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育与培养紧密结合,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德育与培养紧密结合,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3-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育与培养紧密结合,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张国宏张薇闫薇李岳创新人才要求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等创新素质,在某一领域有较强的专业性,创造世界领先的重大科技成就,催生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和全新的产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推动生产力发展,引领科技发展走向,同时还需要思想合格、政治立场坚定,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在各行各业发挥领军作用。

德育与培养紧密结合,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德育与培养紧密结合,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张国宏 张 薇 闫 薇 李 岳

创新人才要求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等创新素质,在某一领域有较强的专业性,创造世界领先的重大科技成就,催生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和全新的产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推动生产力发展,引领科技发展走向,同时还需要思想合格、政治立场坚定,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在各行各业发挥领军作用。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传统的研究生德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哈尔滨工业大学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坚持“符合学生个人成长需要,适应学校人才培养需要,服从国家发展建设需要”,探索研究生德育与培养的紧密结合,积极推进研究生素质教育与育人模式改革,建立校、院(系)、研究所(中心)的研究生德育三级工作体制,逐步建立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工作队伍,建设了研究生综合素质系列课程,实施了研究生文化育人工程和领军人才工程,初步构建了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体系。

一、目前研究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对研究生自身综合素质、适应社会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合格的研究生必须具备思想、业务、人文、身心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中思想素质主要包括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等,业务素质包括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科学精神等,人文素质包括文化修养、沟通协调、领导组织等,身心素质包括身心健康环境适应、意志人格等[1]

1.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适应学生成长需要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以单向灌输为主,习惯于说教,习惯于要求,训诫多于说理,灌输多于引导[2],落实到行动和生活上的不多,显得单调、空洞、僵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目标要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都相对陈旧,研究生普遍反映单纯依靠思想政治课不能满足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2.以活动为主体的德育模式需要改进

近几年各高校高度重视研究生德育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及特色在研究生德育体系建设、内容完善、方法改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多数工作仍以活动为主,数量多于质量,形式重于内容。

3.德育与培养两张皮的形象普遍存在

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普遍科研任务紧、时间精力有限,而研究生德育工作在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上,并没有完全站在研究生的角度去考虑,德育的单打独斗导致其成为导师、学生的负担,与培养工作相脱节也阻碍了其深入开展和系统化的进程。

4.德育内容还需进一步深化细化

现有的研究生德育工作宏观性较强、应用性较差,做好德育工作要设身处地的从研究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促进沟通,加深理解,增进情感,把德育与研究生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等紧密联系起来,促使研究生自我完善,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德育模式方面

现在世界各高校的德育主要分为德目主义模式、全面主义模式、混合德育模式和综合德育模式。德目主义模式是产生最早的,指将德育目标以条目形式排列出来,逐一编写教材,要求学生熟记,以日本英国、朝鲜等为代表,具有相对独立、单一、教师主导的特点,正规但教条;全面主义模式通过全学科教学以及各类活动、实践、指导、训练等进行综合素质培养,以实用主义学校德育模式和价值澄清理论为代表,又称非德目教育模式;混合德育模式既开设相对独立的课程,又利用全学科和全部教育活动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教育,以美国为代表。我国高校采用的多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综合德育模式[3]。综合德育模式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需要,被广为采用,但各高校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仅做到了合理组合,并没有对德育课程和实践进行优化整合,无法实现知行合一的融合效果。

2.德育方法方面

日本以专门教育、教学德育、主题教育、社会教育为主;美国以探究式讨论、活动式训练、社会式育人、公正团体行为培养、价值澄清为主;我国高校以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情感教育法、典型教育法、管理教育法为主,主要存在理论教育较为枯燥、讨论较少、实践教育缺乏详细指导、学生主体作用未充分发挥等问题。

3.德育管理方面

教育测量和价值评价环节普遍薄弱,西方德育评价主要立足于个体,我国主要立足于整体。我国对高校的德育评价包括大学精神、校风学风、秩序稳定状况等,对德育工作的评价包括决策过程、实施过程、德育效果等,但在个体评价的指标、方法、技术方面还不完善。美国对个体的德育评价比较成熟,包括知识目标评价、情感目标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范例参照评价等,评价的实施包括构造性陈述、呈示性陈述、现场观察、场外观察等,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三、探索研究生德育与培养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1.树立“三全育人”理念,将德育融入培养全过程

继续完善校、院(系)、研究所(中心)的研究生德育三级工作体制,形成党政群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把研究生德育工作纳入全校的整体规划,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研究生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发掘各类课程的德育资源,要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方法论融入研究生课程学习培养的各个环节。形成业务培养与德育工作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体系。

2.把握培养关键环节,准确切入,互为促进

研究生德育应结合研究生培养的不同阶段精心设置与开展相关工作。如在研究生入学时开设团队训练与职业规划等课程,开题时开设文献检索论文撰写讲座、研究生学术沙龙,将博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纳入博士生学术论坛,就业时开设简历撰写、从业教育等课程。研究生德育借鉴新兴的心理咨询、职业规划等领域中的有益做法,采用授课、讨论、活动、实践、自主平台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来开展教育,如体验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心理剧、工作坊等形式,也为常规研究生课程的形式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3.借鉴培养工作科学方法,促进德育系统化、规范化

研究生德育与已经成型的研究生课程相比,一方面缺乏相关学科与专业知识支撑,另一方面也缺乏管理上的系统规划、统筹安排、科学实施和规范考核。对两课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深化主题教育入脑入心;教学环节上推动研究生德育与职业发展、行政管理、高教管理、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按照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制定培养方案、科学设置课程、建队伍、出教材、科学考核评估;实践环节上明确目标、拓展平台、深化内容、加强宣传引导、注重总结反馈,使研究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4.建设研究生综合素质系列课程,成为培养的有益补充(www.xing528.com)

随着德育工作的不断发展成熟,做好研究生德育工作要与研究生的认知、行动、发展、切身利益等紧密联系起来,建设包括主旋律教育与精品讲座、学术交流学分、社会实践学分、团队训练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内的研究生综合素质系列课程,探索从运动式开展教育转变为学科化精细化开展教育,从强制性吃大锅饭转变为自主选择个性教学,强化引导作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促使研究生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

四、研究生德育与培养相结合的实施成效

1.研究生德育工作体系得到完善

建立了校、院(系)、研究所(中心)的研究生德育三级工作体制,充分发挥院(系)基点作用,建立了一支素质高、业务强、作风硬的专兼职德育工作队伍,研究生协理员硕士以上学历达到87.5%,共有18人次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和国家职业指导师资格。建立和完善研究生谈话与报告制度、研究生应急反应网络,出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外出安全管理办法》等。设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德育工作研究基金”,承办“首届东北地区研究生德育研讨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第四届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论坛”等。初步构建了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一流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体系。

2.研究生德育工作理论研究成果突出

鼓励和支持专兼职德育工作队伍进行理论研究,设立“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德育工作研究基金”,支持校内德育立项33项;多次组织研究生德育工作研讨会,承办“首届东北地区研究生德育研讨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第四届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论坛”、“黑龙江省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等,推动德育工作研究和交流。三年来,获得省级立项14项,国家级立项2项,发表论文百余篇;研究生德育理论研究获校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高校教学成果奖2项;编辑出版了《实践中成长——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社会实践环节探索与实践》、《我眼中的研究生“十佳英才”》等书籍

3.研究生综合素质课程建设初见成效

通过研究生综合素质课程建设,培养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团队协作、社会实践、人际交往等能力。自2005年起,形势政策、安全保密、婚恋情感、生命健康、创新思维培养、职业规划等内容相继走进课堂,累计45000余人次参加;我校积极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交流,提供平台保障和资金支持,2006—2009年共有13000余名硕士生和3500余名博士生获得学术交流学分;三年来硕士研究生累计参加社会实践达200000小时,2006—2008年共有17个实践服务团获黑龙江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我校还荣获2008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研究生灾区服务团”获2008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赴灾区优秀团队;研究生“科学之旅”送科普知识中小学活动已经被哈尔滨市五所重点中学纳入综合实践课程,共有近400名研究生走上讲台,累计千余课时;研究生团队训练覆盖全体研究生新生,参与人数累计15000余人次,授课累计2200余课时。其中学术交流与团队训练工作分别获得了2007—2008年度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4.研究生文化育人工程效果显著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具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群体文化逐步形成。刊发《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杂志22期、《研究生快报》73期,举办研究生争鸣论谈38期,研究生网站累计点击次数近百万次、连续两年入选全国高校“百佳网站”校园门户网站,研究生电视台共拍摄制作主题宣传片80余个、录制节目百余个、总播放时间约3040小时,《中国研究生》哈尔滨通联站连续四年获《中国研究生》杂志“全国优秀通联站”称号,研究生记者团每学期新闻采访量达百余次,共同构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全方位覆盖的媒体平台,现已成为研究生的思想源泉和文化家园。学校重视公寓、网络、社团等基础文化载体建设,院(系)特色文化建设、以实验室为核心的师生互动文化建设模式、本硕博联盟体等新型文化载体建设初见成效,机电学院致知网、材料学院《材苑》、能源学院研究生专业学术网——清洁能源网电气学院《电子时代》、人文学院《思睿》、市政学院《细流》、法学院法律之光》等院(系)媒体各具特色,推动了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

5.研究生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实施以入学教育、主题教育、毕业及从业教育为主线的全程育人模式,通过开展研究生党支部委员、研究生社团干部、研究生“三助”等骨干培训,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三年来累计培训研究生骨干近万人次,通过开展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工程、研究生“十佳英才”评选、“三好”表彰、“五四”表彰、“三助”表彰、优秀毕业研究生评选等工作,深入挖掘不同时期、不同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研究生代表,树立真实可信、德才兼备的先进典型,引导广大研究生学习、思考榜样的力量与作用。涌现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张兴文、周彬,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在读期间发表60余篇论文的高会军,“全国三好学生标兵”杨振岭,“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张健,“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刘佳,全国首位西部支教博士生陈苏,“中国大学生2008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刘峰,“全国先进班集体”材料学院2002级博士研究生班,2009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团队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等一批新时期优秀研究生个人和先进集体。

五、思考与展望

1.探索研究生德育的分类培养

国内外高校的德育均以必修课程和分散活动为主,面向所有学生,缺乏专门的人才培养环节,研究生德育可分解为基础教育、专题教育和精品讲座。专题教育首先要从分类培养入手,结合国家、社会、学生自身需求,实现自主选择个性教学,科学化、精细化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可包括领军型人才班、创新型人才班(分博士、硕士)、社会型人才班等,对相关课程和实践环节进行优化整合。

2.不断完善综合素质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研究生综合素质系列课程建设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心理学管理学、职业规划、成功学社会学等内容纳入其中,不断完善包括研究生认知与规划、学习与思考、健康与素质、求职与从业等四大方面的系列课程。培养研究生的自我认知和生涯规划意识,引导研究生对价值观和成功观进行思考,学习时间管理与自我发展,进行自信培养与潜能开发,促进研究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各种综合素质,提供系统性、有针对性的从业教育等。

3.制定科学的研究生德育测评体系

建立合理的定量化体系,优势在于有很强的预测性,提升为精细科学,与定性相结合[4]。与专业测评机构共同研究制定并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水平、品德修养、科技创新及学术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及团队协作能力、社会服务及动手实践能力、职业规划发展、心理健康状况、身体健康状况等各种测评体系,在研究生入学时进行基本水平普查,选课时进行个性测评,课程结束及毕业时进行效果评估,辅助研究生进行学习选择、自我认知并为完善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费利群.打造“大德育课程体系”教育与管理新平台的重要举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0):46-47.

[2]刁承湘.研究生德育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王玄武.比较德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23-170.

[4]杨卫.研究生教育动力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2):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