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创新人才德育内涵拓展的实践与思考
冯润民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创新人才”。[1]在这里,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物和杰出人才[2]。作为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创新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大课题。正如美国教育家德怀特·艾伦所说:“如果我们使学生变得聪明而未使他们具备道德性的话,那么我们就在为社会创造危害。”求学与做人,贵能融通合一,本文基于上海财经大学的工作实践,围绕财经类创新人才德育内涵的拓展做一些思考。
一、财经创新人才内涵及其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面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主战略的需要,所谓财经类创新人才就是造就和培养一批我国经济领域中的商业领袖和行业精英。其内涵包括五个层面的内容:①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技能;②国际化视野、宽广的胸怀、战略思维、领导才能和多元文化背景;③对经济现实敏感,有创意,有洞察力,善于寻找商业机会,能创造性地解读、回答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④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相融性、合作能力和社会竞争力;⑤良好的财经职业道德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简而言之,财经类创新人才是指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专业基础扎实、研究能力较强、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财经类优秀人才。
以“厚德博学、经济匡时”为校训的上海财经大学始终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己任,我校“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在稳定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构建以“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规格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是对财经类创新人才的最好诠释。
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中成败的主导因素,科技发展领域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科技竞争力将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未来世界竞争格局中的命运和前途,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增进民族凝聚力的关键所在。[3]人才是科技竞争的第一资源。科技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一国经济实力的强大需要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以及在全球创新系统中对领先产业的占有,而获得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根本在于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大学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高等教育在全球化竞争承担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艰巨任务,而研究生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其思想政治素养的优劣至关重要。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此语精辟地论述了德与才之间的关系,同样创新人才培养首重德育[4]。所谓“拔尖”,是指要在一个集体、一个团队乃至一个社会中,起到引领先行、表率示范的作用,相当于“领头羊”的作用,如果不能以德服人、以才服众,这种作用就无从谈起。德育对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研究生思想特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迫切需要重视财经类创新人才的德育工作。在总体上肯定研究生的主流特点和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研究生呈现出的年龄低龄化,社会责任感缺乏;政治热情不高,价值取向多元化;就业压力加大,心理困惑加大;竞争意识强,组织性、纪律性较差;对个人事业的追求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特点对财经创新人才的德育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
二、拓展财经类创新人才德育内涵的若干思考
(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保证财经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
德育的内涵非常丰富和深刻,如政治态度、政治方向、思想方法、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行为规范等都是德育范畴的内容。如此丰富的内涵,毫无疑问,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如果有人说自己是共产主义者,同时又认为自己根本不需要任何扎实的知识,那他就根本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知识本身并不属于政治方向,但它却是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必要基础。“共产主义是从人类的知识总和中产生出来的。”[5]在培养创新人才时,首先应解决的是为谁服务的方向性问题,即培养中国特色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坚持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力度,充分挖掘学生党建、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同步提高,培养具有强烈责任感、严谨学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财经类研究生队伍,引导其树立并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服务祖国人民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明确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并注重培养创新人才的国际视野、全球意识和多元文化背景。
(二)以学生为本,坚持柔性管理的德育工作理念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是彰显大学精神的重要标志。但一段时期以来,一些高校内部管理出现了诸多偏差,其中最大偏差在于过分推崇以物为本、以钱为本、以权为本的管理范式,淡化了以人为基石的人文管理范式。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基本确立和成熟,存在个体情况复杂,价值取向多元,现实需求多样等特点,对研究生群体的服务和管理,仅靠制度刚性的制约是不够的,彰显个性,体现人性化的柔性管理无疑弥补了“刚性”的缺憾,也更为适合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及思维特点。针对研究生的培养特点,我校一直坚持柔性管理理念下的研究生德育方式,柔性管理主要从人的心理行为等诸方面去实施,因而具有情感性、亲和力和人文色彩等特征。[6]柔性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是一种以高素质个体为核心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它要求用柔性的方式去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在尊重人的人格独立与个人尊严的前提下,提高管理对象对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在党团建设、社团活动、综合测评、日常管理及其他工作中,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满足研究生最迫切的需求,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满足成才需求,鼓励创新和促进全面发展上,受到了研究生的欢迎。
(三)促进人文精神与科学研究有机融合,实现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同步提高
专业知识学习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对研究生实施思想、道德等方面教育的重要途径。古希腊人讲,知识起于惊异。创新能力与意识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创新就是要突破既有的认识体系,超越前人的认识,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要实现创新就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训练、宽厚的知识储备,更要有不断追求真理的勇气、要有钻研兴趣和创新欲望,因此,我校在培养财经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中,按照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的目标,注重通识教育和人文知识熏陶,保护与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与创新欲望,促使研究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焕发创新的激情和动力。我校通过硕博连读、与国内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培养、国(境)外大学联合培养、依托“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出国留学项目”和经济学创新平台,开阔研究生的视野,促进专业学习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融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于教学实践之中。以“挑战杯”等国内外学术活动及赛事为纽带,建立跨学院、跨专业的学术团队,增加各个学院的参与度,在科研项目、创新环境、营造气氛方面增加投入,积极引导研究生参与到各级各类的学术活动,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我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加大科技成果在研究生综合测评中的权重,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启动学位论文“培秀”工程,凡是被评为学校优秀论文、上海市优秀论文及全国百篇优秀论文或者论文被发表或者论文成果被政府企业应用的,给予导师和学生相应层次的奖励。通过一系列举措和探索,将人文素质教育寓于专业教育之中,在加强科学精神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创设人文教育环境、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我校财经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现了从单纯理论教育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的转变,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贴近研究生思想和生活实际,丰富多彩的人文素质教育让研究生自觉消化、印证、体悟、实践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达到潜移默化、环境育人的目的。
(四)注重师德建设,强化导师人格魅力和学术风范对财经类创新人才的影响(www.xing528.com)
研究生导师在拔尖创新人才的人格塑造、品格养成中至关重要,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学术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负有重要职责。导师在传道、授业的同时,其科学态度、道德认识、人生观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长期乃至终生的影响[7]。一方面我校通过加强师德建设,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心目中的好老师”和“教书育人标兵”评选活动,组织编写《导师伴我成长》,开展教书育人先进典型的宣传和表彰,鼓励导师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导师人格魅力和学术风范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影响。另一方面,引导和鼓励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项目、学术活动、学术竞赛相结合,让导师们在指导研究生进行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同时,及时了解和掌握研究生思想状况和动态,全面关心研究生成长,关心研究生的学业、生活、心理健康、就业状况,做到思想上引导、学术上把关、生活上关心。
(五)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包容文化,优化财经类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
学术创新取决于学术自由的实现。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学术自由是教育的第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缺乏学术自由,必然导致创新活力的衰竭。学术自由的实现包括权利层面的自由和精神层面的自由的实现。[8]为此,要从制度和文化精神塑造方面来鼓励研究生创新的实现。学校要制定鼓励创新的制度,从研究生招生、选拔、考核、评价、就业等方面加以落实。同时,要营造宽容的文化,创新必然伴随着风险和失败的可能,因此要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保护那些创新的萌芽或者前瞻性的认识。“西南联合大学能在学术上取得辉煌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西南联合大学的宽容精神,即‘民主传统,宽容精神’”,“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的宽容精神,是联大这座被称为‘民主堡垒’或‘自由堡垒’的中心精神。”[9]
(六)建设良好的学术道德,培养财经类创新人才的优良学风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唯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才能取得科学的真知。近年来,我校在研究生当中开展“厚德博学、经济匡时、严谨为学、诚信为人”的教育,把为学与为人、做事与做人统一起来,倡导一种严谨求实的学术氛围。一方面坚持开展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把诚信教育作为研究生新生教育的首要环节和奠基工程,将研究生诚信表现纳入综合测评,作为奖学金和各类荣誉评比的必要考察因素;另一方面把学生诚信表现的整体情况纳入院系群体工作实绩,建立诚信教育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使诚信教育常态化、系统化,努力构建比较完善的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制度体系。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郝克明.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5-7.
[3]王玲.关于综合国力的测度.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6):45-51.
[4]顾秉林.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重德育.中国高等教育,2008(11):6-8.
[5]马列著作选读.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340-342.
[6]薛玉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柔性管理工作模式刍议.教育探索,2008(4):114-115.
[7]罗小玲.研究生教育中导师的使命与责任.高教论坛,2008(5):208-210.
[8]王永斌等.拔尖创新人才与研究生教育的使命.现代教育科学,2006(1):143-1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