学习的过程。在此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如各组成员先从不同的渠道独自收集信息,将资料汇总后,大家一起对资料进行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获取有用信息,以寻求对问题的解答。笔者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笔者在分组时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成学习小组,让他们采取互帮互学、相互启发、相互评价、相互激励等小组合作方式,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竞争的良好协作环境中共同进步。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充分发挥了“学习共同体”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采访组和问卷调查组分别根据各自通过实地采访、问卷调查获得的资料,进行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根据采访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小组讨论的结果,提出了许多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同时,设计组也制作出一些家用分类垃圾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归纳、总结、思考、设计的能力及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三)汇报成果,评价反思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后,将研究结果制作成演示文稿,并由小组代表在班级里进行汇报。笔者让所有的学生利用事先制定好的各种评价量规对汇报作品进行评分,这样引入了竞争机制,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并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笔者让学生对自己的成果作出评价,让他们在自我评价中得到锻炼。此外,笔者也对学生的汇报作出了适当的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让学生明确改进的方向。这样采取同伴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做到评价的全面、公正、合理,避免评价的片面性。

学生不仅在班内交流了这次课题研究的调查过程和结果,决策组还以网页形式将其发布在了校园网上,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该课题。

在此课题的学习中,学生根据要解决的问题主动获取信息,最终通过查阅资料、采访、问卷调查、设计等实际行动解决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上是笔者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化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初步尝试。笔者在化学研究性学习中运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又尝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最近一堂《探究干燥管的多种用途》获得了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一等奖。通过这一系列课堂教学实践,笔者将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继续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潘鸿章,姜淦萍等.化学研究性学习[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董明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292.

[3]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组.北京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调查报告.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20030221/3077877.shtml.

[4]戴欢,戴贞明.浅谈信息技术在教育现代化中的应用[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8):42-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