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出台的背景与动因
(一)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颁布的背景
1.教育国际化
所谓教育国际化是指跨国际、跨民族、跨文化的教育交流、合作和竞争。日本著名教育理论家喜多春和元教授对国际化提出了三条衡量标准:一是“通用性”,即能为他国、他民族所承认和接受;二是“交流性”,即与国外进行平等的交流;三是“开放性”,即能够充分地对外开放。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今天国外与国内已经没有清晰的界限了”,也就是说科技无国界、教育无国界、文化无国界和学习无国界的全球化时代在向我们走来。经济、文化和传播技术的巨大变化则直接促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局面的形成。一方面人才、资本、信息等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带动了教育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由于人才标准的国际化,从事跨国经营的经理和员工不仅要熟悉国际经济运行的规则,更要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也从客观的市场需求方面拉动了教育的国际化。尽管发达国家固然有将境外办学作为对外扩张战略的一部分,但发展中国家更有借助国外先进教育资源加快自身教育发展,培养更多精通国际规则和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之下,我国也应把培养具有广阔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不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了解世界他国文化,能够突破文化差异的障碍吸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并具有处理相关领域国际事务的知识和能力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2.加入WTO的承诺
2001年11月1日,中国成功加入WTO后,在教育领域作出了相应的承诺——我国将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与世界上教育发达国家进行交流和合作。我国签订的《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对教育服务作出了承诺,其中在市场方面承诺有限开放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高中阶段的教育、学前教育和其他教育市场;在教育服务提供方式上允许商业存在,即允许中外合作办学,并允许外方获得多数拥有权。
2002年1月19日,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曾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题为《我国加入WTO对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署名文章,全面论述了我国教育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既指出中国教育承诺是部分的,也强调了教育事业“全面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在详细阐明我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的承诺时指出,允许外方为我国提供教育服务。其中在教育服务提供方式上允许商业存在,即允许中外合作办学。表明我国政府和国民对于WTO成员国的政府和国民有着责、权、利诸方面的关系。中外合作办学有助于我国在战略上以守代攻,在市场环境下维护教育主权,有利于我国政府机关依法进行监督管理,也为国内高校以较低成本获得较高权益提供了条件,给国内高校带来了低成本扩张的可能性。
为此,制定有关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将是我们积极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并将承诺内容转化为国内立法的重要措施,也是我们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的重要措施。
3.相关政策的出台
1984年9月,我国签署了《亚太地区高等教育相互承认学历、学位和文凭公约》,这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学分、学历、证书、文凭和学位互认提供了政策依据。2002年12月28日,《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并于2003年9月1日起施行。该法解决了能否取得合理回报、学校产权如何界定等诸多焦点问题,这就使民办高等教育从此告别了尴尬的处境,标志着中国民办教育事业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随后又出台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对《民办教育促进法》进行了具体细化。这些政策的出台与实施,无疑为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及相关政策的颁布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4.中外合作办学的兴起与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在教育领域里出现的新生事物,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经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较为迅速,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层次逐渐提高,办学模式也趋于多样化。中外合作办学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一种新形式,成为加快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急需的各类人才的新途径。对于中外办学中存在的主权问题、责权利等诸多问题亟须颁布相关的政策加以规范。(www.xing528.com)
(二)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出台的动因
1.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如何缓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国内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以迅速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则是我国政策制定者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改革开放后兴起的中外合作办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向国外学习的平台。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引进真正优质的教育资源,则是我们制定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最主要目的。
我国政府鼓励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认为只有扩大开放,才能更好地使我国高等教育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差距,才能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进而嫁接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办学模式等,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提升,增强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教育部国际司政策规划处聂瑞鳞处长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即使合作办学项目不一定是世界一流学校,但该项目也应是某个学校在本国学科领域的强势专业。只有引进真正意义上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通过中外教育的‘嫁接’,促进国内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才能加速国内院校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以达到提高自身能力的目的”[1]。鼓励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与外国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鼓励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引进国内急需、在国际上具有先进性的课程和教材,借鉴和学习外国教育机构的办学特色和成功的管理经验,为我所用,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
2.培养国际化人才,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
何谓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又称国际人才或国际型人才,是指既具备全球的视野、先进的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并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复合型人才。当下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态势,要求各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大力培养熟悉世界经贸、生产和管理的人才;培养具有国际交往能力与竞争能力的人才;培养既通晓国际规则的运作,又了解各国国情、法律、文化,而且能熟练掌握外语、科技,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人才。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几乎是在封闭的状态下办学,致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低,国际化人才十分短缺。世界著名咨询管理公司麦肯锡在《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有两个观点令人震撼:一是中国的毕业生人数很多,但只有不到10%的人拥有为外企工作的技能;二是10年后,中国将需要7.5万名具备某种国际经验的经理人,而目前中国仅有约5000名此类人才。该报告称,“中国缺乏有良好技能和心态的高素质人才,人才流失相当严重,尤其是创新人才很少。人才紧缺造成员工和公司压力上升,导致企业人力成本高涨”。“一方面中国有巨大的人才供应量,但另一方面,满足跨国公司所需技能要求的综合型管理人才却严重不足。”[2]中国缺乏训练有素的毕业生,这将阻碍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发展更先进的产业。
20世纪末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步伐加快,知识经济、高新技术科技研究与开发、信息产业等也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外资、合资企业、国内企业国际化程度不断增强,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在科技含量上都在不断增大和提升,国内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到国际上参与竞争。但企业要做大做强,最关键就是依靠人才。因此,培养大批具备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使命。如何加快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步伐,则成为我国大学面临的重要任务。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十分短缺,单凭我国现有的教育资源,要在短时间内改善这种状态是不切实际的。而充分利用中外合作办学这一平台,一方面可以在教学内容上丰富我们的专业课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合作办学过程中,接触、学习吸收国外高校在教育管理和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因此,社会对国际化人才的迫切需求,无疑推动了我国合作办学政策的出台。
3.提高办学竞争力,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
教育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Education)是当今全球经济、文化、政治大交流趋势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所组成的:在学生、教师、科研工作者之间,在教学设备、教育计划、教学观念、授课方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双边的、多边的、地区性或跨地区的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而中外合作办学则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各国纷纷调整本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力争在全球的教育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各国通过教育的国际交流、教学和科研合作、跨国办学、扩大留学生规模等手段,大力提高本国高等教育在国际范围内的竞争力,以争夺全球范围内的人力资源。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政府一再强调“科教兴国”,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但从整体来看我国高等教育仍然存在办学资金不足、办学水平落后的局面,高等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国民需求。采用中外合作办学,迅速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如品牌、课程体系、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通过消化吸收,利用创新,可以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缩小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大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如果我国不参与国际化进程,自然就会极大地阻碍高等教育的发展,就会跟不上世界的潮流。为此,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在思想观念、发展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彻底的变革,才能跟上教育国际化的步伐。其中,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引入资金和先进的教育机制,了解、吸取并实践国际上通行的办学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培训、质量保证等方面的经验,是尽快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