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州园林:老明信片里的珍贵历史

广州园林:老明信片里的珍贵历史

时间:2024-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明信片上的广州园林在中国,修筑园林的风气始于宋代。这是指广州珠江对岸的园林。据相前史料考证后得知,明信片上的旧景约摄于1875年前后,摄影者赖阿芳是广东人,早期在香港拍摄人像和广东本地风景,系著名的职业摄影家。此张广东花园旧景明信片系清代广州十三行巨商潘庭官(正炜)的私家花园。因此,明信片上的此景也就成了目前唯一存世的一帧“潘氏剧院”旧影了。

广州园林:老明信片里的珍贵历史

老明信片上的广州园林

在中国,修筑园林的风气始于宋代。明清以降,士大夫把宋徽宗疯狂造园的风气延续至民间。明清时期,中国的私家园林主要集中在江南苏州、扬州及广东和广州等地。这些地方的地方绅士力量雄厚,为造园提供了经济基础。广东私家园林继苏州而后秀,这是由于过去在广州当官和经商之人中多有江南籍贯,而江南文化向为岭南地区仰慕,所以广东的园林大都仿造江南园林的样式,亭台楼榭、假山荷池等风韵十足。据有关史料记载,广州的园林集中之地分别在珠江南岸之西与城东郊区。

屈大均《广东新语》说:“广州旧多名园。基在城东者,曰东别业,陈大令之所营也。初在山口关之东而入,有一湖曰蔬叶。尝有蔬叶自罗浮流至。湖中有楼,环以芙蓉、杨柳。三曰石峰矗其前,高可数丈。湖上榕堤竹坞,步步萦回。”这里是指广州城东的园林。俞洵庆《荷廊笔记》说:“广州城外滨江临珠江之西,多隙地,富家大族及士大夫宦成而归者,皆于是处治广囿,营别墅,以为休息游宴之用。其著名者,旧有张氏之听松园,潘氏之海山仙馆,邓氏之杏林庄。顾、张、邓二园辟地不广,一览便尽,其宏规巨构,独擅台水石之胜者,咸推潘氏园。园有一山,冈坡峻坦,松桧蓊蔚,石径一道可以拾级而登。”这是指广州珠江对岸的园林。

我珍藏有一张清代晚期的“中国花园在广东”旧景明信片。据相前史料考证后得知,明信片上的旧景约摄于1875年前后,摄影者赖阿芳是广东人,早期在香港拍摄人像和广东本地风景,系著名的职业摄影家。他除了拍摄人物肖像外,还拍摄香港社会的世俗生活和风物景观,作为旅游纪念品向观光客销售。这是中国人最早的社会纪录摄影。在此以前,中国的社会生活影像,都是由西方传教士和探险家们拍摄的。赖阿芳的摄影,标志着中国摄影正式担当了记录历史的媒介身份。(www.xing528.com)

清末外国某驻华机构发行的“中国花园在广东”明信片。

此张广东花园旧景明信片系清代广州十三行巨商潘庭官(正炜)的私家花园。这就是俞洵庆《荷廊笔记》说的“广州城外滨江临珠江之西,旧有潘氏之海山仙馆”的潘氏家族中的一处花园。园中主景建筑是一座临水而居的楼榭,系潘庭官的私家剧院。此楼榭宏丽敞朗,气宇轩昂,比起古时江南小型园林中的亭台楼阁来显然要大度和气派许多。从此座宏丽的建筑规模来看可以想象昔日广东潘氏家族“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的奢华生活。可惜“潘园”中这座宏丽的楼榭自照片拍摄后不久就毁于一场大火。因此,明信片上的此景也就成了目前唯一存世的一帧“潘氏剧院”旧影了。楼榭左侧的这个大型笼子样的建筑是当时的祭祀场所,以供焚烧冥纸。由于广州的私家园林当时常作为园主接待洋人及富商,与其谈生意或聊天游乐的场所,当时其热闹开放的景象可以想象。但从这处潘氏花园旧景上稍显落寞的景象来看,眼前这园内一池的残荷,和这萧瑟晚风中空寂的楼台,估计那时园主曾经的辉煌岁月已渐行渐远,只有这园内楼榭宏伟而精致的建构,还依稀留存着昔日潘氏家族富商鼎盛时期那么一点儿背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