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就业结构性失衡,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结构性失衡,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

时间:2023-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章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大学生就业政策,就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毕业生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维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所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大学毕业生择业的政策导向。一是学科专业结构性失衡。尽管国家近年来逐渐加大了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就业的层次结构性矛盾和供需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三是地区结构性失衡。

大学生就业结构性失衡,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

第四章 大学就业政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政策,就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毕业生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维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所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大学毕业生择业的政策导向。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热点问题。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转型进入攻坚阶段,就业矛盾日趋突出。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据统计,1996—200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3.7%、97.1%、76.8%、79.3%、82.0%、90.0%、80.0%、70.0%、73.0%和72.6%,总体呈下降趋势。2006年,很多大学毕业生甚至愿意接受保姆、保安或无薪实习生之类的工作。即便如此,2006年毕业的400万大学生中近一半人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处境。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高速扩招,在导致大学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下降的同时,也引发了毕业生就业在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地区结构上的失衡现象,它主要通过人才市场上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彰显出来。

一是学科专业结构性失衡。学科专业供需结构矛盾突出,不同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不同的处境,有的学科和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社会需求旺盛;而有的学科和专业的毕业生则供过于求,出现过剩状况。从近几年人才市场供需情况看,社会对计算机、通信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而对哲学、历史、教育学社会学农学等学科专业类毕业生需求较少。新华网2002年4月29日讯,人事部发布的一季度在全国人才市场供需信息显示:文艺体育、医药、文秘、管理等专业的供需比分别为8.25∶1、3.17∶1、2.83∶1、2.54∶1,这些专业明显呈现供大于求的现象。2001年,有关部门计算出207所高校工、医、农等学科内部各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发现同一学科内部各专业就业也不平衡。如工学类有28个专业出现就业危机,有113个专业却出现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

高等教育结构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不相适应,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呈现就业结构性失衡的本质。在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不同的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部门对专门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是不同的。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迅速变化,高等教育结构没能相应地调整,使其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和劳动市场的需要,产生了失业与职位空缺的矛盾。就学科专业而言,目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更多是以学科自身内在逻辑发展为依据和基础,而较少参照现实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领域的需要。高等教育的这种封闭状态,就不能准确反映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学校人才的培养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加之,在目前旺盛的教育需求和市场经济逐利动机的双重“拉力”下,某些科类专业,尤其是应用科类专业低水平重复设置现象严重,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不仅影响培养质量,而且还会导致科类人才的结构性失衡。

二是层次结构性失衡。尽管国家近年来逐渐加大了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就业的层次结构性矛盾和供需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从总体上看,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供需持平,专科、高职毕业生明显供大于求,出现层次结构性失衡。据教育部有关部门近几年统计看,如表4-1所示,教育部直属高校专科初次就业率(除2001年就业率有所上升之外)一直在50%左右,地方高校一直在30%左右徘徊。按照已有研究建立的“分析模式”[1]分析,专科毕业生总体上不到一半的就业率,说明专科层次的人才出现就业困难状况。

表4-1     近年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单位:%(www.xing528.com)

img9

数据来源:《教育统计年鉴》1999年、2000年、2001年;《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20日。

其实,整个社会对各级人才的需求结构一般都呈“金字塔形”。社会不仅需要从事高深学问研究和创造发明的高新技术人才,而且更需要把现有科技转化为产品和现实生产力的大批熟练工人。目前,专科毕业生出现过剩态势,其问题不在于专科生不为社会所需,而在于我们培养出的专科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操作技能不强、特色不鲜明,导致在人才市场上不可替代性差,没能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轨时期,新兴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传统产业处于“减员增效”的氛围中,社会对人才的总体需求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本科、研究生的供给又正随高校大幅度扩招急剧增加,专科毕业生的岗位就可能很容易被本科生挤占,出现“过剩”。

三是地区结构性失衡。其表现为人才流向的不平衡,实质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体现。例如,2000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23211人,其中广州、北京、上海三地接受了9866人,占42.3%,而流向10个边远省区的仅817人,占总数的3.5%[2]。又据调查显示,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者占总数的80.8%,在县镇就业者占15.2%,去乡村的仅占4.0%,即便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其70%以上也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3]。这说明越是经济发达,人才密集的地方接受毕业生越多,就越易出现高层次人才过剩;越是经济不发达,人才稀缺的地区接受毕业生越少,就越易出现人才严重短缺。

地区性人才失衡的形成,从深层的原因讲,固然是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所致,但它与人才市场的二元分割也有密切的关系。人才市场的分割主要表现在市场体系的分割和劳动人事、户籍管理上的城乡二元分割。市场体系的分割的根源在于所有制分割和体制分割。到目前为止,我国经济体系中劳动力需求仍存在严重的所有制壁垒。国有和公共部门可以无偿满足专业技术人才需求,而非国有部门特别是私营经济却无权获得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无偿需求,这无疑导致了需求主体的分割,使剩余的高校毕业生无法自由流动到非国有部门去工作。我国现行劳动人事制度仍存在着城乡二元分割和所有制度分割问题,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制度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城镇劳动力享有社会保障,农村劳动力缺乏应有的社会保障,这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向农业和农村流动。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建立在城乡二元分割和封闭、静态的人口条件之上的一种户籍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封闭及相关的高流动成本,不仅限制了大学生在空间地域上的水平流动,而且也增加了流动的经济负担;二元形态及相应的差别待遇,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流向。因而,缺乏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及其相应的户籍、人事配套措施改革,是目前大学生就业自由流动的主要社会性障碍,所导致的人才流动不畅,形成了我国地区性人才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矛盾,它是造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