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研究”结题报告 

“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研究”结题报告 

时间:2023-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研究选择浦东新区的5所学校作为实验学校,以几项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研修活动的组织、管理、评价等问题,初步总结了三种研修模式。综上,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缺少对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后”的支持和促进研修活动持续开展的关注。

“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研究”结题报告 

“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组

内容提要加强教师网上研修,充分发挥网上研修活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是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的关键一环,也是新形势下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和思路。

本研究选择浦东新区的5所学校作为实验学校,以几项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研修活动的组织、管理、评价等问题,初步总结了三种研修模式。研究发现,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同时提出促进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是提高研修质量和保证研修活动持续开展的重要因素,并归纳了几项有效的培训策略。

关键词教育技术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虚拟学习社区 教师专业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关注通过开展基于网络的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研修活动,促进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提高教育信息化效益。本课题涉及的核心概念包括:

1.教育技术

根据AECT’05定义(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于2005年发布的教育技术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和改进绩效,而对各种恰当的技术过程和技术资源进行创造、利用和管理的研究及合乎伦理道德的实践。

2.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2004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标准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以及社会责任四个方面规定了中小学教师应当达到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本研究将以此为依据。

3.虚拟学习社区

虚拟学习社区也称“在线社区”“网络社区”,是基于网络环境的、以学习为目的的新型学习组织。

4.教师专业发展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首先提出了教师专业化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教师职业是学术性与教育性的统一。在此,我们可以将“教师专业发展”理解为教师的思想理念、专业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以及各种能力等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二)已有研究的综述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网上区域性研修活动的研究,影响比较大的有Ruth Brown(2001)的研究,该研究发现网上区域性研修活动呈现阶段性特点:第一阶段是在线交友阶段(Making friends),第二阶段是社区接纳阶段(Community acceptance),第三阶段是社区友谊阶段(Community camaraderie)。这三个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网上研修水平。

国内关于教育技术培训的文献,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探讨如何进行教育技术培训,二是对教育技术培训绩效的研究。从这些文献可以看到:第一,这些研究都重视对“培训过程”的研究,包括培训意义、培训目标、培训内容设计、培训环境、培训方法、培训模式、培训评价及培训有效性等;第二,这些研究都是对“培训”的研究,没有针对“培训后”教育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

国内有关网上研修的文献比较少,且都是以实践案例为基础探讨“远程研修”这种教师教育培训新模式。同时,它们的关注点都在“课程学习”上,也就是单从“修”的角度进行探索,而没有将“研”和“修”整合起来。

国内外有关“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的特征和结构组成研究

Carabajal,Lapointe和Gunawardena(2003)描述了教育虚拟社区的结构组成,提出了技术、学习内容和社会交往三个维度。其中,技术维度提供学习交流的空间和工具;学习内容维度包括与课程学习相关的学习材料、资源和社区活动;社会交往维度指参加者需要通过经常性的联系来维持一定程度上的互相关心和理解,从而形成社区归属感和情感纽带。

(2)社区交往研究

Gunawardena等人(2004)指出,虚拟社区的社会交流活动对于网上学习的结果和满意度有着重要的作用。他们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了社会存在理论在网上互动及协作学习方面的积极作用。

(3)学习者研究

国内研究者主要从技术实现、学习模式、学习策略、学习者特征等方面对虚拟学习社区进行了研究,其中有关学习者的研究比较深入。例如,张杰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研究》一文中,对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的起点水平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和社区关系四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促进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提出了解决策略。

2.国内外实践现状

从国内外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实践来看,“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影响最大。从2000年教育部师范司引入“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以来,我国有超过100万名中小学教师接受了这项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网络核心课程(TEO)采用了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混合式培训方式。

在利用网络平台支持教师研修方面,国内也有一些实践探索。例如,北京西城区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从2004年开始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研修活动,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该网上研修组织有两大类:一类是“引领型”的网上学习组织,在教研员、学科带头人的组织、策划和引领下,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另一类是以“自主、协作”为特征的“自组织型”学习社区。

随着博客在教育中应用的不断深入,近几年国内很多地区开展了以博客为平台的网上教研活动,比如海盐教师博客、苏州教育博客、淄博教育博客和天河部落。这些网上教研活动主要是以教育叙事和教学反思为主的教学研讨。

综上,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缺少对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后”的支持和促进研修活动持续开展的关注。本课题以网络环境为支撑,以教师课堂教学行动为视点,探索将网上区域性研修理论与优秀教育技术培训经验相结合的途径,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效益。

(三)选题背景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贯彻实施这一标准,2005年4月教育部又专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组织全国中小学教师完成不低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为了落实上述计划,各地区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当前,大规模地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在我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探索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对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益,落实“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浦东新区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投资力度很大,对提高教育信息化效益也给予极大的关注。祝智庭教授指出,教育信息化应实行系统规划,包括硬件设施、信息资源、教学工具、师资队伍、创新愿景和政策规制等方面,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也是耗时很长的一个环节。只有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和应用效果,才能够保证教育信息化的最终效益。然而,目前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往往只有短期效益,而培训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教育技术情况,以及在应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否得到支持服务等,都将影响着培训的效益。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持续发展,就成了培训组织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

单一的集中培训不能很好地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也不利于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持续发展,但由专家长期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实践并不现实。在这种现实背景下,以虚拟学习社区为平台的基于网络的教师研修活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四)本项研究的价值

本课题的理论研究意义:①探究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管理机制和质量保证体系;②尝试构建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合作、组织、交流、分享机制;③探寻如何利用网上区域性研修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探讨如何对教师在网上研修活动中的学习表现进行有效的评价。

本课题的实践价值:①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浦东新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②建立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模式,形成教师学习和实践共同体,促进区域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并加强校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均衡性;③有助于推进浦东新区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提高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总目标是研究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研修活动的组织管理机制和质量保证体系,探索网上研修活动的组织方式,并以此为切入口促进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效益。

(二)研究内容

1.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的管理机制研究

本研究从网络功能出发,厘清网络技术为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供的服务内容和途径,设计相应的培训方案,进一步研究基于网络的培训方案对于推动区域性教师网上研修活动的作用。

2.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的质量监测系统开发研究

本研究规范受训教师的遴选和培养;根据受训教师的网上活动记录、网上资源利用记录、开展网上研修活动记录、论坛发言频率等内容,设计相应的指标体系,激励学科教师在网上研修活动中的自觉行为,促进松散的参与网上研修活动的学科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结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的模块化内容,对受训教师在模块化学习中的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设计;开发针对受训教师在区域性教育技术研修活动中的学习表现的评价工具。

3.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的组织实施方式研究

本研究结合网络教学、教师研修等的特点,采取多种不同的研修活动组织方式,包括面授学习、网上学习、混合式学习等,探索和总结有效的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的组织实施方式和流程。

4.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的成效评价研究

本研究根据受训教师在研修活动中的学习表现(包括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发言情况、小组合作学习情况等)、教学设计成果以及最终的作品展示等,利用培训质量监测系统,对受训教师的学习成效进行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基于设计的研究理念为指导,综合运用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从不同角度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所谓的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是指通过形成性研究过程,采用“逐步改进”的设计方法,把最初的设计付诸实施,检测设计效果,根据来自实践的反馈不断改进设计,直至排除所有缺陷,形成一种更为可靠而有效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将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确定、分析、评价和改进设计。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一)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外相关主题的研究和实践现状,归纳已有的重要研究成果,为明确研究定位以及指导研究实施提供借鉴。

(二)调查研究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浦东新区学校及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现状,为制定相关策略和原则提供依据;了解网上研修活动中受训教师的需求,评价受训教师的学习效果等。本研究将调查结果作为对研修活动进行过程性评价的依据和改进研修活动设计的参考。

(三)案例研究法

本研究以浦东新区开展的多项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活动为研究案例,在设计、组织、管理和成效等多方面分析和总结实践经验。具体研究案例包括:浦东新区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网络核心课程”培训(浦东新区学科教师试点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浦东试点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研修等。

(四)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是处理质性数据的典型方法(Guba & Lincoln,1981),是一种基于质性研究的量化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中的频数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包括分析对教师的访谈结果,了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分析研修平台中受训教师的交互信息,评价受训教师的学习成效。具体的做法是:定义计数单元和类别,对各单元进行编码,并统计数目。

(五)社会网络分析法

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以行动者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内容,通过对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行描述,分析这些模型所蕴含的结构及其对行动者和整个群体的影响。本研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研修平台中受训教师的讨论交流记录进行分析,考查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和结构,将其作为研修成效的评价依据,并为改进研修活动的组织设计提供依据。

四、研究人员及课题组织结构

(一)课题负责人

本研究课题的负责人胡瑞峰,是上海市高桥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研究专长为物理教育、教育管理。2004年9月,胡瑞峰出任上海市高桥中学校长,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为学以理,积学精业”。“为学以理”即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办学规律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治理学校、勤勉学业。“积学精业”即传承、内化学校优良的历史传统,融合当代国内外的适合本校特点的先进经验,善于探索、善于创新、善于总结,执着地追求一流的办学业绩,是“为学以理”的实践延伸。

(二)课题组织结构

本课题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创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课题管理工作主要由上海市高桥中学和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负责。课题实验学校是浦东新区的5所学校,包括上海市高桥中学、上海市三林中学、上海市上南中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和上海市高桥-东陆学校。这些实验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都有较好的基础(具体情况详见附录一)。

本课题研究采取专家团队领衔、实验学校跟进的多向度组织方式(见图1)。课题组成员有师范大学的教育技术专家(教授),有在区域层面(浦东新区)从事教育教学、教师培训、信息技术管理及研究的专业人员,还有在中小学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教师。这些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信息技术、培训管理、教学研究、网络技术及推广应用等(见表1)。

img3

图1 课题组织结构图

表1 本课题的主要参与人员

img4

五、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过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前期准备,现状调研;具体实施,过程监控;成果总结,实践推广。

(一)论证课题实施过程,确定实验学校

在课题立项后,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本子课题组成员与专家组保持密切接触,与专家组多次召开会议,研讨如何更好地开展研究,包括与北京实验区子课题组组长韩骏博士保持密切联系,向华东师范大学有关教育技术专家咨询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并经常请教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前院长顾志跃等。

在研讨中,课题组成员和专家共同提出并商讨了多个议题,为保障和推进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帮助,如:影响研修效果的因素;面授学习、网上学习的特征以及对学习对象的要求;利用面授学习来弥补网上学习的哪些方面的不足,以及混合式培训的优势;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受训教师的积极性,可采取任务驱动的活动方式;对相应的管理机制与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形成的要求与培训形式的关系;单元化的教学设计的作用与受训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

经过论证和研讨,课题组确定将高桥中学、三林中学、上南中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和高桥-东陆学校5所学校作为课题研究的实验学校。课题组成员组织各实验学校召开座谈会,由各实验学校介绍本校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研修等方面的现状和愿景,确立共同合作意向,明确研究内容和步骤。最后,各实验学校确定本校的具体研究任务以及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

(二)调查浦东新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师教育技术研修工作,课题组需要清晰地了解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及其应用的现状。2007年下半年,课题组对5所实验学校的教师开展了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的调查工作,从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的能力,利用网络手段进行研修的意识等方面的现状展开了调研。

课题组对浦东新区5所实验学校的600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和态度、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情况(已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和存在的问题)、教师对教育技术研修的学习需求以及对教育技术前瞻性知识的态度等。

同时,为了更加具体地了解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和学习需求,课题组又针对已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和存在的问题、对教育技术研修的学习需求以及对教育技术前瞻性知识的态度三个方面的内容,对18位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课题组运用内容分析、描述统计等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比较清楚地了解了教师教育技术的意识和态度、知识和技能、应用与创新等能力现状。各所实验学校在此次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本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报告(详见附录一)。

(三)召开课题组工作会议,加强过程性监控

为了协调课题研究工作、交流研究进展,本课题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和总结各研究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成果,这有助于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监控。另外,根据各自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各子项目小组也经常沟通交流,保证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例如,为了加强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技术、信息化教学评价和信息化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有一个项目小组承担“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研究”浦东实验区专网研修平台的开发和建设工作,并组织教师进行研修学习。该项目小组成员各自承担开发平台、设计课程、整理案例等不同任务,但他们始终保持沟通、交流,合作完成了研究任务。在这一过程中,课题负责人对项目小组的工作保持关注,并定期召开讨论会,与项目小组成员交流意见。

又如,针对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的管理机制、质量保障体系,以及网上教师研修与校本培训结合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的项目小组,组成助学导师团队,关注和记录受训教师的学习需求、研修进展和反馈,并记录研修情况。与此同时,该项目小组与其他项目小组、课题负责人及其主要成员进行交流,以更好地完善研修活动、完善研修平台的设计。

(四)建立浦东新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研修平台

研修平台是开展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的技术保障,也是教师研修的重要活动空间。为了更好地反映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体现新的研修理念、研修内容、活动设想,课题组建立了自己的研修平台。

第一,建立“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研究”浦东实验区专网(http://gqkt.hsgq.pudong-edu.sh.cn/moodle/index.php,见图2)。基于该平台的网上研修课程内容,包括“21世纪技能”、基于项目的学习、信息化教学技术、信息化教学评价和信息化教学研究等5项内容,教师主要通过理论学习、案例研讨、实践分享、拓展提升以及自测评估等方式开展研修学习。该研修平台提供以“学习—研讨—实践—反思”为线索的模块化内容,以案例为引导的任务驱动式学习活动,以及丰富的研修互动活动,促进教师学习和实践共同体的形成,深化教育技术的实践应用。

该网上研修平台开发完毕后,安装在上海市高桥中学的Moodle服务器上,为各实验学校的教师开展网上研修活动提供支持。

img5

图2 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浦东实验区专网

第二,建立了“浦东新区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技术管理平台”。在该研修平台上,助学导师可以开展教法研讨,上传、点评优秀作品,完成其他项目管理工作。该平台为有效地开展浦东新区80所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管理工作,加强培训管理者、助学导师与受训教师之间的联系提供技术支持。

(五)开展多项浦东新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课题组在浦东新区开展多项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过程中,进行了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了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的机制和有效模式。

1.浦东新区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2008年9月—2009年1月,课题组以“上海市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项目为契机,组织开展了浦东新区80所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在进行该项培训工作时,课题组主要关注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及培养途径、方法,二是面授培训方式的效率及存在的问题,三是有效的区域性教师培训的管理方式。

与以往的培训活动不同的是,课题组更加注重培训后的实践阶段,关注受训教师在彼此的交流研讨中获得的进步和成长。另外,课题组还通过多项管理文档的制定、项目管理组巡视以及项目管理平台的使用等多项措施,加强和规范管理,探索区域性教师培训的有效组织和管理方式。通过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技术面授培训的实践,课题组认识到面授方式在区域研修中的利弊,深入研究网上研修及混合式研修(“面授研修+网上研修”)的特点,对网上研修的组织方式、过程管理的要素、研修主持者的工作以及如何将网上研修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为完善今后的网上研修工作奠定了基础。

2.“英特尔未来教育网络核心课程”培训(浦东新区学科教师试点班)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在全世界已经开展了10年,全球有超过750万名教师参与了这一项目的学习和实践。这一项目的目标是“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助力”(Empowering Innovative Teachers),因此该项目本身也具有创新性。

“英特尔未来教育网络核心课程”是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新开发出的面向全球教师的网络课程,该课程被教育部认定为等同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的一门课程。2008年8—11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学科教师试点班的“英特尔未来教育网络核心课程”培训活动顺利进行,实验学校选派了20位教师参加了该课程的混合式培训。此试点班开展的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为课题研究更深入地了解网络课程实施的特点、受训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学习质量管理机制、网上研修开展成效等问题,提供了实际案例。

3.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浦东试点班)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分课程学习、结业测试与认证三个环节。其中,课程学习环节以远程培训为主要培训手段。受训教师参加并通过所有中级课程的学习后,须参加结业测试方可进入认证环节。结业测试采用远程在线方式,由受训教师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完成。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浦东试点班)的培训工作,于2009年6月30日—8月20日举行。该培训采用“面授学习+4周网上学习”的活动方式。在面授学习活动中,受训教师组成小队,集体讨论分析、交流观点;助学导师则适时地对受训教师进行指导点评,与受训教师进行交流互动,让受训教师逐渐了解整个培训活动过程,明白自己要学什么、如何学好。在之后的网上学习活动中,受训教师结合网络课程资源与书面教材资源,在家中进行自学,一旦遇到问题可以发帖或者短信求助,大家定期在网络平台上围绕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或发表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反思。

培训结束后,受训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5份研究性教学方案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受训教师自己确立主题、学习课程内容、探究问题、寻找资料、对作业进行规划设计,并通过实时交互的专题研讨,发现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完善作业。

4.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研修

2009年5—8月,课题组组织5所实验学校开展立足于校本发展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研修活动。研修课程和研修平台是由课题组开发的,研修活动主要采用混合式培训模式,其中2009年6月29日进行面授培训。

(1)面授培训

2009年6月29日,课题组组织了面授培训活动。面授培训包括游戏导入、理念培训、技术培训等主要环节,旨在帮助受训教师巩固研修平台上的内容模块(“21世纪技能”、基于项目的学习和信息化教学技术等)。

在热身游戏“找自己”这一环节中,受训教师分组在报纸上找出组员的名字,以训练交流、协作、问题解决、灵活性、高效率工作等“21世纪技能”。游戏结束后,有的小组通过合理的任务分工(将报纸分开,部分组员找名字,部分组员将名字粘贴在白纸上)获得“优胜奖”;有的小组利用网名、图片等指代组员名字,夺得“最佳创意奖”。

理念培训环节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旨在使受训教师感受和理解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的有效方式。理念培训内容包括:什么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要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即基于项目的学习对教师和学生成长的作用),哪些内容适合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怎样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即基于项目的学习的设计实施步骤),如何保证基于项目的学习能获得成功等。在简要讲解培训内容后,助学导师组织受训教师一起设计基于项目的学习活动。受训教师可以进行个人独立选题,也可以按照学科或跨学科进行分组,通过头脑风暴确定基于项目的学习的主题。

技术培训环节在机房进行,培训内容是一些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的常用技术,包括Google表单、鱼骨图和Google协作平台。Google表单可作为受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组建班级通信录的工具;鱼骨图可帮助助学导师和受训教师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Google协作平台可作为基于项目的学习的平台,便于助学导师和受训教师分享资源、协作交流。技术培训以“助学导师讲解—受训教师操练—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旨在帮助受训教师掌握这些技术工具。

(2)网上研修

课题组以“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研究”浦东实验区专网为支持,开展网上研修。网上研修的主要活动形式有:

①学科网上教研。由浦东新区教研员组织策划,区内学科教师参与,定时进行在线教研。教研员提前发布教研主题,确定教研时间,上传相关资源。学科教师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开展丰富的研修活动,可以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研讨,也可以进行集体备课。

②引领式教研。课题组在网络平台上,上传骨干教师示范课例,供区内教师观摩学习。

③案例式教研。课题组选择典型的教学活动,将其录制成视频案例,发布在网络平台上,供区内教师观看评议,以及执教教师进行自我反思。

④学科资源共建共享。课题组倡导以“自主创作、开放分享”的精神建设学科资源,鼓励区内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案例、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随笔等上传至网络平台上,其他教师对上传的资源进行评判打分,并建立评优机制。

(3)跨学科网上教学合作

该研修形式鼓励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开展跨学科教学合作,实现跨学科教师之间的协同教学。跨学科的教学合作不仅体现在教学设计上,还体现在教学实施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上。跨学科网上教学合作的活动方案内容包括:

①确定教学目标。合作教师共同分析学生特点、学科培养目标,确定整体教学目标。

②选择课题。合作教师整合各学科的学习目标,确定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和综合性的学习课题;也可以设定情境,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中寻找课题。

③搜索与整理资源。教师通过网络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并进行甄别取舍。

④创作学生范例作品。借助在线网络工具,合作教师一起创作学生范例作品。

⑤开发评价工具。跨学科的教学评价不仅关注某个学科目标的实现,也要关注整体目标的实现;不仅关注教学结果,也要关注教学过程。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制订多元的评价方案。

(六)总结研究成果,推进实践应用

2009年8—9月,本课题研究进入尾声。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整理研究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和挖掘,总结研究和实践成果,开展综合分析、论述等。课题组撰写课题的结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接受总课题组的终期评估鉴定。

另外,课题组在已进行过教育技术培训的部分学校中,推进教育技术研修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如上南中学等学校充分认识到思维导图(概念图)这一技术工具对于教师教学的重要性,纷纷开展思维导图(概念图)的研究,并在学校范围内推广应用。又如高桥中学的受训教师在基于网络的学习后,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设计、跨学科教师合作教学设计,积极将Web 2.0工具应用于教学实践。

六、研究结果

(一)明确了浦东新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系统考查了浦东新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的态度、能力、需求等,为开展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提供了现实依据。

1.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

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课题组编制了问卷,对浦东新区一部分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和态度、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情况(已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和存在的问题)、教师对教育技术研修的学习需求以及对教育技术前瞻性知识的态度等。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教师的教育技术现状和学习需求,课题组又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问卷及访谈提纲见附录二、附录三)。

2.数据的收集

问卷调查对象为浦东新区5所实验学校的600位教师,其中男教师占29%,女教师占71%。教师的平均教龄16年,平均年龄37岁,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教师占93%,中级职称教师占59%,高级职称教师占12%。

访谈对象是浦东新区几所中学的18位教师。其中,男教师7位,女教师11位。教师的平均年龄30岁,高级职称教师1位,中学一级职称教师7位,中学二级职称教师10位。

3.数据统计和分析

(1)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和态度

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是比较正确的。其中,认为“教育技术是优化教学过程的理论和实践”的教师占62%;认为“教育技术是在教学中用到的所有技术”的教师占22%;少数教师的认识存在一定的错误,如15%的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就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使用”,个别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即信息技术”。同时,课题组从访谈中也了解到,大部分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对优化自己的教学有很大帮助,但是在谈到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时,教师很少提到教育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2)教师接受教育技术培训的状况

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5年中,接受过教育技术能力相关培训的教师占88%。由此可见,绝大部分教师对教育技术有一定的了解,这对开展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大有裨益。通过访谈,课题组也了解到,很多教师都参加过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初级培训,少部分教师还参加过中级培训,他们对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还有待学习。

调查结果显示,在培训方式方面,接受过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中,很愿意尝试网上培训的占总有效统计人数的56%;认为技术太难,不喜欢网上培训方式的教师只有5%;还有教师认为面授培训有时很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不是很好,网上培训则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如果有网上培训的机会,他们十分愿意尝试。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对网上研修的培训形式还是抱着尝试的态度。

关于培训学习内容的迁移问题,通过访谈,课题组了解到,很多参加过培训的教师没有很好地将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教学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对新技术不熟练,在应用过程中没有机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因而逐渐淡忘所学内容;另一方面是教师刚开始对新事物比较好奇,有新鲜感,但是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教学中要用到的往往不一致,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不多。

另外,课题组也欣慰地了解到,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能引导绝大部分教师对教育技术产生正确的认识,这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数据显示,接受过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中,认为“教育技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帮助,让自己获益不少”的占16%,认为“有一定帮助”的占33%,认为“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所改观”的占46%。

(3)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课题组考查了浦东新区中小学教师对于教学中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的了解和应用情况,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img6

图3 中小学教师对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的了解情况调查结果

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教师对W indows操作系统、Word或WPS、Excel、Power-Point、Google或Baidu、Email比较熟悉,对BBS、MSN或QQ、Blog有一定的了解,而对于图片处理工具、网页制作工具、几何画板、Flash、Moodle等并不熟悉。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当研究人员提到了Web 2.0等新技术以及基于项目的学习等新的教学模式时,被调查教师虽然不太熟悉,但都表示只要时间允许,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会很乐于学习。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具体情况,课题组访谈了部分教师,让他们回忆近期开展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自己的成功(或失败)经历。接受访谈的教师总共18人,包括14位学科教师。课题组只对学科教师的访谈结果作了分析,从这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事件中提取“目的”“技术”“活动”“结果”和“原因”作为关键词进行编码,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对信息化教学的关键事件的分类编码结果

img7

从表2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主要应用于讲解知识,并且对应的教学活动形式中“演示”和“观看”两类活动最多。

(4)教师在教育技术方面的受训需求

在了解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基本情况后,课题组通过访谈了解到教师在教育技术方面的受训需求。在学习内容方面,教师的需求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的相关知识、教学感想、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新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学资源等内容。在研修交流方面,教师希望与本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与不同区域的教师相互交流,以及进行跨学科的交流;交流的形式可以是直接在网上对话,也可以用BBS的形式留言等。另外,教师希望在教育科研方面得到专家的指导。

此外,课题组还征求了教师对研修平台建设的建议。被调查教师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应该由一支好的管理团队来管理平台,平台上资源的分类要有条理、导航清晰、检索方便,有利于教师的使用和交流;②平台上要上传有价值、有质量保证的资源,可供教师利用;③平台上的内容应该贴合教学实际,并可以持续使用;④最好链接一些相关的网址,供教师学习参考;⑤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二)构建和开发了浦东新区教师教育技术研修平台

课题组开发了“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研究”浦东实验区专网(以下简称“浦东实验区专网”),作为5所实验学校的研修平台。该研修平台在LAMP架构上采用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学习管理系统——Moodle,利用Moodle强大的模块化活动设计、课程管理等功能为区域性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浦东实验区专网以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为中心,立足于“以教师为本”,提供针对教师个体研修的服务;立足于“学伴互助”,提供针对学习共同体的协作学习服务;立足于“专业引领”,提供专家与跨学校、跨学科教师的交流服务;立足于“资源生成”,提供优质资源共享共建的接口服务。

1.提供以“学习—研讨—实践—反思”为线索的模块化内容

浦东实验区专网在研修内容设计上,以“学习—研讨—实践—反思”为线索,以“21世纪技能”为核心内容,从内涵理解、培养模式、技术支持、评价研究等方面开发了5个研修专题:“21世纪技能”、基于项目的学习、信息化教学技术、信息化教学评价和信息化教学研究,如图4所示。

img8

图4 研修专题内容结构图

浦东实验区专网通过自主研修、同伴研讨、实践应用、反思评价和拓展提升等策略,为每个研修专题设置5个环节进行层递研修:

(1)必修·掌握

这个环节是整个研修活动的起点,也是研修活动的基础环节。该环节的研修内容包括相关专题的基本理论、发展现状、研究现状以及与学科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等,这部分内容是受训教师必须深刻领会、完全掌握的。

img9

图5 “必修·掌握”研修环节的内容示例

(2)案例·研讨

这个环节的研修内容主要介绍相关专题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并提供相关的实践案例,帮助受训教师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研修专题,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支架。受训教师在学习实践案例后,可以围绕案例展开交流讨论。

img10

图6 “案例·研讨”研修环节的内容示例

(3)实践·分享

在这个环节中,受训教师结合自己选定的实践课题,完善与本专题相关的教学设计方案,并将完善的方案发布在讨论区上,其他教师可以对方案进行交流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img11

图7 “实践·分享”研修环节的内容示例

(4)拓展·提升

这个环节并不是必修部分,在理论学习、案例研讨和实践设计后,受训教师就基本完成了研修任务。为了满足受训教师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这个环节提供了丰富的补充材料,帮助受训教师拓展视野、深化认识。

img12

图8 “拓展·提升”研修环节的内容示例

(5)自测·评估

在这个环节中,受训教师首先对照研修任务清单,检查本专题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然后根据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检验自己是否达到研修要求。

img13

图9 “自测·评估”研修环节的内容示例

2.以案例为引导的任务驱动式学习活动组织

受训教师的研修总任务是设计一个基于项目的学习的教学方案,并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5个模块的研修内容设计就是根据基于项目的学习过程展开的,每个研修模块都有一个明确的任务,即完成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案中对应的设计,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方案。

为了帮助受训教师完成任务,研修平台针对每一个模块的任务,都提供一个真实的教学案例作为核心案例,并提供多个扩展案例、设计模板等。研修平台通过教学案例的引导,帮助受训教师逐步完成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

3.通过丰富的交流互动形式,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互动是形成、维系学习共同体的基础,浦东实验区专网设计了丰富的交流互动形式来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1)通过研修专题的交流互动,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据统计,研修课程的5个专题均有专属的研讨区,研讨区又分为不同的议题区(见表3),受训教师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是响应其他受训教师发表的话题。

表3 各研修专题的讨论议题数

img14

(2)通过广泛的情感交流,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浦东实验区专网开设“倾情聊吧”,将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工作、生活整合起来,把交流互动放在更加宽泛的背景下,使学习共同体除了有共同的学习话题外,又多了一些其他的交流话题。在“倾情聊吧”里,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倾情聊吧”中有大

img15

图10 浦东实验区专网开设的“倾情聊吧”

家精彩幽默的自我介绍、有关教师心理保健方法的讨论、青年教师和校长之间关于成长的对话等多方面的交流。

(3)通过学科交流,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参与研修的教师来自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多个学科,鉴于学科之间的差异性,浦东实验区专网分学科建立了讨论区,让相同学科的教师有一个专属的学习、讨论的空间。

受训教师在学科专属讨论区中的交流互动情况表明,受训教师能够围绕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讨论,相互间存在有意义的对话关系;受训教师能在讨论过程中提出在研修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群体的努力来解决,促进了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4.提供扩展内容,满足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1)开设学科资源“共享共建”栏目

课题组在浦东实验区专网上开辟了学科资源“共享共建”栏目,让受训教师不仅能从研修平台上获取研修课程资源,还可以通过这个栏目获取其他一些优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计、课件、教学辅助材料(如浦东新区教研员结合教学实际对如何用好教材提出的具体的教学建议,新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对教材进行的详细分析和教学方法介绍)等。与此同时,受训教师也可以在这个栏目中分享自己设计的优秀教案、开发的优秀课件、积累的教法经验等。

(2)提供扩展学习资源

为了配合研修核心课程学习,满足受训教师的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课题组收集、整理了大量与研修专题相关的扩展内容(见表4)。

表4 与各研修专题相关的扩展内容

img16

(三)总结和完善了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的组织模式

通过几次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课题组确定了三种模式作为研修活动的可选组织模式。

1.基于网络的面授培训与培训后实践相结合

这一研修模式以研修平台为支持,采取面对面培训的方式,集中在5~6天内进行培训。在培训中,受训教师针对即将进行的教学任务,设计相应的教学实践方案,并在培训结束后付诸实践。

2.混合式培训与边学边实践相结合

这一研修模式以研修平台为支持,将面授培训与网上研修相结合。课题组在培训开始时,集中一段时间组织面授培训,使受训教师之间以及助学导师与受训教师之间逐渐熟识起来,帮助受训教师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为即将开始的网上研修做好准备。

面授培训结束后,课题组开展基于网络的研修活动,受训教师继续学习研修内容,并设计教学方案、开展教学实践。受训教师可以在研修平台上,与助学导师、其他受训教师交流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经验,并不断完善、改进。

根据研修活动的具体情况,培训组织方在培训的中期和末期可以再组织1~2次面授培训,让受训教师交流实践感受、解决疑难问题。

3.全网络培训与边学边实践相结合

在整个研修过程中,全部活动都以研修平台为支持而开展,受训教师只在网上交流,但可以借助博客、聊天工具等其他手段进行交流。

受训教师在培训中针对即将进行的教学任务,设计相应的教学实践方案,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开展实践。在设计和实践的过程中,受训教师在研修平台上与助学导师、其他受训教师进行交流,以完善、改进设计和实践。

在实际培训中,受训对象也可分为三类:同一学校教师、各校骨干教师、各校普通学科教师。不同研修模式各有其优势和劣势(见表5),培训机构和学校可根据现实情况进行选择。

表5 针对不同类型的受训教师采用不同研修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img17

(续表)

img18

(四)建立了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的质量监测和保障机制

1.规范遴选和网上学习准备期活动

规范遴选,是指培训组织部门认真把关,按照事先制定的标准,经过考核后录取参加培训的教师。经过规范遴选而被录取的教师,需要参加网上学习准备期的系列活动,再进行网上学习。

网上学习准备期是受训教师进入网上课程学习的过渡期和缓冲期。受训教师通过参加一系列活动,为网上学习做好相关准备。网上学习准备期的活动包括浏览欢迎辞,在“教师建议反馈区”中提出相关建议,利用“常见问题平台”提出有关问题,了解研修内容、研修方式、考核标准等(见图11)。

img19

图11 浦东实验区专网的学习准备期活动

2.开发网上研修评价工具

评价是保证网上研修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开发网上研修评价工具可以帮助助学导师改进教学,便于助学导师评价受训教师的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受训教师进行自我检核。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的评价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受训教师对课程和助学导师的评价、助学导师对受训教师的评价以及受训教师的自我评价。为此,课题组设计和使用了多种评价工具。

(1)受训教师对课程和助学导师的评价

受训教师主要是通过填写评价表的方式,对课程和助学导师进行评价。

(2)助学导师对受训教师的评价

助学导师在课程开始之初向受训教师公布研修结业评价量规(具体见附录四),使受训教师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另外,助学导师还会对受训教师登录研修平台的次数、在平台上发帖和回帖的情况、参加助学导师设定的话题的讨论情况、提交的作业等进行评价。

(3)受训教师的自我评价

受训教师主要利用学习进度检查表进行自我评价。检查表中列出各个研修模块要求完成的任务,供受训教师核查。

3.记录网上研修活动情况

受训教师在研修平台上的活动主要包括阅读课程内容、发帖和回帖、提交作业等。这些活动情况都被记录在研修平台上,作为监督学习情况的依据。

(1)活动记录和点击率

几个研修平台(浦东实验区专网、“英特尔未来教育网络核心课程”平台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网络平台)都建立在Moodle平台基础上,因此能够比较方便地记录受训教师在平台上的学习活动情况,包括参与活动的项目、登录时间、登录次数等。这些是评价受训教师学习参与度、监控学习过程的重要指标。助学导师通过查看这些记录,选择合适的方式在公告中发布,可以起到激励、提醒和反馈的作用,提高受训教师的学习质量。

(2)情感交流帖

受训教师在研修平台上轻松交流(如图12所示),有助于建立情感沟通,提高研修团队的凝聚力。课题组可以通过发帖数来了解受训教师的参与度、对某个话题感兴趣的程度等。

img20

图12 受训教师在研修平台中的轻松互动情况

例如,有受训教师在讨论区中提出“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的话题,很多教师参与了这个话题的讨论。下面是一些教师的回帖:

教师A:对教师而言,教学任务重、升学压力大等因素,均可使他们的精神负担加重,身心疾病增加。再者,心理问题就如同常见病“感冒”一样,几乎人人都会遇到,教师也不例外。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确实很需要关注哦。

教师B:我也觉得应该这样。教师的心理压力挺大的,同行们要挺得住。重要的还是自己解放自己……

(3)学习专题讨论

课题组在各个研修模块中,都建立了围绕学习内容的讨论专题,要求受训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针对各自的学习作品提出修改建议。受训教师的讨论帖数量和质量可以很好地反映其学习状况,助学导师积极关注这一活动情况有助于实现对学习过程的监控。

img21

图13 受训教师在学习专题讨论区中的讨论情况

例如,在“21世纪技能”研修专题中,有一个案例——《包身工》“教学剧本演出法”,其讨论情况举例如下:

有教师提出这样一个话题:“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课本中人物的真实感受,对于深刻理解中心内容有好处。但是,这样学生要花大量的课余时间来准备情境表演。如果每一节课都采用这种方法教学,时间够吗?”

下面是助学导师和一些教师的回帖:

助学导师:利用某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确实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但是如果教学的内容属于重点、难点,采用这些方法教学,费时也是值得的。像《包身工》一文,故事情节涉及的时间跨度大,人物的生活领域与学生相距较远,采用“剧本演出法”教学,虽然花费的时间长些,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入,复习、做习题的效率和质量高,便可省去日后教师费力解释的时间,而且学生可以将这种思维方式迁移到其他内容的阅读理解上。

教师C:同意刘老师的看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要求学生深入理解而又是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教师可以考虑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可以多花一些时间,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D: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指导学生把原作(报告文学)改编成剧本,并进行表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并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了十分宝贵的创造力。演出前通过阅读与改编课文,学生实际上已基本把握了该教学内容的要点,而演出则给他们提供了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机会。如果不是用这种教学方法,而是从时代背景、作者、段落、含义、中心思想等方面,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去教的话,是很难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的,更不可能让学生发挥创造力了。

教师E:同意秦老师的看法。这篇课文属于报告文学,如果教师按部就班地讲,学生不一定想听,而且无法体会课文中人物在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辛。这样让学生将课文改编成剧本,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表演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21世纪技能”。

(4)提交作业

作业是检验学习质量的重要方式。作业包括研修过程中的阶段性作业和研修结束时的总结性作业。助学导师可以将受训教师提交的作业设置为“公开”和“不公开”两种状态。公开的作业可以接受所有参加研修的教师的评价,不公开的作业只有助学导师才可以看到并评价。

img22

图14 浦东实验区专网的研修作业提交区

4.形成多样化、持续的激励措施

强化受训教师的一些良好的行为,可以刺激受训教师良好行为的再次出现;鼓励受训教师继续努力,可以帮助受训教师建立自信,使其持续地完成学习任务。研修平台中的激励措施包括:鼓励受训教师的良好行为、注意助学导师的引导语气、给受训教师一些物质奖励等。

(1)鼓励受训教师的良好行为

鼓励教师的良好行为,即对积极参与研修活动(如点击率高、在一定时期内发帖和回帖数目超过一定数量或帖子内容有深度)的教师进行奖励,如:在研修平台中列出点击率排名榜;将他们评为“今日明星”“每周明星”或“研修小组长”;在公告中介绍他们的帖子内容、作品。

(2)注意助学导师的引导语气

在提出学习要求或者与受训教师进行交流时,助学导师选用幽默的、支持的、友善的、温暖的语气,鼓励受训教师持续完成任务,例如:“大家要记得及时提交作品哦!”“张老师,您的想法很好,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一些难题,您看看是否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呢?”

(3)适当的物质奖励

在面授培训时,课题组对那些积极参加讨论、提出有创意的话题的受训教师,给予了适当的物质奖励(发一些有趣的小奖品)。

5.助学导师的及时反馈

在研修期间,助学导师会经常登录研修平台,关注受训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当受训教师对网上学习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助学导师应该给予一些反馈,比如:“我们会尽量满足你的需求!”“感谢你的积极参与哦。”当受训教师提出问题时,助学导师及时给予解答,即使是一些与知识点不相关的疑问,助学导师也及时回答,让受训教师感觉到受重视和受尊重。

6.促进学习和实践共同体的形成

受训教师通过在研修平台上与助学导师和其他受训教师的交流、小组协作完成任务等,感受共同体的力量,产生集体归属感。

在研修平台上,助学导师通过布置预习任务、询问受训教师是否存在学习困难、引导受训教师交流、帮助受训教师解答难题、上传拓展资源等,让受训教师感受到研修平台对他们学习的帮助,并积极参与学习和研讨。

课题组还采用建立“博客圈”“QQ群”等方式,让受训教师多渠道地参加交流研讨,建立学习共同体。在培训结束后,受训教师还可以继续通过QQ等方式与其他参加培训的教师和助学导师进行交流。

(五)评价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的学习成效

课题组以“英特尔未来教育网络核心课程”浦东新区学科教师试点班的研修活动为案例,从受训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交互质量、信息化专业发展三个方面,综合评定网上区域性教师教育技术研修活动的学习成效。

1.受训教师在网上研修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

在分析受训教师在网上研修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时,课题组主要从受训教师在网络课程中的活动次数、浏览课程内容的次数和发帖数几个指标,综合评价受训教师的参与程度;同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每个受训教师的核心指数、点出度和点入度,找出每个人的发帖数和收帖数,从而找出研修活动中的核心人物。

该研修班的受训教师共有29人,研修时间是2008年8—11月。受训教师都是以实名登录研修平台的,为保护个人隐私,课题组对他们的名字进行了编号,分别以1、2、3、…、28、29表示相应的受训教师。经过数据统计,受训教师登录研修平台的次数、浏览帖子的次数以及发帖数分别用图15、图16、图17来表示。

img23

图15 受训教师登录研修平台的次数

从图15中可以看出,登录研修平台3000次以上的受训教师为5人,占总人数的17.24%;登录次数为2000~3000次的有8人,占总人数的27.59%;登录次数为1000~2000次的有7人,占总人数的24.14%;登录次数为1000次以下的有9人,占总人数的31.03%。单从登录次数来看,说明该培训班的受训教师都能积极投入到网络课程的学习中,但是29名受训教师登录研修平台的次数参差不齐,有的高达5000多次,有的一次也没有登录过。

img24

图16 受训教师浏览帖子的次数

从图16中可以看出,浏览帖子的次数少于1000次的受训教师有14人,浏览次数为1000~2000次的有9人,浏览次数多于2000次的有6人。这个培训班的受训教师浏览帖子的平均次数是1344次,这说明受训教师无论对帖子是否进行了回复,他们通常都会浏览他人的帖子,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学习团体间的交流。

img25

图17 受训教师的发帖数

从图17可以看出,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发帖数少于20个的受训教师有16人,发帖数为20~40个的有7人,发帖数多于40个的有6人。该培训班的受训教师的平均发帖数为24.15个,相对于讨论区中23个主题帖来说,这个数字则不尽如人意,平均每位受训教师在每个主题讨论区里发1个帖子。

此外,课题组还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各个受训教师的点出度和点入度进行了分析。“点出度”表示在虚拟社区中每个成员与其他成员发生交互关系的个数,表明该成员与其他成员交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研修平台的讨论区中表现为受训教师向其他受训教师的发帖数。“点入度”描述的是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每个成员与其他成员的交互状况,即该成员受其他成员认可和欢迎的程度,在研修平台的讨论区中表现为受训教师获得其他受训教师的回帖数。表6是对该讨论区中成员的点出度和点入度的分析结果。

表6 对成员在讨论区中的点出度和点入度的分析结果

img26

注:T1、T2是助学导师(课题组也关注助学导师在网上学习中的作用)。

从表6中可以看到,点出度较高的成员是2、4、5、13、14、24、T1、T2,说明这些成员的发帖数较多,能积极主动地与其他成员发生交互,参与程度较高。而点入度较高的成员是2、4、13、T1、T2,说明这些成员被其他成员关注得较多,受到较高程度的认可和欢迎。

综合分析点出度和点入度可以看到,点出度和点入度都比较高的成员是2、4、13、T1、T2,说明这5位成员与讨论区中其他成员的交互性很高,属于整个讨论区中的中心人物,表明他们在人际关系、观点的交流和分享方面起到核心的作用。其中,T1和T2是助学导师,他们的点出度和点入度最高,说明他们在受训教师讨论的过程中起到引导、帮助的作用,通常是问题的发起者和解答者。

之后,课题组为了进一步确定网上学习中的核心人物,又进行了“核心-边缘”分析,表7是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进行分析的结果。

表7 对讨论区中成员的核心指数的分析结果

img27

核心参与者通常积极发起和响应他人的话题,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与多人发生交互,处于核心地位。从表7可以看出,讨论区中的成员T1、T2、4、13的核心指数较高,属于该讨论区中的核心参与者,约占总成员人数的12.90%。而一般参与者的发帖数和回帖数不是很多,与其他成员的交互程度不如核心参与者的高,但是他们也能参与讨论和交流。该讨论区中的绝大多数成员都属于一般参与者,占总成员人数的64.52%。而观望者很少参与讨论,几乎与其他成员没有交互。该讨论区中的成员18、19、20、22、25、26、27的核心指数为0,他们没有和其他任何成员发生交互,属于观望者,约占总成员人数的22.58%。如果这类成员大量存在的话,会影响整个网络课程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

2.网上研修活动的交互质量

交互质量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整个研修活动的质量。目前,研究者确定交互质量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对存储在平台上的成员的交流信息进行内容分析。课题组除了采用内容分析法外,还采用了能反映群体中各成员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其拓扑图和密度进行分析,从而测试研修活动的交互质量。

参与该课程学习的受训教师共有29名,另外还有2名助学导师。本试点班的讨论区中共有23个主题帖,为了使数据更具代表性,课题组从23个主题帖中去除了3个提交作业类主题帖(因为提交作业本身并不牵涉交互性),再去除13个回复数少于10的主题帖,最后以7个主题帖中的215个帖子作为分析对象。

(1)交互内容

课题组采用了Gunawardena(1997)提出的交互分析模型。这个模型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专门为评价网络环境中知识的社会建构而设计的方法。该模型将网络异步交互环境中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分为5个阶段:信息的分享和比较;发现观点、陈述中存在的分歧,并对其进行分析;协商讨论和知识的共同建构;对新建构的观点进行检验和修订;达成共识,应用新建构的意义。

课题组对选择的7个主题帖中的215个帖子(助学导师发的主题帖,受训教师发的简单的、与研究主题无关的帖子,诸如“谢谢”“你好”“呵呵”等不包括在内)进行内容分析,得到表8。

表8 对受训教师的帖子内容进行分析的结果

img28

从表8中可以看出,86.51%的帖子(共186个)属于“信息的分享和比较”阶段。这一阶段的交流停留在观点的表达,对别人观点的赞同,提供例子,提出或回答问题,定义、描述问题等相对较浅的层次上。通过分析,课题组将其原因总结如下:

①研修内容本身相对较难。有一部分研修内容是较难的,比如基于项目的学习。鉴于研修内容本身的难度,受训教师就会有很多疑问,需要在讨论区里请教助学导师和其他受训教师,所以发帖数会相对较多。

②主题帖本身的性质问题。课题组选取的主题帖是回帖数在10个以上的,而此类主题帖都是类似于模块一的“学习疑问”“欢迎回帖交流”等形式的,所以受训教师会提比较多的问题,提出的问题一般也会有回帖。

③受训教师提出的问题本身的性质。很多受训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是一般性的问题,只需要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不牵涉更深层次的交流。

④受训教师的情况相对复杂。参加培训的教师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对其他学科或年级的教学内容不熟悉,使受训教师对其他学科或者年级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从表8中还可以看出,11.63%的帖子(共25个)属于“发现观点、陈述中存在的分歧,并对其进行分析”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受训教师提出不同观点,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解释和举例论证。这表明部分受训教师对别人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思考,能够对认识的分歧进行解释和论证,与别人进行更深一步的讨论和交流。在这个阶段,交互活动不单单局限于回答别人的问题,进行信息共享,而是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与他人的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思想的碰撞,获得对问题更深刻、全面和正确的理解。

另有1.40%的帖子(共3个)属于“协商讨论和知识的共同建构”阶段,0个帖子属于“对新建构的观点进行检验和修订”阶段,0.46%的帖子(共1个)属于“达成共识,运用新建构的意义”阶段。这说明尽管受训教师在前两个阶段的讨论和交流比较充分,但是最终没有形成对知识的建构,没有对相关的问题达成共识。除了以上分析的原因以外,所选择的帖子的数量也是一个问题,课题组仅仅是以这一部分帖子为对象来分析受训教师在网上研修中的交互质量。

(2)交互的社会网络关系

本研究对讨论区中31名成员(包括2名助学导师和29名受训教师)的交流信息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将其两两关系用矩阵表示,如图18所示。

在图18中,数字1、2、…、30、31代表讨论区中的成员,从单元格中的数字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成员向其他成员发了多少帖子,如成员1向成员3发了2个帖子,向成员4发了5个帖子。为了更直观地观察成员之间的交互情况,课题组把矩阵图转化为拓扑图(见图19)。

img29

图18 讨论区中成员交互矩阵图

img30

图19 讨论区中成员交互拓扑图

在图19中,圆点表示成员,带箭头的线表示彼此之间的关系,箭头指向收帖人;连线越多表示与其他成员之间的交互越多,反之越少;没有连线的圆点代表从来没有和他人发生过交互的成员。

从图19中可以看到,在讨论区中成员1、成员2与其他成员之间的交互最多,属于核心人物,而这两个成员是助学导师,他们在讨论交流中起引导作用;围绕在核心人物周围的成员之间的交互性也很强,如成员3、成员5、成员12;而处于拓扑图最外围的成员与其他成员之间的交互性相对较弱,一般都是与1个成员或2个成员发生过交互,如成员9、成员18、成员31;而呈线性排列的成员20、21、22、24、28、29属于观望者,从来没有参与过讨论。

密度是社会网络分析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测度,是图论中一个得到广泛应用的概念。密度是社会网络中实际存在的关系数目与可能存在的最多关系数目之比。如果一个社会网络的密度为1,则意味着该社会网络中的每个点都和其他点相连;反之,若该社会网络的密度为0,则意味着该社会网络中任何点都不相连。

密度表达的是社会网络中成员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成员之间的连线越多,则该图的密度越大。本研究分析得到的密度是0.1011,密度的标准差是0.3014,说明该社会网络中成员之间的联系程度不是很紧密,在该虚拟学习社区中成员参与交流的积极程度还不够高。

通过对研修平台讨论区中的帖子进行参与积极性分析和交互质量分析可以发现,在总体上,受训教师的参与程度比较高,但是交互质量偏低,其原因如下:

①助学导师的引导。受训教师的参与度较高与助学导师的积极回帖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在此项研修活动中,助学导师对受训教师之间的交流引导不够,导致受训教师之间的交互质量较低。

②讨论区的设置。网上研修活动的交互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受训教师来自不同的学科和学校。除了已设置的讨论区,如果在研修平台上专门为各学科教师设置一个讨论区,相同学科的受训教师可以在特定的讨论区中进行讨论,教师之间的交流可能会增多。

3.受训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

网上研修活动为促进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创建了良好的共同体环境。网上研修活动的显性成果包括已经趋近成熟的研修平台,参与研修的教师提交的学习作品、学习小结;而隐性的绩效主要体现在研修活动给受训教师的教学活动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带来的影响,这一方面从受训教师的学习反思中可以反映出来。

(1)教学设计成果

在网上研修活动中,受训教师了解、体验、实践了多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方法和教学工具,如单元教学设计、基于项目的学习、Web 2.0工具(google doc,google site等),大多数受训教师都设计了自己的教学方案,并通过与助学导师和其他受训教师的交流进行了修改完善。

例如,在“英特尔未来教育网络核心课程”浦东新区学科教师试点班上,参加研修的教师共有29人,到课程结束时,受训教师提交的作品有25份,其中有的受训教师根据助学导师的建议对作品进行了多次修改。

又如,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浦东试点班中,参加研修的25名教师除2人外,其余都完成了2份教学方案设计,并开展了针对方案设计的深入交流。

(2)教育技术应用理念和能力的提高

网上研修活动注重采取案例引导、基于项目的学习、小组交流等方式,让受训教师在学习活动、任务中逐渐了解新的教学理论、技术工具。这种培训方式相对于单纯的讲座式培训活动,受训教师更易于接受,研修效果也更好。很多受训教师在研修过程中写下的博文或者研修后完成的反思中,谈到了自己的体会,以及对未来教学实践的设想:

陈老师:这次培训对我今后的教学实践及学生的学习肯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次培训的重要性也许并不是体现在某项具体技术的应用上,关键在于它改变了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一些关于教育教学的定势思维,拓宽了我们的思路,改变了我们的理念。这次培训活动对我们如何设计课程、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中,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宋老师:在整理我的学习档案袋时,在回顾整个培训过程时,我发现我已真真实实地规划了一次单元学习的完整框架:从设计专题问题、规划主题单元,到设计主题资源网站、引入新的学习评价方式、设计评价量规、思考实施单元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设计实施方案。虽然最后完成的实施方案或许在实施过程中还会有林林总总的问题,并不那么完美,但至少它很完整——将零散的过程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整合起来。而且在培训中收获的学习成果,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多次尝试,逐渐完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有人认为,整个培训过程的结束是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我认为更确切的应该是开始了新的“冒号”,因为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会将培训所学有选择性地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地改进完善,争取早日画上惊艳的“叹号”!

七、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应用现状有待提高

通过对浦东新区的5所实验学校的部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课题组发现虽然很多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意识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不少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对于了解新技术、体验新的学习方式抱有积极的态度,这是令人欣慰的。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对优化自己的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在谈到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时,他们对技术本身关注得比较多,而较少谈及教学设计。这在另一方面也得到反映:绝大数教师对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如W 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Baidu、Email)非常熟悉,但往往把信息技术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较少有意识地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探究性学习。

另外,课题组也发现,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能引导绝大部分教师对教育技术形成正确的认识,使参与过培训的教师认识到技术、理念和教学工作的结合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得到改善。

总之,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较好,但在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如信息化教学理念、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著名的ACOT项目(苹果明日课堂项目)提出,教师掌握技术和在课堂上应用技术的过程一般会经历五个阶段:初始、采纳、适应、领会和创新(Dwyer et al.,1991),如表9所示。目前,教师基本已经达到前三个阶段水平,相信随着教育技术培训和研修活动的深入,可以帮助、引导教师逐步实现在教学中灵活应用信息技术,设计全新的学习环境。

表9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技术的五个阶段

img31(www.xing528.com)

(二)网上区域性教师研修活动的三种组织模式各有特色

课题组对网上研修活动的组织方式、过程管理的要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确立了三种各具特色的研修模式。

1.基于网络的面授培训与培训后实践相结合

基于网络的面授培训与培训后开展实践相结合,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模式。对充分理解课程内容而言,它应该是直接有效的培训模式。

这种研修模式的优势包括:一直有助学导师组织教学,课程内容中的基本概念、重点和难点能够得到非常充分的梳理和解释;受训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面对面的讨论和交流使受训教师对课程内容和技术应用达到深度理解;受训教师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网络资源,并能得到助学导师和其他受训教师的直接支持,能够保证作品的质量。

这种研修模式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受训教师需要自己独立在网络上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遇到问题可能会直接向助学导师和其他受训教师求助,而不进行深入的思考;由于培训时间有限,受训教师对很多内容来不及思考和消化,最后可能急于应付学习任务,难以保证作品的质量;在培训结束后开展实践,不利于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因缺少对实践情况进行交流而降低实践动力。

2.混合式培训与边学边实践相结合

这种研修模式应该说是比较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模式。课程前期、中期各有几次面授研修活动,集中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交流实践情况,其他学习内容均在网络上完成。

这种研修模式的优势表现在:在面授培训阶段,课程内容中的基本概念、重点和难点能够得到比较充分的梳理和解释;受训教师在网上学习阶段可能碰到的困难和需要的技术能够得到指导和帮助;受训教师会在助学导师的引导下,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领会得更加清楚;受训教师与助学导师之间、受训教师与受训教师之间能够在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培养出亲近感,为网上学习阶段的讨论和交流营造良好的氛围。在网上学习阶段,由于时间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因此有利于受训教师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受训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在参与讨论和发表意见时,因为需要进行书面表达而会更加认真和谨慎,并把自己认为最值得分享的观点和思想呈现出来,这样有助于增加受训教师思考的深度,从而提高单元作品集和研修活动的质量。

这种研修模式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习惯于传统面授培训模式的受训教师可能比较难以保证网上学习的质量,一是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感悟能力,难以消化学习内容;二是难以控制在线学习时间,不能有规律或者坚持不间断地学习课程内容;三是遇到问题虽然会通过发帖等方式求助,但是不习惯去浏览别人对问题的讨论信息;四是可能会积极参与讨论,但是不善于在讨论中抓住重点。最大的问题可能是,部分受训教师没有网上学习的习惯,其学习的驱动力是完成研修任务,因此可能采用最后突击的学习方式,而对课程内容的领会比较肤浅。

3.全网络培训与边学边实践相结合

当受到时间、地域等的限制时,采取全网络培训、边学边实践的研修方式,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这种研修模式的优势包括:为地域分布广泛或是工作特别忙碌的受训教师提供网上学习的机会;助学导师的在线指导可能会受到特别重视,受训教师之间的陌生感往往更能激发探究、讨论的热情;由于网上学习时间较长,受训教师更有时间不断反思和完善自己的单元作品集。

这种研修模式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助学导师的助学任务加重,特别在解释课程内容和主要概念方面可能耗时、耗精力更多;受训教师本身需要有较主动的学习意愿去理解课程内容、参与在线讨论,特别是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理解基本概念、重点和难点知识,并能够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指导。同样,这种研修模式也会出现部分受训教师没有不间断地进行网上学习的习惯这一问题,也可能出现最后赶任务的不良学习行为。

(三)促进区域性教师网上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是保持研修持续性的根本

在研修实践和研究过程中,课题组认识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实施的能力,该能力的形成不能仅靠培训,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培训后的实践,以及作为学员在彼此的交流研讨中获得进步和成长。如果受训教师能够在研修过程中形成一个稳定的团体,并在培训后一直保持下去,即形成共同体,就可以更好地保证培训内容在实践中得到迁移,保持研修效果的持续性。

1.区域性研修活动中教师投入积极性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课题组发现在不同的研修班级中,受训教师参与研修的投入积极性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都有一些共同点:在研修活动开始阶段,受训教师参与研修活动的热情最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热情逐渐降低,其间可能由于一些活动引发兴趣,受训教师参与研修活动的热情会再次提高,但总体上比初始阶段稍低;在研修活动临近结束的阶段,由于完成任务的要求,受训教师参与研修活动的投入积极性会再次集中升高,但其投入程度仍然低于初始阶段。总体上,教师参与研修活动的投入积极性随时间的变化,呈现近似“肩形”的曲线特征(如图20所示)。这给课题组提出了一个挑战:如何激发和保持教师在研修活动中的热情和投入积极性。

img32

图20 区域性研修活动中教师投入积极性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促进区域性教师研修共同体形成的有效策略

依据以上的这一情况,课题组在研修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方面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投入积极性,从而加强教师的研修效果,促进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1)学习准备期的网络交流圈

在研修活动正式开始前,课题组安排了一个学习准备期阶段,让所有即将参加研修活动的教师利用博客圈、QQ群进行交流,而且要求受训教师交流时使用网络昵称。

受训教师在学习准备期的交流是轻松的,而且会有认识新朋友的新鲜感。经过这一时期的交流、熟悉之后,在正式开始的研修活动中将网络交流圈中成员的昵称与真实姓名联系起来,受训教师会感觉很亲切。这也有助于提高研修活动的交流效果。

(2)研修活动中的分组和结对

在研修活动中,课题组也采取了多种交流组织方式,促进受训教师之间的沟通。如在研修开始后,课题组将参与研修的教师按照学科或地域分组,并由小组讨论选举出组长,由组长负责组内教师的联系。在研修活动的讨论环节中,课题组也设置了多种交流方式,如组内讨论、结对讨论,加大受训教师之间沟通的机会。

(3)提高问题讨论的深入程度

为了提高交流的深度,课题组在讨论区中设置了多种讨论主题,包括情境式问题解决、案例分析、作品修改、头脑风暴等。实践证明,这些主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符合教学实际的情境性问题和针对同一目标的作品交流,更容易激发受训教师展开深入思考,提出很多有见地的思想观点。

(4)鼓励开展教学观摩和交流

在研修活动中,课题组希望受训教师设计自己即将实践的教学单元,并且能够将其付诸实践。课题组鼓励受训教师以小组为单位,或依据地域相近的原则,到其他受训教师的学校进行教学观摩。

八、对本项研究的评价与反思

网上区域性教师研修是一个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议题,本研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几项网上区域性教师研修活动为案例,分析了研修活动的组织、管理以及评价等问题,初步总结了有助于提高研修效果的策略。未来还需要继续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包括:

(一)如何由培训转向学习,促进教师自主研修

e-Learning的发展阶段已经昭示,由培训转向学习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趋势。目前的教师培训项目很多,但在设计和组织管理中,培训组织部门往往不太重视教师自身的需求和发展目标,因此出现一些培训内容与教学实际脱节、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现实问题。

因此,有必要加强培训的学习作用,将培训转变为学习,使其在内容、形式上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好地联系起来,实现教师的自主研修。

(二)如何建立支持深层次教育技术应用的研修机制

本研究发现大多数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有必要建立持续性的研修机制,促进教师深层次的教育技术应用。这需要在研修的组织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并且需要学校领导以及教研员等的共同支持。

参考文献

[1]陈丽.网络异步交互环境中学生间社会性交互的质量——远程教师培训在线讨论的案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7):19-22.

[2]何克抗.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11):20-22.

[3]孟琦.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解读与对策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8(1):58-61.

[4]齐渝华.区域教育研修网络: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J].中小学管理,2007(11):13-14.

[5]陶祥亚.网络教学系统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有效性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8(6):57-69.

[6]汪琼,陈瑞江,刘娜,李文超.STaR评估与教育信息化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4(4):10-14.

[7]闫寒冰.eLearning案例研究:教师远程研修模式——围绕“教师教育”与“远程教育”问题线索的思考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7(6):62-67.

[8]张杰.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12):67-72.

[9]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0]Carabajal,K.,LaPointe,D.,& Gunawardena,C.N.Group Development in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ies[A].In M.Moore and W.G.Anderson(Eds.),Handbook of Distance Education[C].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3:217-234.

[11]Gunawardena,C.N.,Jennings,B.,Ortegano-Layne,L.,Frechette,C.,Carabajal, K.,Lindemann,K.,& Mummert,J.Building an Online Wisdom Community:A Transformational Design Model[J].Journal of Comp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004,15(2):40-62.

附录一各实验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现状报告

上海市高桥中学教育技术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一、学校概况

上海市高桥中学地处浦东新区具有800年历史的古镇高桥。高桥中学始建于1911年,1946年成为上海市13所市立中学之一,1960年被列为首批上海市重点中学,1986年由市政府命名为“川沙县重点中学”,现为浦东新区重点中学。学校在2005—2006年度第七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还先后多次获得了“上海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花园单位”“全国勤工俭学先进集体”“上海市职工最满意事业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以其良好的校风和所培养的大量优秀人才而享有很高声誉,至今在部分海外华人群体中留有深深的印记和良好的口碑。

学校建成并使用千兆校园网已近8年。2001年,学校配备了网络控制室,达到了新区要求。校园网已覆盖所有办公楼与教学楼。学校现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2间,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各1间,网络中心机房、计算机教室各1间,学生电子阅览室2间,多媒体教室40间。师生拥有计算机台数达到新区要求,据2008年9月统计,全校教师129人,拥有130台计算机,师机比为1∶1;学生1538人,拥有273台计算机,生机比为5.6∶1。

近年来,高桥中学领导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应用与管理正向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方向纵深发展。学校坚持“应用引领发展”的思路,强调信息技术在学校课程实施与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软件建设,拓展和丰富学习环境;全面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构建教育资源库,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教育管理自动化;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内容的更新和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改革,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飞速提升。

二、主要成绩与经验

(一)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管理落实

1.组织落实: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

学校建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由校级领导担任组长,小组成员来自各部门、各学科,每学年作一次调整。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职责明确,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学校教学副校长、信息中心主任、校务办公室主任等积极参加市、区、署各级部门组织的有关信息化工作会议及研讨活动,及时落实会议精神,并配合上级相关部门做好调研工作,做好上级部门下发的各类统计、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等工作。

2.安全落实:确保教育信息化实施安全

学校明确网络安全主要负责人,制定并落实网络安全制度。学校的各功能室都配有漏电开关,电路安全规范,并安装窗户防盗网、防盗铁门,防火、通风设备齐全。电脑室、主控室、多媒体教室都安装空调机。学校要求师生使用电教设备时要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操作,并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

3.规划落实:完善教育信息化工作发展规划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信息化推进与实施三年规划——《上海市高桥中学2006—2008年信息化推进工作三年规划》。学校科研信息中心每学期制订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包括目标、措施、问题分析与对策,使全校教师能按照时间节点贯彻实施。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于每学期期初、期末召开专题会议,对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操作要求。

4.人员落实:开发教育信息化工作人力资源

学校领导在学校管理与教学中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学校领导经常在教工大会、校务会、行政会、党员大会、教学工作会议、德育工作会议等会议上使用PPT,经常在浦东新区教育门户网站浏览各种信息。学校50周岁以下的教师基本能使用Word、PPT、Flash、Excel等常用的信息技术应用软件。学校建立了教育资源质量审核保障机制,学科教学资源一般由教研组长负责推荐,经教导处审核后,由教研组长上传到FTP,再由网站负责人上传至学校网站上;其他资源先由分管部门把关,由部门负责人上传至FTP,再由网站负责人上传到学校网站上。根据班级规模,学校配置了3名信息科技教师,这3名教师还兼职担任网管员,负责学校网站以及设备维护工作。学校还配备1名专职网管员,该网管员有合格证书,专业素质较高。专用教室、信息化设施都有维护人员负责及时处理问题。学校现有一名兼职信息员,2007年起承担浦东新区教育门户网站信息上传工作,并在2007、2008年度被评为“浦东新区优秀通讯员”。学校各班设有班级信息管理员,学校在每学期期初、期中、期末分别召开工作布置、反馈与总结会议,并于期初组织培训活动,告知各班信息管理员统计工作的注意事项等。

5.制度落实:执行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定

学校从实际出发,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已制定《电子资源使用规定》《办公室电脑使用规章》《学生电子阅览室规章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做到“制度上墙”。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学校会以书面形式告知。学校还制定了信息技术岗位责任制,从分管人员、分管教室、分管内容、分管要求等方面作了详细说明,以明确职责,将制度落实到人。

学校重视信息化设备的维护,做好设备服务教育教学的保障。在防御病毒方面,学校在所有联网计算机中都安装了杀毒软件,并及时给予更新。2007年,学校为人事部门(工资系统)、校务办公室(局域网收发通知)等添置了正版杀毒软件。在维修保养方面,学校设有维修人员,保证故障发生时间不超过24小时。学校师生先将损坏的设备报给主管教师,由主管教师告知维修人员及时维修。不能维修的设备将作报废处理。每个室场都有遮阳防尘的窗帘,并采取相应的防潮措施。各室场每周进行一次清洁,以使每个角落都经常保持干净。至今,学校未发现因保养不良而导致设备出现问题。

6.奖励落实:提高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效率

为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规范化及顺利进行,学校设有专用教室、信息化设施维护人员,并制定了多媒体教室、电脑室、主控室、语音室等场馆的管理制度,另外还设立“领用登记”“外借登记”“安全保护”等制度。学校制定了《上海市高桥中学教学考核条例》,其中有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激励和考核条例。学校还对参与“信息技术时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的教师给予了物质奖励,并将课题研究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一项内容。

7.实践落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实践探索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学校认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建设校园网,设计几个课件,用课件上几节整合课;而应该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培养和发展人的信息素养作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在使用信息技术支持现有教学方式的同时,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教学中,学校鼓励、支持教师有机整合和有效应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信息化资源,帮助、支持学生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交流协作和创新实践。学校正努力探索一条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子。

各教研组以FTP作为共享资源的平台,通过上传教研组相关资料,积极有效地进行专业交流,共享专业发展成果,通过学习交流拓宽专业发展渠道,推进教研组的建设,起到良好的辐射作用。其中,数学教研组全面地学习、应用几何画板和其他教学软件,并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学校的刘力老师还为80所农村学校教师开设思维导图课程。

8.经费落实:满足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

学校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校园网及电教设备设施逐步升级改造。2000年8月,学校为36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投影机、计算机、音响),同年购进了102台学生用计算机;2002年,学校购进了72台教室用计算机;2004年,学校为所有教师和相关职工购置了U盘,为鼓励教师积极使用信息技术,投入专项考核奖金;2007年、2008年,学校又为教师更新了教师用计算机等。

(二)加强整合应用,提升教育质量

1.鼓励积极使用,提高教学效能

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学校鼓励教师积极使用信息设备,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观念,能够灵活地、有效地应用教育技术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效能;能够拓展专业发展渠道,转变专业学习方式,有效利用教育信息技术,共享教育教学资源。

2.服务教育教学,拓宽应用渠道

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满足师生教学需求。如教务处主要负责学生学籍管理,教师电子教案、教学案例管理,以及课务、考务、招生等工作的管理;科研室主要负责校级科研课题申报与教师论文案例管理,举行高桥中学教师发展论坛活动等。学校在财务与资产管理、人事管理中也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使管理高效、有序。

(三)加强教育科研,推进队伍建设

1.以参与项目为契机,提升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

2009年初,在校长负责下,由教科室和教导处联合成立了“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组。该项目以校园网管理平台为基础,探索建立一个服务于基于“专题研究”的教师校本研修的网络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融教育科研、教师教育、教师发展性评价、交流、心理健康为一体的专业支持体系。

2.以申报研究课题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内涵发展

近几年来,学校积极申报和参与教育信息化研究项目,以此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2005—2006年,学校完成了信息化内涵发展项目——研究型学习平台的建立;2006—2008年,学校完成了浦东新区区级课题“信息技术时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参与国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创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四)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合理利用资源

学校青年教师自发成立了“清溪书院”,从章程的制定、社员报名、信息登录等都由青年教师自发组织,学校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并且通过开展一系列的青年教师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为了响应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家校互动”的注册、登录与使用工作,学校充分利用电脑房、电子阅览室等场馆,为学生提供便利,并安排专门人员为每个班级、每位学生提供咨询,便于学生及时了解家校互动平台的作用。2008年,学校被评为“家校互动先进单位”。

学校学生处、团委通过更多的渠道、运用更多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如通过学校每年的“文明礼仪节”,对学生进行网络文明教育。学校还在全校范围内发出“文明上网”的倡议,同时督促班主任在班级中建立有效机制,教育学生文明上网。各班已经召开了“网络安全教育”班会,让全体学生了解文明上网的常识,并建立了班级文明上网制度。

三、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一)进一步增加经费投入,满足日益发展的教育新需求

1.硬件设施、设备的更新

学校网络硬件设备投入较早,目前只能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需求。要满足日益发展的教育新需求,尚需增加投入,更新设施、设备。比如,学校网络于2000年配置,设备陈旧,交换机经常会出现故障,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正在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经费,争取尽快实现硬件的升级或重新配备。

2.软件资源的建设

目前,学校的软件资源严重不足,并且形式单一。为此,学校要加强网站建设与教学资源建设,为师生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尽管学校建立了网站,校园网包含了学校简介、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党团建设、教学资源等多方面内容,有一定的信息量。但是教研组和班级网页内容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要做到专人负责,做到有特色、定期更新。学校鼓励师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源开发,规定凡取得突出成绩的在考核、评优中优先考虑,如鼓励教师自己设计开发教学课件和其他教育软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服务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设备的维护保养

学校的设施、设备使用与维护较前三年有很大进步,专用教室等都配置了专职管理人员,但是情况还不容乐观,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为此,一方面,学校将通过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维护现有的设施、设备;另一方面,学校将通过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4.教师培训

学校在硬件、软件、设备维护等方面投入较多的经费,大部分软硬件的配置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在教师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培训经费投入较少。学校设想在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方面加大经费投入,以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能力。

(二)进一步加强管理服务,规范教育信息化的各项常规

学校基本信息数据的标准化建设和教学资源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根据教育部“学校管理信息化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学校规定教师、教研组和备课组及时上传教学设计、课件、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等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并把上传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纳入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考核中。

由于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基于学校实际的校本教师信息技术课程开发尚处于思考和探索当中。为此,一是要继续加强对信息科技教师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信息科技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二是要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发挥教科研处等职能部门对课程实施的领导力;三是要督促信息科技备课组在教科研处的指导下,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和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适合于学校实际的校本教师信息技术课程。

此外,学生在自主参与相关部门组织的计算机软件制作竞赛等方面,参与率还不高;学生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与表达信息等方面的能力还相对欠缺。为此,学校要围绕学生的能力发展,多开设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尤其在安排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方面,要优先考虑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课程;学校还将通过召开家长会、家委会等各类会议,对学生家长宣传网络文明相关知识,鼓励家庭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优越的学习条件。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校在教育信息化道路上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学校将以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正确认识教育信息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出现的新情况,寻求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以技术改造教育,实现学校新的发展。

上海市三林中学教育技术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上海市三林中学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项目的研究和实践,立足于以课程为核心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突出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的宗旨,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以引领式学习为主的e-Learning教学实践,重点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引领、学生参与、教学互动、沟通交流、学习评价、资源建设与共享等课题,初步形成利用开源系统建立信息化教学应用平台的学校信息化应用特色。

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

(一)教育信息化投入不断加大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学校自筹资金80多万元为教师更新了123台计算机,其中手提电脑23台。2006—2007学年,学校用于信息技术设备维修、更新、添置及软件开发等费用达到21万元。2007—2008学年,学校重点建设开源软件信息化平台,投入5万元经费用于服务器等设备的采购,用于开展信息化应用的项目经费达到7.5万元。

(二)信息化设施、设备初具规模

学校信息中心配置了代理、Web、数据库、课程平台、网络硬盘、论坛、博客、Moodle、课程资源平台、网络监测等服务器。学校网站(包括论坛、博客、网络硬盘)采用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方式,提供校内外信息服务。教学资源服务器采用工作日运行的方式,为教学提供服务。

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联网计算机和U盘,为教研组长配备了80G的移动硬盘,班级和主要专用教室均配有多媒体设备。2006年,学校还新增了2间电子阅览室、1间数字语音室、1间DIS物理实验室、12套多媒体设备。目前,校园网络已扩展到学生活动中心、艺术楼和新建体育馆。1号楼与4号楼已部分架设了无线AP,可用于无线上网。为保证学校信息化平台的全球通,学校还注册了新的域名。2007年,学校更新了160台教学用计算机。

(三)校园网站建设水平日益提高

三林中学网站是浦东新区中小学优秀网站,曾获得“上海市第二届中小学教育特色网站”称号。若以“中学校园网站”为关键词在Google上搜索,可以看到三林中学网站在搜索结果中名列前茅。自2005年以来,在“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实验校建设”项目的引领下,学校网站建设更加注重教育教学功能的开发和应用。为了配合创建浦东新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工作,学校整合了校园网站的原有功能,又开发了“仰高论坛”“仰高博客”“仰高网络硬盘”“行为规范示范校专题主页”“仰高课程学习平台(Moodle)”“仰高资源平台”“紫格课程平台”等应用信息平台。校园网站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

(四)探索信息化设备的社会化服务模式

从2006年开始,在学校信息中心人员减少的情况下,学校尝试了信息化设备的社会化服务模式。经过与有关公司的协商,由公司派工程师为学校提供各种计算机维修和维护服务。工程师的及时和专业服务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信息应用的保障,受到了学校广大师生的好评,也为浦东新区推广信息技术社会化服务提供了范例。

二、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一)开展教师信息技能培训

学校制订了校本培训计划,并将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纳入到学校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发展规划之中。学校分别针对行政人员、教研组长、高一和高二年级班主任、全体教师等群体,组织了校本培训。学校研究室采用讲座、网上研修、咨询和远程控制等形式为教师进行培训。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课程内容包括:①理念培训——“学校课程平台理念培训”;②应用培训——“让博客成为推动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加速器”“校园网络教学功能的开发和应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紫格教育产品技术介绍”;③技术培训——“仰高博客操作培训”“仰高网络硬盘操作培训”“紫格课程平台成长手册模块操作培训”“电子阅览室操作培训”“Moodle课程设计培训”“网络教学培训”。

(二)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不断提高

1.意识与态度

上海浦发教育评估中心发布的评估报告中指出,三林中学“教师具有较高程度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人力资源较丰厚。教师问卷调查显示,在学校59名语文、数学、英语教师中,98%的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80%的教师具有5~10年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教学应用经历,且能应用2种以上常用信息技术工具教学;60%的教师能熟练应用3种以上信息技术工具;还有24%的教师能熟练应用4种以上信息技术工具。”根据评估报告中的信息技术采纳速度数学建模分析结果,教师开始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数有所增加,而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人数也占总教师人数的35.9%,教师的整体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朝着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2.知识与技能

教师能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部分教师能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及相关内容。广大教师能掌握网络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初步学会常见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开发方法。50%左右的教师能利用网络构建教学资源库,绝大部分教师掌握了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课件,大部分数学教师能利用几何画板制作动态课件,少数教师能制作Flash课件,部分教师能利用Excel软件统计学生成绩。大部分教师能应用IE浏览器检索信息,30%左右的教师基本掌握了Blog和Moodle技术。

3.应用与创新

(1)教学设计与实施

部分教师正在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开展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践和探索,并能利用网络等手段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

(2)教学支持与管理

大多数教师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各教研组能通过FTP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3)研究与实践

语文、数学和物理等教研组率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结合学科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研究。语文、英语、历史、政治、地理、艺术、劳动技术、科学、信息科技等9个学科,正在开展网络环境下引领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4)合作与交流

部分教师正在尝试通过博客、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工具,进行教师间、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4.社会责任

大部分教师能文明使用信息技术,并督促学生正确使用学习资源,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能规范网络使用行为,向学生示范并传授与技术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伦理道德观念。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用

(一)课程资源库建设

在课程资源信息化建设方面,广大教师能积极开展基于网络硬盘的课程资源建设。近3年来,学校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容量达到230G。

为了使信息技术更有效地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在信息化资源库建设方面投入了较多的人力和资金,并采取资源引进和自主建设相结合的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利用公共FTP建立各学科教学资源库,各教研组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组织教学资源建设,使FTP成为开展学科教学的信息化工具。

学校为每位教师和学生分别配置了1500M和100M的网络硬盘空间,并利用“仰高网络硬盘”和“仰高资源平台”两个课程资源平台,为教师建立可共享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提供了技术和空间支撑。资源平台还向信息平台提供流媒体视频服务。

(二)课程整合应用

学校确立了以课程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思路,并能围绕课程开发、管理、教学、评价、人力资源等要素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综合应用。

在课程管理层面上,学校主要以“紫格课程平台”为基础,进行角色(学生、家长、教师、管理人员)参与和任务驱动的网络化应用。学校师生能通过网络进行师生及家校互动、课程管理、网上选课、成绩分析、教师发展等信息化应用。师生通过网络硬盘开展课程资源共享与传输、电子作业递交等活动。利用校园网的博客平台,师生能开展校本课程建设与社团建设,使绝大部分校本课程和全部学生社团均有博客。教师能利用个人博客开展教学研究与反思活动,部分教师正在尝试基于博客的教学设计活动。

在课程教学层面上,学校开展多媒体环境下的各学科教学、网络环境下的语文与信息科技教学、动态几何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数字语音环境下的英语教学、DISLAB物理实验教学。目前,网络教学已推广到6个学科。学校组织启动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开展基于Moodle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四、信息化应用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一)确立了以课程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

学校围绕“课程”这一教学核心概念,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研究确立以学校课程为本的信息化应用模式,完成了《三林中学课程平台教育信息化应用白皮书》,修订了《三林中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规划(2005年9月—2008年8月)》。学校以课程内容、教学、管理等为要素,以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运用现代教育管理的思想,以师生共建共享的形式进行课程资源建设,以自主互动的模式拓展学习时空,以智能协调的方式开展课程管理,以整合的思路实施课程教学。学校还以校本课程为核心,在校园网上构建网络化、知识化、智能化和开放化的多功能课程平台。

(二)开发信息化应用平台

学校采用整合的思路,对原来的信息化平台开发计划作了一定的修改与调整,并以课程为核心,以资源库为基础,以信息为桥梁,对信息化平台进行整合开发,使学校的信息化平台能相互“耦合”、协同工作。学校开发的以课程为核心的信息化平台的特点:一是“通”,即实现了家校通、教师通、师生通、生生通、平台通、校际通、全球通;二是“动”,即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互动、家校互动;三是“用”,即实现了信息化平台的实用、好用和通用。

2004—2005学年以来,学校首先对课程平台进行集中开发,完成了对课程平台进行教育信息化需求分析;确定用户权限,课程开发、教学和管理流程,学生成长手册的网络化策略,教育评价的信息化方案,课程资源库的架构方式;完成了课程平台的模块划分(模块包括系统管理、课程管理、成长手册、综合评价、课程资源),并对用户(包括学生、家长、教师、管理员等)进行逻辑分类。2006年,学校完成了课程平台主要模块的开发,其中包括平台控制系统、数据库系统、服务器和网络系统配置;完成了对课程平台的实验测试,并提出修改意见,对课程平台进行改进和优化;完成了在校园网上进行的课程开发、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课程资源建设、家校互动等课程平台功能的测试使用,并提出了许多平台的改进意见供平台开发方参考。

学校通过开展基于课程平台应用的各类培训,使学生、教师和家长等逐步掌握课程平台的操作技术,并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学校正在逐步研究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方案、学生成长手册的使用方案、课程与教学评价方案、基于博客和网络硬盘的课程资源构建模式等。

2006年,学校还完成了作为课程平台辅助系统的博客系统和网络硬盘系统的架设。学校以开源软件建设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思路,得到了浦东新区有关领导的肯定。

五、参与“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实验校”项目

(一)项目研究与实践过程

2005年9月,学校参与了“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实验校”项目,承担“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平台的开发与应用”课题研究,该研究课题获“浦东新区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本项目分为三个阶段:2005—2006学年为第一阶段,其主要任务是课程平台的开发、测试和局部应用;2006—2007学年为第二阶段,其主要任务是课程平台的全方位的应用与推广;2007—2008学年为第三阶段,主要围绕学校课程,开展基于开源软件的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本项目已完成了课程平台的需求分析、数据模型、技术选型、相关培训、模块开发、软件测试、局部推进等计划目标。目前,该项目正处于课程平台的全方位的应用与推广阶段。课程平台中的用户管理、成绩分析、课程管理、教师发展、人事管理等模块已投入使用,并通过浦东新区实验校建设项目活动,向其他兄弟学校推广。

(二)项目的主要成果

本项目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能按照项目的预定计划推进,课程平台所涉及的源模块已初步完成。本项目取得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文本成果

本项目取得的文本成果包括:《三林中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白皮书》《三林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发展规划》《“仰高博客”教师个人博客评价量规》《“仰高博客”班级博客评价量规》《“仰高博客”用户手册》《“仰高网络硬盘”用户手册》。

2.软件成果

本项目取得的软件成果包括:紫格课程平台(包括用户权限、成长手册、课程管理、成绩分析、综合评价、教师发展、人事管理等模块),仰高课程学习平台(http://moodle.shslzx.cn),仰高资源平台(http://res.shslzx.cn),仰高网络硬盘系统(http://edisk.shslzx.cn),仰高博客(http://blog.shslzx.cn),仰高MAIL系统(http://mail.shalzx.cn),“开源软件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网站(http://oss.shslzx.cn),网络监测系统(http://linux.shslzx.cn/cacti)。

3.实践成果

学校网站访问量已突破920万人次。学校参与浦东新区“研究性学习平台应用项目”,开展基于博客与网络硬盘的课程资源和社团建设、班级博客建设,开展网络环境下引领式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并开发了12个视频课例。学校师生利用“仰高博客”系统已建立了258个博客,已发表的日志近6000篇。博客在课程建设、师生个性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和教师校本研修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学校在“仰高课程学习平台”上已经建立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校本研修等网络化课程共计30多门。

4.成果展示与应用活动

2007年3月28日,由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和三林中学联合承办了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成果展示活动,浦东新区20所信息化应用实验校和第四教育署的兄弟学校来三林中学进行观摩和交流。2007年12月,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化应用推广现场会在学校举行。2008年2月,三林中学作为领衔学校,带领上海市实验学校等8所兄弟学校,开展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化应用试点和实验项目“开源软件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的实践活动,并将成功经验向合庆中学、唐镇中学、凌兆小学、香山中学、沪东中学、北蔡镇中心小学等学校推广,带动了区域层面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发展。

六、存在的问题及其整改措施

(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

学校校园网主要设备装备于2001年,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出现老化现象;教室和学生机房的计算机配件较难采购,以至于只能采用“拆旧补旧”的方式进行维修;教室投影机正处在故障多发期和灯泡更换期,这些都给学校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和应用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并给学校资金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学校希望能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更换部分设施、设备。

(二)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目前,学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第一,少数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意识还不够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还须提高;第二,教师的课件开发能力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动画制作、编程能力等比较欠缺;第三,部分教师对新的信息化工具软件接纳速度还不够快。

为此,学校将结合教师校本培训和信息化平台的使用,加大信息化应用的培训力度,并拟定教师信息化素养评价量规,完善考核制度,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与应用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用

目前,学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用,在管理层面上,还处在人工与信息化应用并存的阶段,还有许多可提高的空间;在教学层面上,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过程中,应用层次还不够高,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信息技术应用中比较强调教学的预设性,而对教学的生成性应用比较缺乏。

鉴于此,学校将加大信息平台的应用力度,在部分学科开展基于网络环境引领式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向其他学科推广应用经验,积累各学科在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优秀案例,努力追求信息化应用的实效性,以此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用的层次和水平。另外,学校将建立信息化应用考核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信息技术应用的正常、有效开展。

(四)信息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信息平台的开发所面临的困难在于要将现有的系统统一到新的平台之中。学校现准备用三种方法进行系统升级:一是开发全新的平台,并进行系统更新和数据移植;二是将旧系统与新系统作松散“耦合”;三是采用开源系统(基于Linux系统),进行系统更新。

在信息平台的应用过程中,由于管理机制上还存在系统协调的问题,信息平台应用的进展速度比较缓慢。为此,学校将梳理应用需求,对学校管理进行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定位,进一步理顺管理流程,将成熟的应用经验迁移到信息化平台上。

(五)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实验校项目

该项目在浦东新区推广还有许多机制与技术上的难度。为此,学校在以后的项目成果推广工作中将扩大参与的队伍,以点带面,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让全校师生均参与项目的实施活动。另外,学校还将聘请有关专家,加强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开展成果展示活动,以扩大项目的影响。

上海市上南中学教育技术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一、教育技术应用现状

上海市上南中学是浦东新区首批示范性校园网建设单位之一,是区重点中学。学校在经历第一个信息化三年(2001—2003年)规划后,拥有1000M主干、100M到桌面的示范性校园网络系统,校园网信息资源总量超过410GB,校园网络的利用率达到了70%左右;师生的信息素养有了显著提升,同时学校还培养了具有一定技术水准和管理素养的信息化骨干队伍。学校将第一个信息化三年规划重点放在硬件环境、信息资源的建设和人员信息素养的培养方面。在第二个信息化三年(2004—2006年)规划中,学校提出:“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第二期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本手段,以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全面构建面向‘积累—交流—共享—创新’的信息化知识管理环境,努力形成知识信息能在学校、教师、学生之间有效流转的机制,方便全校师生获取、分享、应用学校内部和外部的知识信息资源,支持师生将默会知识显性化,有利于师生源源不断地从信息化知识管理环境中获得持续发展力和创新力。”

2005年6月—2006年6月,学校顺利完成了“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实验校建设”项目,并成为浦东新区首批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实验校。2007年,学校被评为“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当前,学校正在从事“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研一体化模式”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努力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示范校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一)组织管理

学校由“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制定学校信息化工作规划和政策,协调学校资源(人力、财力、物力)在信息化方面的合理投入,指导学校信息化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和实践。学校由“教育信息化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在各部门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并承担组织管理“信息技术推进工作网络”,制订学期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落实学校信息化工作规划。“信息技术推进工作网络”由一线教师组成,结合学科教学实际,从事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研究和实践。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均被落实为具体的信息化项目,由工作小组组建项目团队,运用IT项目管理手段完成学校的信息化项目。学校通过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工作网络三级组织结构,顺利地推进了学校的信息化工作的有效实施,如:学校顺利实施了“上南中学网站集群化建设”“浦东新区首批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实验校项目”“上南中学知识管理模式研究”。

(二)制度建设

学校自2001年完成示范性校园网建设以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从2005年开始,学校在从事知识管理模式研究的过程中,努力构建一种制度文化环境,以使组织内的每一位成员能方便获取、共享、使用组织内外的知识信息,并支持、激励个体将知识应用、整合到组织知识中去,从而不断提高组织效能和创新能力。学校还对原有制度进行了完善、发展和创新,以适应实施知识管理环境建设的需要,服务于现代学校育人环境的创建。

(三)信息素养

目前,学校80%以上的教师完成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几乎100%的教职工参与了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还有许多教师参加了区级和市级信息技术培训。同时,学校通过实施网站集群化和班级博客联盟的建设,使师生的信息收集、积累、加工、发布等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使教师在实践中感悟信息技术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提升了整合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能力。学校通过学习型组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促进会”,组织教师对“二期课改”新课程方案进行学习和解读,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和整合方面的培训,使全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了较大提升。

在实施“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研一体化模式研究”项目以来,学校有5个学科的30多位教师从事网络课程的开发,并利用网络课程进行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教学实践,促进了“二期课改”理念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学校也正在开展“青年教师行动在线”项目,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行动学习范式等。目前,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效能正在发生质的改变,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等的融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四)信息资源

学校十分重视信息资源的建设,一方面加大对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鼓励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学校信息资源的建设,努力实现“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增值链过程。目前,学校信息资源总量达410GB,呈现较快增长趋势。学校的信息资源结构如图21所示。

img33

图21 上南中学信息资源结构图

(五)应用推广

近几年来,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利用参加、组织全国、市级、区级教育信息化等工作会议的机会,积极推广本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成果,如:2005年11月18日,在“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张海校长作了题为“实施项目管理,创新网站建设”的经验交流;2006年1月5日,“浦东新区信息化推进工作中心组会议”在上南中学召开,由许叠云主任就“学校信息化管理与实践”作经验交流;2006年4月6日,学校召开了“浦东新区上南中学班级博客应用展示暨区域推进会”,会议主要议程是对学校班级博客应用案例进行区域推广;2006年4月26日,在全国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上,张海校长作了“构筑e时代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专题发言;2007年12月26日,在“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工作会议”上,张海校长作了题为“以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的经验交流。

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学校在组织管理、制度建设、信息素养培养、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积极推进信息化工作的有效实施。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学校信息化进程的因素,学校今后将给予关注,以促进教育技术的综合应用。

第一,学校管理从传统管理走向知识管理,还需要体制机制的保障,更需要贴近当前教学实际的信息化环境。

第二,学校将借助信息技术推动(区域内)离散型学习团队的构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第三,制定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准是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将制订切实可行的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指导方案。

第四,在新一轮定编、定岗过程中,学校对从事信息化管理(服务)与推进工作岗位的编制问题,应予以确定,否则将严重制约学校信息化进程。

第五,传统教育、教学和管理观念仍是制约学校信息化进程、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应用的主要因素,因此学校将帮助教师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是由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直管的公办初级中学。学校现有在编教师94名,其中35周岁以下教师34名,35~50周岁教师52名,50周岁以上教师8名,3个年龄层次教师占学校教师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6.17%、55.32%和8.51%。学校现有预备、初一、初二、初三4个年级共33个教学班,在籍学生数近1400名。近几年,特别是从2006年9月开始,学校委托上海师范大学管理以来,学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效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目前,学校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的情况大致如下:

一、对教育技术概念的认识

原先大多数教师把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相混淆,认为教育技术等同于信息技术。错误的观念导致教学改革和教学行为出现严重偏差,教师曾一味致力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与提高。教师教学课件制作水平在近几年中有了明显的进步,一些青年教师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前几年,由于学校硬件设施的制约,信息技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使用还不普遍。自从学校于2006年11月下旬迁入新校区后,教育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日常化,教学形式日趋丰富、多样。但是,与此同时,教学效能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经过2007年底的上海市农村学校教育技术培训后,学校教师才认识到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并不是同一个概念。教育技术是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现在,学校教师基于对教育技术概念的新认识,已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学行为,重新规划教学改进路径,力图提升教学效能。

二、对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认识

不少教师对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认识是比较肤浅和模糊的。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由多种理论综合而成,内容复杂又丰富,组成纷繁而有序。而学校教师往往简单地认为教育技术只不过是“教育理论+信息技术”。殊不知,教育技术从大的方面来讲,涉及系统科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如果进一步细化的话,系统科学理论包含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论;学习理论包含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包含拉斯威尔的“5W”理论、香农的“信息编码和反馈”理论和贝尔洛的“四要素”(SMCR)理论。思想支配行为,学校教师对教育技术理论基础了解不多、认识不深,客观上极大地影响了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也必然导致教师在教学能力、教学效能方面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

三、多媒体教学情况

目前,学校信息化教学设备、设施的配置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准,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包括大屏幕显示器、计算机操作台、实物投影机等),每个教学班都配置一套电子白板,有多套移动多媒体设备,教师人手一台计算机。良好的设备为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的实施和开展提供了便利。但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设备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和令人费解的现象:有些教师过分地依赖多媒体教学,完全废弃了传统的教学媒体(如书籍、图片、模型、黑板),甚至有些实验课也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去完成;极少数教师,特别是有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因为不会操作或不能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干脆一概不用多媒体设备;还有部分教师因为怕麻烦而不用多媒体设备。由此可见,教师对多媒体教学在理解上存在着误区,学校在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管理、培训上还存在着问题。

四、校园网的使用

学校校园网在事务性工作信息发布方面做得较好,信息发布时效性比较高,但在教学管理和教师绩效考核方面还没有充分发挥效能。一些教师往往为了完成任务,只将学校要求提交的材料上传,上传的材料数量比较少,质量也参差不齐,上传的材料中不乏有抄袭的痕迹。总体而言,学校校园网的使用效能不高,存在内容有限、种类单调、功能狭隘、互动性差、更新缓慢等问题。究其原因,除了校园网在功能配置等方面存在问题之外,也与学校没有从宏观发展的角度全盘思考、定位校园网的作用有极大的关系。另外,教师在常规管理方面的工作不够到位也影响到校园网作用的发挥。

五、多媒体设备、设施的使用情况及效果

学校的多媒体设备、设施使用比较普遍,但是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使用层次较低。一些教师把多媒体设备仅当作幻灯机使用,写一些板书,播放几张从网上找到的图片,布置一些课后作业。他们没有从整个教学过程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有效设计和有机整合,这等同于将传统教学形式换一种新的形式呈现,没有质的改变。二是采取无原则的“拿来主义”。一些教师把上级部门组织培训下发的教学课件,或通过各种途径得来的教学课件,不加修改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他们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现状及教师自身的教学特长组织开展教学,结果导致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不顺畅,教学效果不理想。三是个体开发倾向严重。不少教师凭一己之力开发课件,这一方面造成课件开发质量差异悬殊,一些青年教师或极少数中年教师因为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较强,其制作的教学课件的水平比较高。而大多数教师因自身在这方面能力的欠缺,其制作的课件水平较低。另一方面,由于一线教师都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一些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较强的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高质量地制作每一节课的课件,而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开发的优秀课件因缺乏必要的交流平台和常规化的协调机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很难做到组内共享。这些问题都影响到现有的良好的多媒体设备的效能发挥。

六、教学资源

学校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在校园网上建立了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中大多数是购置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学校教师自创的。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库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使用率不高。除了该教学资源库检索不方便的客观原因外,造成使用效率不高的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专业学习和改进教学的意识还不强,不少教师仍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此外,购置的教学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着脱离实际的问题。二是符合学校教学实际的教学资源不多。学校教师自创的教学资源固然是比较受欢迎的,但是对大多数教师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最基本的教学素材,以便于自己在教学中选取、重组,而不是已形成完整的一堂课的教学资源。三是教学资源的完整性不强。建立完整、优质的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工作量非常庞大,需要凭借团队的力量,而这个团队就是教研组。将各教研组建设成为教学资源建设基地需要机制等各方面的保障,进一步推进各教研组的教学资源建设工作也是学校面临的困难。

七、课程整合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学校在这方面的做法,基本上是将教育教学理念培训与信息技术培训分离,没有进行有效的统整。学校今后的任务是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系统、有针对性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只有将现代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高度、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先进教育理念和先进教育教学技术的双重功效,切实改进教学,打造出全新的课堂,逐步实现现代教育的目标。

上海市高桥-东陆学校教育技术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一、学校概况

上海市高桥-东陆学校于1995年9月建校,是浦东新区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是新区素质教育实验学校、新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新区艺术体操体教结合学校。学校占地面积达43 29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3 623平方米。目前,学校有41个教学班,其中小学部有15个教学班,初中部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00多名,教职工近120名。教职工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其中区级骨干教师9名,区学科中心组成员5名。

高桥-东陆学校依托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实验基地及与区示范性高中高桥中学联合办学的优势,努力探索专家引领、校本研修、教育科研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形成了理念先进、业务精干、敬业爱生、务实创新、结构优化的专业教师团队。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初中毕业班连续几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高度赞誉。

二、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

(一)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不断完善

2003年,高桥-东陆学校东陆校区的校园网开通,当时全校只有1间电脑房,50多台学生用计算机和20多台教师用计算机。2007年,学校证大校区的校园网开通。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学校自身的大力投资下,到现在为止,2个校区共有3间电脑房,2间电子语音室,230多台学生用计算机,教师用计算机也基本达到每人一台。学校还有2间专门的多媒体教室,物理、化学、美术、音乐、心理辅导等专用教室也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每间教室都安装了大屏幕背投和计算机设备,2个校区也都开设了校园电视台。可以说,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设施在这几年里有了很大的改善,完全能够满足学校信息化教育的需求。

(二)教育信息化软件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学校信息中心配置了代理、Web、数据库、网络硬盘、论坛、博客、课程资源平台、投票系统、网络监测等服务器。学校网站(包括论坛、博客、网络硬盘)采用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方式,提供校内外信息服务,也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各类服务。学校的学科网站建设也初具规模。

(三)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高崇华校长到任以后,学校对教育信息化越来越重视。学校大力加强信息科技组的教师力量,每年的信息化投资也逐步上升。学校经常召开校级和区级信息化研讨和展示活动,探索学校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整合的新模式。

(四)尝试信息化设备外包服务

从2006年开始,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学校信息科技组教师的工作量加重。为此,学校尝试了信息化设备外包服务,由外包服务公司派遣专职技术工程师,为学校提供各种网络维修和维护服务。

三、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一)开展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学校自开通校园网以来,对教师进行了各类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内容包括校园网站的使用、新区邮件系统的使用、教室内背投设备的操作使用、家校互动平台的使用、教学课件制作、新区信息基础平台的使用等。学校还经常邀请专家来学校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学校所有骨干教师已完成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也接受了此项培训。

(二)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不断提高

学校的大部分教师能够初步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应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等意识。

通过培训,70%以上的教师拿到了多媒体制作员的中级证书,大部分教师学会制作PowerPoint课件,数学教师能利用几何画板制作动态课件,少数教师能在计算机教师的指导下制作Flash课件,大多数教师都能利用Excel软件统计学生成绩及其他数据,大多数教师能利用IE等浏览器搜索信息,初步掌握了基本的多媒体应用技能。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用

(一)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

学校在信息化资源库建设方面投入了较多的资金和人力,并利用校园网建立了各学科教学资源库。各教研组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组织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课件,使学科资源库逐步充实起来。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学校要求各学科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目前,在相当一部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积极尝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益。

五、存在问题分析

(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方面

东陆校区校园网的主要设备装备于2003年,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已经老化。教师用计算机还不能做到“一人一机”,一些办公室都是几个教师合用一台计算机,一些教师用计算机的配置相当低,给教师备课、开发课件等带来许多不便。小学部的机房内学生用计算机已陈旧,对课堂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一些专用教室(如语音室)的使用率不高,教室的多媒体投影设备时有损坏。

(二)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方面

少数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还不够强,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还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件开发能力不强,造成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较为疲弱。此外,部分教师对新的信息化工具、软件接纳的意识不强,学习新技术的速度还不够快。

附录二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非常感谢您抽时间来配合我们的研究。本项研究希望尽可能真实地了解到教师在工作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情况。作为教学实践者,您的回答对于我们的调查研究至关重要。请您按照实际情况填写。

教龄:_______性别:_______年龄:_______学历:_______

任教学科: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职称:_______

一、选择题

1.我对教育技术的理解是_____。

A.优化教学过程的理论和实践  B.在教学中用到的所有技术

C.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使用   D.教育技术即信息技术

2.我经常有意识地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并尝试应用到教学活动中。_____

A.完全不符合  B.基本符合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3.我主要在_____(教学环节)中使用信息技术。(多选)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辅导

E.评价  F.几乎都不用

4.我的教学模式主要是_____。

A.授导型  B.探究型

5.我经常通过_____等途径收集教学资源。(多选)

A.教学参考手册  B.课外书籍  C.报纸杂志  D.教学光盘

E.录像      F.网络    G.其他_____

6.我主要用网络来_____。(多选)

A.看新闻等    B.收发邮件  C.查找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资料

D.做其他与教学相关的工作    E.做其他与教学无关的工作

7.我的教学信息化状态是_____。

A.我愿意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而且有很好的效果

B.我愿意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但是应用效果不太理想

C.我不愿意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但学校要求使用

D.我在教学中不使用或很少使用信息技术,因为我觉得没什么作用

8.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发生意外情况,我相信自己能够应付。_____

A.完全不符合  B.基本符合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9.我相信只要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恰当,即使是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也会对学习产生兴趣。_____

A.完全不符合  B.基本符合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10.在教学中,我经常会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独立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_____

A.完全不符合  B.基本符合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11.我总是鼓励学生多应用信息技术,并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_____

A.完全不符合  B.基本符合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12.在教学中,我喜欢尝试指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不同的学习活动,如完成小组或学生个人的计算机作品。_____

A.完全不符合  B.基本符合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13.我相信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实践探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_____

A.完全不符合  B.基本符合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14.我喜欢自己动手尝试技术工具的各种操作方法。_____

A.完全不符合  B.基本符合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15.对于收集来的信息资料,我会注意其使用规范,并且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学习资源的合理使用,如网络道德、文字规范、使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时注明出处。_____

A.完全不符合  B.基本符合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16.我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主要来自于_____。

A.培训     B.同事、朋友、家人的帮助  C.自学  D.其他_____

17.我经常有意识地应用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_____

A.完全不符合  B.基本符合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18.我通常使用_____的方式评价学生。(多选)

A.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B.考试  C.电子档案袋  D.学习作品

E.其他_____

19.我经常使用_____(信息化工具)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多选)

A.电话      B.短信  C.Email  D.MSN、QQ

E.博客、论坛   F.其他_____

20.我组织学生开展过_____形式的学习活动。(多选)

A.自主探索  B.小组协作  C.开放性作业

D.问题解决  E.任务驱动  F.其他_____

21.我经常使用_____(教学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多选)

A.投影仪  B.多媒体计算机  C.语音室/实验室  D.录音机

E.电视机  F.VCD/DVD    G.广播系统     H.模型

I.实物   J.电影      K.标本       L.其他_____

22.我在为教学内容选择信息技术时,通常会考虑_____。

A.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技术表现手段

B.尽量生动有趣地呈现教学内容

C.根据自己拥有的资源选择教学内容的技术表现手段

D.选择自己擅长的技术来支持教学内容

23.学校鼓励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并为我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如尽量保证每位教师拥有一台计算机,尽力保障软硬件设备的正常使用。_____

A.完全不符合  B.基本符合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24.我的同事、学校领导在平时工作中经常使用信息技术,这也提高了我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_____

A.完全不符合  B.基本符合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25.学校经常举办或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方面的展示、教学评比和作品竞赛等活动。_____

A.完全不符合  B.基本符合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26.学校在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时,有明确的计划、实施方案和有效的奖励机制。_____

A.完全不符合  B.基本符合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27.我觉得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很成功。_____

A.完全不符合  B.基本符合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28.我参加过的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帮助,让我获益不少。_____

A.完全不符合  B.基本符合  C.比较符合  D.完全符合

29.在过去5年中,我接受过_____的培训。

A.信息技术            B.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C.没有接受过任何技术方面的培训  D.其他_____

30.我接受过网上培训,我感觉_____。

A.很愿意尝试         B.看看再说

C.技术太难,不喜欢这种方式  D.没有接受过网上培训

二、请在相应的选项下打“菁”

img34

三、简答题

我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录三

访谈提纲

非常感谢您抽时间来支持我们的研究!我们这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尽可能真实地了解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成功应用教育技术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教师期望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等,以增强教师参加网上研修的积极性,并帮助教师更好地将所学应用到教学中。所以,您的教学活动的情境和经验、学习需求对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只是想了解这些事实,并不涉及对您个人作任何评价。

我们将会在20分钟内结束本次访谈。我们承诺,所获取的信息全部采用匿名的形式。谢谢合作!

访谈时间:______访谈地点:______被访者所在学校:______

性别:______教龄:______任教学科:______任教年级:______

一、关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您对于信息化教学有什么看法?您平时通常在什么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应用过哪些信息技术?

2.您参加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吗?如果参加过,中级培训中介绍到的教学活动设计和各种工具,您认为哪些对您的教学有帮助?如果没参加过,您对哪些新的教学活动设计(如基于项目的学习、问题化教学)或新技术(如电子学习档案袋、Blog、思维导图、Freemind)感兴趣?

3.您能讲述一下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中,让您印象深刻的事件吗?比如成功或者失败的经历。

(1)当时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和技术条件是怎样的?您预期的目的是什么?

(2)事件的过程是怎样的?

(3)当时您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4)事件的结果如何?

(5)您认为该事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二、关于教师的需求(研讨什么、怎么研讨)

1.如果让您有机会在网上与其他学校的教师交流如何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您希望交流哪些方面的内容?您对交流形式有什么建议?

2.您希望在信息化教学方面得到哪些提高?如果有机会学习一些新的内容,您希望了解什么?

3.您对于开展网上研修活动有什么建议?

三、关于信息化教育新发展

您对新技术是如何看待的(乐于学习或者抵触等)?您尝试把哪些新的技术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如果在研修的过程中,助学导师鼓励大家了解并应用Web 2.0的一些新技术和新工具(网络书签、Slideshare、好看簿、W iki等),您作何感想?

附录四

网上研修结业评价量规

img35

img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