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

时间:2023-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1调查基本信息表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总体评价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的调查表明,60.0%的硕士研究生和58.2%的博士研究生认为自身的创新能力一般,有21.5%的硕士研究生和29.6%的博士生认为自身创新能力很强或比较强。有62.3%的研究生、71.3%的研究生导师和54.1%的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群体创新能力一般。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1)

高 艳 屈晓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高层次人才的有力支撑和保障。但是,随着全球性创新和创业浪潮的掀起,科技经济、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世界各国在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研究生教育作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日益成为热点问题。目前学术界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颇多,笔者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关键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2009年的数据进行检索,结果显示有1558篇论文且多从业务培养途径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45篇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论文基本上是定性研究,缺少定量的分析。因此,从创新能力培养的视角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对于科学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概述

由于研究生教育与企事业用人单位、高等学校及研究生本人都高度相关,三者对于研究生教育的期望目标将直接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本研究选取了在京部分高校的在读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及用人单位代表作为调查对象,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现状,发放了1100份调查问卷,平均回收率91.3%(如表1所示)。并采用SPSS16.0对回收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的Cronbach'sAlpha系数均大于0.80,说明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表1  调查基本信息表

img1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总体评价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的调查表明,60.0%的硕士研究生和58.2%的博士研究生认为自身的创新能力一般,有21.5%的硕士研究生和29.6%的博士生认为自身创新能力很强或比较强。与此同时,却有17.9%的硕士研究生和10.2%的博士生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较差。笔者依据学科专业对参加调查的研究生进行了分类分析,结果发现:对自身创新能力评价为较差的研究生按学科门类统计分别为:法学30.0%、工学16.3%、管理学14.8%、教育学50.0%、经济学18.5%、理学16.7%、文学22.7%。除教育学由于样本量比较少,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外,其他学科的研究生对自身创新能力评价为“一般”的比例较高。而教育学、文学、法学研究生认为自身创新能力较差的多于理工、经济管理类研究生,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学科背景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

对目前研究生群体的创新能力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研究生群体创新能力较强的分别有:15.6%的研究生、17.0%的研究生导师和29.4%的用人单位。有62.3%的研究生、71.3%的研究生导师和54.1%的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群体创新能力一般。而19.4%的研究生、9.6%的研究生导师和11.8%的用人单位则认为研究生群体创新能力比较差。总的来看,三种被调查群体的评价基本一致,表明目前研究生群体的创新能力还不能满足研究生自身的发展、导师科研任务的完成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研究生个体的自我评价,还是从不同视角对研究生群体进行的评价,认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水平一般的都占有较高比例,说明目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尚未达到期望目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动力来源分析

创新的动力是创新的根基,是支撑创新者勇敢面对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没有创新的动力,创新将无从谈起,或者很难持久,为此,课题组就研究生创新的动力问题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以个人价值体现的需要为动力的占41.5%,以个人兴趣为动力的占30.8%,而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动力的仅占22.3%。具体比例分布如图1所示。

img2

图1 创新动力来源分布

在对图1所示的研究生创新动力来源分布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对于创新动力来源的认知存在着较大差异,如表2所示。

表2 研究生创新动力来源首选项分布表

img3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哲学、教育学、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认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创新动力首要来源的比例较高,而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法学专业的研究生选择“个人价值体现的需要”为创新动力首要来源的比例较高。实际上,国家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个人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国家发展的需要,堪称创新型人才的人一定是胸怀祖国和人民的人。上述统计结果,一方面体现了非人文类学科专业的研究生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和勇气,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我们有关社会责任教育的薄弱。虽然目前各高校都致力于对研究生进行国家意识、社会责任和使命感的教育,但在方式、方法上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水平和创新动力来源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分析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水平的客观因素,课题组通过访谈,确定了创新平台、激励机制、创新氛围、教育理念、导师指导、创新勇气和创新意愿等七个方面的影响因素,采用李柯特量表形式,请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和用人单位就不同选项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分。

统计结果表明(如表3所示),在七个影响因素的选项中,研究生认为“创新平台的搭建不充分”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研究生导师和用人单位则都认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缺乏鼓励研究生创新的机制”,三方认知虽然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讲,“创新平台的搭建不充分”和“缺乏鼓励研究生创新的机制”无论先后,都被认为是创新能力不强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生及其导师都认为校园氛围对鼓励创新比较重要,能够激发创新的热情;研究生导师在“导师指导创新不够”一项的评分高于研究生和用人单位的看法,这说明研究生导师比研究生和用人单位更看重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研究生和研究生导师对于创新勇气和创新意愿的评价有较大差异,说明研究生对自身动机决定行为的认识不足,强调客观困难多于强调主观能动性

表3 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表(www.xing528.com)

img4

五、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分析

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意识,没有创新的热情,没有奋发向上的对事业强烈的追求,没有对社会负责、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就不可能有创新意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塑造研究生个体健全的人格,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此,笔者所在课题组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效果,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和用人单位一致认为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持此观点的比例分别达到81.0%、93.6%和84.7%。但是仍有17.3%的研究生、5.3%的研究生导师和4.7%的用人单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这说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多数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及用人单位中得到了认可,但是如何取得应有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不断改进,使之更加贴近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为此,笔者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需要改进和加强的环节对研究生及其导师进行了调查。

通过对问题选项进行排序分析发现,研究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依次为:教育理念为33.7%、教育体制为25.4%、教育方法为16.7%、教育内容为12.1%和教育者素质为9.0%。而研究生导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依次为:教育理念为29.8%、教育体制为25.6%、教育者素质为17.0%、教育方法为15.6%、教育内容为9.6%。统计数据表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以及教育者自身素质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改进。研究生导师因为同为教育者,所以要更加重视教育者自身的素质要求。

六、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分析

为了客观地分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措施的有效性,寻求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课题组仍然采用李克特量表形式,从研究生业务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分别对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及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4、表5所示。

表4 研究生业务培养应采取的措施评价顺序表

img5

表5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措施评价顺序表

img6

续表

img7

表4显示了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和用人单位三方对于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措施有效性评价的差异。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生认为“增设必要的实习实践环节”是最有效的措施,这点与用人单位的看法一致,说明研究生和企业更务实。研究生导师认为“严格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改善学校的科研条件”比“增设必要的实习实践环节”有效,说明研究生导师更重视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认为创新能力的提高要靠完善的科研监控体系及条件来保障。研究生和用人单位认为“加强校企合作与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非常重要,而研究生导师观点显示其重要程度评分排序较低。说明三方对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存在差异,研究生与用人单位更趋向符合社会需求。从其他选项也可以看出,研究生与用人单位的认知比较相似,可能是由于研究生日益增长的就业导向,而研究生导师将研究生培养定位于学术人才,三方的培养目标和理念的不同导致认知的差异,因此应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研究生发展需要制定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措施的调查(如表5所示)表明,研究生和用人单位都认为“丰富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形式、扩大参与度”是最有效的措施,而研究生导师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教育”。三方都认为,搭建平台、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各类竞赛、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生认为“加强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其有效程度仅次于社会实践和学术交流平台,关于这一点,研究生导师和用人单位看法一致,均对其有效程度评价不高,排在第六位,这有可能是由于研究生更加看重个人的发展。对于导师责任,虽然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和用人单位都认为应该“强化导师的育人职责”,但研究生导师更加重视育人职责,说明导师的责任意识高于人们的主观判断。对于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的调查显示,三方的观点差异性比较大,研究生导师认为最重要,研究生认为比较重要,用人单位则认为一般,说明研究生导师更加重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研究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七、结论与建议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组织保证作用。但是,课题组针对创新能力培养所开展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高校及研究生导师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与策略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生自身的发展期望与国家的需要、与拔尖创新人才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认知差距。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要求高等学校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未来人才的殷切期望和赋予未来拔尖创新人才队伍的崇高使命。由于研究生是一个不同于本科生的特殊群体,生源渠道、年龄结构、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研究兴趣、个性技能等各不相同,学习、科研、生活具有分散性和独立性的显著特征。面对特殊的研究生群体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树立起整体和谐发展、个体特色多样、适应社会需要、符合创新精神和具有战略眼光的全面质量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深入研究工作方法和途径,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注释】

(1)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008I0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