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创新外来人口管理中的体制与机制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人多地少、资源稀少。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千米,为全国的1.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1978年浙江省常住人口为3 800万人,而当年的贫困人口数量为1 200万人,农村贫困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帷幕,浙江省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农业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工商业,大量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这是农民工群体形成的“推力”。同时,随着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政策的引导,东南沿海率先实施外向型经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及服务业迅速崛起,城市急需大量劳动力,这是农民工群体形成的“拉力”。可以说,改革开放为外来农民工流入浙江省提供了大的社会环境。同时,浙江省反贫困措施得力,市场取向的改革起步比较早,坚持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激发人民群众创业就业的活力,形成“百万能人创业带动千万民众就业”的反结构性贫困机制。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比较快,使得劳动密集型的第二、三产业比重大,中小企业多,加上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和“三资”企业共同发展,劳动力需求量急剧上升。为此,大量的省内农村劳动力迅速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上来,省外农民工也大量地涌入到浙江省就业,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据浙江省公安厅2007年6月30日零点统计,全省暂住人口总数为1 670.7万人,比2006年同期增加210.9万人,比2000年同期增加1 266.5万人。另据2010年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浙江省户籍人口为5 442万人,外来人口达1 950.3万人,其中来自省外的达1 697.7万人。有的地方外来人口已大大超过当地的常住户籍人口,如义乌市的户籍人口为74万人,外来人口达到143万人。在一些地区的专业市场和工业园区附近的乡镇和村,外来人口常常是数倍于户籍人口。在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也改变了浙江省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广大城乡社区新居民的生活与管理模式。(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