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汉前期的儒法道之争与历史选择

西汉前期的儒法道之争与历史选择

时间:2024-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焚书"、"坑儒",就是在推行严刑峻法之下所发生的惨剧。可见,西汉前期最上层的统治者基本上都是崇尚黄老的。这些亦表明,西汉前期的统治者,绝不是完全照搬秦制,也不是以法家为指导思想,而实行的是不折不扣的黄老思想。西汉前期之所以选择黄老为指导思想,这是当时学术的发展、形势的需要和统治者选择的结果。

西汉前期的儒法道之争与历史选择

中国社会从先秦进入秦汉,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发生了巨变,学术的发展也随之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一尊法术、而后崇尚黄老、再到儒术独尊的演革,这是历史选择的结果。董仲舒正是处于学术的这一演革过程中,并为之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从秦朝的一尊法术到汉初的崇尚黄老

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为各诸侯提供了相同的机会,谁能够富国强兵,谁就能够在逐鹿中原中称雄,并统一华夏。怎样才能富国强兵呢?在百家争鸣中,儒、法、道、墨、兵、阴阳、名辩、纵横诸家,各显其能,经过实践,唯有法家的主张获得了成功。如杜佑《通典》所说:秦孝公任商鞅"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后来秦始皇又任用了具有法家思想的李斯,终于吞并六国,实现了江山一统。特别是他还废分封、建郡县,实行车同轨,衡同制,书同文,完成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统一任务,这无疑是他也是法家思想在历史上的一大功绩。这也表明,法家思想是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而其他诸家则不能完成此伟业。不过,秦始皇在用武力统一中国之后,又将法家思想运用于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诸如立法、行政以及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要用它来统一意识形态,却没有获得成功。这主要是因为在已实现了政治、经济统一的新形势下,没有能够总结、吸取先秦诸家之长,而企图以排斥各家的办法,强行用法家的思想统治一切,因而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所致。当时,秦始皇、李斯为了推行法家主张,不仅制定了名目繁多的法令,而且所制法令极其严苛和残酷,诸如一户犯罪,比邻连坐;一人犯罪,祸及三族;偶语诗书者弃市;赴役延期者斩首;等等。所谓"焚书""坑儒",就是在推行严刑峻法之下所发生的惨剧。也正是这些残酷的刑法,逼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响应,终于导致了秦朝的覆亡。由此表明,法家思想虽然适应于当时中国统一的需要,但是光用法家思想却不能长久维持其封建统治。这也就说明,仅仅把中国历史上的法家看作进步的象征或代表,显然是不正确的,特别是把法家同其他学派对立起来,更是错误的。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兴起的西汉王朝,深深吸取了秦朝覆灭的教训,因而改变了秦朝一尊法术的指导思想,转而以黄老思想为指导。不过,有的学者虽然承认指导思想的这一变化,但却又认为,汉初黄老思想的"实质"仍然是严酷的"法治",甚至说黄老思想"本身就是一种法家思想",还说:"'汉承秦制',不只是指具体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结构、施政大纲,也包括秦代奉行的法家指导思想。"①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也很普遍,即认为汉初实际上是"内刑名外黄老"。对此我以为至少有以下两点值得研究:第一,如果把黄老思想的"实质"说成是"法治",甚至把黄老思想"本身"说成是"法家思想",这显然就把黄老学派完全归于法家,或在实质上归于法家,这样再区分两家也就成为多余的了。但是我以为,把黄老与法家区分开来是完全必要的,而且它们两家各自都有自己的本质规定,因而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区别也是客观的。黄老就是黄老,法家就是法家,不能混为一谈。所谓法家,其本质就在于主张法治,而黄老思想的本质则在于:法自然,尚无为。当然,这两家在先秦末期的百家争鸣中,已吸取了其他学派的一些思想,因而同初创时已有了变化,不再是那么"纯粹"了,但是,其本质和主流仍然未变,它们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因此,把黄老思想归于法家,显然不妥。

第二,那么,这又如何理解"汉承秦制"呢?的确,"汉承秦制"这是史家历来都予以肯定的。但我以为,这只能是在承继秦的某些具体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意义上来理解,而不可能从承继其总的指导思想或总的大①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第53 页。

政方针上来理解,否则,就是一切照搬秦制了,而这样一来,同暴秦就没有了区别,也就谈不上从亡秦吸取教训。实际上,西汉王朝非常注重吸取亡秦的教训,就在刚刚夺得政权不久的时候,刘邦即诏令陆贾为其"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①仅此一问题的提出即可说明刘邦不可能继续完全沿用亡秦之制及其法家的指导思想。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如西汉之初,其统治者虽然也继承了不少秦朝的制度,如政治上部分的郡县制,经济上的奖励军功和领户制,法律上有肖何"攗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②等等,这些虽然都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制度,但仅此还是不能将其归于法家之列或说成是以法家为指导思想的。首先,从西汉前期统治者的信奉来看,刘邦虽然不喜儒,但这也不能说明他喜法家,相反,从他所信用的大臣张良、肖何、曹参、陈平来看,都是崇尚黄老的,由此也表明了他的崇尚。孝惠、高后所任用的大臣仍是高祖的旧臣,所尚自然也是黄老,另据《史记·外戚世家》所载:"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由此表明文、景二帝亦好黄老。可见,西汉前期最上层的统治者基本上都是崇尚黄老的。其次,再从西汉前期所实行的大政方针看,汉高祖初入关即"约法三章",这显然主要是用来约束其部将用以保护老百姓的,其后又减少租赋,并允许关中饥民就食蜀汉。这显然同秦朝的高压政策不同,而是要加惠德于民的。而后"孝惠、高后时,百姓新免毒蠚,人欲长幼养老。肖曹为相填以无为,从民所欲,而不扰乱,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稀,及孝文即位,躬修玄然,劝趣农桑,减省租赋,而将相多旧功臣,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寝息,风俗笃厚,禁网疏阔,选张释之为廷尉,罪疑者予民,是以而刑罚大省"。①再后孝景时,又多次下诏,谳狱疑,对高年老者"当鞠系者颂系之"。这些亦表明,西汉前期的统治者,绝不是完全照搬秦制,也不是以法家为指导思想,而实行的是不折不扣的黄老思想。

西汉前期之所以选择黄老为指导思想,这是当时学术的发展、形势的需要和统治者选择的结果。首先从形势来看,从战国末以来,强秦为了统一中国,连年征战;秦统一后,又对人民横征暴敛,滥发徭役,并且如陆贾所说:"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②,人民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及至推翻秦朝之后,又楚汉相争,兵连祸结,人民遭受涂炭,饱尝流离之苦。正是因此,在汉朝建立之后,人心厌乱,希望安宁,休养生息。这就是当时的大势所趋。而当时,经过秦始皇""""劫后之百家,虽是"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但如司马谈所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是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宗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要而易操,事少而功多",③所以最适宜当时形势的需要。正是因此,当时的统治者选择了黄老思想为其指导。这种选择如果说在最初尚不自觉,那么,曹参代肖何为相,以至到文、景二帝及窦太后之时,便是非常明确和自觉的了。曹参相齐之时,曾"尽召①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② 《汉书·刑法志》。

① 《汉书·刑法志》。

② 《新语·无为》。

③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俗,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即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①后来,曹参为汉相,一遵肖何约束,当时赞曹参曰:"肖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靖,民以守一。"②此后文、景二帝及窦太后,又以黄老木治世四十五年,大见成效,其结果,"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牸牝者摈而不得会聚。"③这就是以黄老作指导思想所获得的社会效应。由此也表明了这一指导思想对当时形势的适应及其促进作用。历史就是这样公正无私,任何一种学术思想,只有当它适应了历史的需要之时,它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并推动社会的发展,而一旦不再成为社会的需要之时,便会被历史所抛弃,成为落伍者。法家和黄老思想,各领风骚几十年的兴衰过程,便证明了这一点。

① 《史记·曹相国世家》。

② 《汉书·曹参传》。

③ 《汉书·食货志》。

(二) "独尊儒术"是历史选择的结果

汉初本来崇尚黄老,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何以至武帝时突然改换了门庭,转而"独尊儒术"呢?还是在这一节开头所说的那句话:历史选择的结果。当然,这个选择实际上是双向的:一方面,儒学自身有一个在用世过程中不断变化以适应封建统治者需要的过程,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也有一个根据自己的需要寻找和选择适合的意识形态的过程。当这个双向选择交会之时,便出现了"独尊儒术"这一选择的结果。董仲舒的儒学恰好出现于汉武帝时代,正是这个双向选择的交会之期。

春秋战国时代,列国群雄并起,学术界也百家殊方,其影响较大者不外儒、法、道、墨和阴阳几家。历史自先秦经秦进入西汉前期,在学术上一尊于法家,二崇尚黄老(道),而懦家却受到冷落。如从先秦算起,可以说儒家几经磨难,先厄于墨,次厄于法,再厄于黄老,其中最恶者为秦时所遭""""之祸,当时儒家六艺发遭灭绝。不过,所受磨难越多,适应能力也就越强,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后来之所以出现儒术独尊的局面,也正是它在逆境中不断改变自己、丰富自己,加强自己的结果。

孔子创立儒学时起,即提出了以仁德为中心的民本观,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以德化民。因此,他虽曾以大贤而被任为鲁国司寇,但其政治主张在当时诸侯割据的条件下很难实行,最后只好去周游列国,并落得个"累累若丧家之狗",以悲呼"吾道穷矣"而终。后来孟子在杨、墨盛行之世,继承和光大了孔子的民本思想,鲜明地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不朽名言,并述唐虞三代之德,以游说列国,但同样终不得用世。及至荀卿,面对列国兼并争雄之势,遂吸收了道、墨、名、法的许多重要思想,在礼治之中补充以法制,并变孔孟的"法先王"而为"法后王",这可以说是对前期儒学性格的重大改变了,但是他仍然坚持了其"从道不从君"的一贯主张;因此,他虽在早年游于齐时即"最为老师",而入秦,昭王见面开口就说:"儒无益于人之国",不见任用;及到楚国,也只作得个小小的兰陵令,且在春申君被杀之后亦被免官,潦倒而终。秦朝统一之后也曾立博士官掌《诗》、《书》、百家言,参与朝政,谋议重大决策,从而为儒学用世展现了一定机缘,但是,一方面,秦乃靠法家起家,因而偏爱于法,对儒本不信任,而另一方面,当时的儒者也不肯进一步改变自己的性格,而且相反,以其通古今而非议朝政,终于引发了""""之惨祸:"燔《诗》、《书》,杀儒士,设挟书之法,行是古之罪,道术由是遂灭。"①推翻秦王朝的农民起义为儒学的复兴再次提供了机会。于是"陈涉之王也,鲁诸儒持孔氏礼器往归之"。②但是后来陈涉战死,而刘邦本"不好儒者""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甚至如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③且其所用大臣多为尚黄老者,所以西汉初年儒者仍不被重用。但汉朝的兴起,又一次为重儒提供了机会,而当时的儒者也确实抓住了这个机会,在不断适应统治者要求的情况下,逐渐恢复了元气,并最终上升为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www.xing528.com)

① 《汉书·楚元王传》。

② 《汉书·儒林传》。

③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在这个过程中,最先改变儒生性格的是郦食其。郦生为佐汉王大业,一改其只言仁义不言功利的性格,积极筹划战胜之策,并亲往齐地,为汉王作说客。后来随何亦继承了这一新的性格,反折汉王以"腐儒"相呼之称,使其被迫承认儒士在夺取政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二个进一步改变了儒学性格的是叔孙通。当汉高祖刘邦称帝之后,同他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不遵礼节,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①使高帝深患之。于是叔孙通征鲁诸生与其弟子"共起朝仪""自诸侯王以下莫不震恐肃敬",群臣"无敢灌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知皇帝之贵也。"②这实际上就把法家的"尊君卑臣"思想移植到了儒学之内。由此,拜叔孙通为太常,又徙为太子太傅。与此同时,陆贾也在汉高祖面前时时称诗、书,并为汉高祖著秦所以失天下,而汉之得天下的缘由,凡十二篇,曰《新语》,指出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秦之失天下在于未行仁义。贾谊也写了《过秦论》,归结到一点,亦是"仁义不施"。陆贾和贾谊所提倡的仁义论,对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制定,无疑也是起了积极作用的。

西汉初年这些儒者的影响,无疑也在改变着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如刘邦就说:"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泊践柞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③这样,在上层对儒学的作用已有所觉悟的情况下,儒学在西汉的前期亦开始复兴。

儒学的这一复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即为上层统治者所接受,从而不断强化了对上层的影响,如除上述高祖以叔孙通为太子太傅和拜陆贾为大中大夫外,文帝又诏贾谊为博士,后迁至太中大夫,每诏令下,谊均为之对,并提出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的建议。文帝颇重用谊,欲任为公卿,后因大臣"尽害之"未成,改任长沙王太傅,以授书;景帝时虽"不任儒者",但设有包括儒者在内的博士官以待问,董仲舒即为景帝时博士。至武帝即位,即开始任用儒者赵绾、王臧,并始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从而儒学开始深入朝政。儒学复兴的另一方面表现,即在西汉前期社会也得到了广泛传播,如《史记·儒林列传》所说:"自是之后,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大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于齐鲁有胡母生,于赵自董仲舒。"可见,自汉以来,儒学已得到恢复和广泛传播,对社会已开始发生影响,特别是自武帝即位之后,尊儒已成为呼之欲出的事了。

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往往需要经过激烈的斗争,甚至战争。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虽然不会兵戎柏见,但是当涉及两种思想的存亡兴衰之时,有时也会伴随有流血事件的发生,秦朝的"焚书""坑儒"已有先例,汉朝从尚老到尊儒虽未酿成如此惨祸,但也付出了相当高的代价。如齐人辕固生就曾因说黄老书为"家人言耳",①激怒太后而使入圈击彘,险遭杀身之祸。如果说这次还没有造成直接的惨祸,那么武帝即位不久所发生的一场儒道之争,便直接结果了两条人命。这就是俱好儒的丞相魏其(窦婴)和太尉武安(田蚡),推举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迎鲁申公(绾、①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② 《汉书·叔孙通传》。

③ 《全汉文》卷一。

① 《汉书·儒林传》。

臧均受诗于申公),欲立明堂,令列侯就国除关,以礼服制,以兴太平,隆推儒术,贬道家言。好黄老术的窦太后滋不悦魏其等。及建元二年,赵绾请无奏事东宫,窦太后大怒,于是罢逐赵绾、王臧,免丞相、太尉,随即绾、臧"皆下狱自杀"。①由此足见,西汉前期的尚道与隆儒之争也是相当激烈、甚至是残酷的。

不过,无论如何,到武帝时,黄老已失去了往昔的地位,尊儒已成水到渠成之势。如就在武帝刚刚即位的建元元年,诏丞相、御史、列侯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卫绾奏说:"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而武帝则认"奏可"。②可见,当时法家和纵横家已经失宠,属"皆罢"之列了,至于黄老思想也只是在最上层的极少数人那里被崇信,及至窦太后驾崩,武帝即重新起用了好儒的武安侯田蚡为丞相,并"绌黄老刑名百家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③这就是说,随着窦太后的死,也就结束了西汉尚黄老的历史,而历经劫难的儒术便升上了封建统治思想的宝座,开始独尊了。可以看到,儒术的独尊绝非一人之力,而是经历了从孔子创立儒学直到武帝时代的儒者的不断奋斗及在斗争中不断丰富自身理论的内涵,以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从而使自身经历了一番脱胎换骨的改造,使之成为封建统治者得心应手的意识形态,才得以实现的。当然,它之所以能达到这一步,与董仲舒对它的改造有着极大的关系,可以说这是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恰在此时儒术独尊,也是历史的机缘。当时的历史情况是这样的:西汉初年新封外姓藩王和刘氏藩王,经过文、景二帝的削藩已获得部分解决,但尚未彻底解决;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已经开始显露,但又尚未激化;与此同时,与北方匈奴的民族矛盾也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当时武帝所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些矛盾。而武帝雄才大略,要子一番事业,光靠黄老的无为思想及休养生息政策,显然已不再能适应时代,尤其是武帝的要求了。当时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能够从天道观的高度来全面论证封建统治的合理性、以及维护以皇帝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的有为理论体系,恰好此时经过伍代儒家改造过的、特别是经过董仲舒阐发而创立的新儒学已经成熟,完全可以担当此大任。所以,当武帝在策问中提出"欲闻大道之要"时,董仲舒所述对策一拍即合,从而得到了武帝的赏识,使儒学一跃而登上了封建王朝统治思想的宝座,从此也实现了历代儒家所追求的以儒学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夙愿。

当然,在武帝时虽已确定了尊儒的大政策,但在当时还难以完全实现,这是因为,一方面同匈奴的矛盾己很尖锐,实际上处于战时状态;另一方面,对内同地方割据势力的斗争也尚未结束,必须任用执法严厉的权臣,统一货币,实行盐铁专卖,以加强中央的实力;再则,儒学的普及仍需有一定的时日。当然,由于独尊儒术的思想在最高统治集团中已有了认识,所以到宣、元时期便最终实现,并成为不可逆转的形势。

① 《汉书·武帝纪》。

② 《汉书·武帝纪》。

③ 《史记·儒林列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