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廷杰
曹廷杰,又名彝卿,号楚训。生于1850年,卒于1926年,祖籍湖北省宜都县,后迁居江北高殿寺(今湖北枝江县),是晚清东北政府官员,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知识分子,著名的边疆史地学者,日本内藤虎次郎称赞曹廷杰为“在精通吉林掌故方面首屈一指的史学家”,中国近代史学家李侃评价曹廷杰时指出,“他不但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史地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关心国运民命的有识之士”。
近代的中国日益没落,西方列强依仗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中国大门,西方列强不断通过武力和欺诈手段,在中国攫取利权,抢占中国领土,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掠夺原料,倾销产品,开设工厂,修建铁路,实施文化侵略等,中国开始了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曹廷杰出生,特殊的成长背景赋予曹廷杰特殊的历史使命,最终成为捍卫领土主权的优秀的知识分子。
光绪三十年八月三十日,曹廷杰生于湖北枝江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曹绪光,号近臣,学识渊博,藏书颇丰,对地理十分钟爱,著有《元空妙诀》一书,后由曹廷杰辑录出版。父亲的言传身教对曹廷杰影响颇大,使其关注实地著作,日后走上了钻研东北史地道路。母亲裴氏,属于当地名门闺秀,向以贤淑闻名于乡里,在家辅助丈夫教子持家。
5岁时,曹廷杰就随父亲读书,后来父亲又聘请了一个私塾教师专门教授学业。曹廷杰博闻强识,对所学知识能达到过目不忘,1870年参加院试考试考取秀才。第二年考为禀贡生,随即设馆授徒,教书育人,以为生计。
1874年以禀贡生考取汉文誊录,供职于国史馆1858年,俄国逼迫中国签订《瑷珲条约》割占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为两国共管。1860年11月14日,清政府被迫承认了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天津条约》的有效性,而且通过该约俄国又割占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64年,俄国又通过《勘分西北界约记》将新疆喀尔巴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为己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先后割占了中国15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割占了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后,为了长远占领这块富饶辽阔的土地,大大加速子“边区俄罗斯化”的进程。不断远东地区移民,每年平均从欧俄来的移民达4000多人,同时,还拟修筑横贯欧亚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尤其是19世纪80年代以后,俄国借口伊犁交涉,不断增兵中国远东地区,同时派军舰游弋黄海,扬言要兵分三路直取中国东北地区。曹廷杰看到中国东北边疆危机日增,于是决定放弃国使馆差事,离开生活安逸的京师,来到东北从事边防活动,报效国家。
1883年,应曹廷杰所请清廷派他到三姓(今黑龙江依兰县,清代属于吉林将军治下)吉林靖边军右路营中办理边务文案。在办理边务文案过程中,曹廷杰发现东北文献,尤其是关乎边防的文献十分缺失,一些记载含混不清,即使有史可考,但讹误之处比比皆是,十分不利于对俄交涉,于是开始关注东北史地研究。1884年,参考《开国方略》、《大清一统志》、《皇朝通典》、《圣武记》、《方舆纪要》、《溯方备乘》、《登坛必究》等开始撰写《东北边防辑要》,次年三月完成书稿。内容涵盖包括《盛京险要考》、《朝鲜沿革及形势考》、《明季三卫分建诸过考》、《征东海渥集瓦尔喀部》、《库页岛沿革形胜考》、《明维窝集·水源合考》、《卦勒察考》、《吉林根本说》、《伊通州沿革形势》、《征索伦》、《征罗刹》、《尼布楚事迹》、《分界碑文考》、《外兴安岭山脉河道中俄分属考》、《黑龙江察边考》、《乌底河公中地方考》、《界碑地考》、《黑龙江险要》。外有《古迹考》一卷,如黄龙府故址在今长春厅北,上京会宁府故址在今阿勒楚喀城西南,唐渤海大氏都城在今宁古塔城西,他如咸平府、率宾府、显州、信州、五国城诸处史论家从未能确指其地者,曹廷杰皆躬亲考验,用大量翔实可靠的资料阐明明、清两代东北的疆域及其管辖情况,论证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为以后的中俄交涉提供了理论依据。
1885年在曹廷杰整理《东北边防辑要》,就接到又一秘密使命,及考察中俄边境形势。时任吉林将军希元知道曹廷杰的地理知识优势后,就密扎于曹廷杰,要求曹廷杰前往中俄边境,考察俄国形势,并命曹廷杰“变装前往伯力一带,密探俄国情形,即游行其境,凡彼兵卒之强弱众寡与夫道路之险易,某某为彼之咽喉要害,均著留意,默识于心。”并嘱咐曹廷杰“往返无须拘定时日,总宜探查明白”为根本。
曹廷杰于1885年6月9日出发,顺松花江至东北海口,复由海口溯流入黑河,至海兰泡地方,仍顺黑河返伯利,溯乌苏里江过兴凯湖,经红土崖(兴凯湖西南岸)由旱道至海参崴,坐海舟入岩楚河海口,于九月初八日入珲春界,10月15日回到珲春。历时129日,往返行程16000余里,共在俄界129日。探得各种情报信息,撰成《西伯利亚东偏纪要》181条。关涉彼东海滨省所占吉江二省地界,兵数多寡,地理险要,道路出入,屯站人民总数,土产赋税大概,各国在彼贸易,各种土人数目、风俗及古人用兵成迹,以及“今日边防与夫今日吉江二省边防可以酌量变通,或证据往事堪补史书之阙者,皆汇入其中,终以有事规复一策。”
《西伯利亚东偏纪要》一书稿成,在当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他以大量官方史料、口碑史料、实际考察资料向世人展示了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一事实。
在考察过程中,曹廷杰对永宁寺碑和奴儿干都司衙署所在地进行考察,亲自拓下两碑碑文,为这一地区属于中国领土留下了宝贵的证据。永宁寺碑为1409年明政府设置了东北地方最高行政管理机构——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并先后立永宁寺碑和重建永宁寺碑,用以昭示中国对此地主权的拥有。1885年曹廷杰到该处踏查,对永宁寺碑文的拓取和研究,为论证明代东北疆域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在《西伯利亚东偏纪要》中曹廷杰记述:“查庙尔上二百五十余里,混同江(今松花江和黑龙江的下游)东岸特林地方,有石砬壁立江边,形若城阙,高十余丈,上有明碑二:一刻《敕建永宁寺记》,一刻《宣德六年(为八年之误)重建永宁寺记》,皆述太监亦失哈征服奴儿干海及海中苦夷事。论者咸谓明之东北边塞,尽于铁岭、开原,今以二碑证之,其说殊不足据。谨将二碑各拓呈一份。”并释出《永宁寺记》362字,《重建永宁寺记》344字,确认二碑一系明永乐年间奴儿干都司建永宁寺所立,一系明宣德年间重修永宁寺时所立,证明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www.xing528.com)
考察了自吉林到俄国远东地区俄罗斯屯站情况,“查江吉二省旧地,现属俄夷东海滨省各处屯站,自伯利顺松花江至庙尔共五十三。自伯利入乌苏里江,过穆陵河口入兴凯湖,至红土崖,共三十六。自红土岩顺铁线道至海参崴,西南与宁、珲交界,抵图们江,合红土岩北一屯,共二十六。自双城子北第一站以东,兴凯湖入乌苏里江处以南,尽海滨阿勒干西诸地,共三十六七。自伯利西溯松花江北岸至黑河口,又溯黑河东岸、北岸至额尔古纳河入黑龙江处,共七十二。自外兴安岭东索伦河口,向东南抵恒滚河,尽恒滚河口,共十二。自庙尔出海,顺海沿南至因拔纳斯克地方及隔海库页岛,共十余。通共大小屯站二百四十有奇。”估算俄国远东的兵力配给情况,以便摸清俄国对中国东北的真实意图,为清政府对俄外交政策评估提供佐证材料。
该书成稿后,吉林将军希元即从《西伯利亚东偏纪要》中摘录85条咨送军机处备查,同时摘录其中较为重要的35条送给皇帝御览。
希元阅读曹廷杰撰写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亚东偏纪要》后,给予很高的评价,在高度赞扬曹廷杰所做贡献的同时,也指出其中的缺憾之处,即两部著作“于古今沿革、山川驿路各名,未及详注”,“三省地舆向无合图,亦少善本,筹边聚米,非可臆谭”,于是建议曹廷杰“将前图补注,付之剞劂,俾留心时务者知所依据”。于是,曹廷杰对《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亚东偏纪要》两书中的某些内容进行重新整理,严加考究,著成《东三省舆地图说》一书。
该书汇集了曹廷杰有关东北地理、考古、民族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心得,并配有大量山川形势图,配有大量注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马大正研究员在谈到《东三省舆地图说》时指出,该书“汇集了作者有关东北地理、考古、民族等方面的学术札记,所述自‘肃慎国考’至‘中俄东边界段说’,上下数千年,其中关于得胜陀碑、完颜娄室碑、金上京、三姓、白城、韩州等问题的考述,颇多可取之处。金毓献在《静晤室日记》戊集三中称评:‘此书精于考证,为讲辽东舆地必读之作’,‘其所考证,多发前人所未发,宜全看’”。足见其史料价值之珍贵。
在整理东北边疆史料基础上,曹廷杰又赴总理衙门,面禀《条陈十六事》,提出十六条开发东北边疆的建议,“图们江口地属要害,宜据约划归中国”;“高丽不能自存,宜加以保护,以免首鼠两端”;“俄夷东海滨省地,布置尚未尽善,可及时一战,恢复旧境”;“东三省流民甚众,可招集编伍以备冲锋出奇之用”;“东省练兵足壮声威,宜厘剔弊端兼筹久远”;“吉江二省旷土甚多,宜分界屯垦以实边御夷也。自来边防之策莫善于屯垦,屯田则责在大将而兵不饥,招垦则职在有司而民以聚,二者相辅而行,乃至敌人不敢觊觎”;“吉江二省金矿甚多,宜设法开采,贱入贵出,以富国强兵”;“吉林机器局经费太少,宜筹款以广制造,俾利三省军械等”……曹廷杰的大多建议,在当时均十分具有可行性,一些建议马上为清政府所采纳。
因为在东北的出色表现,曹廷杰调任山西和顺知县,在后来的六年时间里,历迁宁武、崞县、大同、阳高、天镇诸府县。在这期间,曹廷杰仍不辍笔耕,曾撰《冷山考》、《黑水部考》及《伯利考》等文。1895年,吉林将军恩铭以“吉林边防戒严,需员臂助”,调曹廷杰到吉林,负责调查进入中国的俄国人。他亲身在三岔口、宁古塔等处寻找俄人踪迹。而后,曹廷杰建议于东三省筑路、开矿,筹集军饷,购置武器,做好战争准备,抵制沙俄侵略。次年,曹廷杰出任呼兰木税局总理。
晚清政府财政困窘已经成为制约国家发展的阻力之一,为此,清政府多方面筹措资金,广开财源。而矿产的开发,尤其是金矿的开发也是解决财政问题的重要举措。黑龙江省金矿藏金丰富,十分具有开采前景。曹廷杰熟悉吉林、黑龙江事务,同时对金矿的开发也有研究,在其《条陈十六事》中,就提出“吉江二省金矿甚多,宜设法开采,贱入贵出,以富国强兵”的主张。指出“《洪范》八政,食货为先。食资屯垦,庚癸不呼,货资采金,匮乏无虑。”应对吉黑两省金矿进行开发,第一可以宽裕财政,第二本国开发,能有效避免外人,尤其是俄国人的觊觎,避免争端出现。
正因如此,1897年,曹廷杰被委任筹办都鲁河金矿,历经三年,金矿开发成效卓著,但好景不长,庚子事变,都鲁河金矿惨遭俄军洗劫,曹廷杰险些性命不保,不得已返回吉林。
1903年,曹廷杰以知府发往吉林补用,后历任五常厅同知、吉林知府、吉林全省矿政调查总局帮办、吉林官运总局会办、吉林劝业道道员、代理蒙务处协理等职,积极投入主持东北地方政务及经济开发诸活动。1913年,曹廷杰辞官归隐。1916年,曹廷杰欲绕道上海重返吉林,不幸于上海染病辞世,享年67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