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被禁止的科学》揭示纳布塔·布那亚的天文学家

《被禁止的科学》揭示纳布塔·布那亚的天文学家

时间:2024-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纳布塔·布那亚是一个盆地,现在它布满了季节性的湖泊。吉萨和纳布塔·布那亚之间确切的联系可以终止那些因为纳布塔的偏远而怀疑它与埃及

《被禁止的科学》揭示纳布塔·布那亚的天文学家

9.纳布塔·布那亚的天文学家们——新的发现揭示了令人震惊的史前知识马克·H.加夫尼

根据大多数专家的说法,西方文明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最早开始的是伊拉克南部突然繁荣起来的苏美尔文明,和不久以后埃及的法老文明。在我还是个大学生的时候,教我的老师都是这么说的。但是,逐渐的,这种观点开始遭到质疑。近来的一些发现推翻了我们以前所知的几乎所有的人类历史。1973年,一队考古学家在穿越埃及南部一个十分偏远的地区时,得到了一个重大的发现。他们当时正靠着指南针在一个名为纳布塔·布那亚的人迹罕至的荒野里行驶,当他们停下来喝水休息的时候,他们在自己的脚下发现了一些碎的陶器片。频繁出现的陶器碎片暗示着这是一个值得挖掘的考古对象,所以不久以后这个考古队就回来重新开始调查。在经过了几年的挖掘后,他们最终意识到纳布塔·布那亚并非仅仅是另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居住场所。突破性的发现来自于他们看到了一个好像是露出地表的岩石,但是最终证明那其实是一个挺立的巨石建筑

他们还发现了绕成一个圈的小一些的石头,在照片里这些石头看起来像是荒废的岩石。在这些岩石的不远处,就是庞大的巨石建筑群,它们挺立在一个非常开阔的平地上。这个被狂风吹袭的地方在今天已经是荒无人烟了,但是在几千年之前,这里水源充足,绿茵满地,四季分明,至少,应该有很多人曾生活在这里。

图9.1. 一个露在外面的被仔细处理过的“日历圈”石头(大约有两英尺长)。它看上去非常坚硬,像燧石,并没有多少被风化的痕迹(图片所有权:托马斯·布罗菲)。

图9.2. 上一个图片中的“日历圈”石头的另一个头(图片所有权:托马斯·布罗菲)。

今天我们只知道纳布塔·布那亚的巨石阵是一堆胡乱摆放的石头。很久以前,有些人把它们从我们仍然不知道的采石场里搬到这里来——但目的是什么呢?由弗莱德·温多夫(Fred Wendorf)——纳布塔·布那亚的发现者之一,同时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领导的考古小组后来发现了非常多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都可以根据其中碳的放射情况来得知它们出产的年代。它们有的出产在公元前一万年,有的是公元前三千年,但是大多数集中在公元前六千年,那时候的天气比现在要湿润很多。纳布塔·布那亚是一个盆地,现在它布满了季节性的湖泊。通过对沉淀物以下八到十二英尺的地方进行挖掘表明,有些巨石可能是故意被掩埋的。考古队还发现在沉淀物之下的床岩上有一些奇怪的雕刻——这是伟大的古老历史的证据。

考古学家利用地图和全球位置测定系统(GPS)测定了一个包含了二十五个独立巨石的地区。其他的巨石阵还在继续的测定当中。幸运的是,这个地区的偏远性保护了它,使得它没有受到人为的破坏。虽然测绘的数据暗含了一定的天文学特征,但是温多夫小队还是在寻找可以解密这个区域的关键问题上一无所获。2001年的时候,他们在一本书里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这本书是由温多夫编辑的,名为《埃及撒哈拉沙漠的全新世(24)沉降》(HoloceneSettlement of the Egyp tian Sahara)。这本书长达两卷的研究内容读起来都很有趣,但是它的作者却很少能给出答案。

然而,就在温多夫的书还在审稿的时候,一个前美国NASA的物理学家托马斯·布罗菲(Thomas Brophy)就悄悄地开始了他自己对纳布塔·布那亚的天文学研究。布罗菲已经查阅了1998年在《自然》(25)杂志上发表的比较贫乏的数据,等到温多夫更加翔实丰富的数据出版以后,他那还不太成熟的理论就开始成形了。2002年,布罗菲将他的发现发表在了《原始地图》(The Origin Map)一书中。因为现有的天文学软件不理想,布罗菲还特意订制了一个他所需要的专门软件。通过这样的方式,他追踪了纳布塔·布那亚上千年的天体运行情况,而且成功地解密了巨石阵附近的那些石头圆圈。这个“日历圈”有一条内置的经线和一条可视线——二者都非常明显——这让布罗菲意识到这个圆圈是古人观察星象时使用的一个简陋的观测台。它的设计是如此的简单,甚至是一个新手也可以使用它。一个公元前6400年到公元前4900年的夜晚观察台屹立在子午线轴的北部尽头,使得他可以将他脚下的三块石头按头顶上猎户座的样子排列起来。地上和天上的呼应是一目了然的:这三块石头和它们外部的圈摆放的形式,反映了夏至前猎户星座那条著名的腰带上的星体的准确位置。一旦熟悉了这种对应模式,一切就都很明了了。

在他的著作的另一个部分里,布罗菲认为罗伯特·鲍瓦尔(Robert Bauval)和阿德里安·吉尔伯特(Adrian Gilbert)在他们1992年的著作《猎户座之谜》(The Orion Mystery)里,至少有部分结论是正确的。这两位学者认为在吉萨有着类似的建筑设计。鲍瓦尔和吉尔伯特认为吉萨的金字塔群建筑就反映了天空,它们同样在地面上反映了猎户座腰带上的那三颗星星。

因此,在纳布塔·布那亚这里,这些证据证明了一个常见的令我们吃惊的天文学问题,那就是天文学其实已经存在很久很久了。先给你一些参考数据:现代天文学大约有五百年的历史,而吉萨和纳布塔·布那亚都具有的天文学传统则至少有6000年到7000年的历史,也许还更长。它们二者之间相似的天文学同时也暗示了一种相似的文化传统。实际上,温多夫的考古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证据,可以证明纳布塔的新石器文明和很久以后当金字塔的建造达到顶峰时期的埃及古王国的法老文明有很多重叠之处。更有趣的是,一个多世纪之前,埃及古物学的奠基人之一——弗林德斯·皮德尔也得出了一个类似的结论。他发现谜一样的斯芬克斯根本就不是一个埃及的雕像,它更有可能起源于埃塞俄比亚。

布罗菲的发现也支持了地质学家罗伯特·肖赫的研究工作,肖赫最近发现了一些非常惊人的证据——关于斯芬克斯神像上被水侵蚀的痕迹,他认为这些证据显示了这个世界上最神秘的塑像产生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与纳布塔的工艺品产生时同样的早期湿润天气,或者还要更早。肖赫的分析直面了主流埃及学专家的观点,后者坚持认为斯芬克斯产生于一个晚得多的时期。吉萨和纳布塔·布那亚之间确切的联系可以终止那些因为纳布塔的偏远而怀疑它与埃及文化的相关性的声音。实际上,纳布塔·布那亚不仅不可能与埃及的文化传统割裂开来,甚至有可能在过去的某个时候,它就是整个埃及文化的中心。

图9.3. 在巨石“A-O”旁边的物理学家托马斯·布罗菲(图片所有权:托马斯·布罗菲)。

虽然所有的这一切解释都是非凡的,但布罗菲对附近其他巨石分布的研究结论则更让人吃惊。布罗菲认为其他的巨石可能是一个天体地图,创造这个天体地图所需要的天文学知识与我们今天的天文学知识相比都不相上下,而且还有可能超过了我们。当然,布罗菲的这一观点是非常可疑的,但是他的研究工作仍然值得我们去密切关注,因为如果他是对的,那么意味着我们根本不了解我们的过去。

所以,在经过了几千年的沉默之后,纳布塔·布那亚的巨石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它们的设计师把它们放在了一个接受同一个中心辐射的直线上。这个设计拥有一个简单的星体坐标系统,这个系统给每颗星星安排了两块石头。一个石头对应这颗星星本身,它标记了星星在春分时偕日(26)出现在地平线上(也即,在春天的第一天里和太阳一起升起)。另一块石头则对应了这颗星星的参考星,在这里是织女星,从而确定了前一颗星在历史上的一个具体日子里的升起状况。在考古天文学中,只用一个石头来标记星星被认为是很可疑的,因为这些星星在所给定的任意一个时间里出现在地平线上或者地平线前后几度的位置上,它都只能用一个单一的符号来标记。但是隔了一段时间以后,许多其他的星星也会出现在这个位置上。纳布塔·布那亚的设计者利用织女星和春分时偕日出的特殊排除了这种不确定性,尤其是后一种情况通常一颗星在26,000年里才会出现一次。通过这样的方式就确定了星星的升起时间。织女星是一个非常合理的选择,因为它在这个早期阶段里是天空中第五颗最亮的星,而且主宰着北方的天空。布罗菲还发现其中的六块巨石呼应了猎户星座的六颗主要的恒星(参宿一、参宿二、参宿三、参宿四、参宿五和觜宿一),这个发现也证实了他对附近的“日历圈”的猜测。这些石头的放置标记着这些恒星在春分时的偕日出,这发生在大约公元前6300年的二十年间。第二组的参考石头则标记了织女星偕日出,它们发生在秋分的时候。因此,在公元前7世纪,纳布塔平原是一个很繁忙的地方。

一颗星星的偕日出发生在它和早上的太阳一起升起在地平线上时。春分偕日出则是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春分这一天里,因此后者要少见得多。通过采用一个保守的统计方式,布罗菲计算出纳布塔的巨石阵是随机形成的概率只有一百万分之二。因此,他写道:“这比我们通常接受一个科学假说为确定事实时所采用的三个标准偏差值要高了一千倍。”所以唯一合理的解释是:纳布塔·布那亚的天体巨石阵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而不是一个偶然。

但是先别忙着下结论,因为正是从这里开始,布罗菲的“冒险之旅”似乎已经走得太远了。他被纳布塔的巨石们与中心点的距离并不是统一的这一事实迷惑了,他写道:“如果这些不同的距离没有一个目的,大家可能会期望熟练的纳布塔·布那亚设计师们使用了一个更加赏心悦目的安排……这些距离的安排肯定具有某些特殊的意义。”吉萨高原的学生们经常会说著名的金字塔的每一个细节都不是偶然。每一个角度、每一种关系、每一个朝向,都有一个确定的目的。布罗菲的观点无疑就是认为纳布塔·布那亚也一样。那么,这些巨石和中心点的不同距离到底代表着什么呢?再考虑了许许多多的选择后,仅仅是出于一种乐趣,布罗菲得出结论:有没有可能地上的这些距离在比例上都符合那些星星与地球之间实际的距离?当他查看了目前最好的测量结果后——由依巴谷空间天文学卫星(27)测量——布罗菲大吃了一惊。他们每一组都在一个标准偏差值内相一致。二者之间的比例是在纳布塔地上的一米恰好等于799光年。这种吻合正如布罗菲所写到的“比惊奇更惊奇”,因为即使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去测量天体之间的距离都是一件非常复杂,而且还不太完善的事。目前最好的测量结果我们都只能看成是大约或者接近。布罗菲对此的结论重复了他之前的观点:“如果纳布塔·布那亚地图上的那些距离的目的就是反映天体之间的距离,而且这并不是一种巧合的话,那么我们之前认为我们所知道的史前人类文明就必须推翻,重新审视。”

布罗菲相信恒星的相对距离和它们的聚合情况等信息,都被纳布塔·布那亚人编码在了巨石阵里。他还认为在某些巨石的基石旁边的那些小的石头代表了伴星,或者甚至是组成了行星系。不幸的是,在我们目前对宇宙的接触当中,现代的天文学还不能完全观察到像地球一样大小的行星。但是,这样的研究目前正在加速发展当中。很多像木星一样大小的巨星已经被发现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在继续进步当中,也许很快我们就能知道布罗菲的推测是否正确了。

一个星系地图

纳布塔·布那亚还有其他令我们吃惊的地方。最初吸引温多夫小组注意的是摆放在星系地图中央点上的一个结构复杂的巨石。一个巨大的石头刚好矗立在中央点上,周围环绕着其他的巨石。还有大量的其他石头堆也在附近。它们看上去就好像坟堆一样,考古队挖开了其中的两个,他们本来期望能在里面发现一些尸骨遗骸。然而,他们在全新世地层中挖了十二英尺,一直向下挖到了岩基,只发现了一些奇怪的雕刻图像。他们从来没有对这个发现进行过解释。

后来,布罗菲根据他对星系地图的破译结果对这些图像进行了重新的检视,他又一次被震惊了。他意识到不管是谁创造了纳布塔·布那亚,这些创造者一定都拥有关于银河星系的先进知识。这些岩基上的雕刻从外部看上去就像是一幅按比例绘制的银河地图,而且,是从北银极(28)的视角进行绘制的。这个地图正确的标记了方位、范围、太阳的方向、螺旋臂(29)的位置、银心,甚至是人马矮星系——它在1994年才被发现。尽管温多夫在挖掘地下雕像的过程中损害了地表上面的石头,但是布罗菲还是能够从温多夫精确的图表/地图中确定中央点正好在其上方——这当然代表了银河地图中我们的太阳的正确位置。

布罗菲接着得出了另一个关键的发现:其中一条巨石照准线代表了银心。它的直线标记了大约公元前17,700年时银心在春季时的一次偕日升。令人惊奇的是,雕像里银道面的方向都与这个日期一致。因此,布罗菲得出结论,这个石头雕像是一幅以北银极为观察点的银河地图。接着,他把他的注意力转到了温多夫小组挖出的第二个石堆,同样的,在这个石堆里他们也没有发现任何尸体。这个石堆里的尺寸和摆放位置显示了它是一幅仙女座星系地图——我们的姐妹星系。统计显示它的尺寸——是银河系的两倍——以及它的位置都与我们已知的仙女座星系的尺寸和位置相一致。

至于纳布塔·布那亚的其他几个石头堆,它们还没有被挖掘……

吉萨:一个岁差日历?

布罗菲同时也对吉萨进行了独立的研究,在这里他也发现了证据,证明吉萨的设计者们也知道银心。布罗菲那个强大的软件使他可以提炼罗伯特·鲍瓦尔估算的大金字塔的相关日期。他同意著名的星光通道作为标记,可以通过一个狭小的窗口来确定日期。当布罗菲对吉萨的天空进行研究后,他发现这里出现过的最好的轴对齐大约是在公元前2360年——比鲍瓦尔确定的日期大约晚了半个世纪。鲍瓦尔认为金字塔在修建的时候,国王殡室南面墙上的通道对准的是猎户星座。但是布罗菲发现猎户座腰带上的最后一颗恒星参宿一(猎户座ζ星),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对准了南通道。在金字塔建造时南面星光通道对准的是银心,也支持了他在纳布塔·布那亚的发现。

假设吉萨高地上的建筑是猎户座星系的一面镜子,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生的?鲍瓦尔推测的日期是公元前10,500年,这时猎户座三星在26,000年的岁差周期里到达了正南方,这比金字塔实际建造的时间要早得多。当布罗菲测试这个观点时,他发现了这个复杂问题的另一个层面。他发现吉萨地面反映的是在两个时间点上的天空:公元前11,772年和公元前9420年。布罗菲认为金字塔的建造并不是如鲍瓦尔推测的那样反映的是猎户座三星正南的时候,而是包含了这一现象形成的整个过程。这两个日期同时也囊括了另一个重要的事件——大约公元前11,000年时银心正北。换句话说,吉萨被建造成了一个黄道带的时钟,在石头和地面中反映了岁差周期。这支持了那种认为这个地点的天文学远比金字塔的实际建造时间要早的观点。

布罗菲完全清楚他的观点所具有的革命性,因此他很明智地没有在书里作最后的结论。他仅仅只是把自己的发现看做是一种假设,然后建议其他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幸运的是,他的大多数观点是可测试的。到目前为止,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也只有二十五个纳布塔·布那亚巨石被确定了,而且在至少三十个石头堆中,只有两个被挖掘过。无疑时间会告诉我们更多……

【注释】

(1)Derek J.Solla Price:(1922年—1983年),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科学史家、科学计量学奠基人和情报科学创始人。

(2)Angular velocities:连接运动质点和圆心的半径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度叫做“角速度”。它是描述物体转动或一质点绕另一质点转动的快慢和转动方向的物理量。(www.xing528.com)

(3)Metonic cycle:公元前5世纪天文学家默冬所发明的历法方式。不同于我们今天按太阳运行一周年来纪年的阳历(solar year)和按月亮运行一周来纪年的阴历(lunar year)。

(4)Xerxes I:约前519年—前465年。薛西斯一世是大流士一世与居鲁士大帝之女阿托莎的儿子,又译作泽克西斯一世,是波斯帝国的国王,前485年—前465年在位。

(5)Pliny the Elder.老普林尼(23—79),古罗马学者和博物学家,他写了三十七卷的《自然史》。

(6)Pharos Lighthouse:位于埃及亚历山大港,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已毁于地震

(7)Heliopolis:尼罗河三角洲的古城,又名“太阳城”,在今开罗的北部,曾是古埃及太阳神的朝圣中心。

(8)埃及吉萨高原的10座金字塔是古代七大奇迹之一,其中3座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金字塔是由第四王朝的3位皇帝胡夫(Khufu)、海夫拉(Khafra)和门卡乌拉(Menkaura)在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500年建造的。金字塔都是正方位的,但互以对角线相接,造成建筑群参差的轮廓。

(9)feathered serpent:羽蛇神是一个在中部美洲文明中被普遍信奉的神祗,一般被描绘为长羽毛的蛇形象。最早见于奥尔梅克文明,后来被阿兹特克人称为“奎兹尔科亚特尔”(Quetzalcoatl),玛雅人称作“库库尔坎”(Kukulcan)。按照传说,羽蛇神主宰着晨星、发明了书籍、立法,而且给人类带来了玉米。羽蛇神还代表着死亡和重生,是祭司们的保护神。

(10)The Great Pyramid:大金字塔,即胡夫金字塔。本文中提到金字塔如果没有特别注明,都是指大金字塔。

(11)作者注:在他的著作《金字塔漫游》里。《金字塔漫游》(Pyramid Odyssey),纽约:五月花出版社(Mayf lower Books),1978年。

(12)哈索尔·迪特拉是古埃及女神,她是爱神、富裕之神、舞蹈之神和音乐之神。在不同的传说中,她是太阳神拉的女儿,荷鲁斯的妻子,或者是拉的妻子,荷鲁斯的母亲。对哈索尔的崇拜最早在公元前27世纪便已开始,她的形象是奶牛、牛头人身女子或长有牛耳的女人。哈索尔的祭祀中心就在丹德拉。

(13)埃及神话里的奥西里斯原为生育之神,是女神伊希斯的丈夫,被其兄弟塞特所杀之后又复生,最后成为冥王,管理地府。

(14)Freemasonic:是世界上最大的神秘组织,其起源目前并没有确定的说法,组织名称字面之意为“自由的石匠”(Free-Mason)。根据其公式文献《共济会宪章》第一部《历史篇》的解释,共济会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他们自称为该隐的后人,通晓天地自然以及宇宙的奥秘。近代共济会运动则开始于18世纪,组织成员多为“思想性的石匠”,包括许多名人,如伏尔泰、歌德等。

(15)Rosicrucian:相传是由一位德国人克里逊·罗桑库鲁斯(Christian Rosenkreuz)在公元1484年创建的一个神秘组织,其传统符号是十字架中间有一朵玫瑰花(Rosy Cross)。据说,这个组织里有其代代密传的教义与修行方法,在17、18世纪时曾流行一时。蔷薇十字会跟西方神秘学有很大的渊源,涉及巫术、炼金术、塔罗牌、占星术、卡巴拉密教等。

(16)Precession of Equinox:牛顿认为地球绕着一条通过地球中心而又垂直于黄道面的轴线作缓慢圆锥运动,周期为26000年,由太阳、月球和其他行星对地球赤道隆起物的吸引力所造成;结果是春分点逐渐向西移动。

(17)Arc seconds:测量角度的单位。1度(degree)=60角分(arc minutes)=3600角秒(arc seconds)。

(18)Venus transits:金星轨道在地球轨道内侧,某些特殊时刻,地球、金星、太阳会在一条直线上,这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天文学称之为“金星凌日”。

(19)B inary Research Institute:成立于2001年的美国洛杉矶某研究机构。他们的主要目的证明太阳也属于双星系统,他们认为如果太阳和地球形成双重轨道,可以更好的解释地球的“岁差”现象。

(20)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正式颁布其所制新历,史称格里高利历(the Gregorian ca lendar),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阳历。

(21)Chandler movement:指地球自转轴发生的“颤动”,由美国天文学家塞里·卡洛·钱德勒(Seth Carlo Chand ler)在19世纪晚期发现。

(22)Kepler’s law:也统称“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是指行星在宇宙空间绕太阳公转所遵循的定律。是由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根据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等人的观测资料和星表,通过他本人的观测和分析后,于1609—1619年先后早归纳提出的。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于任何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扫过的面积相等。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的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23)Modified Newtonian Dynamics:20世纪80年代,物理学家莫迪凯·米尔格罗姆(Mordecai Milgrom)指出,暗物质可能并不存在。他认为在涉及星系运动时,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这一物理学基本定律需要重新进行探讨。米尔格罗姆提出了对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修正,称为MOND,这一修正理论为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增加了一个新的数学常数。

(24)Holocene:全新世(11500年前至现在)是最年轻的地质时期(地质时代)。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为全新统,它覆盖于所有地层之上。全新世是1850年P·热尔韦提出来的,并为1885年国际地质大会正式通过。全新世时间短,沉积物厚度小,但分布范围广。

(25)《自然》周刊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科技期刊之一,自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

(26)helical rising:主要指天体(如恒星)在凌晨前见于东方天空,且不淹没于阳光中。观察恒星的偕日出和偕日没,也就是观测黄道附近的恒星在日出前或日没后瞬间的出没。比如古埃及著名的对天狼星的偕日观测。

(27)Hipparcos:依巴谷卫星全称为“依巴谷高精视差测量卫星”(High Precision Parallax Collecting Sate1lite),是欧洲航天局发射的第一颗天体测量卫星。

(28)galactic pole:银道座标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并且以银河系明显排列群星的平面为基准的天球座标系统。银极是天球银道坐标系的基本点。天球上距银道90°的点称为银极,在北的称北银极,在南的称南银极。北银极是天体银道坐标系的基本点。

(29)银河系是一个相当大的螺旋状星系,它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含旋臂的银盘,中央突起的银心和晕轮部分。螺旋臂是由星系的核心延伸出来的漩涡和棒涡组成的区域。这些长且薄的区域类似漩涡,螺旋状星系也因此而得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