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为基本内容的就业政策,已经在各地高校全面实行了十余年,所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为:
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变革,在把毕业生推向市场的同时,也把高校推向了市场。因此,高校必定把压力变成动力,主动、灵活地提高办学水平,使其“产品”适销对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改革引发了高校内部各项运行机制的转换。这种内部机制的转换包括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以及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是大学主动适应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就业难的根本出路。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就业率”越来越成为影响学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办学思路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传统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例直线下降,而第三产业和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第四产业的地位正在不断攀升,在GDP中的比例已超过60%。面对这种变化趋势,高等教育必然通过专业、层次结构的调整,帮助毕业生实现向第三产业、第四产业的转移。具体而言,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既要瞄准未来新经济有关的关键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又要面向当前社会急需的,如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等新技术产业人才培养的同时,特别要加快培养适应加入WTO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短缺人才;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要在稳定本科教育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使研究型、开发型、应用型人才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以适应社会变化的多样化需要。
(二) 激发了大学生刻苦学习、完善自我的积极性(www.xing528.com)
高校“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改革,对人才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学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终将转变为刻苦学习、完善自身的动力。因为大学生逐步清醒地意识到,过去“靠一张文凭打天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而要从众多的学子中脱颖而出、顺利就业,就得靠竞争,竞争就要凭实力,实力从哪里来?实力就要从学习中来。加强学习、完善素质、培养能力、迎接挑战,这是当代青年学生找到理想的职业和单位,并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由之路。
(三) 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扩大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选择范围。双向选择有利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互适应对方的需要,使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得到优化组合,并为劳动者正常发挥工作积极性创造必要的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毕业生虽然还不能随意到自己想去的单位工作,但却有不到自己不想去的单位或离开这种单位的自由;用人单位虽然不能强迫某人一定在本单位工作,但却有不聘用某人的权利。这样一来,双方的结合只能靠互相吸引、互相适应对方的需要。双向选择使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同时处在选择和被选择的地位,从而保证双方互相适应对方的需要。
大学毕业生为了找到理想的职业和单位,必须刻苦学习和加强能力锻炼,不断提高自身劳动力综合素质;用人单位为了选拔到并留住优秀人才,必须不断创新劳动人事管理,改善工作条件,做到人尽其才,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创造上升的发展通道。这将引起大学生择业和用人单位吸引人才的双边竞争,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开发利用。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的确反映了劳动力流动的一般规律。所谓“高处”,无非是指工作条件好、生活待遇高、发展空间大的单位。要往高处走,先得选定何处为高,也就是优选。利用这一规律,用人单位通过改善条件,提高工资待遇,就能使本单位成为令人向往的“高处”,从而吸引人才;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往高处走,得有相应的本事,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否则那“高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此外,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下,政府势必大力推进大学就业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市场机制的培育,打破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使中央、地方、部门、行业各自撤除进入壁垒,消除垄断和地域封锁,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让大学生按照市场规律自由流动到最紧缺的地方,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设中,将逐渐破除劳动人事、户籍管理等制度对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同时,政府还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制定一套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大学毕业生到急需人才的西部、落后地区、广大农村地区工作,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