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个性化教学特色的目标与操作
一、个性化教学特色的目标
个性化教学特色目标主要反映在如下方面:(1)主题词:开放课堂,以学定教,发展个性,注重创新;发现问题,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差异发展,考虑个别差异。(2)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考虑个别差异,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调动和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依靠学生自身的心理动力机制,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使他们成为有个性、有特点的学习者。(3)具体目标:独立:能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独立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逐步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创:能够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善于质疑问难,善于想象和联想,养成勇于探索、乐意实践的习惯。自律:能够有效地排除消极因素的干扰,及时调整信息、行为和习惯,初步具备自我控制的能力。自信:相信自己、相信潜能,善于总结和改进学习方法,对自己充满自信,坚信自己,学而有成。
二、个性化特色教学的操作体系
新课程改革呼唤个性化的特色教学,而个性化教学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学校学科特色教学的形成。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越来越充分的认识到:要争创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有特色的知名学校,就必须打造各学科特色教学。只有创出学科特色教学,才能培养出富有个性、特长和创造力的教师和学生来,一所学校的发展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把“个性化特色教学”作为学校持之以恒的研究重点,并构建了《小学个性化教学之研究》的总课题,在此基础上确定《小学个性化教学中支持型的教学环境研究》、《小学个性化教学中探索性的教学模式研究》、《小学个性化教学中开放型考评机制研究》、《小学个性化教学中创新型师资队伍研究》为二级课题,在二级课题下又设立若干个三级课题,由此全校形成了课题网。
为了更好地使这一研究重点落到实处,在平时分学科组进行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学校坚持开展个性化课题的研究研讨活动,以课题论证的形式组织老师开展了研讨,从而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找准了研究的突破口,为进一步凸现学校各学科特色教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学校创建特色学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个性化特色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个性化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主要有支持型的教学环境、探索型的教学模式、开放型的考评机制、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等四个方面。
(一)支持型的教学环境
人、环境和表征构成了教学活动的三维空间,决定儿童的发展方向。人的发展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教学环境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所依存的诸种因素的综合。根据影响学生发展的环境因素有形和无形的特点,将教学环境分为教学环境和心理环境。这为实施个性化教学创设了良好的物质和心理环境。
1.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
在“物质环境”的创设上主要做到“四个优化”:(1)优化课堂空间。座位的编排是教学空间的组织形式,将直接影响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交际作用、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教学信息的反馈。研究中,以开放作为课堂座位编排的基本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基本的座位单位,体现流动性和教学信息反馈的及时性。(2)优化教学设施。学校在各班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丰富的教学信息,融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于一体,达到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化易为难、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以此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3)优化家庭教育环境。通过开办家长会、家长学校、举办专题讲座、签订家校协同教育书,及时向家长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特别是使家长对个性化教学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和信任度,提高家长对孩子学习的辅导能力,要求家长培养孩子的学习独立性、创造性及自信心和自我约束力,特别是孩子的大胆想象、新颖见解,能及时支持和鼓励,并加于引导,从而使的个性化教学目标成为家长对孩子的要求。(4)优化社会教育环境。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更多的孩子接触社会,让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拓展课堂教学空间,丰富课堂教学信息,提高知识的实用性。
2.为学生创设自由的“心理环境”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自由度是促进创新环境形成的主要因素。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客观条件。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灵上写上平正的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正的文字一样。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打开与学生心理沟通的渠道,营造一种真诚、信任、民主、愉悦的课堂心理氛围,让学生受到信任、尊重、宽容、帮助、关注、支持、赏识、鼓励,具有心理的安全和心里自由。在这样的环境中,才会有学习的兴趣、好奇的满足、心弦的拨动、创造的火花、个性的张扬。
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中,努力做到“三个一点”和“四个善待”。“三个一点”是指:教师的微笑多一点;学生的表现和施展才能的面广一点;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一点。“四个善待”是指:对于调皮的孩子,善于保护他们的个性;对于偏科的孩子,尊重他们的选择,鼓励他们扬长避短;对于后进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积极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对于优等生,不掩饰其缺点,引导他们创造性地学习和应用知识,努力使其达到卓越并具有特长。
(二)探索型的教学模式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学习者在原有认知基础上通过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而形成的新的认知结构。所谓同化就是新知识与原认知结构的逻辑体系一致时被纳入,认知结构在量上有所增加;顺应指新知识与原认知结构不一致时,改变原认知结构,使其发生质的变化。从这一原理出发,建立了探索型的教学模式,变教师讲为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
探索性的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若干模块组成,其基本操作流程为:首先让学生自学主动发现问题,并在教师指导下确定重点方向,通过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探索进行尝试;对于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则通过小组合作和教师点拨加于解决,当问题得到解决后,再进行深入学习,进行第二轮等探索。其模式流程图如图2.1所示。
图2.1 探索型教学模式流程图
在该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将非常重视学生发现问题的多维性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1)注重发现问题的多维性。“发现问题”是探索型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环节,也就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爱因斯坦曾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亚里士多德也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主动探索,去创新。老师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时,让学生在提出“是什么、怎么样”的表层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为什么这样”、“不这样会怎样”等深层次问题。(2)注重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在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时非常重视学生的求异和求变思维的培养。求异指答案的多维性,求变则是指答案途径的多样性。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突破标准答案、正确结果的定向思维,坚持答案的多维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创见。
探索型的模式以显示自学自悟为核心,较好地处理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着眼于问题的不断解决和学习尝试成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该教学模式不仅训练了儿童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的方法,还形成了儿童对未知事物的积极态度,这种独立探索活动的成功体验,正是儿童整个个性中自主性、自信心的强大支点。
因为个性化教学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结构,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的过程,也是多层次信息传递的过程,因此该模式的教学阶段是动态可变的。
(三)开放型的考评机制(www.xing528.com)
传统意义上的评价着眼于对教育的选择,现代观念下的评价更强调促进发展,即评价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因此,教育评价不仅仅是对教育的价值判断,更是对教育增值途径探索的过程。在考评方面,建立起了激励学生主动发展和创造的开放型的考评机制。具体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改革:
1.形成性的作业评价制度改革
正确认识评价功能,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前提。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而非教学的终极目标。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中主张教师应采取多种手段,少用总结性评价。作业、测试不仅仅是要了解学生掌握多少学习内容,而且是作为一种矫正性反馈系统,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是否有效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因此,要求教师在学生作业没有达成优秀时,暂时不批作业,给学生再次得优的机会,让学生自我检查反思,教师做适当指导,直到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优秀。
2. 1+X的考试制度改革
考试是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实施个性化教学也不否定考试,但考试必须围绕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来设计内容和形式,通过考试引导学生把肤浅的、功利主义的学习动机转变为内在的、深层次的发展,由单纯追求分数转变为追求个性全面发展。为此,实行了1+X的考试制度。考试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展示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体现学生个性化的内容。具体说,在1+X考试中“1”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X”指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的能力,是体现学生独立、独创,体现个性的内容。
在“X”部分实体设计上,在考虑创造性与实践性的同时,语文着重体现知识的积累性,数学着重体现形式的开放性。对于“X”部分的题目列举如下:十册语文期末测试“X”部分有这样一道题目:人民广场最近种上了许多花草,正在征集要求大家爱护花草的标语,请你也来写一句。这道题着重体现了知识应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题目的答案可能都不相同,带有学生迥异的个性色彩;又如第十册数学期末测试“X”部分有这样一道题目:育才小学一共有480人,这一天全校学生去博物馆参观,总务处张老师去为他们联系汽车。汽车出租公司有两种汽车,中型汽车能坐30人,每辆要租金100元,大型汽车能坐50人,每辆要租金150元,请你帮张老师算一算,他有多少种租车的方法,怎么租最合理。这道题体现了学习的开放性和知识的实用性。
3.综合性的成绩评价制度改革
学生自主性的发展是以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为条件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认知策略、学习动机及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及调控。因此将较多的评价权力交给了儿童,努力拓展评价的内容,要求每一学期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1)期末的“1+X”部分测试;(2)综合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尤其考虑学生平时学习的独立性、独创性、自信心、自我约束能力;(3)平时作业情况。
在评价中还采取了以下两种策略:一是学习成果展示策略,即每个学生可以展示一个比较突出的方面,如语文课中可以展示写字、朗读、演讲、背诵古诗、编辑小报等特长,以此来作为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依据之一。二是评“星”鼓励策略,即为了体现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开展了作业之星、发言之星、创造之星、特长之星、进步之星、文学之星等评比,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四)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只有富有个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富有个性的学生。因此,“富有个性”不仅仅是个性化教学的培养目标,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准则。学校一直把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民主关系、培育教学个性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
1.转变教师角色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之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在教学中也要求教师从以往的知识的主宰者、传递者变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学生的角色从以往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主动进行有意义学习的探索者,变为积极进行实践活动的主体。师生之间在互动和合作学习中开发增值型教学合力。
2.建立民主关系
师生之间应建立平等、信任、尊重、真诚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确定师生关系指标如表2. 1所示。
表2. 1 教学中确定师生关系的指标
在民主关系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做到“四破除”和“四善于”。“四破除”指破除对教师的迷信,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学术争论和思维碰撞;破除对权威的迷信,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破除对古人的迷信,敢于推陈出新;破除对书本的迷信,让学生明白书本也会出错,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社会和实践学习。“四善于”是指:善于标新立异,多问几个还有什么;善于质疑问难,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奇思妙想,多来几个假设;善于合作学习,包括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全方位的合作。
3.培育教学个性
要实施个性化教育,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善于想象的品质,并能不断更新知识,培育自己的教学个性。为了便于及时对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进行有效的反馈和监控,制定了个性化教学评估表。实践证明,教学评估表起了较好的导向作用。每一个学期学校都会进行个性化教师的评估工作,实施三个梯度的发展策略。
第一层次:体现新意:能应用个性化教学量化表开展教学,教学设计有新意,
第二层次:具有特色:在不断创新的同时,逐步形成自己教学上的特色。
第三层次:形成风格:教学上形成鲜明特色的同时,也不断地促使自己成长为一个个性化的教师。
为了更好地培养个性化的教师,学校在每学年的教师奖励中还创造性地开设了11个奖项的评比(最佳绿叶奖、最佳进取奖、最佳奉献奖、最佳指导奖、最佳创新奖、最佳成才奖、最佳质量奖、最佳服务奖、最佳班风奖、最佳敬业奖、最佳领头雁奖等),有效地促进了个性化教师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