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安徽黄山地质公园雄踞于风光秀丽的皖南山区,面积约1 200km2,是以中生代花岗岩地貌为特征的地质公园。黄山以雄峻瑰奇而著称,千米以上的高峰有72座,峰高峭拔、怪石遍布。山体峰顶尖陡,峰脚直落谷底,形成群峰峭拔的中高山地形。黄山自中心部位向四周呈放射状地展布着众多的U形谷和V形谷。山顶、山腰和山谷等处,广泛地分布有花岗岩石林石柱,特别是巧石遍布群峰、山谷。主要类型有穹状峰、锥状峰、脊状峰、柱状峰、箱状峰等。区内奇峰耸立,巍峨雄奇;青松苍翠,挺拔多姿;巧石嶙峋,如雕如塑;云海浩瀚,气势磅礴;温泉水暖,喷涌不歇。
在距今约1.4亿年前的晚侏罗世,地下炽热岩浆沿地壳薄弱的黄山地区上侵,大约在6500万年前后,黄山地区的岩体发生较强烈的隆升。随着地壳的间歇抬升,地下岩体及其上的盖层遭受风化、剥蚀,同时也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各种地应力的作用,在岩体中又产生出不同方向的节理。自第四纪(距今175万年)以来,间歇性上升形成了三级古剥蚀面,终于形成了今天的黄山。在这些岩体中,由于在矿物组分、结晶程度、矿物颗粒大小、抗风化能力和节理的性质、疏密程度等多方差异,造成了宛如鬼斧天工般的黄山美景。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和丰富的水景以及它们的相互组合表现其特质,显示了黄山天然的完美和谐,在丰富多变中见其有机统一。在立马桥、天都峰、北海等地段,被认为具有第四纪冰川而闻名。黄山冰川的存在与否,已争论了半个多世纪,至今尚无定论,这也是黄山地质公园又一诱人的魅力所在。
黄山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主要景点
黄山云海
黄山云海,主要是由层积云和地面雾所形成的。漫天的云雾,随着峰峦的气流飘移,时而浓雾滚滚,时而散如蝶飞,时而聚如幔卷,时而缓缓升起,时而急速下坠,时而回旋如转轮,时而舒展如飘带,构成了一幅幅奇妙变幻的云海大观(图4-1)。
图4-1 黄山云海(www.xing528.com)
黄山云海的分布,一般分为五大区,即东、西、南(前)、北(后)和景区中央的天海。黄山观赏云海最理想的地点也有五处,即:白鹅岭观东海,狮子峰观北(后)海,排云亭观西海,玉屏楼观南(前)海。在这些观赏点上,可以看到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以及它给黄山赋予的奇幻魅力。
飞来石
飞来石高12m,宽8m,厚1.5~2.5m,重约360t,形态奇特,如此巨石却被竖立在一块长约12~15m,宽8~10m的平坦岩石上,令人惊叹不已!游人站在平台边缘上凭栏揽胜,对面的双剪峰、双笋峰就像一幅神奇的泼墨山水画。地质学家认为,飞来石这一奇观是地质变化过程中形成的,真可谓天设地造(图4-2)。
图4-2 飞来石
黄山是天然的植物园。公园内植被的主体垂直分带明显,森林群落具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三层完整结构。自然分布的原生物种有1 805种,其中,南方红豆杉、天目木姜子等10个物种属濒临灭绝的物种,属中国特有种6种,属黄山特有种2种,国家一级保护的有5种,二级保护的23种,三级保护的13种。
黄山松是植物学上一个著名的独立树种,它们干曲枝虬,百态千姿,被誉为黄山胜景中的“一绝”。驰名中外的迎客松,是中国人友善好客精神的象征,已成为珍奇无比的国之瑰宝(图4-3)。
图4-3 黄山怪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