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鼐霖
徐鼐霖,原名徐立堃,字敬宜(或作敬一),又字镜岑(或作镜芹),号憩园。清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二日(1865年11月11日)生于吉林省永吉县尚礼镇的一个医生家庭。民国八年(1919年)任吉林省长,他精诗文、善书法,文化艺术成就很高,与成多禄、宋小濂并称为“吉林三杰”;东北沦陷后,坚持不与伪政权合作,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0年卒于北平憩园,葬北平西山,终年75岁。
徐鼐霖幼年入私塾读书即表现出超人的才识,其父经常教诲应关心实学,自幼即有治国平天下之志,不拘于帖括之业。清代吉林属于“龙兴之地”,汉人地位低于满蒙旗人,甚至低于汉军旗人。加之当时注重骑射,轻视学问,因此清朝248年吉林中举者仅不足50人,汉人子弟欲凭借科举考试跻身上流,实非易事。徐鼐霖17岁取得秀才功名,此后数次考试不第。直到26岁才与拔贡成多禄同受业于吉林崇文书院山长顾肇熙门下,才识日进。不料两年后其父殁,奔丧之余,为全家生计所迫,不得悠游于学。次年春,在好友成多禄的资助下,二人协同入京参加会试,成多禄因病缺考,而徐鼐霖也因惶惶而名落孙山。此时为光绪二十年(1894),正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军度过鸭绿江,侵占我九连城和安东,东北危机。徐鼐霖投笔从戎,应召于吉林于荫霖团练。但不久因清政府下令议和,徐无奈还乡。
回家后,念及其父的临终遗训:应重视功名,而重操旧业,以科考为是。但是《马关条约》丧权辱国,《中俄密约》丧失利权,堂堂大清朝受外辱所欺,热血男儿,自然心中不甘。但又念及强权即公理,富国先强兵。34岁的徐鼐霖为求御侮救国,第二次从戎,入盛京将军幕下,次年考得乙酉附贡,但此时因年近40,高中无期,虽有于荫霖大为奖荐,念及家事之累,国事日非,乃决意投效边庭,不再以功名为务。
此时义和团运动兴起,1900年6月八国联军借故进犯北京,7月沙俄兵分六路进军我国东北地区,徐鼐霖督兵于义州。后因遭人诬陷被囚,经成多禄等人多方营救获释,查明真相后以累功授知县。此时正在建设中东铁路,1904年程德全任齐齐哈尔副都统,邀请成多禄和徐鼐霖担任幕僚,掌管文件。期间,他身处东北边疆,目睹内政衰败,强邻肆虐的情形,他忧国忧民,并与宋小濂、成多禄等,力图改变和收回沙俄在中东铁路沿线所侵占的权益。1905年秘密前往满洲里查看东省铁路各站情形后,建议程德全上疏外务省《论速宜于各大站设官殖民抵制强邻》。他尽心竭力,筹谋新政,变通旗制,改设民官;开垦荒地,实边裕饷;建城立镇,整顿练兵;收回金矿,自开商埠;联合辽吉,统一币制;铁路交涉,力争利权,筹边航业,自建铁路;请免贡貂,除民苦累;创立学校,培育人才等等。他是程德全在江省实行新政的积极支持、倡导和实行者。一切方略,经朝廷允准,次第施行。
次年程德全升任黑龙江将军,徐继宋小濂任海伦直隶厅牧,1907年徐世昌为东三省总督,改任其为总督署咨议厅顾问,后改任礼科兼学科参事,主要负责外交及文教。后徐世昌入内阁,程德全任奉天巡抚,徐仍居其幕下,负责草拟奏稿函电。次年黑龙江巡抚周树模慕名聘请徐担任候补知府,分守黑龙江兴东兵备道道员,整饬军备,辅助黑龙江布政使、按察使巡查兴东地区政事。兴东兵备道地处黑龙江极边,气候寒冷,草昧初开,盗匪横行,交通不便。徐鼐霖到任后,便江畔巡边,登舟远望,面对失去的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领土,发出了“大江东去水声寒,有约中分挽救难。偶展舆图寻旧界,内兴安外外兴安”的无限慨叹,不禁质问道:“当年谁订鸿沟约,半壁河山一纸休?”(《徐鼐霖集》)他深深地懂得富国强边必须身体力行,多办些实事。于是建码头,修桥梁,辟陆路,划森林,踩勘金矿,整顿税务,设交涉、承审两处,擘画经营,使刚刚设立的兴东兵备道规模初具。
1911年因功赏加二品衔,特授黑龙江民政使司民政使、筹防处参议、军政处处长兼都督府参谋长、文案处会办。在此前后,徐鼐霖参加中东铁路理事会,主持了吉长铁路选线勘测事宜。最初计划,吉长铁路由土们岭经九台二道沟至饮马河取直线。徐鼐霖考虑到二道沟北的营城为煤炭产地,九台为粮豆集散中心,工商业日益繁华,于是决定放弃二道沟,取道营城、九台至饮马河,使吉长铁路由直路变为弯路。
从1900年到1911年间,正直徐鼐霖36岁至47岁壮年气盛、雄姿英发的时期。他身处东北边疆,日日目睹强邻环伺,大片领土被蚕食鲸吞,无限伤痛,作诗感叹道“偶展舆图寻旧界,内兴安外外兴安”。尤其是当时沙俄侵占黑龙江权益,徐鼐霖悉心筹划,委蛇保全。专著《筹边刍言》,力图唤醒国人救国意识。从历史、地理多方面阐述蒙古和西藏是我国不可侵犯之领土,同时也从军事、宗教、商业等多方面揭露了俄、英、德、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妄图吞并蒙藏之祸心。时人评价他:所到之处,勤政爱民,不勒索官民分文。但对于辛亥革命其仍持保守态度。
辛亥革命后,徐鼐霖寓居北京。当上参政院参政、约法会议议员。1915年冬,参与推戴袁世凯称帝,被授予上大夫、钦差大臣等差。1919年由奉系张作霖向大总统徐世昌推荐,被任命为吉林省长,是年55岁。翌年9月去职,寓居北平,任总统府参政。同时为张作霖出谋划策,奔走于京津之间。张死后终日与宋小濂、成多禄饮酒赋诗。先后参加徐世昌的晚晴簃、成多禄的漫社等诗社活动,并协助编选《晚晴簃诗选》。交友颇多。东北沦陷后,徐鼐霖闭门不仕,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1940年卒于北京。
在这18年间徐鼐霖的事迹并不光彩,帮助袁世凯复辟、在北洋政府出任要职,但从他一贯的政治主张看,他是想通过武力统一中国,然后实行宪政,反抗外辱。本来徐鼐霖就对革命心存抵制,既然清帝逊位,就寄希望于君主立宪。一开始他寄希望于袁世凯,后又寄希望于徐世昌,企图以大总统的名义武力统一中国。但是徐世昌担任大总统后以“偃武修文”标榜,大喊南北议和,使徐鼐霖大失所望,为东三省计,为全国计,不得不转投东北军阀张作霖。在他致张作霖的信件中可以看到,徐鼐霖已经隐隐预见到日本有吞并东北的野心,希望张作霖以东三省为根据地,联合三省势力抵抗外来侵略。正是鉴于徐鼐霖的雄心,张作霖保举其担任吉林省长。当时吉林正直内外交困,物价飞涨,兵匪横行,日本又借机入侵,全省积弊难返,财政亏空巨大,在苦撑一年之后卸职也是在所难免。张作霖死后徐鼐霖力劝张学良东北易帜,因此被推选为国民会议代表。
可以说纵观徐鼐霖的后半生,为谋求外御强侮,他一直想通过支持有实力统一全国的力量来推动国家强大,甚至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终日奔走游说,虽然结果一无所成,但终究还是一片苦心,正如其诗中所言:(www.xing528.com)
侨寓长安年复年,心情时事两茫然。
王通献策空忧国,李广无侯欲问天。
破碎河山来眼底,纵横戈甲起樽前。
桃源何处身何寄,劫运沉沉遍大千。
自1920年9月罢归吉林省长之后,侨居北京,自命居室为“憩园”“隐庐”,自号“退思”,实际上皆是对自己后半生政治活动的反省与厌倦。
1926年4月宋小濂逝世,1928年成多禄逝世,徐鼐霖为二人治丧,心力交瘁。更不幸的是东北沦陷,为救济流亡到北京的东北吉林同乡,他出任吉林同乡会会长,东奔西走,筹集钱款,为先后到京的近八千难民资助路费,施舍粥药,介绍职位。溥仪当上伪满洲国执政后,一时北京众多遗老遗少纷纷山呼万岁,赶赴“新京”称臣,此时汉奸张景惠奉日本关东军之命,特派张燕卿、洪维国来北京劝徐出山时,他坚持气节,称病卧床不起。旧友罗振玉来访,徐反唇相讥道:“你年龄比我大,乃投敌事伪,真白发苍苍,老而不死。”二人因此绝交。另外一些旧友凡供职于伪满洲国者,如蔡运生、荣厚、商衍瀛来访,皆闭门不见。徐鼐霖次子与伪满军事大臣于琛澂之女自由恋爱而结婚,徐大骂其子认贼作父。极具民族气节。
徐鼐霖生前曾为自己纂写一联:
念一身无过无功,地狱天堂,问阎罗何以处我?
溯先世克勤克俭,朝乾夕惕,愿子孙勿黍所生。
可以说正是他一生的写照。他一生克勤克俭,为官一任,无贪赃枉法、巧取豪夺;虽长期处于幕僚,曾为争取领土完整做出贡献,但也为军阀纷争出谋划策,功过相抵。究其思想发展,实际上是由封建主义走向封建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后转向民主主义,贯彻始终的只有一腔爱国之心:反对分裂,要求统一,反抗侵略,重视边防。实际上他在诗文上的成就远在政绩之上。诗文字里行间饱含忧国的情怀,满腔的热血。虽然晚年徐鼎霖的生活清贫,但在艰苦的环境下仍然能保持安贫乐道,心怀坦荡,不为利益所诱,显示出一个封建知识分子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可贵性格,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爱国主义者。
他留给后人的有《憩园老人集》、《憩园诗草》、《憩园存稿》、《筹边刍言》等传世。任文案时为程德全、徐世昌等多有代作,尤以《赐福廔启事》、《东三省政略》出力较多。值得一提的是1927年,他出任《永吉县志》总裁办事处总裁,编纂《永吉县志》。全志50卷,80万言,成书于1931年,历尽波折,方于1941年出版,而此时徐鼐霖已与世长辞了。这部志书,是有史以来对永吉县(包括今吉林市、永吉县、九台县之一部)所做的第一次认真研究和全面总结,全面地反映了吉林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现已成为研究东北史地者重要的参考文献。
另外,徐鼐霖兼善书法,在北山关帝庙正殿东侧翥鹤轩,曾有他题写的楹联:
图画本天成,试观四壁云山万家灯火;
楼台从地起,且喜大江东去爽气西来。
此联书法遒劲,对仗工整,当时流传极广,受到时人的一致好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