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是一个有600多年历史的古老兵种,自从诞生之日起,它就以焕发的雄姿驰骋于战场,在历次战役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前苏联炮兵大显神威,屡建奇功。因此,前苏联红军的最高统帅斯大林把炮兵誉为“战争之神”。
一、火铳初显锋芒
中国是炮兵和火炮的故乡,现代火炮是从抛石机发展而来的、其雏形是火铳。火铳产生并发展于古代绵艮的战争之中,对数代封建王朝的更迭和历史的进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它是我国明朝创建的“功臣”。约在14世纪中叶,火铳的制造技术已经日臻成熟,并广泛用于战争。元朝发明的火铳,却为明王朝的创始建立功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鄱阳湖之战。
明代长城上的火炮
元朝至正23年(1363年) 7月20日,朱元璋大军与自称汉帝的陈友谅之强大水师在鄱阳湖康郎山水域相遇。第二天,陈友谅率大型战船驶向朱营水寨时,朱元璋令战将徐达、参政常遇春分别带领舟师驶向陈友谅的战船编队。陈友谅发现对方的战船体小,简直不能与己方的大型战船相比,根本不把对手放在眼里,即令所属船队出击,以大船当头摆阵,准备迎击朱元璋的水军。朱军的战船逐渐向前接近。当行至适当位置时,突然“电闪雷鸣”,万弹齐发,数不清的炮弹带着怪怪的呼啸声飞向陈友谅的大船,陈友谅的大船纷纷中弹起火。徐达、常遇春抓住战机继续指挥炮手猛攻。顷刻之间,陈友谅的巨型战船中有20余艘顷刻受到重创,不久便葬身湖底.死伤数万人之多,陈军元气大伤,朱元璋首战告捷,为尔后胜利奠定了牢不可破的基础。7月22日下午,朱元璋乘胜进攻,在炮火的掩护下继续扩大战果,陈友谅的战船又被烧毁数百艘,人员死伤过半。陈友谅的弟弟陈友仁、陈友贵等重要将领被烧死,陈军元气大伤,朱元璋完全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为全歼陈军统一江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在4年之后,朱元璋正式建立明王朝,建元洪武,定都南京。
在明朝我国的古代火炮有了较大的进步。由简单的小型火铳(筒)发展到巨型火炮,由前装炮发展到后装炮,有些火炮有了较完善的瞄准装置,部分火炮装上炮车、炮架,炮弹由实心弹发展到爆炸弹。火炮制造技术上的这些进步不仅使火炮的威力、发射速度、射击准确性、火力与火炮的机动性都有了显著提高,促进了炮兵的发展,在作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迫击炮逢运出世
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日俄双方在中国争夺旅顺口,日军以“步步为营”的战法,把堑壕和筑垒挖到了距俄军只有70至80米的地方,形成了与俄军近距离对峙的态势,对俄军十分不利。
日俄旅顺口大战时的沙俄炮队
俄军为了遏制日军的行动,使用了各种火炮轰击日军的堑壕和堑壕内的步兵,均因距离太近不能奏效。一名叫波德古尔斯基的中尉建议使用水雷投射器发射水雷以歼灭堑壕内的日军,这就是制造迫击炮的最初构想。后来,俄军在炮兵技术副主任戈比亚托的领导下,制造出一种超口径(炮弹的前半部分大于火炮的口径)长杆弹,使用海军47毫米火炮发射,这就是最初最早的迫击炮和迫击炮弹。作战中,日军饱尝了空中飞雷的厉害,俄军初战告捷。此次战争后不久,欧美各国相继制造,迫击炮得到广泛应用。俄军在世界上首创了迫击炮,日军首尝了迫击炮的苦头,迫击炮也成了旅顺之战的英雄,但是这些都是在中国旅顺发生的,是当时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中国领土时发生的,最深受其害的还是当地的中国百姓,迫击炮的发明也记录着一段中国的屈辱历史。
三、火爆的“喀秋莎”
二战时,在苏军中有一个美丽的称谓——“喀秋莎”。
“喀秋莎”火箭炮是多轨道、多联装式火箭炮,其口径为132毫米,一次齐射可发射16发火箭弹。最大射程为8.5千米。发射速度很快,它既可单发射,也可等速连射,或者齐射,16发火箭弹只要7~10秒即可发射完毕,重新装填一次火箭弹也只要5~10分钟。因此,在短时间内,能在进攻或防御的主要方向上形成强大且密集的火力,能对敌集结的有生力量和装甲战车等较大面积的集群目标给予压制和杀伤。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军在斯摩棱斯克的奥尔沙地区,与德军展开一场激战。此间,苏军把最初制造的5门火箭炮组成一个火箭炮兵连运抵奥尔沙前线,这个连一次齐射80发火箭弹,摧毁了敌人军用列车和铁路枢纽站。这种火箭炮发射时,声音不同于身管火炮,有一种刺耳的啸叫声,特别是火力很猛烈,将德军的军用列车及其铁路枢纽站全部摧毁。当时,火箭炮发射时,好似火山喷出炽热的岩浆,铺天盖地倾泻在敌军阵地上,声似雷鸣虎啸,势如排山倒海,只见浓烟滚滚,给敌有生力量以毁灭性杀伤,给整个敌军士气以巨大创伤。
“喀秋莎”火箭炮
在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集中了大量“喀秋莎”火箭炮,压制敌炮兵阵地。1942年9月5日拂晓,苏第24集团军、近卫军第1集团军和第66集团军,在正面战场上开始了炮火准备,“喀秋莎”齐射后,部队发起了冲锋。瞬问,火光闪,炮声隆,顿时使敌炮成了哑巴。被俘德军士兵供认:“……从没见过这样猛烈的炮火,它使大地颤抖,房子玻璃破碎。”攻克柏林时,苏军集中了2992门“喀秋莎”火箭炮,火箭炮射击的火光,把整个大地照得雪亮,紧接着响起了震天动地的隆隆声。德军在最初的一瞬间还有还击,随着火箭炮不断射击,便毫无抵抗动,纵深8千米的范围内德军受到压制,有的被消灭。
“喀秋莎”不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消灭了很多德军,在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也曾用火箭炮给美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后的第四年,即1943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得到一份重要情报,希特勒决定要运用一种秘密武器,大规模地袭击英国伦敦,并狂妄地扬言要将伦敦夷为平地,以此来迫使英国投降。丘吉尔下达命令,一定要弄清楚并摧毁这一秘密武器。
英国皇家空军接到命令后,紧急出动几十架侦察机,不惜冒着被德军击落的危险,强行飞入德军占领地区和德国本土进行反复侦察,发现在沿海针对伦敦的方向上,竖立着不少巨大的好像滑雪板似的东西,认定这是一种新的“火箭”发射架,同时英国情报机关也得知德国正在积极制造一种新式武器——导弹。
1943年8月17日,英国皇家空军出动了300余架飞机飞向德国,共投掷了1500多吨炸弹轰炸德军的导弹基地,一举将德军多年经营的发射台、风洞、实验室等设施摧毁,使希特勒的秘密武器在没使用前就遭到了严重打击。但德国并没有完全丧失导弹的研制能力,也没有停止发射导弹的准备工作,而是将导弹发射架转入森林,并严加伪装,导弹研制中心转到山洞中,继续加紧生产,使英国发现不了,放松了警惕。而就在这时,横祸飞来。
1944年6月13日夜,当伦敦的市民已陆续就寝休息。突然,刺耳的防空警报声撕破夜空的宁静,紧接着轰隆轰隆的巨大爆炸声,在伦敦城内不断响起,整个伦敦在爆炸声中摇动,顿时,满城硝烟滚滚、房屋倒塌,大人小孩哭喊声连成一片,恐怖笼罩着伦敦的夜幕。
组装运输中的德国V-1导弹
德国V-2导弹
事后经多方侦查,英国确定这是德国法西斯从200~300千米外发射的导弹。他们称该导弹为嗡嗡弹,分V-1、V-2两种型号。德国使用导弹对伦敦持续袭击3个月之久,给伦敦带来了灾难,使2万多座建筑物被炸毁,5500余人丧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的V-1、V-2导弹及相关的技术资料和研制人员成了苏、美两国的战利品。在此基础上,两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研制。目前已有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200余种导弹先后装备于各国军队,导弹已成为现代战争中最重要的兵器之一。尽管V-1、V-2导弹没能改变德国法西斯最终灭亡的命运,但是作为一种威力大、射程远、精度高的新型武器,从一开始就展现了强大的军事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开创了导弹时代的新纪元,拉开了今天导弹战的帷幕。
五、二战之中赢得“战争之神”的美名
回首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战例不胜枚举,而其中最惊心动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当属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次战役时间长、规模大、歼敌数量多,最主要的是它把法西斯德国的进攻势头快速地推向了顶点,并打向没落。它作为一个转折点,彻底打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德军从此不可逆转地走向失败。炮兵在这次战役中也以其卓越的表现赢得了“战争之神”的美名。
斯大林格勒战役从1942年7月17日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开始,至1943年2月2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域全歼德军结束,共分为两个大阶段,一是苏军防御阶段,二是苏军反攻阶段。
在苏军防御阶段,德军以其第6集团军为主力开始发动进攻,约25万人,坦克740辆,火炮和迫击炮7500门,另有1200架飞机支援其作战。苏军真正的防御部队约16万人,400余辆坦克,2200门火炮和迫击炮及近300架作战飞机的支援。兵力相差悬殊,苏军很被动,德军于9月初兵临斯大林格勒城下,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把苏军压缩到拖拉机厂、“街垒”厂和“红十月”厂等三个狭小地块,但始终没能完全占领斯大林格勒,双方进入“绞杀”状态。苏军很顽强,依靠街垒战“严防死守”,把大炮推到了街道上,一条街道一条街道地阻击敌人,一幢房屋一幢房屋地与敌争夺。到防御阶段结束之时,德军进攻了四个月,死伤近70万人,损失火炮和迫击炮2000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000余辆、飞机1400余架,但始终对其所企盼的胜利可望而不可即。
11月19日,苏军集中11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55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463辆,作战飞机1350架实施反攻。德军也有10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029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675辆,作战飞机1216架。苏军在防御阶段就开始注重炮兵的集中与优势运用,到反攻时,苏军火炮数量已从防御阶段的2000~3000门对7500门,发展到15500门对10290门,取得了较大的优势,而且在质量上苏军火炮也占有优势。(www.xing528.com)
11月19日晨,天空浓雾弥漫,大雪纷飞,苏军开始反攻。在冲击之前,苏军首先以优势的炮兵发威,持续80分钟的猛烈的炮火轰击,炸得天空烟雾笼罩,血与雪一同翻飞。顷刻间,数百个敌炮兵连,数百个各类工事被压制、摧毁、破坏。在绵密炮火的支援下,各反攻部队势如破竹,不断突破敌防御,压缩、歼灭敌人。
1943年1月,气温骤降,苏军缩短炮火突击的时间,加大突击的强度,以短促的猛烈火力一“拳”将敌“打倒”,炮兵以庞大的火力最大限度地杀伤敌人,摧毁了敌作战意志。到了2月2日,最后一部分德军停止了抵抗,斯大林格勒战役宣告结束。
这次战役的胜利打破了希特勒灭亡前苏联进而称霸世界的企图,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而在这次战役中炮兵的功劳绝不可没,它是苏军反攻的主要火力突击力量,是反攻的先锋,是砸碎敌防御体系的“重锤”,可以这么说,因为有了它,才有苏军摧枯拉朽般的反攻,才有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辉煌胜利。为纪念和表彰炮兵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所取得的功绩,前苏联政府决定把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的日子——11月19日定为“炮兵节”。炮兵的卓越表现也深深地感动了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他抚摸着一门功勋炮欣慰感慨地说:它真是“战争之神”。从此,炮兵就有了一个雄浑、壮美的代名词——战争之神。
六、击毙“东洋之花”
抗日战争中的人民炮兵还没有成规模,虽然在敌后战场上,没有大规模的“正规”炮战,但炮兵仍取得了可歌可颂的战果。
1939年10月下旬,坐镇张家口的日军“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官兼混成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率其所属部队移兵涞源,开始对我晋察冀边区进行冬季大扫荡。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用诱敌深入、各个歼灭的战术,先打一路,后歼其余,将敌迁村大队歼灭。阿部规秀恼羞成怒,不顾兵家大忌亲率两个大队1500余人,寻找分区主力决战。聂荣臻司令员当即下达指示:将敌诱至黄土岭,集中兵力歼灭它。
黄土岭位于涞源县东南,是太行山北部群山中的一座岬口,四周山峦起伏,谷深路狭,中间是条小河滩,很适于伏击。我军用少数部队,以忽而堵截、忽而后撤的巧妙战术,紧紧缠住敌人,引诱千余日军进入“口袋阵”。
黄土岭战斗中的八路军
11月7日,潜伏于雨雾弥漫的群峰山间的八路军战士等日军全部进入我包围圈之后,在杨成武一声令下之后,奋勇杀出,从西、南、北三面进行合击,把敌人团团围住。我各种枪炮、手榴弹等一齐向敌人开火,一时杀声震天,整个黄土岭弥漫在硝烟火海之中。阿部规秀气急败坏,一面指挥自己的部队顽强抵抗,一面在山坡上找到一户农家当了自己的临时指挥所。这时我1团团长陈正湘正用望远镜了望整个战场,发现山坡上的一座独立院落前有几个挎战刀的日军军官进进出出,院后的山坡上,也有几个日军军官正在用望远镜进行观察。他断定那是敌人的指挥所,他请示杨成武后,带领军区直属炮兵连的82枚迫击炮进入阵地。陈团长问连长杨九枰能否摧毁敌指挥所,杨连长目测后说:“炮目距离800米,在有效射程内,保证打好。”各炮迅速测定距离,瞄向目标,做好射击准备。杨连长命令先打一发,稍有偏差,落到院子外爆炸,杨连长根据第一发炮弹的落点,及时修正瞄准点,“眶!眶!”几声巨响,炮弹在独立院内爆炸,其中一发炮弹在距南屋门口3米远的地方爆炸,弹片夹杂着碎石块飞向阿部规秀和他的参谋人员,阿部身中弹片最多,当即身亡。这次战斗中,我军共歼灭日寇900余名。
日军报纸报道阿部规秀被击毙
阿部规秀被我八路军击毙之后,日本陆军省作了如下公告:“阿部中将……在这座房子的前院下达作战命令的一瞬间,敌人的一颗迫击炮弹袭来,在距离中将几步远的地方落下爆炸。瞬间,炮弹碎片给中将的左腹和双眼,以数十处致命的重伤……大陆战场之花凋谢了。”日本报纸也惊呼:“皇军创始以来,在以往众多的战役、事变中,关于中将级将领的战死尚未曾有先例。”从日军的哀叹中,可以看出阿部中将被我炮兵击毙,对敌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黄土岭战斗的胜利,轰动了全中国,也震惊日本朝野,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七、炮轰柏林
1945年初,苏军和美、英等盟国远征军在欧洲战场已经取得了对德作战的决定性胜利。苏军把炮口指向了德国首都——柏林。柏林位于德国的东部,战前面积为883千米。人口489.3万人,是当时世界的第五大城市。法西斯德国接连失败,正趋于土崩瓦解之中。但是希特勒及其党羽并不甘心就此失败,妄图依托柏林及其周围有限的空间负隅顽抗。
德军退守在奥得河——尼斯河一线,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建成了纵深梯次配置的强大防御体系,布置了214个师又14个旅的兵力,共计约10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万多门,坦克和斐迪南德自行反坦克炮等1500辆,作战飞机3300架,企图顽强扼守奥得河一尼斯河西岸地区。在全纵深内,用工事和火炮把柏林变成了一个坚固的堡垒,苏军每前进一步都要遇到敌人的顽抗,要突破德军防御确非易事。
苏军最高统帅部为了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尽快结束欧洲战争,做了充分的准备。苏军制订了完整的作战计划,以3个方面军的兵力在远程航空兵和部分海军的协同下,实施强大突击,迅速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御地区,包围并分割德军柏林集团,各个歼灭被分割之敌,攻占柏林,并到易北河与盟军会师。苏军聚集了250万人的兵力,41600门火炮和迫击炮,62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7500架飞机。苏军人员为德军的2.5倍、炮兵为4倍、坦克和自行火炮4.1倍、飞机为2.3倍。
前苏联在柏林战役投入的兵力兵器的数量超过了整个卫国战争期间的历次战役,在战役准备期间,给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运送了2000多门火炮和迫击炮,1100万发炮弹。在每千米突破地段上部署了230~300门火炮,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形成了相当大的炮火密度。
苏军的火炮不仅在数量上有绝对的优势,而且质量上也有很大提高,一些新研制成功的性能优越的火炮装备了部队,炮兵武器的发展为苏军攻克柏林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炮兵作为重要的火力突击力量在柏林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5年4月16日,柏林的沉寂被震天动地的炮弹和航空炸弹的爆炸声打破,柏林战役打响了。主攻方向的炮兵部队最先开炮,实施火力打击,近万门各种火炮、迫击炮和“喀秋莎”火箭炮,在20分钟之内就把50万发炮弹倾泻在敌人的阵地上。
遭到强大火力袭击的德军,只进行了瞬间的抵抗,随即便受到苏军火力的猛烈压制。德军火炮连一发炮弹也未能发射,防御火力配系便被完全打乱了。在一片火海之中,第一线阵地内的敌人损失30%~70%,已无法进行有力抵抗,只得撤退到第二线阵地。
随着苏军部队转入了冲击,炮火转入火力支援坦克和步兵向前推进。在交战的第一天里,白俄罗斯第11方面军各部队发射炮弹1236万发,相当于9.8万吨火热翻飞的钢铁砸在敌人头上。
炮轰柏林的前苏联部队
4月17日晨,苏军打到了德军第二防御地带——“柏林之锁”,在地面部队发起冲击之前,又进行了30分钟的火力准备。苏军在每千米突破地段上集中250~270门火炮,弹药消耗相当于进攻第一天炮火准备时所消耗的弹药量。当地面部队转入冲击时,炮火即以逐次集中射击的方法进行火力支援。
4月18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发出了乘胜向柏林迅速推进的命令,并指示,全部火炮都要推到第一梯队,离作战部队不能远于2~3千米,集中支援实施突破的地段。4月18日和19日,苏军突破德军第三防御地带,完成了对整个奥得河防御地区的突破。
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科涅夫的指挥下,亦于4月16日晨在尼斯河畔发起了进攻,开始实施火力准备。苏军炮弹呼啸着飞过了尼斯河,雨点般地落到了德军阵地上,响声惊天动地,德军阵地立刻变成了一片火海,40分钟火力准备之后,地面部队在炮兵火力的掩护下开始强渡尼斯河。当日苏军突破德军第一防御地带。17日,突破德军第二防御地带。18日,突破德军第三防御地带。至此,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经过3天连续激烈的战斗,终于完成了对整个德军尼斯河防御地区的突破任务。
4月20日苏军远程火炮首次对柏林市区实施炮击,揭开了强攻柏林的序幕。4月25日完成了对柏林的合围。26日,苏军各强击组和强击群,在炮火的掩护下,从四面八方向防守市区的德军突击,逐渐紧缩包围圈,把被围德军割裂后,一部分一部分地歼灭。
4月29日晨,苏军夺取“堡垒中的堡垒”——德国国会大厦的战斗开始了。苏军首先使用炮火进行了10分钟的火力突袭,压制了敌人的大部分火力点,随后发起攻击,经过1天多的激烈战斗,夺取了内政部大楼和皇家剧院,为强击国会大厦创造了条件。
4月30日中午苏军开始炮火准备,89门大口径火炮怒吼着,对国会大厦进行20分钟的直接瞄准射击,炮击刚一停,苏军战士就向大厦发起冲击,经过数小时的激战,至21时50分,苏军战士终于把红旗插上了德国的国会大厦,它宣告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5月2日晚,整个柏林被苏军占领,柏林战役胜利结束。
战役中,苏军歼灭了敌军93个师、11个旅,俘虏了48万德军官兵,缴获1500辆(门)坦克和自行火炮、4500架飞机、8600门火炮和迫击炮。
柏林战役在世界战争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可以说是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而炮兵在战役中,也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在战役中,那创造性运用炮兵的原则和方法,极大地丰富了炮兵战役战术理论,时至今日对我们仍是有所启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