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蒙古草原禁牧,草原植被初步恢复

内蒙古草原禁牧,草原植被初步恢复

时间:2024-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草原植被得到初步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从2004年起每年的4月、5月份是内蒙古草原的春季禁牧期。为了草原顺利返青,这期间内蒙古不少草原禁止牲畜进入,在为期30~45天的禁牧期,蒙古族牧民需要改变祖先传下来的放牧方式,在棚舍里圈养牛羊。锡林郭勒草原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再次成为人们向往的天堂草原。

内蒙古草原禁牧,草原植被初步恢复

三、为了草原的明天

美丽的草原我们的家

草原文明和农业文明一样,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支柱之一。草原民族在历史上形成了很好的保护环境和生态的意识和观念,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马背民族创造出来的草原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历史价值,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内蒙古草原是华北平原和京津塘地区的天然屏障。经过与沙尘暴的多年斗争,这样一种认识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

人类生于自然,依赖于自然,与自然血肉相连。自然是先于人的存在,没有自然,人类不可能得到生存与发展。草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地球的一部分。草原的形成史和人类的发展史密切相关,中华民族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保护草原、善待草原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可以说他们与草原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爱护草原、珍惜草原,与草原和谐相处,应该是一种“天然的本能”。

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仅靠外在的强制是不够的,必须在人们心中构筑起牢固的生态道德防线,把习惯号令自然、改造自然的主人,变为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之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置生态环境于不顾,生态道德观念不强,不遵循自然规律,盲目开发等,造成了生态失衡的恶果。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要大力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不断促进人们生态道德的提升,用生态道德的提升促进人们增强对草原的保护意识。

草原

只有对自然、对草原有着深深的爱,才会高度的自觉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与自然的不可分性,特别是在人类走向工业社会的今天,大工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利益的无止境追求,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许多挑战与破坏,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对草原的关注与厚爱将变得非常重要、非常值得,因为保护草原、爱护草原实际上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锡林郭勒的绿色明天(www.xing528.com)

锡林郭勒草原是京、津地区及华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加速治理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不仅有利于实现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改善周边地区乃至更大范围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锡林郭勒草原的草地资源、土壤资源、水资源等状况曾在20世纪80年代做过系统的普查。至今已过去二十多年,草原的自然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想从根本上治理恶化的草原生态环境,必须全面、准确地掌握草原的现状资料。因此有必要对草原的现状进行一次综合性各学科的详查,根据普查结果,按草原现状进行科学的论证与规划,因地制宜地把生态环境建设搞好。要保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植被类型与区域水资源、土壤的条件相匹配,遵循自然规律,切实做到适地适水适草。在生态建设、水土流失治理、沙源治理工作中,合理配置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及草、灌、乔,科学确定草种、树种和林种比例。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类科研院所和专业人才的作用,指导生态环境建设。同时应建立起生态系统的监测网络,以便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实施治理后的成效及作用,对组成生态系统各因素的影响做全面的监测,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法制体系也逐步形成。近十几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草原法》、《土地法》、《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防沙治沙法》等法律、法规,对草原的开发、保护、建设有着明确的规定。近年来,各地深入贯彻落实《草原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多种措施,广泛宣传动员,层层落实责任,不断推进和完善禁牧休牧制度。截至2005年底,全国禁牧草原面积5.7亿亩,休牧草原面积5.4亿亩,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草原植被得到初步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内蒙古西部地区禁牧区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10%~20%,牧草高度增加5~25厘米,亩产草量提高15~25千克。锡林郭勒盟牧草盖度提高7%~10%,牧草高度增加4~15厘米。

为了保护草原,从2000年开始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首的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在内蒙古实施,春季休牧、禁牧轮牧、草畜平衡、生态移民等牧民们原本陌生的词汇开始与锡林郭勒牧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2002年开始,为保护草原脆弱生态,恢复草原植被,锡林郭勒盟实施了以“围封禁牧、收缩转移、集约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围封转移战略。他们以春季休牧为主,辅助全年禁牧和划区轮牧的方式实施禁牧。从2004年起每年的4月、5月份是内蒙古草原的春季禁牧期。为了草原顺利返青,这期间内蒙古不少草原禁止牲畜进入,在为期30~45天的禁牧期,蒙古族牧民需要改变祖先传下来的放牧方式,在棚舍里圈养牛羊。通过几年的治理,锡林郭勒大草原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的遏制,全盟的浮尘、扬尘和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由2000年的27次下降到2005年的6次;全盟草原植被平均盖度由1999年的30%提高到2006年的45%,西部荒漠半荒漠草场植被平均盖度由17%提高到41%。浑善达克沙地流动半流动沙丘面积由2001年的7120平方千米减少到目前的4053平方千米。

锡林郭勒草原

通过锡林郭勒盟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草原的生态得到了改善,绿色大地重归草原怀抱。天蓝了,水清了,山绿了,民富了,美丽辽阔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又以它莽莽苍苍、雄浑万里的气势和悠悠千载、壮阔博大的情怀吸引着国内外游客。锡林郭勒草原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再次成为人们向往的天堂草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