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中华文明史的回顾与鸦片战争前夕清王朝腐朽统治的分析,让学生深刻了解在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社会制度腐败与经济技术落后是导致曾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在近代全方位落伍的内在根源,固步自封,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挨打。通过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史,让学生深刻了解外国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到外国资本主义的野蛮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的腐朽统治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从而认清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一、璀璨的中华文明与古代中国的强盛
1.独步世界的农耕文明
中华民族以璀璨的农耕文明而彪炳史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之一,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农耕活动。中国的农业生产达到了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直到18世纪末,中国农业生产总量仍居世界前列。作为中国农耕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手工业,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基本特征。
在农耕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向世界贡献了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造纸、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并逐步形成了古代天文学、数学、医学和医药学、农学体系。
明朝是中国的大航海时代,中国的制船技术和航海技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郑和七下西洋为杰出代表,郑和率船队下西洋远在欧洲人所谓“地理大发现”的大航海之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比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
18世纪后期(距今200余年),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3;农业总产值和手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总额的1/3(两个1/3说明中国达到世界生产率的平均值);世界人口在50万以上的10个大城市中中国占6个。200年前,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8.7%,居首位。
2.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
古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高度繁荣;中国古代史学、文学、艺术、教育等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3.雄踞东方的多民族统一国家
中国自商周以来,一直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国之一,中华民族是汉族和其他数十个少数民族构成的,历史上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国家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中国在19世纪中叶跨入近代门槛之时,早已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统一。
二、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与中国封建王朝的衰落
1.西方资本主义扩张与早期中西关系
从十五十六世纪以后,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等西方国家即开始了向外的殖民扩张。17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全世界最强盛的势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不断扩大外部市场、获取廉价原料和物资来源,加紧了对外的殖民扩张活动。
中国是西方列强向东方扩张的主要目标。早在1514年前后,葡萄牙商船即进入中国沿海。自此直至18世纪之前,由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沙俄等西方殖民者在通过劫掠或贸易方式攫取中国财富的同时,还图谋夺占中国领土,被中国政府挫败。18世纪以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最高的英国在西方对华关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著名的东印度公司充当了在华西方势力的主要代表,美国人也从1784开始来华,并很快在对华贸易中取得了仅次于英国的地位。
清政府实行了闭关政策,1757年下令将中西贸易限制于广州一个口岸进行,并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贸易和来华西人的制度、办法。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8世纪70年代,确立起以印度为基地对华进行鸦片贸易的方针,充当鸦片生产和贸易的主体。美、俄等国商人也参与了这种罪恶的毒品贸易。由于鸦片走私,中国对西方贸易在18世纪末终于发生了由出超到入超的逆转,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中西矛盾趋于激化。
在中西文化关系方面,耶稣会的传教活动到18世纪初已有相当进展。清政府从康熙晚期开始禁教,以后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各朝,也一概遵行。
2.近代前夜清王朝由盛转衰
社会经济危机、土地兼并、土地集中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人口剧增,而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率停滞不前,严重制约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的鸦片走私所引发的白银滚滚外流,又使中国社会经济陷入严重混乱。清朝统治者长期看不到社会潜在的深刻危机,一味自我陶醉;政治制度黑暗腐败,官吏贪墨成风,行政效率低下,统治机器运转不灵,满洲权贵昏聩无能,汉族官员以缄默固宠,社会矛盾激化,民变蜂起;军队武备废弛,八旗、绿林都失去了战斗力,海防尤其孱弱无力;思想文化领域实行思想禁锢政策,大兴“文字狱”,禁止一般士人研究和谈论现实问题,提倡学人皓首穷经,造成了思想界“万马齐喑”的沉寂状态。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的中国,已变为一个经济技术落后、社会制度腐败、未跟上时代潮流却还浑然不觉、内外潜伏巨大危机的衰落国度。
三、列强入侵与中国国家主权的沦丧
1.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野蛮的侵略战争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后,英、美、法等西方国家迫使清政府订立的《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丧失国家独立地位,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沦。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的大门完全向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敞开,领土主权遭到更为严重的破坏,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西南边疆门户洞开,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了近代以来最为苛刻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此后,日本成为近代中国最凶暴的敌人,中国更深地陷入半殖民地的泥潭。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2.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与中国国家主权的沦丧(www.xing528.com)
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国家主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第一,迫使中国赔款、割地、提供“租借地”,对中国人民进行赤裸裸的野蛮掠夺,破坏中国领土完整;第二,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破坏中国关税主权与海关行政管理权,给予列强种种经济特权;第三,践踏中国司法、领海主权,在华驻军,迫使中国废弃国防;第四,通过不平等条约规定西方人在华自由传教的权利,并允许传教士在各地租买田地、建造自便。
四、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与资本主义的产生
1.中国社会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18世纪后期鸦片贸易开始泛滥,是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开端。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是依靠侵华战争等暴力手段,通过向中国强加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更深地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1842年以后的50多年,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主要通过贸易、从流通领域来影响和控制中国社会经济的阶段,它是由两次鸦片战争以及《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奠定的;1895年以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操纵,进入具有资本输出、财政金融控制特征的新阶段,而这又是由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奠定的。到20世纪初年,使中国从对外贸易到国内商业网络,从轮船航运到铁路运输,从近代工矿企业到全国的财政金融,都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严密控制之下。这种格局,正是当时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在社会经济上的突出体现。
2.自然经济解体与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一直保持着农业与家庭手工业主要是手工纺织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结构。到了近代,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封建生产关系不断受到削弱,社会经济结构渐渐发生质的变化,开始了由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艰难转型。首先,西方输入的机制棉纺织品,逐渐打开中国市场,对中国的手工棉纺织业造成严重打击,促使纺与织、耕与织逐步分离。其次,主要从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其他种类繁多的工业制品也不断在华扩大市场,沉重打击了中国传统的冶铁业、榨油业、制糖业等,使相关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再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口贸易不断扩大规模和拓宽范围,增强了中国农业与市场的联系,促进了经济作物种植和其他商品生产。
中国自然经济结构受到西方势力扩张的影响而解体,促使众多农民和手工业者丧失原有的谋生手段而破产,客观上扩大了商品市场和雇佣劳动者的后备队伍,从而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产生造成了一定的前提条件。
近代中国社会中最早出现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服务于西方对华贸易和在华外国人生活需要的外资企业。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自身的近代工矿、交通、运输业,先后从清朝官方主导办厂和民间自行设厂两个途径开始产生,清朝洋务派从1862年到甲午战争以前,以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几种形式,相继开办了一批官办工业。在民间,从1869年到甲午战争前,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和官僚在通商口岸地区投资兴办近代工业,这些近代工矿、交通、运输企业的兴办,标志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从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开端。但在整个中国近代,中国由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落后农业国面貌,并没有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发生根本性改变。
五“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嬗变
1.明后期以降之“西学东渐”
西学传入中国的初期阶段是明后期至清前期。清政府推行禁教政策以后逐渐断绝,因此尚未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重大影响。19世纪初年,英、美等国的新教传教士开始对华传教的新阶段,他们为服务于传教,通过发行报刊、出版书籍、兴办教会学校等途径,传播具有新内容的西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有识之士也开始接触和传播西学。至甲午战争前,西学传播在介绍近代科技方面取得了进展。甲午战争后,西学的内涵进一步扩充,到民国初期,依据西学的框架和方法、理论来构筑新学术体系的过程已在中国社会展开。
2.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嬗变
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富有中华民族的原创性,自成体系,但总体上属于农耕文明的精神产物,充当主导意识形态的儒学已经成为维护封建秩序、抵制社会变革的精神枷锁。随着近代中国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和西学作为一种强势思想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必然发生嬗变。嬗变的过程是从学习西方船炮、吸收其近代科技开始的。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思想文化进一步嬗变。
六、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压迫,是中华民族灾难和人民痛苦的根源,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就是在这些矛盾的基础之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个任务是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只有革命,才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为中国现代化开辟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思 考 题
1.中国在近代沉沦的内在根源是什么?
2.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给近代中国的国家主权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3.近代中国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始发生新的变化的?
4.由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