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庙
在壶关县境内,只要说到这“神郊奶奶庙”,那可是老幼皆知。不仅如此,就连毗邻的河北、河南省部分地区,奶奶庙也是颇负盛名。而且,人们还会讲出“老奶奶”的诸多生动奇异的故事。这些故事从何而生,原委又是怎样的呢?
奶奶庙在当地人们都称之为“真泽宫”,位于神郊河的北岸,距县城约有40公里,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真泽宫”俗称奶奶庙、二仙庙,庙门外有座牌楼,是真泽宫的标志性建筑,当地老百姓有的叫它“簪花楼”,有的叫它“牌坊”。这个牌楼颇为讲究,高8米,宽12米,那是斗拱飞檐,叠层而上,呈“品”字状的楼顶只用4根砂质石柱支架。精妙的是,整个建筑未用一枚铁钉,全是木榫穿接插构而成,堪称造型超逸、工艺精湛。
据说它建成后,凡大风刮来时,牌楼必要微微晃动,但是风一停依然傲然屹立。后来,当地的人们担心它有朝一日会被风刮倒,就请工匠在每根支柱两边斜撑了“人”字形的两根小砂柱,这或许就是牌楼历久不倒的缘由吧。
真泽宫的建筑风格是奇特异常的。从大门看过去,两边各有一道小门,将三门并看,则宛若一个粗壮的“山”字。它的主体建筑是“当央殿”,殿堂面阔5间,进深3间,斗拱飞檐,挑角凌空,迎面而对戏楼和望河楼,殿下两边各有9间楼房相陪,构成了南北长29米7,东西宽23米3的四合大院,且一院高于一院,坐北向南,依次铺排在中轴线上。于是,当地就盛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神郊大庙二百余间,当央殿带后宫一进整三院,牌房外三蓬梯拖到老河边,抬眼望升仙台两壁相对面。”如此几句民谣,朴实而简洁地概括了真泽宫的规模、布局、位置和环境。(www.xing528.com)
从古到今,真泽宫的香火那是相当的旺。为什么呢?因为这里供奉的“老奶奶”,据说是有求必应,很是灵验。其实,“老奶奶”原是一对孪生姐妹,可是她们缘何受人如此敬仰呢?据史书和碑文记载,这孪生姐妹本是商朝微子之后,父亲乐山宝通医术,母亲杨氏亲邻里。二女自幼聪颖贤德,乐善好施,深得乡亲们的爱戴。不料母亲早丧,继母吕氏脾气暴戾,对二女常施虐待。她在寒冬腊月逼迫两女儿为她寻觅新鲜的苦苦菜,在五月六月逼迫两个女儿为她去找冰凌子,将两个女儿用于抬水的木桶改为尖底,让姐妹俩在路上无法休息,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可是,这姐妹俩明知继母是在施虐,却也唯命是从,无怨无悔,不论多么艰辛也要尽其孝道。最终,两人的至孝之心感动了上苍。于是,便派下黄龙将姐妹二人驮入仙界,脱离苦海。如今,真泽宫对面那处叫做“升仙台”的大岩石,据说就是那二姐妹跨龙成仙的地方。
当地的人们推崇这种纯孝之道,建祠立神,敬奉二女为“二仙真人”。其实,也就是以此为典范,教化后人。此外,有关两姐妹忠心的故事也被传为美谈。
据说,这对姐妹生前全心尽孝,成仙后更是大显神通,为百姓排忧解难,为国家竭力效忠。那是在宋代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西夏军入侵中原,宋军北上抵御。当宋军行至紫团山下时,因天时所误而导致粮断无援。正当焦灼之际,忽见两位少女各提一只小桶来到军中,用木勺从桶里舀出热乎乎的小米饭,挨次盛给众将士充饥。成千上万的将士饱餐之后,又见二女子去喂战马,将士们看着姐妹俩那小桶里的米饭总也舀不完,都禁不住惊呼起来。主帅正欲上前向二女子道谢,二女子却突然不见了踪影。将帅们便向当地人打问,方知救助军队的女子是“二仙真人”。出兵有神助,这还了得。宋军精神大振,疾速进军,终于击退了西夏军,得以凯旋。后来,徽宗皇帝得知此事,大为震惊,为表二女子爱国济军的忠心,便封二仙真人名号为“冲淑和冲惠”,赐庙为“真泽宫”。
正由于此,人们才在漫长的岁月里,出于种种美好的愿望来到真泽宫里,向老奶奶许下诸多心愿。同时,也将“老奶奶”的声望推向了神圣。每年农历四月中旬的庙会期间,方圆百里的香客纷至沓来,其虔诚场景令人惊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