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吴禄贞:吉林省历史名人

吴禄贞:吉林省历史名人

时间:2024-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鉴于家族因素,吴禄贞也走上求学求仕之路。吴禄贞和秦力山指挥的自立军前军为庚子年长江流域大举中唯一发难者,吴禄贞虽率部苦战,但由于补给不力,全军覆没,遭到惨败,唐才常等被捕惨遭杀害。自立军起义失败后,为免于政治迫害,吴禄贞返回日本,继续在士官学校学习。但吴禄贞据理力争,晓之以理,加上张之洞爱才惜才,使吴禄贞免于追责。

吴禄贞:吉林省历史名人

吴禄贞

吴禄贞,字绶卿,湖北省云梦县吴家台人,生于1880年3月6日(清光绪六年正月二十六日),牺牲于1911年11月7日,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爱国人士。

1880年3月6日,在翠竹环抱,古木参天的云梦县城西郊吴家台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就是日后戎马倥偬,戍边守土,爱国救民的资产阶级革命者吴禄贞。

吴禄贞世代居于吴家台村,祖父吴道亨曾为道光朝进士,做过常州知府。其父名为吴利彬,并不乐于功名,后在家乡开私塾,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业。家还有良田10亩,家庭条件虽不算大富,但也较为殷实,尤其是传统的绅士地位,在当地颇受人尊敬。吴禄贞父亲对子女要求很高,尤其是在做人和学习方面,只要不用心做人处事,就严厉责罚,从小就要求子女树立远大抱负,爱国亲民,这对吴禄贞的成长影响颇大。

吴禄贞出生之后,他的聪颖就开始日见显露,他记忆力超强,基本过目不忘,能言善辩,对家人提问对答如流,正因如此,深得家人喜爱。家人曾对对子,上联曰“春风催柳绿”,吴禄贞应声而对“大泽起龙吟”,8岁时,曾写下对联:“一拳打倒亚细亚,两脚踢翻欧罗巴”,显示了他很深的国学功底。

吴禄贞的少年求学生涯是在武昌的梦泽书屋度过的,他的父亲就是私塾教师,源于家学,他的诗文优势十分明显,对外来文化接受较快,十分崇尚西学。面对列强的欺凌,开始立志好好学习,用自己的才学报效国家,驱逐列强出中国。但鉴于家族因素,吴禄贞也走上求学求仕之路。1895年,吴禄贞考取秀才,在仕途上迈出重要一步,然而不幸的是,他的父亲不幸染病,医治无效去世,这对他的家庭打击很大,失去父亲的支撑,家道开始衰落,吴禄贞也不得不重新规划人生道路,放弃求学求仕,进士及第的升迁之路,15岁到湖北织布厂做童工,缓解母亲压力,后因痛打侮辱女工的工头离开工厂。时逢湖广总督张之洞招募新军,吴禄贞因年龄问题不能被录取,吴禄贞灵机一动,赋诗一首,表达自身精忠报国之志,诗中云:开卷喜读战国策,濡笔爱写从军赋;安得一战定三韩,投笔从戎争先赴。这首诗传到张之洞耳中,张十分欣赏,看到吴禄贞的报国之志和过人的才华,被张之洞破格录用,进入湖北武备学堂。

这一时期,苦难的中国又经风霜。再历经西方列强掠夺、欺凌之后,东方岛国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强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之后,就开始了扩张侵略之路,亚洲最大的国家中国就成为其侵略首选。1894年,日本借口朝鲜东林党起义出兵朝鲜,并于清军发生冲突,遂侵略中国,发动甲午战争,积贫积弱的中国再次齿白,不得不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赔款2亿两白银,后又花巨资赎回辽东半岛。这对国人震撼很大,此前,中国国内只是忌惮西方,没想到一“蕞尔小国”竟然打败“中央之国”,对国人心里造成很大冲击。痛定思痛,中国有识之士开始思考中日两国的差异,开始寻学习日本经验,尤其是武备经验,掀起了东渡日本留学的热潮。作为较为开化的湖北,也率先派出留日学生,吴禄贞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被选送日本深造的。

1899年,吴禄贞与武备学堂同学一行20人,同由武汉经上海东渡日本,前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深造,成为我国留日第一期士官生。后来吴禄贞与张绍曾、蓝天蔚成为著名的“士官三杰”。

日本的留学生涯是吴禄贞一生最重要的经历之一,在日本留学期间,经历了从传统的精忠报国思想到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改造国家、建立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蜕变。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期间,吴禄贞在苦学军事理论、军事知识的同时,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当时的日本中国留学生中,除了誓死捍卫清政府的摇摇欲坠的统治之外,受资产阶级影响的知识分子阶层分成两派,一方面是积极倡导君主立宪的保皇派,一方面是要求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派,而吴禄贞则是坚定的革命党人,成为支持孙中山的主要人物,正如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篡委员会所撰《吴禄贞传》所载,“从康(有为)梁(启超)在日本成立保皇党,一时邪说横兴,留日华侨和学生被诱惑盲从的很多,兴中会中也有部分同志被动摇,独禄贞与戢元丞,沈翔云,冯自由等坚信国父,不为所动,后来同志中的动摇者渐趋觉悟,兴中会的基础得以重固,不能不说是禄贞等中坚分子的力量。”

鉴于对西方资产阶级共和思想的推崇和理解,吴禄贞积极参与建立了留日学生的第一个爱国团体“励志会”,该会虽对国家没有什么具体政见,主要是要求大家以联络情感、激励志气为宗旨,但也是中国留学生组织的较早的学生组织,对于此后纷纷成立的各种社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对西学的不断学习和理解,尤其是对国际形势和晚清政府懦弱、不振、卖国的失望,吴禄贞不断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开始筹划改变这一形式,推翻晚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孙中山已经在日本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筹谋反清之举,于是吴禄贞开始与孙中山接触,在横滨拜访了孙中山,接受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加入了兴中会,吴禄贞“积蓄已久的爱国救国思潮,得革命真理的撼动,更为汹涌澎湃,其以后的事业,可以说是奠于这个时期。”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孙中山决定在珠江、长江流域乘势起义,派吴禄贞、傅慈祥秘密回国,与唐才常共同谋划自立军起义。吴禄贞和秦力山指挥的自立军前军为庚子年长江流域大举中唯一发难者,吴禄贞虽率部苦战,但由于补给不力,全军覆没,遭到惨败,唐才常等被捕惨遭杀害。自立军起义失败后,为免于政治迫害,吴禄贞返回日本,继续在士官学校学习。

1901年冬,吴禄贞从士官学校毕业,回到武昌后,因参与自立军领导的大通起义,被张之洞扣押。但吴禄贞据理力争,晓之以理,加上张之洞爱才惜才,使吴禄贞免于追责。在张之洞的信任下,出任武昌武普通学堂教习、会办。与此同时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创建了国内第一个秘密组织“花园山聚会”,倡导“秀才当兵”,吸纳知识分子加入新军,秘密翻印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等革命书刊,散发到学堂、军队,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1903年,吴禄贞与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在湖南发起组织华兴会,积极协助黄兴制订在长沙起义的计划,推进湖北革命形势的发展。(www.xing528.com)

1904年5月,因他出色的留学经历,恰逢清廷整练新军,吴禄贞被在日本士官学校的好友良弼举荐,被诏令调往北京,任练兵处军学司训练科马队监督。在京期间,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关注湖北的革命发展,此间,革命志士刘静庵被捕,吴禄贞利用手中的关系,积极加以营救。

1906年吴禄贞被派往新疆伊犁考察新军,因得罪陕甘总督升允,被撤去监督差使。

1907年7月,徐世昌东三省总督,吴禄贞随行任军事参议。这一时期,日本正积极筹划侵略中国东北,炮制所谓的“间岛”问题。“间岛”实际并不存在,只是图们江下游一块滩地,与中国陆路相连,位于光霁峪(今龙井市开山屯镇光昭村)前,纵十里,宽一里,约二千余亩,俗称“假江”。1861年后,东北封禁政策停止,大批移民涌入中国东北,朝鲜半岛民众为躲避天灾人祸,开始移入这一区域,并向东北政府缴纳租赋,并没有任何异议。后朝鲜移民私挖沟渠,使其成为江中之岛,朝鲜官员借机发难,意欲指为朝鲜领土,遭到中国政府的反对。后经中朝交涉,朝鲜已经承认该土地为中国领土。但随着日本的介入,使得“间岛”问题复杂化。日本谎称称中国东北鸭绿、松花、图们三江发源之处,即图们江以北、海兰河以南之地实为“间岛”,均是朝鲜领土,并代表朝鲜与中国交涉,试图夺得这部分中国领土,挑起了举世瞩目的“间岛”交涉事件。1906年,伊藤博文就任朝鲜统监后,并以斋藤季治郎任统监府派出所所长,总管所谓的“间岛”事务

清政府十分重视,派徐世昌经办“间岛”交涉,为此,吴禄贞提出“筹边之道,贵在知边”,为徐世昌所接纳,被派往延吉调查边务。1907年8月斋藤季治郎带领日军进入中国延边地区,并建立非法组织,试图实现占领事实。吴禄贞一方面与斋藤季治郎进行交涉,一方面携科员2人,测绘学生6人进行实地踏查,由吉林省城出发,经敦化县、延吉厅、珲春等地,沿图们江至长白山、夹皮沟,再折回省城,行程纵横2600余里,耗时72天。详细勘察了中国东部边境的山川形势,河流流向,并制成《延吉边务专图》,成为中国对日谈判的有利证据。同时撰写了《延吉边务报告》,对这一地区的历史归属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这一地区自古就是中国领土这一事实。同时,还积极组织当地民团,让日本侵略者看到中国军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决心和意志,使得在同日本交涉过程中居于主动。在交涉中,同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斋藤季治郎都不得不佩服吴禄贞,慨叹曰,“中国尚有人在,如吴禄贞者,不可欺也。”日本看到无机可乘,终于彻底退出了间岛地区。

吴禄贞在东北期间,受到百姓的拥戴,至今还流传着与地方团练韩登举之间的一段传说故事。吴禄贞来到东北后,结交了不少有志之士,又秘密联络绿林中的朋友,以为将来之用。日本炮制“间岛”问题后,吴禄贞奉命随同徐世昌经办边务,前往延吉调查期间,他所结交的胡匪张作霖、汤玉麟、冯麟阁等人,知道他的使命后,就写信给盘踞延吉夹皮沟、光济峪一带的韩登举,代为绍介,让韩登举提供方便。吴禄贞携信前往,率领周维桢、李恩荣和测绘生十余人启程。到了夹皮沟,报上名号后,受到当地团练、匪徒的争先招待。吴禄贞十分想借用这些地方武装的力量抗击日本。为此,吴禄贞想看一下他们的实力,改变一下他们的涣散作风,谎称:“我原本是南方盗首,手下有三四万人,枪械齐全,团聚山寨。不像你们散漫,没有纪律,并且大半徒手,不能成就大事。”群匪忍不住吴禄贞的讽刺,于是召集手下弟兄集合,展示实力,各股势力加一起,人约三千人,马约千匹,看到他们的实力,吴禄贞十分高兴,便拿出银钱犒赏他们,并购牛羊赏给他们大吃一顿,群匪从此就感激佩服吴禄贞,与吴禄贞也越来越亲近。

随着“间岛”问题不断推进,面对日本人的步步紧逼,吴禄贞向韩登举他们不断灌输爱国主义情感,他言道:“我们为匪,必须爱国。现在日本强占咱们的土地,为什么不同心协力抵抗他,一定要等国家的保护呢?”群匪说:“吴大哥既然不怕日本的军队,我们还怕他吗?但是我们抵抗日本,惹出祸来,将来徐总督要剿灭我们,向日本谢罪,那时怎样呢?”吴禄贞说:“我们大家保卫祖国土地,立功边疆,徐总督也不能这样丧心病狂,我现在虽然为匪,徐总督旧日同我很有交情,大胆地说,敢保你们安然无事!”众匪还不相信,吴禄贞就把他所带的军服佩刀龙旗各样重要的物品,通通拿出来。群匪看见身着军装,威仪凛然的吴禄贞,众匪叩头一直表示,“我们今天才知道吴大哥不但是南方的豪杰,又是徐总督的老友,一致情愿听从命令。”吴禄贞得到这部分人的支持后,就通知斋藤来此地会商,吴禄贞让这部分人全副武装,在会谈地点集结。斋藤看到后大惊,加之看到吴禄贞关于“间岛”归属中国证据确凿,又慑于兵威,不得不暂时作罢。

1908年11月,吴禄贞回京不久,日人又开始制造纠纷,清廷再次调吴禄贞前往延吉。1909年9月4日,在反复交涉的基础上,日本终于承认中国对延边地区的主权,韩国也承认中韩以图们江为界河的历史事实,并在此基础上签订《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吴禄贞在国家领土主权的维护上,实地踏查,据理力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间岛”交涉中国胜利的主要功臣。

1909年5月,吴禄贞因督办延吉边务有功,升任延吉边务督办,同时出任陆军协都统。摄政王载沣为了削弱袁世凯军权,于翌年初调他回北京,授以镶红旗蒙古副都统,派赴德、法两国考察军务。因此,受到袁世凯的怨恨,回国后,为便于从事革命活动,在同盟会的活动之下,调任袁世凯的嫡系部队陆军第六镇统制。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陆军大臣荫昌调第六镇李纯所部南下,吴禄贞请求随军南下却被清廷拒绝。而此时张绍曾在滦州举行兵谏,要求南北双方停止内战,实行君主立宪政体,清廷对近在京师咫尺的滦州兵变十分惧怕,马上调动吴禄贞的第六镇前往镇压。吴禄贞看到这是一个可乘之机,马上前往,但不是镇压,反而要求张绍曾仿照武昌模式,揭竿而起,策应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彻底推翻清王朝。

与此同时,革命态势席卷全国,山西革命也已爆发,阎锡山被推为山西革命军都督。忙于灭火的晚清政府马上调吴禄贞率第六镇前往山西剿杀革命。吴禄贞一面调兵,一面与阎锡山秘密接触,谋划组建“燕晋联军”,商定于11月7日进军北京,直捣京师。11月2日,吴禄贞向清廷谎称山西民军已接受招安,并以“消弭战争”为由在石家庄扣留了北洋军运往湖北的军火,并电奏清廷,要求停止进攻汉口。清廷怀疑他为革命党,但又不敢贸然将他撤换,特授予署理山西巡抚以笼络,一面密谋除掉吴禄贞。这时,袁世凯已经开始控制清政府的大权,极力剿杀革命,加之对吴禄贞的忌恨,于是指使其死党周符麟用二万元收买了吴部下马步周和其他几个军官。7日凌晨,马步周率人闯进吴的住所将其枪杀,年仅31岁。

吴禄贞被刺,是革命的巨大损失,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曾对吴禄贞被刺的影响进行评价:“绶卿被刺石家庄,无论识无不识,皆痛惜之!佥谓绶卿不死,京、津大局,必早底定,武汉南北两军,必不致激成恶战。然则绶卿死而因之死者,且千万人。语云:‘死有重于泰山’,其绶卿之谓矣!”革命党人无不扼腕叹息,在遇刺后的第二年的春天,民国已经建立,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伊始,孙中山即以临时大总统名义发布命令说:“吴、周、张三氏,当义师甫起之日,即阴图大举,绝彼南下之援以张北伐之势。事机甫熟,遽毙凶刃。迭被重伤,身首异处,死事至惨。”追认吴禄贞为陆军大将军。革命党人黄兴等定于1912年3月14日(农历正月二十六日是吴禄贞的诞辰日)在上海张园为他追悼,时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派自己的秘书亲赴会场出席追悼会,颁发了第一号抚恤令,吴禄贞按陆军大将军例抚恤,亲自书写悼文,文中对吴禄贞的一生进行了总结,文中写道:“荆山楚水,磅礴精英。代有伟人,振我汉声。觥觥吴公,盖世之杰。雄图不展,捐躯殉国。昔在东海,谈笑相逢。倡义江淮,建牙大通。契阔十年,关山万里,提兵燕蓟,壮心未已。滦州大计,石庄联军。将犁虏廷。建不世勋。猰貐磨牙,蜂虿肆毒。人之云亡。百身莫赎。”

与此同时,在山西太原也举行了规模浩大的纪念仪式,黄兴为吴禄贞题写挽联:“李北平之将略,韩侍中之边功,大厦正资材,公缓须臾,万里早空胡马迹;罗斯伯其激昂,来君叔其惨烈,二难同赴义,我悲后死,九原莫负故人心!”吴禄贞的妻子、儿女均参加了这次追悼活动。

此外,吴禄贞战斗过的延吉市也举行了规模不小的悼念活动。时至今日,抚今追昔,吴禄贞的事迹依然不能被人们所忘怀,在他的出生地云梦,在他捍卫领土之地延吉,大规模的凭吊、思念活动仍然继续,1991年,“吴禄贞纪念园”在湖北省云梦县建成开放。2005年,在吉林省延吉市,吴禄贞塑像落户延吉,成为城市精神的象征。

吴禄贞一生为国民为民族呕心沥血,在戎马生涯之余,仍不辍笔耕,著有《尤绪丁木延吉边务报告》、《戍延草》等,其中《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内容丰富,考证翔实,系统全面地论述延吉厅的中朝界务,亦为延边地区历史、地理,经济、民族诸方面的实录信史,诚为详备的对日交涉文献全书,为研究东北边疆史和延边地方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