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主题≠主题思想
一、主题不等于主题思想
主题一词来自德文chema,原意有二,一指“话题”;二指音乐的“主旋律”,经由日文传入我国,转用于文学理论,含义也有二,一指作品围绕的“主要话题”“主要问题”,本身不包含观点,如“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即用此意;二指主要话题、主要问题在作品中“说明”的结果。如说《孔雀东南飞》表达了对刘兰芝的高度同情,控诉了封建婚姻制度。实践中,人们更多地在后一种意义上使用主题概念。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长期只强调文学对生活的认识,理论界将主题约定为“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这个结论不算错,但有很大的片面性。文学作为艺术,其审美本质是第一位的,没有美感的作品,焉能算得文学?如果仅表现思想,那它与社会科学有何区别?文学是表达生活的审美感受的,其中,既包括思想,也包括情感与理想。所以,主题就是作品中表达的主要的审美感受,它是思想、情感、理想的统一,在不同作品中有不同的侧重。一般而言,叙事作品侧重于主要思想,抒情性作品则以情感为主,或者同时表现为主要的理想。例如那首妇孺皆知的《春晓》,主要表达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情绪,很难说表现了什么思想。而郭沫若的《天狗》,则以狂热的情感与理想著称。可见,主题既可以是主要思想,也可以是主要情感、主要理想,所以,总结主题时,不应只着眼于思想,不应一律称为“主题思想”。为了不引起麻烦与混乱,最好只称“主题”或“中心”。
主题是文本的灵魂。主题又可称为“文意”“意”。中国文论历来重视主题在作品中的核心作用,强调“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艺术品里顶重要的东西,是它应当有一个焦点才成,……所有的光都会聚在这一点上,或者从这一点上放射出去。这个焦点万不可以用话语完全表达出来。”[12]托翁的“焦点”就指主题。这段话表明,其一,主题对于作品是非常重要的,它是题材的聚光点,是文本的灵魂,是结构形象体系的中心。其二,主题是隐含的,不是明确说出的。事实上,凡作品都有主题,作家所表达的生活感受,总会有一个主导意向。
优秀作品的主题,常可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被称为“哲学意味”,现象学家英伽登则称之为“形而上品质”。它具有永恒的价值。比如,《孔雀东南飞》表现的有情人难成眷属,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是人们不断感叹的主题,只是造成爱情悲剧的原因由社会移入人自身而已。其他如李白《将进酒》表现的“人生在世不称意”;苏轼《明月几时有》表现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西游记》表现的“功到自然成”;荒诞剧《等待戈多》表现的“人生就是一场徒劳的等待”等作品主题,都具有永恒的哲学意味。
二、文本主题往往具有多元性与历史性。
批评实践说明,有些文本的主题相对集中、单纯,易于归纳。而有些文本,尤其是那些大部头的文本,主题往往很复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归纳,这即主题的多元性或多解性。比如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圣诞前,丈夫卖了自己配不起表链的心爱的金表,为妻子没有发梳的漂亮金发买了一把梳子;而妻子却卖了心爱的金发为丈夫买了一副表链。当二人都想给对方一个惊喜拿出礼物时,不禁目瞪口呆。对于该小说的主题,就有如下多种理解:揭露贫富不均;歌颂高尚爱情;批评“礼”的虚伪;展示“情”与“用”的矛盾;警戒互不通气;说明相濡以沫究可哀。……上述每一种总结都有合理性。主题的“历史性”指同一部作品的主题,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如《红楼梦》的主题,从“诲淫说”到“爱情说”,再到“封建社会衰亡史说”,就是随历史的变化而出现的。可见,主题的多元性与历史性都指对一部文本的主题有多种看法,二者的区别仅在于共时与历时。
造成主题多元性与历史性的原因有二。首先,作品形象体系的丰富性永远大于主题的单一性。主题只能从政治、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等的某一维度切入,因而,同一作品可以提炼出不同侧面的主题。这即常言的“形象大于思想”及其原因。其次,接受者的主体条件有差异。每个人只能从自己的思想认识、历史背景、知识结构、情感倾向、文化语境出发,因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可见,主题的多元难定,不妨碍人们对于文本的欣赏。(www.xing528.com)
需要强调的是,主题的多元性不等于多主题。事实上,一个文本,不可能有多个主题。从理论看,有些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是有矛盾的。但矛盾总会有主要方面,那个占主要方面的思想情感就是该文本的主题。
三、“创作主题”“文本主题”与“接受主题”
面对主题多元性的接受现实,接受美学提出了“创作主题”“文本主题”“接受主题”三个概念。“创作主题”指作家创作时所要表现的,即心目中的主题,又称“创作意图”。“文本主题”指作品实际包含的主题,又称“原本主题”。“接受主题”指读者所理解的主题。由于作家的能力、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形象大于思想”、读者的个体情况等原因,一般情况下,上述三个主题不会完全等同。
作家创作时,总是有话要说,有生活感受要表达。其时,由于生活感受不光是思想,而且包含着情感和理想,所以,它一般不像单一的思想那样清晰。但在总体上,一般的作家还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要表达的主要的意图。这种作家创作时所要表达的主题,就是创作主题。
文本主题指文本之中实际包含的主题。由于文学的主题不是用概念性的语言明确说出的,而是用塑造形象的方式含蓄表达的,即作家把自己所要表达的生活感受包含在作品的形象世界之中。那么,作家所塑造的形象是否就恰好表达了自己所要表达的感受,那就难说了,有的可能真的恰好,更多的可能与原来意图多少会有一些出入。所以,文本主题很难完全等同创作主题。而这个文本主题,同样由于它是包含在文本形象之中的,而不是概念的说明,所以,它到底是什么,可以说,只有文本自己知道,包括作家在内的其他人谁也说不清;有人自认为说清了,别人也不见得完全赞同。连作家说出的,也只能是诸多理解中的一种,何况谁也无法保证作家在任何时候都说的是真话。所以,文本主题常常难定一尊,需要深入钻研。
事实上,人们从来不会放弃对文本主题的研究。而研究的结果,就成为接受主题了——读者理解的主题。由于文本主题通过形象表现的间接性,加之读者理解力的差异,所以,接受主题往往互有差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接受美学认为,作家创作出来的只是“文本”,而“作品”是读者和作家共同完成的。强调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发挥能动性,积极开掘作品的主题,甚至“赋予”作品以“新的接受主题”。这种主张,充分注意到了接受者对作品的创造和参与,让人耳目一新。但“文本主题”即“原本主题”到底是什么?往往会因强调“接受主题”而陷入相对主义的不可知论。所以,英美新批评派提出“意图迷误”的观点,认为若想寻找文本的“意图”,即文本主题,就走上了迷途。“意图”是永远找不到的。故而宣布,文本一经诞生,作者就“死”了。这种观点,强调了读者对作品的创造,但妨碍了对“文本主题”的探求,最终把文本变成任批评家和读者解释的橡皮泥,因而是不足取的。“接受主题”应该得到重视,但不能以此否定“文本主题”的存在。文本主题还是读者理解的重点。
那么,怎样探求文本的主题呢?一般说来,读者不可能穷尽文本的涵义,永远不可能理解出“原本主题”。但是求准求真的艰苦努力,会深入文本,获得一个接近“原本”的、水平较高的主题。为此,第一,读者须努力从自己的文化时空解脱出来,走向作者的文化时空,反复揣摩作品。第二,了解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了解作家的经历、思想性格与情感心态。第三,注意作家讲述的“创作意图”。以这些为基础,探求“原本主题”,适当顾及“接受主题”,以期得到一个最接近“原汁原味”的文本主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