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85工程”政策出台的背景与动因
(一) 是应对国际教育大市场竞争的现实选择
综观当前发达国家,无不拥有自己的世界一流大学。美国有哈佛大学,英国有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法国有巴黎大学,德国有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日本有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这些大学一方面凭借雄厚的人才和科技优势对本国的政治、经济、科技以及社会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凭借超强的势力在全球范围抢夺优质生源和招揽最杰出人才,这给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使我国高等教育面对着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个生源、师资等全方位竞争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文化、教育的交流将更加广泛,教育服务市场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中国教育的潜在市场价值早已被西方国家看好,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方面,长期以来存在着人民群众要求接受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使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长期处于“卖方市场”。教育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优秀生源的竞争上,而优秀生源的流失将直接影响我国大学的办学水平。没有一流的生源,就没有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一流大学的生源是一流的,并且是国际性的。据统计,世界一流大学的留学生一般占本校学生总数的13.4%,研究生约占29%。并且把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只有大力创办自己的一流大学,才能在国际教育大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 是国际上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面对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国都在重新审视面临的各种挑战,酝酿对教育政策进行调整。各国的政策制定普遍突出了发展高等教育对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日本本世纪初出台的《振兴日本经济改革大学结构计划》提出,拟建30所国际一流水准的大学。加大竞争性投入力度,使其在五年内翻一番;加速大学研究成果的产业化,提出大学专利的企业化要在五年内从70项提高到700项,要在十年内建成10个以上“硅谷”式的高新产业区等。2003年6月25日,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财政经济部、国防部、科学技术部等14个部联合制定出台了国家重点领域的人才培养综合实施计划[1],预计四年内投资2兆2400亿韩元。目标是建立一套培养、开发、使用人才的新机制,在具有竞争力的核心领域培养一批能够主导和开发世界领先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韩国还提出“21世纪智慧韩国”计划,其第二阶段将把15所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学府;“星级学系”计划,拟每年投2000亿韩元从全球招聘50位明星级教授提升各大学的研究实力,希望为韩国培育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韩国学习”计划,拟增设奖学金大量吸引海外留学生。联邦德国教研部于2004年初提出了创建5所“精英大学”的计划,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广泛争论。经协商,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达成一致:以联邦和各州“共建”的形式,创建10所“精英大学”,并重点资助德国大学的“精英系”以及旨在培养高层次科研后备力量的“博士生院”。“精英大学”计划的启动时间为2005年,联邦政府每年对该计划的拨款为2.5亿欧元。[2]从以上国际经验不难发现,增强本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实力,是各国从国家利益出发的带有普遍性的战略选择从而促进了中国加速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的紧迫感、危机感。
强国大计,人才为本。是否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迫切需要。世界科技活动中心的转移早已充分表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兴起带来国家的振兴。世界一流大学作为一个国家发达、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推动力量,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历史昭示人们,兴办世界一流大学是发达国家取得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世界领先地位的法宝,也是发展中国家增强国家创新能力、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振兴国家的历史选择。意大利作为中世纪大学的发祥地,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基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确立的地方。英国随着牛津、剑桥大学的兴盛,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19世纪初的德国创办了柏林大学,促进了德国科学和经济的发展,使德国由一个资本主义的弱国迅速成长为一个资本主义的强国。美国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引进欧洲高等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创办了哈佛、耶鲁等世界一流大学,使得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性强国。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大学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日益重视大学的地位和作用。1995年,中共中央确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就是运用科教的力量和作用来振兴国家,本质上“科教是生产力”,即科学技术与教育均是生产力;1998年,新一届国务院成立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朱镕基总理亲任组长,显示出高度的重视。同时,我国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政府拥有相当的财力去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在这一背景下,大学赢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四) 是以国情为基础的理性选择(www.xing528.com)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支持若干重点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使其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这是中央做出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要想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缩小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水平的差距,走向世界一流,就只能集中力量,支持部分学校和学科首先向国际水平进军。只有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有了立足之地,有了我们自己的成就,这样才能为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这些重点建设的高校所取得的成果,也必将对全国所有的高校产生引导和带动作用,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从根本上得到全面发展。
虽然改革开放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无论从高等学校的数量、还是在校学生的人数来看,中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大国。然而,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状,也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综合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改革的紧迫性意识日益增强。
走重点建设之路,是我们党根据中国国情一贯坚持的战略方针,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的体现。提出并以国家重点工程的形式组织实施“985工程”,体现了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思想,是坚持重点建设的战略方针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五) 是国家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政策的延续
毛泽东指出:“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由于中国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直坚持“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的方针,从建国不久就开始试办重点大学。1954年10月5日,高等教育部发布《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在《决议》中确定了重点大学的目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大学必须具备的条件等。《决议》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重点大学政策正式形成。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印发教育工作的十个文件的通知》,在其附件三为《中共中央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决定》主要内容包括政策的目的、内容、重点高校的任务等。在1960年10月中共中央转发教育部《关于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管理办法》,提出:“全国高等学校的领导和管理,由中央教育部、中央各主管部门与地方分工负责,实行双重(教育部主管的学校)或三重领导(中央各业务部门领导的学校)上下结合,各负专责。”这是全面指导重点大学建设的专门法规。在1978年2月17日,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在《报告》中确定了88所全国重点学校、突出了重点高校的示范大学的使命和任务,加强重点高校的科学研究任务和功能等。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央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实施“211工程”建设。在上述重点高校的建设项目中,“211工程”政策影响特别重大。“211工程”的实施,为后来“985工程”政策的出台奠定了基础。“985工程”与“211”工程的主要区别在于:[3]
(1) 建设目标和任务有差别。“985工程”的目标主要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一期工程侧重学校的整体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二期工程的任务是“巩固一期建设成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一步奠定了坚实基础,使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学科水平”。“211工程”的一期则重在重点学科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如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图书文献保障体系)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有若干所高等学校在21世纪初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学术水平”。二期“继续重点建设“211工程”院校,使其中大多数学校整体教学、科研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地位。……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力争使其中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 选择学校的方式和数量不同。“985工程”院校的选择主要通过政治过程和非公开竞争的方式(指专家非淘汰性审核),“211工程”院校的选择是政治过程与专家评审(指淘汰性评审)相结合。
(3) 政府资助的资金数额不同。“211工程”建设资金采取国家、部门、地方和高等学校共同筹集的方式解决。“九五”期间,建设资金总量为108.94亿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27.55亿元,主管部门配套建设资金31.72亿元,地方政府配套建设资金24.89亿元,学校自筹建设资金23.63亿元,其他渠道建设资金1.15亿元。此外,另由部门和地方政府安排相关基础设施配套经费74.72亿元。
中央政府用于“985”工程的资金比投入“211工程”的资金大幅度增加,例如“211工程”一期北京大学获得建设资金总计1.25亿元,而“985工程”一期北大获得的资金达到18亿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