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辅导员制度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政治辅导员制度得以恢复和发展。1978年4~6月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会议注重整顿和恢复高等教育,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改进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决定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一定政治工作经验的同志“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兼顾业务学习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性和有效性,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得到恢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治辅导员制度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80年4月,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各校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或班主任制度。”政治辅导员“既要做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坚持业务学习,有的还要担负一部分教学任务”,要求高校重视政治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学校领导要从政治上和业务上关心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落实政治学习和业务进修计划”。1981年7月出台的《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规定》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划,选拔“政治觉悟高、作风好,具有一定思想理论水平、政治工作能力的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干部、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尽快建立“一支又红又专、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队伍”,同时还对政治辅导员职称评定和福利待遇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此后,各高校越来越重视专职政治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逐步建立了专职政治辅导员制度和兼职的班主任制度,逐渐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这一时期,政治辅导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和“五讲四美”活动,开展学习四项基本原则,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辅导员制度在时代的挑战中不断得以调整和改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存在着数量不足、思想不稳、后继乏人等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业务也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形势,教育部开始在部分高校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为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专业队伍基础。1984年,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始招生,毕业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来源。各高校在加强和改进专职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同时,配备兼职的班主任,部分学校实施导师制,一些学校逐步成立了少数专职、多数兼职,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1987年5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要求高校建设一支坚强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实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制,明确规定“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是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应列入教师编制,实行教师聘任制”,辅导员的教师身份得到进一步明确。此后,各高校将学生思想政治干部列为教师编制,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www.xing528.com)
20世纪90年代以来,辅导员制度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得以不断的充实和完善。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再次赋予辅导员以“德育专职教师”的身份,并将德育专职人员确立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7月,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将辅导员定性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高等学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专职学生辅导员的任期一般为4~5年,原则上可按1∶120~150的比例配备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2005年,教育部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比例配备,保证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2006年9月,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重申了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将辅导员的性质进一步定位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并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国家这一系列环环相扣、衔接有序的制度不断地强化了辅导员的地位,加强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为辅导员制度的完善明确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随着学生工作领域的拓展,在高校中越来越少地使用“政治辅导员”称呼,而更多地使用“学生辅导员”或“辅导员”这样的称呼,在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都使用了“辅导员”这个称呼,这种改变标志着辅导员角色内涵的深化和外延的扩大,也反映了辅导员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