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人生境界,发挥长处,解决持久问题

提升人生境界,发挥长处,解决持久问题

时间:2024-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上述宝钢领导人员自我管理的8项行为习惯,大多数领导人员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在现实中往往并不能都做到。发挥长处的前提是认识自己的长处。发挥长处的保证,是尽量到可能发挥自己长处的岗位上去工作,以及在岗位上尽量发挥自己的长处。不少领导人存在的问题是不持久。

提升人生境界,发挥长处,解决持久问题

五、提升人生境界

自我管理很重要,但又很不容易。对于上述宝钢领导人员自我管理的8项行为习惯,大多数领导人员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在现实中往往并不能都做到。这就提出了把自我管理落到实处的问题。

(一)发挥长处

对于发挥长处问题,彼得·德鲁克有深入的研究,他在论述自我管理时,反复强调要发挥自己的长处。他生平的最后一部著作《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专门用了一个章节(第四章)来论述“发挥长处”。他在确定自我管理的步骤时,把发现自己的长处放在第一步骤。他指出:“最重要的,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长处上。把自己放在能充分发挥长处的岗位上去。”“一个人从对某件事情一窍不通提高到表现平平,比从一流的表现提高到表现卓越花费的精力还要多得多。”[57]弗雷德蒙德·马利克指出:“任何人想要取得某些成绩,都必须把自己限定在自己能做并具有优势的领域。即使这样,想取得成功也很困难。”[58]

对于自我管理,发挥长处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主要在于人的个性、特点和特长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是难以改变的。发挥长处,就是发挥自己固有的优势。发挥长处的前提是认识自己的长处。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办法是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并征求别人的意见。发挥长处的保证,是尽量到可能发挥自己长处的岗位上去工作,以及在岗位上尽量发挥自己的长处。如果某一个岗位所需要的才能恰恰是自己的短处,那就坦诚地向组织提出不去。任何一个岗位,往往需要几方面的才能,应当找到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方面去发挥。发挥长处,并非不要克服短处,只是说要把主要的着力点放在发挥长处。说克服短处难,也不是绝对的,只要下决心,有的短处也是可以改变的,当有的短处对工作有明显影响时,就应当下决心改变。比如,对一个领导人员而言,与员工、客户等的沟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这方面存在不足,就必须努力改进。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扬长避短,是从能力角度说的,至于品德上的问题,尤其是诚信、正直问题,则只能长,不能短。品德有问题,失去了诚信、正直,那就失去了做一个领导人员的起码资格。

(二)贵在坚持

人们不难发现,自我管理成功与失败的根本区别,往往只是在于是否按照正确的理念和方法去做,去行动。客观地讲,对任何一个领导人而言,在自我管理方面,完全不去做、不行动者几乎是没有的。人们往往会在某一个方面、某一个时期,去作出程度不同的努力。不少领导人存在的问题是不持久。这就提出了贵在坚持的问题。

宝钢研究院(技术中心)“牛”雕像

自古以来,坚持正确的观念就是一个不易解决的大问题,《中庸》记载了孔子围绕“中庸”所谈的“坚持”问题。第七章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也不能坚持下来。)可见坚持之难。第八章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颜回的处事为人是这样的,他选择中庸之道,得到了一种好的道理,便牢牢地记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孔子在这里赞赏了颜回的坚持。

坚持的大敌是惰性,每个人都是有惰性的,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必须克服惰性。克服惰性需要毅力,毅力依靠两方面的力量来支撑。一靠感性力量—对宝钢各级领导人员而言,为了争创一流、钢铁报国的使命,为了成功,充满激情地去做;二靠理性力量—对宝钢各级领导人而言,为了争创一流、钢铁报国的使命,为了成功,坚定不移地去做。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是一个相互交融的反复过程,需要靠信念,靠韧性,靠坚持。有人说宝钢人“牛”,我们要学牛的韧性、牛的坚持。有了一个正确的、明确的自我管理目标,就要有执行力度,付诸行动,坚持、坚持、再坚持,才能成功。麦当劳创始人雷·克罗克先生办公室墙上镜框里的一段话:“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可以代替坚持不懈。能力不可以—能力出众却没有取得成功的人到处都是。天才不可以—有天才而无收获几乎是一句格言教育不可以—世上到处可见受过教育的流浪汉。坚持不懈,只要下定决心就无所不能。”[59]

(三)善于平衡

处在严峻市场竞争环境中,在追求高目标的宝钢,许多领导人都感到工作任务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节奏越来越快。不少领导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但还是感到工作没有进入一个自己和公司所期望的良好状态,学习生活也没有进入一个自己和家人所期望的良好状态。培养良好的平衡能力,做到善于平衡也是能力的一种提升。平衡需要条件,基本条件是人的精神空间留有余地,塞满了,连思考如何做到平衡的前提也不存在了。鲁迅曾经提出人的精神空间要“留有余地”的问题,他认为“不留余地”是不行的,他指出:“在这样‘不留余地’空气的围绕里,人们的精神大抵要被挤小的。”[60]如果人的精神空间被挤得过小,势必造成不同程度的失败,或者是工作的失败,或者是学习的失败、生活的失败,甚至工作、学习和生活全失败—在忙乱中度过一生,遗憾终身。

要做到善于平衡,极为重要的是要学会时间管理,恰当地调配精力。时间是最重要的稀缺资源,稍纵即逝。马克思经济学的角度论述了节约时间的重要性,他指出:“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约。”“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的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61]“有效的管理者与其他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62]他还指出:“最有生产力的—或最没有生产力的时间是管理人员的时间。但是,它都是生产率的各种因素中人们了解得最少、分析得最少、管理得最少的一项要素。”[63]“你必须管理时间,否则就无法管理其他任何事情。因此,管理时间是你变得卓有成效的基础。”[64]领导人员的自由支配时间很有限,而且,组织规模越大、职位越高的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往往越少。我们务必珍惜时间,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一个领导人员要舍得用时间来管理自己的时间。不舍得把时间用在管理时间上,看起来似乎是珍惜时间,其实一定是大大浪费时间。相反,舍得把时间用在管理时间上,看起来似乎是浪费时间,其实一定是大大节省时间。

一个领导人,一定要鉴别事情的重要性,分清“重要事”和“紧急事”的差别,分清“必须做的事”和“尽量做的事”的差别。然而,区分好这四类事往往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善于在以下两方面作出价值的平衡。

一方面是工作内部的平衡。宝钢的各级领导人员,肩负崇高的公司使命,从事快速变革环境下特别艰巨的工作,工作纷繁复杂。要下定决心做一些减法,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事,把主要工作精力聚焦于重要工作—实现公司目标所必须的工作。只有少被琐事所扰,才有可能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成就。列宁早就说过:“管理和政策的全部艺术,在于要适时地估计并了解应该把主要力量和注意力集中在什么地方。”[65]大学》曰:“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如果不分先后、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将应该重视的事情忽略了,应忽略的事情却重视起来,想要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这也是从来没有的事。)[66]郑板桥曾经有一联语:“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67]弗雷德蒙德·马利克指出:“我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有意识地不去做很多事情,但能够在几个有限领域取得成就,要么是一事无成。”[68]一个领导人员要尽量将可以自行支配的时间集中起来,做系统的运用。越是想在繁忙纷杂中取得成就,越是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越是需要较长的连续性的时间。

另一方面是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平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工作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对于工作上的时间投入不应走向极端。在处理好工作内部轻重缓急关系的基础上,必须给学习和生活留有一定的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投入学习、身体锻炼、休息和心理调适,势必造成知识衰减、体能下降、心理障碍,反过来又会影响工作。没有一定的时间投入家庭、生活,是对思想道德缺乏全面认识的表现,往往对自身的学习和工作也不利。只有做到善于平衡,领导人员才能成为时间和任务的“主宰”,而不会成为它们的“奴隶”。

(四)注重检验

没有检验就没有管理。自我管理要通过自我检验来促进。自我管理的检验标准主要有3条:

一是检查自身状况。要对自身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工作状况和生活状况有一个动态的掌握。一个领导人员所处的状态不外乎3种,即正常状态、超常状态和失常状态。应当像时常面对镜子一样照照自己,看看自己处于何种状态,并有针对性地作出适当调整,提升自我管理水平,使自己的状态保持正常,力求超常,避免失常。

二是关注群众口碑。领导人员要有所敬畏,在敬畏法律纪律的同时,还要敬畏群众的口碑—“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群众口碑往往更能客观真实地反映领导人员的自我管理水平。领导人员要认真对待员工民主测评结果,从中找到自我管理的努力方向。当然,看重群众的认可度,并非刻意讨好群众,为了讨口碑而做事是不可能把事真正做好的。

三是衡量自身业绩。领导人员自我管理“管”得再好,如果离开了业绩的标准,只会流于空谈。追求品德高尚、能力高超的自我管理,要注重业绩。做不出业绩的人,可能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领导,应当离开领导岗位。宝钢的各级领导人员要用一流的业绩来体现一流的自我管理水平。

自我管理是一个永远不会结束的过程,当一个领导人员不再注重自我管理时,那么他的领导力就开始走下坡了。宝钢的各级领导人员应当用马克思“人总是活到老学到老的”[69]名言和周恩来同志“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70]的名言来激励自己。

图4 宝钢领导人员的自我管理

王国维曾经提出著名的境界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3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71]第一种境界,是指树立高远的志向。“西风凋碧树”,而“独”上高楼,可视作对理想的希望。“望尽天涯路”,可视作对更高更远的境界的寻觅与期待。第二种境界,是指乐于艰苦创业。表现执著和为此付出艰辛,衣带宽、人憔悴而无悔的精神。第三种境界,是指享受成功的喜悦而奋斗不止。宝钢各级领导人员应当有“成大事业者”的追求,我们的自我管理很有必要借鉴王国维的“三境界”说,立意高远,不怕艰难,不断超越、不断完善自我,动态实现品德高尚、能力高超,使自己的人生与宝钢的事业共同发展。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90页。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300页。

[3]《江泽民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499—500页。

[4]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第1版,第3—4页。

[5]饶尚宽译注《老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9月第1版,第83页。

[6]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9月第1版,第4—5页。

[7]《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378页。

[8]《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477页。

[9][美]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前言。

[10]李嘉诚《栽种思想,成就命运—2006年12月在汕头大学的演讲》。

[11]《刘少奇年谱》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424页。

[12]美国管理学思想家、社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1957年提出了两种对立的人性假设,就是著名的“X理论”和“Y理论”。X理论认为由于人们具有厌恶工作的本性,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指挥、控制、监督,以及予以惩罚的威胁,才能促使他们努力向组织目标奋进;Y理论认为员工是值得信赖与尊重的,从本质上讲,只有支持并激励员工,才能使他们取得最好的工作业绩。参见[美]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企业的人性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32页、9页。

[13]《毛泽东哲学批注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160页。

[14]《辞海·第六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490页。

[15]《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124页。

[16]《做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干部—李源潮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解放日报》2008年3月22日,第07版。

[17][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第139页。

[18]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通用电气的CEO杰克·韦尔奇开除了一些业绩很好但是没有遵循公司价值观的人。在通用电气公司1991年的年报中,他用一个简单的矩阵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个矩阵根据业绩和价值观分为四个部分:(1)业绩好又遵循公司价值观的人;(2)业绩不好又不遵循公司价值观的人;(3)业绩不好但是遵循公司价值观的人;(4)业绩好但是不遵循公司价值观的人。作出对第一类和第二类人的决策是相对容易的。第三类人往往得到第二次机会,通常会换一个环境。第四类人是最难办的,往往会因为有业绩而被容忍。但是,韦尔奇指出,第四类人将来必须离开。参见刘澜《领导力沉思录》,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第251页。

[19]《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20页。

[20]习近平《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人民日报》2008年12月28日,第01、04版。

[2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第42页。

[22]《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第853页。

[23]参阅《毛泽东交往录》,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第32页。

[24][奥]弗雷德蒙德·马利克《管理成就生活》,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149页。(www.xing528.com)

[25]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第1版,第42页。

[26]同上书,第5页。

[27]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回忆鲁迅全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03页。

[28]《鲁迅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357页。

[29]《列宁全集》第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8月第1版,第150页。

[30][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晚年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5页。

[31]《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382页。

[32]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第1版,第159页。

[33]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第1版,第197—198页。

[34]同上书,第173页,第192页。

[35]《列宁全集》第三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8月第1版,第17页。

[36]饶尚宽译注《老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9月第1版,第161页。

[37]刘澜《领导力沉思录》,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第229页。

[38]施叔青《枯木开花 圣严法师传》,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2月第1版,第384页。

[39]见刘澜《领导力沉思录》,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序三。

[40]《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96页。

[41][日]大前研一《专业主义》,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26页。

[42][美]徐甲敬《钢铁之王—朴泰俊》,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337页。

[43][美]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22页。

[44]《信心与希望 温家宝总理访谈实录》,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15页、16页、95页。

[45]《余秋雨台湾演讲》,台北:尔雅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3页、4页。

[46]《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习近平在中央党校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9年5月14日,第04版。

[47]《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第214页。

[48]《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81页。

[49]《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第852页。

[50]《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295页。

[5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554页。

[52]《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45页。

[53]李瑞环《辩证法随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180页。

[54]《余秋雨台湾演讲》,台北:尔雅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135页。

[55]《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第561页。

[56]《朱镕基隽语录》,广州: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3月版,第62页。

[57][美]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127页、132页。

[58][奥]弗雷德蒙德·马利克《管理成就生活》,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76页。

[59]刘澜《领导力沉思录》,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第37—38页。

[60]《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15页。

[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2月第2版,第123页。

[62][美]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25页。

[63][美]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使命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72页。

[64][美]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11页。

[65]《列宁文稿》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12月第1版,第200页。

[66]王国轩译注《大学 中庸》,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9月第1版,第5页。

[67]《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一卷,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第7页。

[68][奥]弗雷德蒙德·马利克《管理成就生活》,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66页。

[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6月第1版,第347页。

[70]《百年恩来》,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第124页。

[71]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2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