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政策分析
质量是高等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生命,没有质量保证的数量增长只会导致高等教育的劣质。特别是1999年持续大规模扩招以来,如何确保高等教育领域数量增长的同时质量也能获得基本的保障,这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
何谓高等教育质量?要正确解析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首先必须对质量的含义进行阐释。《现代汉语词典》对质量的解释是:“(1)物体中所含物质的量,也就是物体惯性的大小。(2)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1]《汉语大词典》对质量的解释是:“(1)资质器量。(2)事物、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3)事物的优劣程度和数量。(4)物体中所含物资的量,亦即物体惯性的大小。”[2]在国际上,一般认为最流行的质量定义来自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作为国际标准化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织,曾对质量作出过多次定义,目前流行的有两个:一是ISO8402-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的质量定义,即质量是“反映实体(产品过程或活动等)满足明确和隐含的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3]二是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中的质量定义,即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4]由此可见,质量主要包括两重含义:一种是物理学范畴的质量,指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量”,完全属于物体所固有的客观属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种是价值范畴的质量,指的是价值主体对价值客体即价值对象的优劣程度作出的判断,而优劣程度的尺度则是评价主体的需要。(www.xing528.com)
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高等教育评估是同义语,因为其实质都是对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专业质量、学生学业成就等各项工作状态的质量评估,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这里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政策的历史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天的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探索出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政策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