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天台宗:“一念三千”与“圆顿止观”
天台宗是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称为法华宗。
一、传承与历史
天台宗学统自称是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该宗思想,虽称出自龙树,实则启蒙于北齐慧文禅师。他从《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关于解释《大品》“道种智”、“一切智”和“一切种智”之文,悟解到三智“一心中得”的道理,又结合《中论・观四谛品》的三是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确立了一心中观空、观假、观中的“一心三观”理论。其弟子慧思(515—577)继承此说,并结合《妙法莲华经》要义,又阐发“诸法实相”之说。慧思兼重定慧,实为以后天台宗“止观双修”的缘起。后慧思传智顗,智顗再加以发挥,终于形成以“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的独立学派。天台宗的学说还得到了当时朝野的支持和信奉,对隋唐以后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响。
智顗一本师传的宗旨,教观总持,解行并进,他集合南北各家义学和禅观之说,加以整理和发展而成一家之言,改变了当时“南义北禅”的佛教学风。他还著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世称天台三大部,弟子灌顶得其真传,作《涅槃玄义》和《涅槃经疏》,对天台教义作了进一步的发挥。灌顶以后,四传至以中兴天台宗为己任的湛然,对天台三大部都有翔实的注解,进一步发挥了天台三谛圆融的义理。湛然又针对华严宗、法相宗和禅宗,写了《金刚錍》、《法华五百问论》和《止观义例》等著作,提出了“无情有性”的观点,虽不免门户之见,但对天台宗以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湛然的弟子有道邃、行满等,继承天台法席,传承天台教义。唐贞元二十年(804),日僧最澄、空海入天台山求法,道邃、行满授最澄以天台教义,天台宗于是正式传入日本。在平安时代(784—1192),日本天台宗与真言宗并列发展,史称“平安二宗”。13世纪由此宗分出日莲宗。当今,日本天台本宗、日莲宗都很兴旺,而日莲宗在20世纪又分出几个新兴教派。
图15 智者大师像及止观石刻
经过“会昌法难”和五代之乱,天台宗典籍湮没殆尽,遂一蹶不振。道邃下五传弟子义寂,通过吴越王钱俶遣使到高丽、日本访求天台宗典籍,高丽派谛观送来教典等,才使该宗学说得以延续和发展。义寂的再传弟子知礼,因受同学之请,撰《释难扶宗记》,驳同门另一僧人晤恩等以《金光明经玄义》广本为伪作,从而引起了一场历时七年的“山家”、“山外”之争。争论的焦点是:真心观还是妄心观,色法具否三千等问题。山家派主张妄心观与色心共具三千;山外相反,主张真心观,色法不具三千。山外的主张有些接近华严宗的教观,被山家斥为不纯,不久即衰。这次争论记载在知礼所撰的《四明十义书》中。元明以后,该宗学者往往兼倡净土,形成“教在天台,行归净土”之风。明末有智旭自称“私淑台宗”,著《法华会义》等多种,对天台教观颇有发挥。该宗在汉族地区虽几经兴衰,但仍延续至今不绝。
二、判教学说
智顗所撰的天台三大部,是该宗的根本典籍。他以《妙法莲华经》为宗旨,《大智度论》作指南,《大般涅槃经》为扶疏,《大般若经》为观法。智顗还判别佛一代说法为“五时八教”,五时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这是根据《大般涅槃经》中从牛出乳、从乳出酪,次第而出生酥、熟酥、醍醐五味的譬喻而立的。乳譬第一华严时,说《华严经》;酪譬第二鹿苑时,说《阿含经》;生酥喻第三方等时,说《大方等大集经》、《宝积经》、《维摩经》、《楞伽经》、《胜鬘经》等;熟酥喻第四般若时,说《般若经》;醍醐喻第五法华涅槃时,说《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这是佛陀在不同时机、对不同听众分五个阶段说出的五类不同教法,叫“别义五时”。又佛陀宣说教法,并非按五大类绝对分界,而是将华严的义理分散在各个时教,如在鹿苑时里,就间说到无相教法等,表明各时相互融通,谓之“通义五时”。从佛陀教法的方式方面判为化仪四教,从其内容方面判为化法四教,合称八教。化仪四教为顿、渐、秘密、不定。配合五时,佛陀对具有高深教理知识的众生说《华严经》,令其顿悟究竟教理,为顿;佛陀对教理知识较差的众生渐次说“阿含经”(鹿苑时)、《大方等大集经》、《大般若经》,使其由浅入深,转小向大,渐次深悟教理,为渐;在顿、渐中都有秘密和不定二教,秘密与不定只是显与隐的区别,同席听讲,各自悟解的教理浅深不同,或顿或渐,隐而互不相知的为秘密教;显而互知的为不定教;到了讲《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时,听众已经成熟,佛陀演教超出于方式之外,称之为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化法四教为藏、通、别、圆,与五时所说诸经相配,《华严经》就是圆教,并兼别教。鹿苑时说《阿含经》是藏教,小乘奉为圭臬。《大方等大集经》没有一定,四教比较对说,看其所对而异,是别教。《般若经》中诸部般若,是阐明通、别、圆三教的,称为通教。最后《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专显圆理,是纯圆教。
三、止观学说
“止观”原是印度佛教修行方法中的两大支柱。“止”是梵语samatha(奢摩他)的意译,指精神统一而达无念无想的寂静状态,属于定学的领域;“观”是梵语vipasyana(毗钵舍那)的意译,是指以智慧思惟观察某一特定的理趣或事物,为慧学所概括。由止成观,由观资止,两者互成互辅,故称止观。智顗最重止观法门,他依其师慧思之说,建立了天台宗的止观学说,从而使止观双修为天台宗最重要的修行实践论。(www.xing528.com)
智顗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以止观为证入涅槃(泥洹)境界的要法。他说:“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1)“伏结”即解脱烦恼的系缚,“断惑”即扫除迷惑的认识。智顗以为,止为通过禅定以解脱烦恼的方法,观就是扫除迷惑以获得智慧的方法。止观二者不能偏习,若偏修禅定而不学智慧,那就是愚;若偏学智慧而不修禅定,那便是狂。而应该结合起来,由定发慧,以慧照定,“双弘定慧”。
智顗还将止观分为三种,即:(1)渐次止观。指持戒修定,以渐次悟入实相。此即《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十卷所说之实践法。(2)不定止观。谓顺应众生之性质能力,其实践之顺序亦不定。此为《六妙门》一卷所说之实践法。(3)圆顿止观。指不经过由浅入深的阶段,一开始即以实相为对象,而行解亦圆满顿速,以体证实相外更无别法境界的止观。此为《摩诃止观》十卷所说之实践法。三种止观之中,以圆顿止观为最为殊胜。
四、“一念三千”
天台宗的中心教义是“一心三观”及“三谛圆融”的实相学说,亦即通过止观即在禅定中进行内省或反思的方法而获得的真理。天台宗的实相说渊源于南岳禅师慧思。他最早建立了“十如”的诸法实相说,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智顗在此“十如”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一念三千”的实相论。
“一念”亦称一心,指心念活动之最短时刻;“三千”表示世间与出世间一切善恶、性相等人、物差别之总和。所谓“一念三千”,即是说凡夫当下一念之中,具足三千世间之诸法性相而无欠缺。智顗在《摩诃止观》中说:“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2)也就是说,众生所起之一念之心,必属十法界(即佛、菩萨、缘觉、声闻“四圣”与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凡”,合而为十)中之某一法界,如与杀生等念与嗔恚相应,是地狱界;若与贪欲相应,是饿鬼界;若与人伦道德规范相应,是人间界;若与真如法界相应,即是佛界,等等。因此,一念与某界相应,此心即在某界。并且,此众生之一念心与一切诸法之间无有隔离,而是互具互融的。因其并非孤立,故虽在一界却同具十界。同时,于此十界又各具十界,而成百界。此百界复具足十如是,即成千如,再配以五阴(蕴)、众生、依报国土三种世间,即此三千世间具足于一念之中。“一念三千”亦名“性具”,或名“理具”。依此理具三千,而有事造三千。以此构成了“一念三千”的理论。
五、“圆融三谛”
三谛即指空、假、中三种真理。三谛说源于《中论》所说的“三是偈”:“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3)然而,包括《中论》在内的印度大小乘佛教,都是以二谛(真谛、俗谛)为通说。天台宗在二谛之外加上中道(谛),主要是用中谛联系真俗二谛,强调三谛的圆融相即,由此建立起天台宗的诸法实相论。
依智顗之《法华玄义》、《摩诃止观》等所说,此三谛分别为:(1)空谛,又作真谛、无谛。诸法本空,然众生不了,执之为实而生妄见。若以空观对治之,则执情自忘,情忘即能离于诸相,了悟真空之理。(2)假谛,又作俗谛、有谛。诸法虽即本空,然因缘聚时则历历宛然,于空中立一切法,故称假谛。(3)中谛,又作中道第一义谛。以中观观之,诸法本来不离二边、不即二边、非真非俗、即真即俗,清净洞彻,圆融无碍,故称中谛。智顗认为,“若谓即空即假即中者,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妨碍。”(4)空假中三谛本来就是一体,空具有假、中,假具有空、中,中同样具有空、假,三谛是同时存在、相合相成、圆融无碍的,所以称作“圆融三谛”或“三谛圆融”。
智顗还将止观学说运用于三谛圆融,指出空假中三谛圆融,贯通于一心。空、假、中同时具于一念,叫做“一念三千空、假、中”。修此一念三千空、假、中的三谛圆融,见空为一切智,见假为道种智,见中为一切种智。所以三谛圆融也就是三智圆融。通过圆修三谛,达到顿断三惑,圆证三智。这就是天台宗的三谛圆融的实相学说。
天台宗圆融三谛说的意图,在于告诫人们,现实世界的一切是不必回避的,只要依照佛所说的智慧就能获得对现实世界正确的认识,证知现实世界是空,是假,而后自然不必执著于现实世界,从而达到中观正道这一佛教最高的认识境界。这实际上把以前佛教所说的出世,从超现实的彼岸又拉回到现实的此岸,把以前所说的解脱简化为不必执著于现实的“觉悟”——只须消除主观妄念,便可觉悟成佛。显然,智顗和天台宗的这一主张,使芸芸众生成佛的道路变得平坦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