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民道德教育的内涵和地位
公民道德是指作为一个国家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和品质,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是指通过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公民意识,养成公民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公民道德素质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道德水平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高尚的道德是凝聚和激励公民团结奋斗的重要力量。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自觉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自律,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和自我发展、完善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同时,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开展公民道德教育
现阶段,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在大学生中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知行合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
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需统筹全局。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化大学生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认识,积极探讨为人民服务的新形式,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引导大学生深刻领会集体主义精神,正确认识和处理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在为社会的奉献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加强法制教育和诚信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信意识,提高大学生守法的自觉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扬传统美德,古为今用,去粗取精,熏陶和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需因地制宜。将道德教育深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之中,深透到大学生的认识和行为层面,结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化层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高尚的道德理念,强化道德素质,升华道德境界,遵守日常行为规范,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www.xing528.com)
【案例】某高校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树立良好的学风考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本着“以考试为切入点,抓考风促学风,抓学风促育人”的指导思想,于2005年11月正式发出《关于做好无人监考考场工作的通知》,决定通过设立无人监考考场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学校连续4个学期设立无人监考考场,先后有128个班次4148人次申请,有76个班次2410人次获批参加了无人监考考试;在无人监考过程中,各个考场秩序井然,通过正常巡视,没有发现考试违规情况,考试结束后学校亦未接到有关无人监考考试违纪的举报。同学们在参加无人监考考试中提升了对诚信的认识,成功地进行了道德实践,获得了成长,提升了班级的凝聚力,在净化考风、优化学风方面发挥了榜样作用。同时该校的无人监考考场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和充分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武汉晨报》、《长江商报》、《科学时报》、新华网等多家媒体先后进行了采访报道。《人民日报》在2005年12月25日第一版对该校推行“无人监考”进行了专门报道,并作了“诚信是金”的短评,诚信考试已成为该校的一个重要学生工作品牌。
(三)以人为本,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宜以人为本,增强针对性。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公民道德教育须高瞻远瞩,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用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和理论观察、分析社会道德现象,解决相应的认识问题,提高大学生对道德的理性认识;同时,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公民道德教育必须厚积薄发,具有一定的文化深度,用鲜活的事实、深厚的文化,增强大学生对道德的文化性理解,提高大学生对道德的认同感;此外,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具有一定的叛逆性和独立性,公民道德教育宜潜移默化,具备一定的人性温度,从小事、从身边事做起,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由知到行,提高大学生对道德的亲切感。
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应更具灵活性和辩证性。当代大学生更加务实、理性,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应引导大学生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义和利、知与行、德与才的关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先进与普通的关系,逐步建立起因人而异而又适应社会不同层次、不同职业领域要求的道德体系,同时,增强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内涵,融环境伦理、生态伦理、科技伦理、网络伦理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新的道德观。
(四)为公民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客观环境
公民道德教育联系着家庭教育,又联系着社会教育,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合力,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尤其是在道德方面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实践道德规范,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开展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道德教育,并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生活化、人本化的公民道德教育,组织学生开展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社会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体验、认同、内化道德规范,把握做人做事的规范与尺度,养成良好的观念和习惯。
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社团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开展高尚的道德教育,做到具体可感,具体可触,增强公民道德教育的形象性、具体性、趣味性和感染性,增强公民道德教育的渗透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建设良好的学风、考风和校风,营造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形成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合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