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发源于本土而孕育于汉唐宋元,是明末清初以来中国戏曲声腔的一个缩影。到唐代,四川的音乐、歌舞、戏剧已经十分繁荣,有“蜀戏冠天下”之称。其声腔主要有高腔、昆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其中以高腔的发展最为丰富完善,高腔分小生、旦角、须生、净角、丑角五个行当,各行当均有系统的表演程式,尤以文生、旦角、小丑的表演最具特色,擅长特技绝活的运用,其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均有杰出创造。
近代川剧发展至今,大致可划分为五个不同时期:
1907年—1911年,孕育与形成时期。清代形成的四川四大河道,在辛亥革命影响下,1912年冬彼此打消了门户之见,真诚地团结了起来。当时汇集成都地区的翠华、宴乐、长乐、宾乐、桂春、太洪、舒颐、彩华等班社联合组成了最有影响的戏曲团体“三庆会”,有力促进了各流派间的艺术交流。“三庆会”成立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川剧艺术家们有意识地集演出、教育、研究于一体,融昆、高、胡、弹、灯为一脉,对川剧艺术进行了革新创造,涌现出杨素兰、康芷林、肖楷臣等名家。他们除自身对演出剧目的精益求精外,还广交社会名流,为川剧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12年—1949年,诞生与成长时期。川剧第二个发展时期是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国民政府陪都,在抗日战争时期将全国戏曲演出中心转移到了四川,平剧(京剧)、桂剧、楚剧、汉剧、粤剧等纷纷拥进四川。当时川剧吸收了各个剧种的优点,其改革在众多剧种中不仅堪称典范,同时为抗战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www.xing528.com)
1950年—1966年,成熟与繁盛时期。川剧发展的第三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后,川剧新戏在新中国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发扬和光大。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川剧在反对保守停滞、显现活泼进取方面大大向前进了一步。川剧亦雅亦俗的艺术特色更为突出了。
1966年—1976年,挫折与抗争时期。此时期以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展为起点标志。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川剧经过“三改”而成熟定型并枝繁叶茂。但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萌生、成长、繁盛的川剧之花及其审美活动从来不是在“博物馆”进行的。例如从1957年起,川剧与全国戏曲一样,由于社会政治思想路线的左右摇摆以及主体戏剧审美观念的因循守旧等原因,曾因片面强调“百花齐放”和“抢救传统”而不分良莠地追求“放、放、放”,致使一些早被禁演的淫靡、恐怖的坏戏也乘机登场。1958年,又因片面强调“推陈出新”和“反映现实”而急功近利地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统赶下舞台,导致大量粗制滥造的泡沫“卫星戏”泛滥于世。虽然中央文化部根据周恩来总理“两条腿走路”的指示精神于1960年提出了现代戏、传统戏、新编历史戏“三并举”的剧目方针,但“以现代戏为纲”、“写中心、演中心”、“大写十三年”之风却愈演愈烈。乃至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四人帮”为代表的强调“三突出”、追求“高、大、全”的“极左”思潮终于风靡全国而泛滥成灾。戏曲在“十年浩劫”腥风血雨的无情摧残中,一花独放,百花凋零。剧团解体、艺人解散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川剧仅存的艺术家们,也被迫只演几个京剧样板戏。毫无疑问,自上而下的“文化大革命”对于川剧的打击是“史无前例”和毁灭性的。至此,包括川剧在内的戏曲艺术几乎完全沦落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化、概念化、类型化而耳提面命的工具。然而,尽管川剧艺术家们有的被残酷迫害致死,有的被剥夺编演权利,但仅存者们却机智地在学习和移植京剧样板戏的过程中,顽强地通过自身坚韧不拔的抗争精神维系着川剧艺术生命的潜力。
1982年—2010年,改革与振兴时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共四川省省委、四川省省政府提出“振兴川剧”口号,制定了“抢救、继承、改革、发展”的八字方针,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川剧表演艺术家的百余折优秀代表剧目进行了录音录像,使这些珍贵的艺术形象得以保存。并且在2000年后,四川省专门成立了振兴川剧办公室,更是着力对川剧进行复兴。
从历史上可以看出,川剧一直随着四川戏剧的戏曲、地方文化、现代文明的衍变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