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宁夏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时间:2025-0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09宁夏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宁夏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是塞上回汉人民共同的家园。宁夏回汉各族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通过各种形式为抗日战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少战团”的积极活动引起了马鸿逵的警惕,他指示特务机关,对宁夏地下党组织及其领导的抗日宣传活动严加监视,准备伺机抓捕“少战团”的骨干教师。日军在乌布浪山、四意堂受到宁夏军队顽强抵抗。

09 宁夏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宁夏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是塞上回汉人民共同的家园。1930年,妄想灭亡中国的日本军国主义战争贩子,发动了“九一八”和“七七事变”,在短时间内,侵占了大片的中国领土。宁夏虽然地小民贫,日寇的贪婪黑手也伸向了这里,竟然妄想建立由回族上层反动分子当傀儡的“回回国”,以达到以华治华、分而治之的目的。在其政治欺骗破产后,又穷凶极恶地派遣军队沿当时绥远省包头、五原一带向宁夏进攻。宁夏回汉各族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通过各种形式为抗日战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陕甘宁边区的盐池县,为人民军队输送了大批粮食、衣物,真正起到了抗日根据地和大后方的作用。

“少战团”的抗日宣传活动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对马鸿逵部的统战工作,派遣大量优秀干部到宁夏,以教书为名,宣传抗日,唤醒宁夏民众的抗日热情。另一方面制造坚决抗战到底的政治舆论,逼迫马鸿逵坚持抗日。宁夏少年战地服务团就是宁夏中共党组织的主要活动基地,少战团在宁夏抗战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绥西抗战时的傅作义(左)、马鸿宾(右)

1937年10月,宁夏省立实验小学的爱国进步教师杨文海、薛嵩山在中共地下党的影响下,决定在学校里秘密建立以他们为领导的、以六年级学生为主体的“西北少年战地服务团”,成员近20人。杨文海等人抓住有利时机,争取到马鸿逵的正式批准,公开成立了“少战团”组织。“少战团”的积极活动很快引起了中共宁夏地下党组织的重视。1938年春节后,中共宁夏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宁夏工委书记李仰南通过关系到实验小学任教,并介绍杨文海、薛嵩山二人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少战团”成为党领导下的革命组织。1938年3月下旬,“少战团”组织骨干二十多人,组成抗日宣传队,深入广大农村进行社会调查,进行抗日宣传工作。这些宣传活动推动了宁夏各地群众参与抗战的热情,宁夏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少战团”的积极活动引起了马鸿逵的警惕,他指示特务机关,对宁夏地下党组织及其领导的抗日宣传活动严加监视,准备伺机抓捕“少战团”的骨干教师。李仰南等中共地下党员在马鸿逵防共反共的高压下,被迫离开宁夏,返回陕北根据地。杨文海、薛嵩山也被敌人严密监视,行动受到严格限制。在这种局面下,“少战团”被迫停止活动。

马鸿宾、马鸿逵临危保节

马鸿逵虽然积极反共防共,但在事关民族利益的抗战上,还是坚守了自己的民族气节,始终没有被日寇的威逼利诱所打动。日寇企图侵占西北,但是限于兵力不足,急于要在西北找到自己的代理人,建立所谓的“蒙古国”“回回国”,达到肢解和灭亡中国的险恶目的。马鸿逵一直是他们眼中的热门人选。早在抗战爆发后,日本特务就开始秘密潜入宁夏银川及阿拉善旗等地,设立特务机关从事间谍活动。1936年2月,日本关东军参谋长坂垣征四郎中将就飞抵阿拉善旗定远营(今阿拉善旗巴音浩特)对蒙古王公进行公开的策反活动。马鸿逵对日本人间谍的活动十分不满,但又不敢公开反对,便派出省府秘书长叶森前往定远营,向旗王和蒙古王爷表示不同意日本人在那里的一切特务活动。但日本间谍却变本加厉,又来到银川进行活动。马鸿逵采用两手策略,一方面对日本特务进行款待,一方面枪毙拉送日本特务到银川的司机及车站售票员,采取软硬两手,逼迫日本特务离开宁夏。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马鸿逵的抗战态度开始坚定,多次对日寇的拉拢诱降加以拒绝。日寇见利诱不成,便恼羞成怒,派飞机对银川等地进行了多次狂轰滥炸,给宁夏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损失。

宁夏回汉群众举行抗日集会(www.xing528.com)

日机第一次轰炸宁夏是在1937年11月5日下午4时左右,日机七架由城东北方向飞临省城上空,在马鸿逵部教导团操场及其周围投下了数枚炸弹,当场炸死数名宁中学生及教导团官兵。宁夏城经敌机第一次轰炸后,马鸿逵立即命令筹建防空体系,成立了防空司令部,动员商户、民宅挖防空洞,整修防空掩体,命令军方在城门楼上架设了对空射击的重机枪,在鼓楼安装了防空警报器,并对宁夏中学、宁夏师范等学校进行了迁址疏散,停办了省立女子中学。1939年3月6日、9月15日,日军飞机又先后两次轰炸银川,特别是3月6日的轰炸,由于群众的防空疏散训练不够,导致城内平民的严重伤亡。此外,1938年2月,日本飞机还曾空袭中卫县。1939年2月,日机又夜袭了固原。

1938年,日军纠集大批伪蒙军长驱直入,从绥远沿黄河进犯宁夏。为了抵御日军向绥西进军,马鸿逵将一六八师两个旅的4个步兵团由银南的灵武、吴忠调往银北的石嘴山一带布防。在尾闸、磴口、三盛公及宁夏北部黄河渡口两岸及贺兰山通道等处构筑防御工事,准备阻击来犯日军。八十一军军长马鸿宾积极制定克敌制胜的具体方案,并对广大官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马鸿逵的第十五路军与马鸿宾的第八十一军,已被整编为第八战区的第十七集团军。马鸿逵任第十七集团军总司令,马鸿宾为副总司令兼绥西防守司令,马鸿宾命令其子马惇靖率八十一军主力三十五师开赴前线,分守乌布浪山各要隘,担任第一线防守任务。马鸿逵也命令其主力部队骑兵第一、二旅和警备第二旅向盘踞临河狼山口的察汗格尔庙的日伪军发起攻击,击溃了日伪军。1939年夏,日军坂垣师团一部由包头向乌拉垴包一线宁马军阵地攻击,宁夏回汉子弟兵英勇奋战,使日军受到重创,三十五师首战告捷。当年冬天,三十五师积极配合傅作义三十一师收复日军重要据点包头,击毙日伪军千余人。1940年,日军调集张家口、大同、太原、临汾3万余军队及伪蒙军6个师向绥西大举进犯,面对优势敌军,绥西军民坚壁清野,展开运动战与敌周旋。日军在乌布浪山、四意堂受到宁夏军队顽强抵抗。后因日伪军施放毒气,三十五师被迫转入沙漠地带展开游击战。2月2日,马鸿逵部骑兵第一旅与日军在梅令庙激战后,因五原失守,被迫向临河一带转进。3月下旬,傅作义主力三十五军突入五原,全歼五原日伪军,包头敌军企图渡过黄河包抄三十五军后路,又受到八十一军阻击,被迫由昭君坟一带北撤。此役后,伊克昭盟东北地区全部收复。绥西抗战,马家军积极配合傅作义作战,确保了宁夏和西北的安全,牵制了华北日军的力量。国民政府授予马鸿逵、马鸿宾忠勤勋章,嘉奖宁夏军队在抗战中的功劳。

海固回族人民反蒋抗日斗争

宁夏回族群众抗日宣传经文(宁夏海原)

抗战时期,今宁夏南部回族聚居的西海固地区属于甘肃省管辖。连年的战乱和自然灾害,使得这里赤地千里,民不聊生。但当时的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对农民的苦难不管不问,仍然顽固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在海固地区集结重兵,加紧对陕甘宁边区的包围。因红军长征、西征对海固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这里的回族群众认识到抗日救国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走上了反抗的道路。1939年至1941年,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回民群众终于不堪忍受国民党政府的暴政,在回族宗教上层人士马国瑞、马国璘等人的领导下,从田间地头,从黑暗的窑洞里,从无数的村落汇成了一股暴动的洪流。国民党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急调马鸿宾部三十五师、徐保部一九一师、严明部预备七师等部,从中宁、静宁、平凉等地进攻海固回族农民暴动队伍。农民军与国民党正规军进行了英勇战斗,但限于装备落后,缺乏训练,以及国民政府施以阴谋诡计进行分化瓦解,最终导致回民三次暴动都遭到失败。血的教训使他们认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回民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后在青年农民马思义的领导下,一批回民军主动投奔陕甘宁边区。

马思义像

1941年7月,毛泽东、朱德、林伯渠等在边区政府礼堂亲切地接见了马思义等人,将这支投入党的怀抱的回民队伍命名为“陕甘宁联防司令部回民抗日骑兵团”,马思义任团长,由八路军三五八旅代管,驻扎陇东。后来,这支部队在党的领导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出了许多贡献,胜利地完成了历史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