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领导者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一、加强学习
学习,是提高领导者素质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之一,是领导者加强自身修养的一项基本功。
(一)加强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加强学习是当代科技和管理加速发展的需要。国外有人统计,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新发明,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与此同时,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据美国工程教育协会统计,1965年毕业的大学生,5年后知识陈旧率为45%,15年后为70%;1976年毕业的大学生,4年后将有50%的知识陈旧,10年后全部知识陈旧。这些数据虽然不十分准确,但趋势是明显的。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当代生产、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都处在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之中,领导干部如果不注意不断地加强学习,很快就会落后于形势、落伍于下属。
(二)加强学习是党培养提高干部的重要方法
我们党历来重视通过学习提高干部素质,每当革命和建设发展到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全党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时,更是特别强调领导干部的学习问题。1978年12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的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时,邓小平继承我们党的这一优良传统,明确提出:“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80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取得的每一个发展和胜利,都同不断地学习密不可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学习。
20世纪末,在全党范围内进行的“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活动的第一条就是“讲学习”,可见学习的重要性。在新的世纪,不会学习的领导不是好领导,不配当领导。
(三)主要是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
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领导者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最根本的是学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理论成果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实现了新的飞跃。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学习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要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努力学习和掌握贯串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学好这些理论的同时,要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和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现代管理学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这些内容的学习对提高领导者的素质都是十分迫切和至关重要的。
二、建立和健全领导干部教育和培训制度
通过加强学习,更新和补充知识,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关键是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制度。
(一)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教育和培训制度是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十分重视建立和健全领导干部教育和培训的制度。二十几年来,我们按照干部“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和干部教育、培训经常化、正规化、制度化的要求,大力培养各级领导干部,使干部队伍较好地适应了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执政能力的新形势。但也应看到,干部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化程度还不高。主要表现在:有些制度不够完善,已有的制度还不配套,制度的坚持执行也不够。这种状况不解决,就会干扰我国领导干部素质的提高。加强学习是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重视高级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些国家为了建立和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都非常重视有计划、系统地培养其高级管理人员。前联邦德国公司用于职工再培训的开支已从1985年的100亿马克增加到1989年的150亿马克,其中近40%的费用用于占职工总数不到10%的高层次领导者的身上。在发达国家这一问题越来越被重视。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领导者素质,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领导干部的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化工作,已经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二)建立和健全领导干部教育和培训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教育和培训领导干部,要建立和健全四项制度:
第一,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底的系统理论培训制度。从干部成长规律看,年轻时,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打下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是十分重要的。现在,我国各级领导干部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了,他们在大学里普遍学过马克思主义课程。但是,那只是作为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来学的。作为领导干部,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他们经过一定的实际工作锻炼以后,再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在这方面,中央已经作了一些规定,如省(部)级以上的后备干部,应送中央党校进行为期一年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内政治生活基本准则的培训;对省(部)级以下的青年领导干部,也建立起了相应的系统理论培训制度;地(市)以上党校要开办青年干部培训班,承担这项系统理论培训任务。
第二,全面提高领导素质的岗位培训和任职资格培训制度。对已经担负一定领导工作,并且将进入新的领导层次工作的干部,要根据他们履行职责的需要,进行岗位培训和任职资格培训。一般应该在上岗前或上岗后的短期内培训,逐步做到先培训后上岗或持证上岗。目前,这种培训要求已经在中央、国务院的一些文件中做了规定,并得以落实。
第三,不断提高素质的定期轮训制度。领导者所面临的环境和任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一次系统的理论培训和岗位培训是不够的,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定期接受再培训。《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省部级在职领导干部学习制度的通知》规定:省部级领导干部,每届任期内,必须到中央党校进修一次,处级青年干部分别到同级党校脱产轮训,每次不得少于三个月。
第四,在职学习制度。脱离工作岗位到党校、干部院校进行培训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对大多数干部来说,面宽、量大、时间长的是在职学习。在职学习有多种不同形式。如制订计划,个人自学;每年暂离工作,用十天、半月读些书,思考、研究些问题;成立中心组集体学习;根据需要,由有关部门举办短期专题研讨班等。
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重在落实,为了确保坚持、执行制度,需要注意三点:首先,提高教育和培训质量,增强教育和培训的吸引力,以保证制度的贯彻执行。其次,完善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机制,从外部形成坚持制度的动力。最后,提高领导者学习的自觉性和迫切性,形成坚持制度的内在动力。
三、实践锻炼
(一)实践锻炼是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最基本的形式是生产活动,除此之外,还包括政治活动、教育活动、文艺活动、科学实验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目的,它推动了认识的发展,并且作为唯一标准检验认识的真理性。这一科学观点给我们认识干部成长的基本规律,研究提高领导者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指出了方向。
领导者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实践锻炼,也为无数事实所证明。韩非子曾说:“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南宋诗人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孟子也说过,在历史上担当大任、起过作用的人物,都经过艰苦磨炼的过程,所谓“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是古人从无数历史事实和亲身体验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说明了艰苦环境、基层锻炼等实践活动对人才成长的重要作用;说明了实践是个“大熔炉”,可以从中锤炼出优秀品质;实践是个大“课堂”,可以从中获得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因此,实践锻炼是领导者加强修养、提高素质的基本途径。
江泽民说:“在实践中锻炼干部,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一条根本途径”(30)(www.xing528.com)
(二)在实践锻炼中培养提高干部素质的制度
我们党在干部工作中一贯倡导并且实行通过实践锻炼培养提高干部素质的制度,在这方面,党和国家制定了不少具体的政策措施,也建立了一些制度。具体有:
1.领导干部下基层的制度
1990年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扎实实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每年拿出一定时间,蹲点调查研究,从群众中吸取智慧和营养。
2.领导干部交流制度
1990年,党中央作出决定,要求把党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的交流制度化、经常化,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对那些有培养前途,但缺少基层工作经验和台阶锻炼的中青年干部,派下去任职;还要选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青年干部到上级机关任职,同时采用挂职、岗位轮换的形式培养锻炼干部。
我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辛勤劳动在科研、教育、生产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我们党和国家十分注意把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近些年,党和国家又推行了考试考核、择优录用国家公务员,完善干部聘用的制度。这些工作已开始走向制度化轨道。
4.把经过实践考验证明合格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及时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的制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干部人事工作中,破除论资排辈的陈腐观念,破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破除干部人事工作的封闭、神秘化倾向,积极推进和实行干部离退休制度、干部能上能下制度、民主评议、民主选举干部制度,较好地保证了那些群众公认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并且作出实绩的中青年干部及时走向领导岗位。
5.高校应届毕业生下基层锻炼的制度
实行这一制度是中共中央1984年作出的决定,1989年又重申了这一做法。这一做法可以避免青年学生从校门直接进入机关所产生的某些不适应现象,有利于他们在实践锻炼中了解基层,了解群众,了解国情,培养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在将来胜任更重要岗位的工作。北京市这几年开始从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中招募“村官”,有志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学生有了深入基层的宝贵机会,而他们的聪明才智也可以奉献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6.出国出境培训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领导干部出国出境培训也成常态。清华大学薛澜教授指出:我国第一批领导出国出境培训的是,1995年江苏省组织的“跨世纪干部活动培训班”。后来其他省份陆续也有,还有到美国肯尼迪学院等地参加培训的。(31)
以上这些制度的实行,较好地保证了各级领导干部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些制度有的还没有落实,有的还很不完善,需要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统筹规划,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此外,为了增强实践锻炼的效果,一定要坚持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有机结合的优良传统。
本章小结
1.领导的素质
了解领导素质的内容及其重要性。领导的素质既取决于先天的条件,又与后天的努力不可分。领导的素质是领导“权力资本”的重要构成,是领导做好工作的基础。领导素质的优劣决定领导实践的成败。
2.领导素质的基本特点
领导素质具有时代性、综合性、层次性的特点。
3.领导素质的基本内容
通过学习了解领导素质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即德与才。懂得一个称职的领导必须“德才兼备”的道理。“德”这一部分,表现为政治品德与道德品质;“才”这一部分,体现在领导的能力、文化知识、心理素质等方面上。
4.领导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领导素质提高的途径、措施与方法;领导素质的提高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重要概念
领导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