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党的创新理论实践特色

党的创新理论实践特色

时间:2024-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创新理论实践特色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曾德胜在新时期,党的创新理论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主题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实践主题是高度统一的。这表明党的理论创新的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实践服务的。

党的创新理论实践特色

党的创新理论实践特色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曾德胜

在新时期,党的创新理论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具有的鲜明的实践特色,决定了它必然同时具有鲜明的大众化特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其实践特色的内在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

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并在指导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实践特色。

(一)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认识来源于实践。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深厚的实践源泉。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正是适应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实践需要而形成和发展的。

1.理论创新主题来源于实践主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此,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实践主题。这一实践主题也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主题。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是紧紧围绕这一实践主题展开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在实践和理论上提出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党正是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正确回答了这一基本问题而创立邓小平理论的。世纪之交,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不仅需要深化“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而且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必须解决好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我们党围绕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在推进党的建设的实践探索中,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党深刻把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实践主题,在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基本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理论主题与实践主题的一致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实践特征。

2.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源泉。毛泽东将实践观点与群众观点统一起来,把党的认识路线概括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刻揭示了党的理论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党的认识路线最重要的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集中群众智慧。毛泽东曾经把中央领导机关比作一个制造思想产品的工厂。他说:“原料都是从工人、农民那里拿来的,都是从地方拿来的。中共中央好比是个加工厂,它拿这些原料加以制造,而且要制作得好,制作得不好就犯错误。知识来源于群众。”人民群众是改造世界的主体,也是认识世界的主体。正是人民群众创造性的实践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养分。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党始终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深入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代表群众利益,善于从群众中汲取智慧,把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科学理论,并使其在群众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再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如此循环往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这一特点,同样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实践特色。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当代实践发展的深刻把握,是在解决时代重大问题中发展的。实践的发展推动时代的发展,实践的创新推动理论的创新。站在时代的前沿,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是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特点。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实践动力,体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鲜明实践特色。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对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既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依据,又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实践动力。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既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结合新的实践,总结新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邓小平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和新发展,邓小平说:“我们不靠上帝,而靠自己努力,靠不断总结经验,坚定地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深刻把握时代新实践和新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二)服务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使命

1.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主题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实践主题是高度统一的。也就是说,这一理论体系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同时也是现实生活中的重大实际问题。这表明党的理论创新的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实践服务的。在理论创新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求真务实,把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统一起来,把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同回答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的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同解决国计民生重大现实矛盾结合起来,同指导和推动改革发展结合起来,以此作为理论的价值追求。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由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而且也是一整套系统的治国理政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系,以此不断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使命。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同时能动地指导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胡锦涛说:“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工作,目的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使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同时,改革开放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推进的。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回答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取得政权并长期执政之后,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回答了如何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走科学发展之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服务实践这一理论使命,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显示了它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二、实践视角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品格,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实践特色的过程。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其实践特色的内在要求

实践品格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曾明确地把自己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并指出,真正的实践是“现实的和实证的理论的条件”。马克思主义源于社会实践,立足于现实生活。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任何其他学说的根本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者创立自己的学说,不是为了构建束之高阁的理论体系,而是为了教育武装群众,从而发动群众完成历史赋予自己的伟大使命。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战斗力就在于它强烈的实践性和鲜明的大众性,因而其理论的实践性和大众化是完全统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实践特色这一本质特征,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从观念原则出发,通过逻辑推演而构造的理论体系,而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并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科学体系。它不是远离生活、脱离实际的纯粹思辨理论和经院哲学,而是深深根植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之中的。它是来自实践,又有效地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实践特色,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是其内在的实践诉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种普遍性的实践品格,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实践化的过程,也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因此,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与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是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的。首先,实践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实现程度,最终体现在广大人民创造历史的实践结果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本质,必须通过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来体现。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认识、运用、检验和发展理论的辩证过程。这一过程,既是发挥理论“改变世界”的功能,实现理论的实践价值的内在要求,也是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群众,在最广阔、最深刻的人民群众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过程中,必定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推进理论创新和增强其实践特色的群众基础

从实践观点来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发展理论和增强其实践特色的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大众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离开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不可能丰富、完善和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再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如此循环往复,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途径,是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产生于人民大众的实践,也必须回到人民大众的实践中而实现其大众化。也就是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和掌握,成为大众化的理论,才能丰富完善和不断发展,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理论与群众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理论、发展和创新理论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科学理论才能转化成为人民群众实践的物质力量,才能更好地实现其服务实践的理论使命。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会不断得到提升,这又为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奠定了重要的群众基础。

三、坚持实践特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www.xing528.com)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坚持实践特色,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原则和方法论。

(一)坚持在理论指导实践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毛泽东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理论如果离开人民群众的实践,不能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就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更不可能实现其大众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所以需要和能够实现,最根本的在于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需要,理论才能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为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群众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指导新的实践。在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可以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深刻感受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从而自觉地认知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可以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普及的广度和深度。由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只有坚持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特色,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会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情况下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推进我们事业的发展。

(二)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理论创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理论形式的民族化和通俗化,使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根本上说,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是马克思主义要体现时代性,增强理论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因为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才能掌握群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彻底性,只有在新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中才能有效增强,为此必须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前提,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和结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者是相互促进的。理论只有反映时代的声音,科学回答时代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它才受到群众的欢迎,才更为群众所接受。因此,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仅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也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坚持理论通俗化和民族化,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大众的吸引力

列宁曾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学说,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要教育人民、掌握群众,必须经通俗化的转化过程,才能真正吸引大众。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俗化和民族化是其实践特色在理论表现形式上的必然要求,它生动地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性、民族性和通俗性的内在统一。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都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是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又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正是由于建立在通俗化共识的基础上,才使得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能够迅速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强烈共鸣。当然,通俗化不是简单化,更不是庸俗化,而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理论成果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的生动形式,从大众生活的角度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用大众熟悉的语言和具体生动的事例来回答大家关心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这种深入浅出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工作,不是空洞抽象的理论说教,而是基于实践需求的有的放矢的创造性理论教育活动。坚持理论通俗化,不仅激发群众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兴趣,而且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

(四)坚持实践标准,以理论的实践成效增进大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产生实际成效,需要完成从思想认同到实践认同的转化。因为老百姓最看重实际,空洞的理论是无法说服群众和赢得群众的。对此,邓小平曾直截了当地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以改革发展的成果检验理论,使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自身生活的提高中感悟理论的正确性,增进大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为此,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始终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需要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解决人们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为突破口,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是大众的理论,是为大众谋福利的。只有这样,理论才彻底,才能说服群众,才能为群众所掌握。

(五)坚持学马列“要管用”的原则,以先进典型引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邓小平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这是突出马列主义的实践品格,坚持在实践中学习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原则。在实践中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善于将真理人格化具体化,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好方法。先进典型包括先进人物、先进集体、先进单位、先进地区等,这些先进典型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管用”的实践性,具有巨大的示范引导作用。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先进典型是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榜样,他们以其突出的工作业绩、高尚的道德形象和巨大的人格感召力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航标。实践证明,用先进典型事迹教育群众,比单纯讲道理更富有说服力、影响力和感染力。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和新中国建设的历程中,涌现了许许多多感动中国的仁人志士和先进人物,为全党全社会做出了表率。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特色,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以典型示范引路,对于建设学习型政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5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7.

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8.

⑥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07-02.

⑦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⑧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4.

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