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仅靠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及其成员是不够的,必须要动员全校各级学生管理部门的教师和学生一道来推动这项工作,形成“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指导,有赖于教育的三级网络的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仅靠少数专业工作者远远不够,还需要有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建立心理卫生三级保健网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国外经验所确立的一种有效工作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卫生三级保健网由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学生辅导员和大学生组成,以专业人员为核心,以学生辅导员为主力,以大学生为基础。在工作体系上,以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为一级网络,由专职的专业心理辅导人员组成,组织协调校、院系学科教师、德育工作者和医务人员等人力资源,职能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教学工作,对下面两级保健人员进行培训,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同时对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进行咨询、治疗,负责协调、指导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院系总支、辅导员、班主任等为二级网络,职能是了解大学生心理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及时解决一些一般心理问题,协助进行心理普查等,这些辅导员与教师常年在教学一线工作,与学生接触频繁,对学生把握准确,通过与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他们的工作会更具“人情味”、更及时和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三级网络由对心理健康感兴趣并有较强的公益意识的大学生完成,由他们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通过定期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生活、学习在大学生群体之中,大量的信息的交流与反馈要通过他们来完成,他们也可以尝试运用自己的知识对同学进行最初的心理帮助,并能将有严重心理障碍学生的情况及时地向所在院系或学校的心理保健机构与组织反映,避免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的发生。这样的工作模式,使心理健康教育中骨干队伍、基本队伍和辅助力量三者结合,有利于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有助于形成金字塔式的队伍结构,形成整体力量,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普及和深入人心。
为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中三级网络的作用,必须对各级网络中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一级网络中的骨干队伍要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应该具有一定心理学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心理咨询的从业人员,要经过系统培训、长期督导、成长体验、业务探讨与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的人格成长与业务成长,通过专门培训,按照国际通行惯例颁发资格证书持证工作,并实行督导员制度。对于二级网络中的辅导员、班主任等直接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人员,要由一级网络中的专业教师进行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基本知识的培养,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的区别,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是学生中的心理自助组织,由系统学习过心理卫生课程、热心于心理健康宣传的学生组成,应是心理健康水平比较高的大学生。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的代际影响力逐渐减弱,同辈认同、同辈集群的情感需求逐渐增强,他们发展自我功能、展示自我风采的愿望非常强烈,他们更愿意也更容易从同辈群体中接收有价值的观念,模仿有益的行为方式,非常乐意担当同辈教育的教育者。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建立纵横交错、相互关联的多方位、立体化的同伴教育网络体系,形成以校心理卫生协会为龙头,以院系心理互助组织为中坚,以班级心理委员为基础的同辈教育骨干队伍,并使同辈教育工作导入宣传阵地、融入校园文化、渗入实践活动,引入网络技术。(www.xing528.com)
心理健康教育要始终注重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渠道的多样性、教育形式的新颖性、教育影响的广泛性,在广泛开展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当前的心理热点与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