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堂录:对立统一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堂录:对立统一规律

时间:2024-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对立统一规律本节主要讲矛盾的概念、属性、结构、作用和存在问题。世界整体的矛盾康德只讲了四个,即他提出的著名的四个二律背反。所谓矛盾,是指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相互贯通表明同一关系是内在的、有机的同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堂录:对立统一规律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

本节主要讲矛盾的概念、属性、结构、作用和存在问题。

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一)什么是矛盾

正如对时间等概念的理解,可以从具体事物和世界总体两个层面进行一样,对矛盾的理解也可以从具体事物和世界总体两个层面来进行。具体事物中的矛盾,像生产和消费、团结与分裂、难和易、上和下、左和右、强和弱、愚和智,等等。具体事物的矛盾是无限多样的。世界整体的矛盾康德只讲了四个,即他提出的著名的四个二律背反。其实关于世界整体还有一个内在的根本的矛盾,这就是物质和精神的矛盾,这一矛盾是世界观中最根本的矛盾。在康德的四个二律背反中和哲学最为密切的是有限和无限的矛盾,自由和必然的矛盾,这两个矛盾再加上思维和存在的矛盾,现象和本质的矛盾,普遍和特殊的矛盾,经验和超验的矛盾等可以说是关于世界总体的若干主要的矛盾。按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这一性质来说,哲学应主要研究关于“世界总体”的矛盾,但黑格尔往后的哲学家把矛盾的范围扩大了,哲学也研究“具体事物”的矛盾了。

所谓矛盾,是指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许多关系,如金、木、水、火、土之间有并存关系、依赖关系、相互影响关系等,但从发展的角度看,从本质的角度看,它们的关系是相生相克关系。“相生”就是同一关系,“相克”就是对立关系。任何事物内部从运动发展角度看都有两种相反因素、趋势、力量,二者既有对立关系,又有同一关系,这两种关系之间也有关系。矛盾就是反映同一和斗争两种关系及两种关系之间的关系的概念。

正因为同一和斗争是矛盾所包含的两种主要因素,因而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二)矛盾的基本属性

1.同一性

(1)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

世界的奇妙性在于两种相反的东西,相异的东西总是相吸的,相依相赖的,自然界中磁石的两极,生物界的雌雄,人类中的男女都是相异者而相吸,相同者相斥。同一性这个概念就是反映相对立者相吸、相依、相辅这种关系的。同一性是价值和意义之源之一:动物间若无雌雄相吸,则无相生,无生生不息之生命创造价值;人类中无男女之相吸相依则无激动人心的爱情,即“爱络斯”(eros)。无爱的人类将会是怎样的人类呢?

(2)同一性的内容

对立面之间的同一关系具体分析起来包含相互依赖关系和相互贯通关系。

首先,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赖。就是说矛盾双方任何一方的存在依赖于对方的存在,发展也依赖于对方的发展。例如,上和下,上的存在因为有下,无下则无所谓上。有限之所以是有限,因为和无限相比而言,无限之所以存在是同有限相比而言。这是矛盾双方存在上的相互依赖。矛盾双方在发展上也相互依赖。就人类社会内部而言,精神要发展依赖于物质的发展,相反物质要发展依赖于精神的发展。如果矛盾一方把一方消灭了,那么消灭者本身就既不存在了,也不能发展了。假如资产阶级把无产阶级消灭了,那么,资产阶级自身也就不“存在”了,作为资产阶级也不“发展”了。无产阶级也一样。

其次,矛盾的对立面相互贯通。这是更深入的同一。相互贯通表明同一关系是内在的、有机的同一。相互贯通又有两个内容,一是对立双方相互包含,二是对立双方有相互转化的趋势。相互包含就是对立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太极图,太极图中的黑白鱼黑鱼的眼睛是白的,白鱼的眼睛是黑的。这个反映宇宙本质的图所表达的就是对立双方的相互包含,对立中的同一关系。元朝书画家赵孟頫的夫人(管夫人)写了一首表达爱情的词:“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这是以形象的手法体现的同一关系,同一性和“爱”有关,古希腊的恩培多克勒就把同一性理解为“爱”,把斗争性理解为“恨”。相互贯通还表现在对立双方有相互转化的趋势,就是说对立双方都有转化到对方去的内在冲动、内在趋势。被统治阶级有着转化为统治阶级的趋势,统治阶级也有着转化为被统治阶级的趋势,物质有转化为精神的趋势,精神有转化为物质的趋势。人之所以要实践,就是要把主观的理想转化为客观现实。凡矛盾对立面都存在着相互向对方转化的趋势。正因为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世界才充满生机,人才充满希望和理想。试想如果统治者不能转化为被统治者,被统治者也不能转化为统治者,那陈胜、吴广们还有起义的冲动、胜利的可能吗?没有。假如无知不能转化为知,学习还有意义吗?所以,“希望”、“理想”价值及其实现的根据在矛盾的同一性上。

2.斗争性

世界的奇妙之处不仅在于相反相异的东西是相互吸引的,还在于相互吸引的双方又是排斥的、否定的、背反的、分离的。爱中有恨、有苦的根源就在于宇宙的这一法则中。孔子讲的“仁”是指“爱人”,而爱中一定是有“苦”、“苦难”的。“爱”需要付出、牺牲、无我、克欲、克己、甚至灭欲,这是“苦”,是“苦难”。基督教讲的“圣爱”更和“苦难”相连,基督教为了爱,要人抛弃家庭、肉身,这是“苦难”,耶稣钉在十字架上表达的是对人类和上帝的“爱”,即和上帝的同一,但肉体却是痛苦的,即人对上帝的同一中有着对“肉欲”的排斥。我们把这种排斥叫斗争性。

所谓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大公无私”、“公而忘私”、“舍己救人”、“见利忘义”、“水火相克”等等所反映的就是身和仁、生和义、公和私、己和人、利和义、水和火之间的斗争性关系。“杀”、“舍”、“无”、“忘”、“克”等,都是体现斗争性含义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这些词常常表达的就是矛盾斗争性。

为什么“相吸”的双方又必然要“相斗”呢?因为只有“相吸”就不成其为“矛盾”。那么,难道世界是为矛盾而存在的吗?你还可以说,“相吸”中有“相斗”这是个“事实”。但难道“事实”和“价值”能分开吗?不能。从“价值”的角度看,“相吸”的双方如果没有“相斗”,事物就会丧失生机,就会永远如此,不会变化,不会发展。所以“相吸”中有“相斗”可以用“发展”来解释。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正是“发展”。因而,“发展”使同一与斗争相结合。

在理解斗争性时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把斗争性和斗争的具体形式区别开来。第二,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中斗争性的形式是不同的,不能因斗争性在事物一定发展时期(发生阶段)表现不明显而否认斗争性存在。如果这样就否定了矛盾的普遍性。

3.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

光有斗争性不能叫矛盾,光有同一性更不能叫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结合在一起才能叫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本身就是同一个矛盾的“两面”,而不是“两个”。一个硬币有两面,两面就是说它们在同一个东西身上,“两个”则是不同的两个单独事物,如两个硬币。同一个事物的两面那一定是不可分离的了。呼和吸是人的呼吸的两面,所以呼不能离开吸,吸也不能离开呼。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同一个矛盾的两面,所以二者不可分割,相互联结。只强调其中的一面都会取消矛盾,因此取消发展。例如“文革”中只强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双方“斗争性”一面,导致中国经济不得发展。因为它人为地取消了矛盾,取消了发展的动力。譬如人征服自然(主体性),是人和自然的斗争性,而人在征服自然中若不遵循自然规律,征服(斗争)就会失败,而遵循自然规律(客观性)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同一性。

(1)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的表现

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①辩证法讲的同一是具体的同一,而不是抽象的同一。具体的同一是包含差异和对立的同一。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就是有差异的同一,“同”则是无差异的同一。(孔子把“和”的思维方式,即同中有异的思维方式用来分析“仁”,得出“爱有差等”,即“亲亲”、“尊尊”的观点。孔子的思维方式就是同一中有差异、斗争的辩证思维,而墨子的“兼爱”则缺少辩证思维。)“具体的同一”相当于孔子讲的“和”,它里面是有差异、斗争的。②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对立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都依赖于斗争性。譬如,矛盾双方如果无差异、无对立,它们就不会相互吸引。两性相吸,其前提是两。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的实现要依靠斗争。理想要转化为现实,依赖于斗争、奋斗,失败转化为成功,小转化为大,弱转化为强等都依赖于斗争,没有斗争矛盾双方不会转化。③同一性如果离开了斗争性事物将会变成僵死不变的东西,就不会有运动和发展成为一潭死水。一个事物内部如果没有否定这个事物的因素存在,这个事物就会永恒地存在下去,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事物,这说明同一中是有差异和斗争的。如果生物、动物的遗传(同一)中不包含变异(斗争),那这种生物、动物就永远是它自己。同一中有差异说明辩证法所理解的“共性”、“统一性”不是纯粹的、绝对的。这有利于批判“独断论”。同一中有差异表明世界上不会有绝对的“共识”和“认同”。“万众”不可能完全是“一心”。“一心”中总有“多心”,共同意志中总有不同声音。卢梭所说的“公意”也不是绝对的。

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因为,①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斗争、差异的双方首先要能组成一个统一体然后才能斗争。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是因为学生和老师处于一个教学统一体中,有了教和学的联系,学生只会给教他的老师提意见,不会给不教他的老师提意见,因为不教他的老师和他不在一个统一体中。两个人在吵架总是因为发生了某种联系。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缘和故就是同一性。毫无联系的两个事物是斗争不起来的。②斗争的对方是“自己的”对方。斗争的对方不是任意的事物而是“自己的”对方,自己的对立面。主观有“自己的”对立,这就是客观,它只能和客观相对立、相斗争。债权人讨债不能向任何人讨,而是向作为自己的对方的债务人讨。有限只能和无限相对立、相斗争,人是有限的,所以人追求无限、不朽。追求无限就是超出有限。由于有限要依赖于无限(同一)所以有限才要超出自己(斗争)走向无限。③斗争双方的斗争必须有一个共同争夺的东西,否则斗争不起来。譬如甲乙两球队在激烈地竞争都是想争取赢,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是为了权,前者要保权,后者要夺权。这说明没有同一就没有斗争。

(2)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在同一中看到对立,在对立中看到同一,在实践中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和深刻地认识事物,有效地解决问题。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强调统一意志、集中、纪律时不要忽视人的差异、个性、多样性。因为同一总是有差异的同一,具体的同一;同时在强调差异、斗争时不要忽略双方的一致、同一,不要“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伦理法律中讲宽容就是因为敌人、坏人、恶人和自己、好人、善人有一致的地方,都有弱点,按基督教的说法都有“罪”。刑法中免除死刑就是因为罪犯和被害人都有弱点。同一性制约着斗争性。在艺术创作中把对立的双方统一起来会产生美感。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诗句即是。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在上一章中我们说事物的“运动”是由“联系”引起的,而“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因而在此我们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第二章我们还讲过物质的“自己运动”原理,要进一步理解“自己运动”原理,就要把事物运动的动力理解为在事物“内部”。只有根本动力在“内部”不在“外部”,才能称得上“自己运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是要进一步说明事物的“自己运动”。

由于联系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所以作为联系根本内容的矛盾也就有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中的矛盾包括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内部矛盾也叫内因,外部矛盾也叫外因。这里先讲内因外因的关系问题。

(一)内因和外因及其辩证关系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表现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7页)就是说,内因和外因对事物的运动变化都起作用,但作用是不同的,内因更重要,是“根据”,外因是“条件”,而且还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1.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

要坚持“自己运动”原理,必须承认内因的这一地位。为什么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原因呢?①内因是事物存在的深刻基础,内因消失了就意味着该事物彻底变化了。内因就是事物的根本矛盾,试想如果同化和异化这个根本矛盾不存在了生物还会存在吗?②内因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主要依据,看一事物是否发生了变化要看内因是否有了变化,即内部矛盾对立双方的主次地位是否有了变化。③内因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外因对事物有作用,但不能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犯罪是有原因的,内因是犯罪的第一位原因。就是说犯不犯罪主要是“由自”而不是“由他”的。这是对罪犯实施惩罚的依据。“自己运动”原理是对罪犯实施惩罚的哲学依据。

2.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变化主要是由内因引起的,但内因如果离开外因也无法发生变化。鸡蛋能变化成小鸡,但没有适当的温度这个外因也是变不成小鸡的。人能行走、跑步,但如果没有食物、水等的摄入,他也是动不了的。所以外因构成事物运动变化的条件。外因有时会影响事物性质的变化。固态物体的矛盾在一般条件下是分子、原子之间的吸引和排斥,而在高压条件下则成为原子内部原子核电子的吸引和排斥。外部条件制约着事物内部变化层次的深浅。中国古代碰到的野蛮民族不会使中国发生深层变化,但近代西方民族就使中国发生深层变化,就好像固态物体遇到了高压,连深层的原子核都要变化一样。

3.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外因的作用无论有多大,不通过内因也是不会起作用的。外面的温度再高,如果蛋壳是隔热的,到不了鸡蛋内部,条件也不会起作用,到了内部如果内因不吸收热能也不行。外因只有转化为事物的内部因素,渗透到事物内部去,才会对事物起作用。老师讲课学生不能入耳、入脑,也不会起到变化思想之作用。移植和吸收外国的优秀东西,如果不能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因素那也难以真正起作用。这进一步说明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原因,外因只是条件。

4.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这一原理进一步说明了运动是“自己运动”。

这一原理说明自主、自由、自力更生是第一位的东西,在此前提下要重视外部环境、外部条件的作用,重视对外开放,重视和环境的信息、能量、物质交换,重视把外部因素转化为内部因素。黑格尔曾赞扬古希腊民族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思想当做材料内化为自己东西的做法。

矛盾,特别是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那么,矛盾怎样推动事物发展呢?

(二)矛盾怎样推动事物发展

矛盾内部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共同起作用推动事物发展。只有斗争性或只有同一性都不能推动事物发展。“文革”中搞的“斗争哲学”未能推动中国发展就说明矛盾中单一的一方面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同一性和斗争性对事物发展都起作用,但作用是不同的,这里分别分析它们的作用。

1.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的内容包含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三个层次,下面分别看这三个层次要素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1)相互依存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事物发展的条件是该事物是一个较稳定的统一体,而稳定的统一体得以形成的条件是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例如,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要发展,其条件是国家处在一个稳定的统一体中,国家动乱则经济不能发展,而国家稳定的条件是国内各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相互依存,未分裂;公平和效率相互依存,未严重分离;穷人和富人相互依存,未分裂。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统一体,事物的量变就是在这种稳定的统一体中实现的。再者,对立双方的发展都依赖于对方的发展。如精神文明越发展,物质文明就越发展,反之亦然。孟子认识到了矛盾一方的发展依赖于相反的一方发展的道理。他说:“无敌国外患者国恒忘。”(《孟子·告子下》)柳宗元说:“敌存灭祸,敌去召过。”(《柳河东集·敌戒》)格言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非典”是健康的敌人,这敌人出现了,人也就知道健康和生命的重要了。所以费希特说,自我必须建立非我,非我强大了自我才能强大。美国要到处找敌人,找对立面,在和对立面的依存中促使自我强大。中国近代若无列强的侵略那很难奋起实现现代化。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就是利用矛盾双方各以对方的发展为条件的规律。

(2)相互包含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可以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从而推动事物发展。相互利用是事物发展的重要形式,这种发展形势之所以可能是因为矛盾双方存在着相互包含的同一性。譬如,精神文明中有物质文明的因素,物质文明中有精神文明的因素,因而二者可以相互利用,共同发展。有限的人的生命中包含着无限的因素,无限中有有限的成分,因而有限人生和无限意义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孔子说:“人能弘道”。人是有限的,道是无限的,人能弘道,说明有限能促进无限的发展,无限的道则范导着有限人生的不断完善。农业中有工业的因素,工业中有农业的因素,因而双方可以相互利用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战争与和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因有相互包含的同一性,所以能相互利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相互转化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相互转化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或基本方向。这是因为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方向不是任意的,偶然的,可以胡乱转化的,而是朝着确定的方向转化的,这个确定的方向就是对立双方各向自己的对方转化而去。事物的性质是由对立双方中居主要方面一方的性质决定的,因而如果在对立双方的相互转化中非主要方面转化到主要方面去了,那未来事物的性质就是现在的这个非主要方面的性质所决定的了。非主要方面迟早要转化为主要方面的地位上,因而人们可以通过分析矛盾现在的非主要方面的性质来确定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势。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并向对方的方向转化,这使人可以预测未来。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中国人相信阴阳转化的道理,认为失败可以转化为胜利。中国人相信祸可以向福转化,因而有乐观意识;福可以向祸转化,因而有忧患意识。综合起来看,中国人的性格和文化特征,既不完全是李泽厚说的“乐感文化”,也不完全是徐复观说的“忧患意识”,而是庞朴说的“忧乐圆融”意识,这是由中国人的辩证思维精神所决定的。

总之,同一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条件、形式和基本方向。

2.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斗争性的作用在于能引起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造成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为矛盾非主要方面向主要方面转化准备条件,换句话说就是为事物的质变准备条件。(www.xing528.com)

在事物的质变过程中,斗争性的作用在于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或旧质事物的破裂、瓦解和新的矛盾统一体或新质事物的产生,从而使事物发生质变,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使事物得以发展。这是斗争性作用的最突出的表现。没有斗争性,事物只能在旧事物范围内活动,因而天下永远无新事。事物的性质变化主要依赖于斗争性。西方哲学史中很重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性。

以上说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事物发展都起作用,不能重视一方面忽视另一方,双方只有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真正动力。要防止和批判单纯的“斗争哲学”和“同一哲学”。在生活实践中应将合作与竞争结合起来,把团结和批评结合起来,把文化认同和文化差异结合起来,把文化继承和文化批判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三)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都有作用,这是二者的相同处,但二者也有不同处,这就是二者在事物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二者的地位有不平衡性,其中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不注意这个问题就不能解释运动的绝对性和发展。

1.同一性的相对性

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同一性的有条件性。要理解这一问题必须把同一性和由同一性所构成的统一性即事物看成是具体的事物、有限的事物。具体有限的事物总是有生有灭的,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在一定条件下消灭。既然具体有限的事物即统一体是有条件的,那么统一体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同一自然就是有条件的了。例如有了大机器才有了工厂,有了工厂才有了工人和资本家矛盾双方的同一性。这就是说同一性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学生和教师有同一性是因为你在上学、进入了学校,你们毕业了,这种同一性就没有了。

同一性也是暂时的、易逝的,不是永恒的。由于同一性是有条件的,而条件是可变的,因而同一性也是暂时的、易逝的,不可能永远存在。

2.斗争性的绝对性

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斗争性的无条件性。斗争性不是也依赖于同一性吗,怎么又说它是无条件的呢?斗争性的无条件性不是指斗争性的存在不需要具体条件,而是说斗争性能够打破具体条件的限制,并创造新条件,斗争性打破具体条件限制的能力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打破”具体条件,就是“超越”具体条件,超越了具体那就成了普遍的了。超越具体,那就是说斗争在具体之上了,而不在具体之中了。看来唯物辩证法在关键处也得承认普遍、一般可以在具体、个别之上,否则就不会有绝对性的东西。过去老是说只有唯心主义才讲普遍共相在特殊之上,看来是不全面的。不承认超越,即一般在个别之上,就不能解释发展,不能解释上升的运动,不能解释价值问题。“超越”具体是“飞跃”,没有“超越”具体这一下,旧事物飞不到新事物那里去,因而发展就不可能。因而理解斗争的绝对性就需要从超越具体和有限的东西处理解了。在此存在着绝对和相对、普遍和具体、无限和有限的矛盾,这些矛盾是涉及“世界总体”的矛盾,同具体事物中的矛盾有所不同。“总体”、“发展”都是典型的哲学问题,同它们相关的矛盾是哲学矛盾。在此“发展”的确同“矛盾”相关,同具体和普遍、相对和绝对、经验和超验的矛盾相关。而这些矛盾和康德讲的“二律背反”就处在同一层面了。

强调“斗争性的绝对性”是要解释和倡言“发展”。冯友兰先生说这是中西哲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他说西方哲学的特点是“仇必仇到底”,中国哲学的特点是“仇必和而解”。就是说西方哲学重视斗争性,中国哲学重视同一性。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上面讲到矛盾的作用是能推动事物发展,而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是通过矛盾的解决表现出来的,要正确地解决矛盾,就要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而矛盾的特殊性总是同矛盾的普遍性相联系的。因此,本目要讲一下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及其关系。

(一)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时空之中,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矛盾。

1.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

从空间上来看,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即处处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宏观世界、微观世界、无机界、有机界、社会领域、思维领域、单位、家庭等等,其内外部都有矛盾。世界上没有不存在矛盾的事物。

从时间上看,矛盾的普遍性是指,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理解矛盾在时间上的普遍性,关键是承不承认事物在新旧转化的时间过程中是否存在矛盾。新旧事物转化的过程是旧的统一体及其同一性瓦解,被打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同一性的状态是既存在,又不存在,而斗争性则一直存在,因而这时的矛盾也是既存在,又不存在,就是说不能说矛盾完全不存在。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意义

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彻底坚持辩证法的前提,否定了矛盾的普遍存在就不能坚持辩证法了,因为没有了矛盾也就没有了运动、发展。在认识和实践中要承认矛盾,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不要回避和掩盖矛盾。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就是承认人始终生活在矛盾之中,因此“操心”、“麻烦”、“痛苦”是人的不可避免的生存事实。人不能超越矛盾,但人能改变对待矛盾的态度。人能通过对世界统一性的觉解在精神上达到物我合一之境界,但在经验的、现实的世界中人会永远生活在矛盾之中。

(二)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但矛盾在具体事物和时空中的表现是特殊的。

1.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与其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以及矛盾解决的形式有其不同的特点。

2.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1)矛盾性质的特殊性

从空间上看,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如有机物和无机物有不同性质的矛盾,生物和社会有不同性质的矛盾,中国和美国有不同性质的矛盾,城市和农村有不同性质的矛盾等等。

从时间上看,同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性质的矛盾。如原始社会和私有制社会有不同性质的矛盾。社会发展的自然经济阶段和商品经济阶段有不同性质的矛盾。

在此应注意,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的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并决定着整个过程的基本趋势和该事物的性质,这样的矛盾,我们将其叫做根本矛盾。而有的矛盾既不存在于事物的全过程,也不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这样的矛盾我们将其叫非根本矛盾。根本矛盾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非根本矛盾如阶级斗争即是。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是相互作用的。

(2)矛盾地位的特殊性

在同一个事物内部往往不是只有一种矛盾,而是有许多矛盾。这许多矛盾在这个事物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有一个矛盾是主要矛盾,而其他的都是非主要的矛盾。不论在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的内部都有对立着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地位也是不同的,其中有一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个是非主要方面:

A.主要矛盾和非主矛盾

什么是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事物内部主要矛盾以外的矛盾都叫非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什么是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一个矛盾里的对立双方中处于支配的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主要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决定事物性质的主要因素,或者说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因而矛盾主次方面一旦发生了转化事物就由旧质事物转变为新质事物了。这一点对理解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十分重要。

C.矛盾地位特殊性原理的意义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重点论就是要在认识和实践中集中精力抓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这些矛盾,解决了这些矛盾,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毛泽东把抓重点的方法叫牵牛鼻子的方法。不分主次,平均使用精力的方法叫均衡论,这是无重点的工作方法,是要避免的。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歌德和黑格尔都讲,人要学会限制自己,把精力用到一个重要的事情上,这样才能取得成就。不限制自己,什么都想干,那什么也干不好干不精。重点论,也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两点论就是在着重抓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时也要研究非主要矛盾及其非主要方面,以促进主要矛盾的解决,在此要反对一点论。重点论和两点论是统一的,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

(3)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矛盾性质的特殊性和矛盾解决条件的特殊性决定了矛盾的解决方式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的,特殊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能用一种方式去解决所有的矛盾。在此问题上我国在“文革”中曾有血的教训,这就是把一方吃掉一方的矛盾解决方式普遍化、唯一化,用它来解决所有的矛盾。如用它来解决学术领域里、思想领域里的矛盾,导致了对大量知识分子的人身攻击和肉体消灭,对我国的学术文化带来重大损失。应当看到把一方吃掉一方的矛盾解决方式唯一化、普遍化在我国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根源,这就是一元化的哲学思维方式和一元化的政治价值观。经历了惨痛教训后我们必须重视矛盾解决方式的多样性、特殊性问题。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矛盾双方的并存形式。这是事物在量变过程中解决矛盾的形式。其意思是说事物在其发展中产生出了适合于矛盾双方在其中运动的某种适当的形式,使矛盾双方达到平衡、协调,使矛盾得到解决。太阳和地球之间存在着向心力(吸引)和离心力(排斥)的矛盾。是不是一定要让向心力吃掉离心力或相反呢?不是。向心力吃掉离心力,地球会被吸进太阳,离心力吃掉向心力,地球会脱离太阳系,两种情况下,地球都会毁灭。二者矛盾的解决是取得平衡,达到并存。社会中的发展和稳定的矛盾也可以通过寻找双方并存的形式来解决。

矛盾一方克服一方。两军对阵一方打败一方,体育比赛中一方战胜另一方,无机界吸引克服排斥或排斥克服吸引,这些都是矛盾一方克服一方的矛盾解决方式。

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代替。阶级社会形态中,两大阶级的矛盾的解决方式都是同归于尽的方式。在社会质变阶段,奴隶战胜了奴隶主,奴隶自己也就不存在了,因为对立双方的存在都是依赖对方的存在的,对方不存在了,当然己方也就不存在了。农民阶级消灭了地主阶级,自己就不存在了;无产阶级消灭了资产阶级自己也不存在了。这就是同归于尽。

矛盾的对立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使矛盾得到解决。例如,城乡矛盾、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矛盾,仁和知的矛盾等都不能用一方吃掉另一方的方法来解决,最后要通过双方的融合来解决。但在实践中很难做到以这种方式来解决矛盾。例如,过去用“红”来吃掉“专”,有所谓“白卷先生”张铁生,现在却有以“专”吃掉“红”,以“智”吃掉“德”的倾向。矛盾解决方式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现实诸多因素密切相关,不只是一个自我理性选择的问题。

既然矛盾解决方式是多样的、特殊的,因而不能把其中的一种方式唯一化、一元化、普遍化;既然矛盾解决方式同文化、利益等现实因素相关,因而我们要用理性的、现实的力量对之加以改造,使矛盾解决方式适合矛盾的性质和人的要求。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毛泽东同志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有抛弃辩证法的危险。

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

它们的区别表现在,矛盾的普遍性是共性,具有绝对性,特殊性是个性,具有相对性;矛盾的普遍性比特殊性深刻,特殊性比普遍性丰富。特殊性、个性不可能全部进入共性、普遍性,否则世界就丧失了自己的丰富性、个体性。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两面,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共性、普遍性存在于个性、特殊性之中,个性中必然包含共性,以共性为本质。个性是共性的基础,共性是个性的本质。个性的基础地位不能抹杀,共性的本质特征也不可忽视。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在一个较大范围内是特殊性的东西,在较小的范围内就转化为普遍性的东西,反之亦然。如阶级矛盾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是特殊性的矛盾,在阶级社会中就转变为普遍性的矛盾。但是,就整个世界来说普遍性就是普遍性,它向特殊性的转化是指它可以表现为特殊性,特殊性可以实现普遍性,实现是部分的实现。

(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这一原理把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问题提高到辩证法核心中的核心地位。毛泽东说:“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95页)大家知道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而毛泽东进一步说,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这个核心的精髓,这就把这一原理提高到了一个不能再高的高度了。这是对列宁辩证法核心思想的发展。如果只讲矛盾,不讲共性个性,绝对相对,是不好解释发展问题的。在质变过程中如果不把斗争性理解为共性、绝对性的东西,那矛盾、斗争性就无法超越、打破旧的统一体,不可能实现发展。关键处对同一性和斗争性做个性和共性,相对和绝对的划分,使得发展原则得以证成。其实在世界观中不仅包含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同时包含着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只是因为有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才产生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希腊哲学是先讨论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的。毛泽东说,共性和绝对性都是矛盾的共性和绝对性,因而这种共性和绝对性就内在地包含着差异和相对。

这一原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基本原则的思想基础。马列主义不能照搬,因为要和中国特殊实际结合,中国实践不能离开马列主义,因为特殊中有普遍。

这一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共性。“中国特色”是个性。共性和个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因而“社会主义”必须要有“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不能脱离“社会主义”。二者的统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