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经验

时间:2024-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坚持人民利益标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经验唐秀玲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的范畴,其作用的发挥从根本上取决于该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反映的准确程度。这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一直拥有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了人民这一根本利益要求,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经验

坚持人民利益标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经验

唐秀玲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的范畴,其作用的发挥从根本上取决于该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反映的准确程度。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时候起就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并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其理论形态。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够吸引和凝聚广大群众,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人民利益的根本价值取向,努力满足不同时期最广大人民最真实、最迫切的利益要求,从而不断增强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和生命力。

一、追求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

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有的一种观念体系,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尽管人们对于意识形态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意识形态源自阶级利益的需要。马克思指出,人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围绕利益展开的过程,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范畴。一种意识形态是否具备吸引力和凝聚力,根本上取决于其所代表的利益关系是否得到相应群体的认同。而只有当人们对现实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并能预见一个值得为之奋斗的未来时,才会产生一定的认同倾向和情感,又当这种情感不断得到强化才会上升为稳定的信念和信仰。

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动因。“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是思想的基础,没有利益的需要,意识形态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恩格斯也曾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一般而言,需求产生利益,利益引发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导向利益目标。当然,由于人的需求是多样的,而且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因此人们所追求的利益也必然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长远的,也有眼前的。如果一种意识形态既能深刻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又能帮助人们理解一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各种社会现象,就容易被人们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受到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追随和认同,就在于它从根本上揭示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受压迫受剥削的阶级根源,并为他们指出了一条解放自己并最终解放全人类的光明大道。马克思在总结法国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时就认为,一是因为法国的资产阶级提出的一些政治观念脱离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认同基础。二是资产阶级利益机制的阶级虚伪性。拿破仑为了获得占法国人口总数三分之二以上农民同盟军的支持,提出了关于废除葡萄酒税的口号,但后来却并未真正兑现。马克思引用拿破仑的回忆说:“恢复葡萄酒税是使他垮台的最大原因,因为这使法国南部的农民脱离了他。”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绝不是偶然的,是人们经过反复比较后理性选择的结果。众所周知,在近代中国,传统儒学因无力回应来自西方的挑战,最终丧失了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一批仁人志士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之道,却发现西方资本主义理论也无法解决中国的问题。于是,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将目光转向了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其结果使马克思主义从众多的社会思潮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导思想,并随着革命的胜利上升为主流意识形态。最根本的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宣称,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且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真正找到了实现这一社会理想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要实现共产主义,不仅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而且还要“依靠从个人利益上的关心”,否则,“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向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这种内在的科学本质,符合中国贫苦大众迫切改变社会现状的愿望,切中了中国的现实问题,为苦难的中国人民指出了光明的前景,因而得到了中国人民的认同和接受。

二、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90年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

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来意识形态建设历程,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始终保持着一个不变的主题,就是力求反映和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一直拥有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根本原因。

(一)“翻身解放、当家做主”:毛泽东思想准确把握了深受压迫的中国人民对建立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的强烈渴求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的大半个世纪里,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社会分崩离析,人民衣食无着,甚至到了亡国灭种的危险边缘,人们强烈渴望早日摆脱这种悲惨境遇,尽快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因此,“翻身解放、当家做主”就成了当时最广大人民最大、最根本的利益所在。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了人民这一根本利益要求,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并且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艰辛探索中,明确回答了反帝和反封建如何结合、革命由谁来领导、依靠哪些阶级力量、通过什么路径取得革命的胜利等这些事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并由此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因此,可以说毛泽东思想就是紧紧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翻身解放这一切身利益而展开的。

在领导广大人民求生存、争自由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人数占绝大多数,农民问题就是最为突出的问题,而农民最直接的利益就是土地问题。“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为赢得农民、为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之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展人民群众这一利益要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组织建立工会、农会,提出了反对大地主、打倒土豪劣绅、取消苛捐杂税等主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提出一切权力归工农代表会议的口号,在革命苏区,领导人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在动员各方面力量开展民族战争的同时,在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解放战争时期,实行土地改革,使耕者有其田。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了人民福祉,从而获得了广大人民由衷的拥护和支持,汇聚了强大的反帝、反封建力量。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局面,我们党提出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展镇压反革命和整党整风运动等,旨在进一步实现和巩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由此激发出来的主人翁精神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讲,从新中国成立初到1957年的合作化运动切合了当时广大人民担心两极分化、抵御自然灾害、发展生产的根本要求。后来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尽管有较大的浮夸成分,但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当时不甘落后、不甘任人欺凌宰割、奋发图强的强烈愿望。正是基于现实利益的实现和对未来利益的向往,人民群众才与我们党一道度过了极其困难的时期,即使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封锁、干扰、破坏,也取得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就。

(二)改革开放、共同富裕:邓小平理论真切反映了人民群众摆脱贫穷、追求富裕的迫切愿望

由于种种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进行了近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国家却没有摆脱贫穷,甚至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沿。于是,广大人民群众“当家做主人”后要求走出饥饿、实现温饱、追求富裕的愿望日益强烈。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应民意,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决策,果断地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在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和探索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明确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不仅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而且还为实现这一目标指明了路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从解决温饱、摆脱贫穷到实现小康、走向富裕,再到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且这三步也不是各个地方、每个人都同时实现,“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为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加快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超常的胆识智慧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资本主义普遍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刻变革。无论是“三步走”发展战略,还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对接,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方面都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

邓小平同志不仅着眼于最广大人民根本的、长远的利益,还特别强调现实的物质利益对于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他说:“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不仅“改革开放”、“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共同富裕”等这些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的语汇不断被强调,而且市场经济、承包制招商引资股份制等有利于发展生产的经济手段与政策措施,在新的意识形态话语中也得到认可,并在事实上成为新的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以极大热情投身到经济建设之中,形成了推动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

(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时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党执政的新要求

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历程,一个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迅速崛起,一个强调竞争和充满活力的新社会逐渐形成。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在解决温饱、走向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其需求又有了新的提升,尤其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如政治领域出现的权力失范现象、分配领域存在的收入差距和思想领域的多样化等问题,人们要求正义、秩序、法治等呼声日益强烈,对党执政的要求和心理预期越来越高,这必然需要党的意识形态积极予以回应。

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的思想精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大目标和任务作为自己奋斗的方向,而且把党的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首先,突出强调“根本”,要求党要时刻把人民利益摆在“根本”位置上。我们看到,无论是中央文件,还是江泽民的一系列论述,经常使用“根本”二字来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方法,如“根本要求”、“根本保证”、“根本工作路线”等。其次,突出强调“始终”,要求党要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放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强调“始终”二字,体现了在持续发展的动态历史进程中党永远不变的决心和追求,要求无论何时何地,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要准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求,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以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动摇,不以领导人的更替而改变。

(四)公平正义和谐幸福:科学发展观顺应了人民群众要求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

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成员利益诉求又有了很大变化。过去由于经济贫困,社会成员诉求的基本是经济利益,而现在很大程度上转向了政治权利,共享改革成果的呼声越来越高,公平、正义、个人权益、机会均等等概念逐步进入人们的精神视野和话语体系。社会成员也不仅仅以执政党的政治理想和纲领主张作为评判标准,而是以社会问题及其具体解决方案和实施成效进行考量。(www.xing528.com)

正是对人民群众这种利益要求的准确把握,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坚持和发展了“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不变的价值追求,形成了一系列创造性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和谐”“幸福”、“尊严”、“体面”等概念和词汇频频见诸媒体,让人倍感关怀和温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承诺不断在耳边响起,让人难掩兴奋之情。这样的执政理念已逐渐融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之中。

科学发展观自提出近10年来,我们党不仅在理论上不断丰富和完善,而且在实践中予以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等,这一系列战略部署和实践展开,要求我们必须在继续加快发展的同时尤其注重发展的质量,既要继续做大“蛋糕”,更要公平、公正地分好“蛋糕”。科学发展观还反复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价值理念,要求我们既要把握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又要满足人民群众当下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既要为群众解决大事、难事、要事、急事,也要为群众解决小事、琐事和平常事,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深刻启示:现阶段党的意识形态创新必须更加关注民生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求

90年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经验启示我们,只要坚持把自己的远大理想与对人民群众的现实关怀统一起来,并在实践中予以真实体现,就能不断得到人民的拥护、爱戴,就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人自身发展的全面性要求越来越强烈,对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问题的关注最为迫切。因此,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意识形态无论是内容构建还是形式创新都必须反映社会成员这种现实利益诉求,更加彰显人文关怀,始终坚持把增进社会成员的共同福祉作为根本价值。

(一)要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对民生内涵的当代拓展

民生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1905年,孙中山曾对民生概念做过解释,他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在经典马克思主义那里,民生最基本的含义是指人的生存生活,如吃、穿、住、行等。马克思说,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在新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丰富和发展了民生的内涵。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在阐述“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目标任务时,把当前的民生问题,概括为教育、就业、分配、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社会管理等六大问题,并提出我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目标就是要着力解决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突出问题。显然,这里的“民生”更具有了现代意蕴和中国意识,不仅是指生存问题,还包括了发展问题;不仅是指人的物质生活,也包含了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历史使命。

(二)要进一步夯实解决民生问题进而增强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物质基础

物质决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无论哪种类型的社会意识形态,作为观念上层建筑,归根到底要受制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作为执政党要成功地说服社会各阶级接受本阶级的政治信仰、道德观念以及文化价值并予以服从,实现其“文化领导权”,就必须不断夯实这种意识形态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意识形态首先应着力满足人民大众不断增长的物质要求,并引导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唯有如此人们才能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针对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党内和社会上出现的对社会主义不信任的情绪时曾强调:“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如果我们本世纪内达到了小康水平,那就可以使他们清醒一点;到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时,就会大进一步地说服他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才会真正认识到自己错了。”党的意识形态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绝不仅仅只指向遥远的未来,还要体现于当下。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继续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发展,为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进而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的解释力和说服力。

(三)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来看,意识形态的功能并不单纯在于反作用和服务于经济基础,它还要满足人的物质生活之上的精神需求,而这正是人超越于其他生物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更是人的发展的更高层次要求。马克思主义始终强调,一切社会历史活动,都必须在根本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利于人民群众作为“人”所具有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及其才能的全面发展。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应当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思想,到列宁关于保障“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思考,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因此,现阶段党的意识形态建设要把着眼点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智慧和潜力上来,不断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今天,我们尤其要把民生问题的解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促进民生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要见“物”,更要见“人”,要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努力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使党的民生价值理念、政策主张和具体措施获得公众以精神价值为基础的更高层次的支持。

(四)要坚持公平正义尺度,努力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民生问题的形成,既有发展不够充分带来的财力、资源、收入和财富等方面的数量因素,也有与之相关联的结构因素和政策因素,一定程度上与资源配置上的失衡有关。从目前多发凸显的社会矛盾看,从燃点多、燃点低的社会问题看,根源就在经济发展的成果还没有公平公正地落实到老百姓的民生福利上。因此,现阶段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一定要更加关注人们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的现实,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实施。要从开放后人们个性日益张扬的现实出发,在强调人民群众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同时关注具体个人的利益需要,对与普通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统筹安排,切实维护好、实现好人们当前的具体利益;要让社会各个利益群体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同时努力构建利益综合和调处的科学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和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探索新形势群众工作的新方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要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用老百姓最熟悉的、最乐于接受的语言来表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群众所关注的、感到最困惑的现实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范围,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总之,人民的利益需求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始终坚持人民利益标准,才能不断创新凝聚党心民心的思想理念,才能始终获得人民的拥戴,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

①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⑤埃德加·斯诺.斯诺眼中的中国[M].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2.

⑥⑦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⑧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