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繁荣广西民营表演团体和演出市场的思考与对策
袁 境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多,其他省市的各种民间文艺表演团体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素有“曲艺之乡”、“魔术之乡”之称的河南省宝丰县,已经涌现出千余个民间演业团体,5万多民间艺人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浙江嵊州市2004年底有民间职业剧团101个,从业人员3600余人,全年演出3.5万场左右,年收入8000万元。但是在广西,民营表演团体发展举步维艰,惨淡经营。
目前,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发证管理的民营表演团体,演出经营活动基本属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民办艺术类院校学生实习演出;二是企业下属的职业剧团为本企业做宣传的慰问演出。由于受广西经济总量所限,以上两类演出基本上没有票房收入,没有直接经济效益产生,约占民营演出市场总量的30%;三是旅游景点组织的民间职业剧团演出,如专门进行“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的广西锦绣漓江艺术团等;四是民间文艺爱好者为传承多年文化习俗,自发组织的民营表演团体,如田阳舞狮队、博白采茶剧团等,这两类民营表演团体演出活动频繁,约占民营演出市场总量的70%。
一、基本现状
2005年底,广西共有民营文艺表演团体43个,其中自治区级11个,地市级15个,区县级17个,涵盖歌舞、戏剧、杂技、魔术等众多艺术门类。到2008年,广西14个市共有民营表演团体83家(县64家),仅占全国6800余家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0.008%,其中南宁市有22家(市1家)、柳州市有3家(县3家)、桂林市有26家(市10家、县16家)、梧州市有5家(市4家,县1家)、玉林市有8家、贵港有1家(县1家)、百色市有1家(县1家)、来宾市有1家(县1家)、北海有10家(市4家)、贺州有6家(市6家),防城港市、钦州市、河池市、崇左市在文化市场管理机构登记发证管理的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数量为0家。全区民营表演团体近几年总体没有发展,市场化水平较低。
与此同时,在各市、县、区、乡的广场、公共绿地等对公众开放的场地上,活跃着许多民众自发组织的小型业余表演团体,这些小团体结构松散,自由开放,没有固定场地和固定表演人群,主要是民众自娱自乐的方式进行。其中个别歌摊或舞蹈队收取些1—2元献花费或教授歌舞费用,大都没有证照管理,主要由广场或公共绿地管理处管理,观众可自由参与演员的演出,双方演出热情都很高,但经常被附近居民投诉噪声扰民。据查,目前我区文化行政部门对这类业余团体的演出基本上没有进行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对此类演出团体的管理界定模糊。
二、问题原因
广西民营表演团体发展缓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政府重视、扶持力度不够
民营表演团体大多处于分散的单兵作战的状态,与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很少,在政府管理系统中难以得到实实在在的支持。广西目前除83个民营表演团体外,另有国营表演团体118家,每年获得财政拨款9000多万,加上上级补贴和事业补贴等一些政策性补贴,总收入达1亿以上,基本占国营表演团体总收入的90%以上。而对民营表演团体政府基本没有任何经费投入。民营表演团体始终在为自身的温饱做努力。
2.国家扶持政策不具体难以落实
近年来,国家和相关部委出台了一些扶持民营院团发展的文件。2005年,文化部、财政部、人事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鼓励发展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意见》和2008年国家发改委、文化部等九部门下发的《关于构建合理演出市场供应体系,促进演出市场发展繁荣的若干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营院团的繁荣发展。但这些政策和文件都侧重在原则性的要求,宏观指导意见多,具体扶持措施少,尤其在扶持资金和引导政策上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钢性条款,特别是缺乏专项资金支持,导致很多工作无法开展,文件要求难以得到落实。
2008年8—9月对全区各市、县民营表演团体就以上四部委文件落实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各市普遍反映国家鼓励政策不具体,没有现实操作性,纷纷要求上级文化部门落实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在农村进行公益演出的鼓励政策或是资金上的支持,这样才能使民营团体更好的发展,为基层文化生活献上更多优秀节目。
3.民营表演团体先天不足导致发展困难
团体大多先天不足,资金短缺是根本原因。虽然没有国营团体多年积累的人员包袱,但是艺术生产是需要不断投入的,如果没有继续投入,艺术成果没有创新,表演的节目也缺乏创新,而且在吸引各类文艺人才和人才培养机制上也会远远落后于国有表演团体,最终导致演出人才匮乏,演员供需不畅。再加上民营表演团体大多采用家族式的粗放式管理,经营管理水平也跟不上,对剧团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
4.社会认可度不高,宣传力度不足
社会对民营表演团体的认识还停留在“业余剧团”、“草台班子”的层面上,在演出接待、演出价格,甚至人格的尊重上,还缺乏起码的公平。如许多地方政府对剧团送戏下乡实行奖励和为基层文艺院团配备“文艺大篷车”都只针对国办剧团;政府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基本上被国有剧团垄断,民营院团很难涉足。缺乏舆论支持和宣传资源,很多媒体也不愿或不能报道民营表演团体的演出活动,无形中民营表演团体作为文艺表演群体的一个重要的民间力量被社会忽略了。(www.xing528.com)
三、对策建议
1.各级政府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允许民营表演团体享受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优惠政策
当前农民看电影难、看书难的问题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看戏难”的问题尚未获得有效解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只把眼光局限于政府所属的国营表演团体,民营表演团体也是演出市场的重要主体,理应享受文化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只有充分发挥现有大量民营表演团体的作用,为它们提供必要条件和宽松环境,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因此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放开眼界,鼓励民营表演团体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演出产业的思路,允许民营表演团体享受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优惠政策,壮大民营表演团体实力,推动民营表演团体发展。
2.在资金引导和政策扶持上向民营表演团体大幅倾斜
与国有表演团体相比,民营表演团体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为体现社会公平,不能把政策仅仅停留在使民营表演团体享受与国有表演团体同等待遇上,更要制定向民营表演团体大幅倾斜的优惠政策。建议各级地方财政设立民营表演团体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奖励优秀民营表演团体培养优秀文艺骨干,培养经营管理人才,提供器材设备支持,组织民营表演团体调演活动等。
目前区内个别市在这项工作上有了很大进步。南宁市政府2008年给予100个民营和业余团体资金补贴,这是南宁市政府“123”文化为民工程之一,扶持100个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约2000元/年,以实物和现金方式直接发放,团体名单由各县文化局自行上报。这是政府鼓励民营演出团体的一大举措。另外南宁市青秀区文体局对民营团体“南宁市青秀爱乐合唱团”的成立和发展给予很多政策和资金扶助,例子很突出。该团成立于2007年7月,启动资金除部分赞助、集资外,青秀区文体局拨给了1.35万元赞助并指定训练场地、钢琴等,2008年8月青秀区文体局再次拨发5000元活动资金。该团于2008年7月赴奥地利参加国际合唱比赛获金奖银牌,同时还经常参加全市元旦、新年音乐会等演出及一些社区基层晚会演出,成绩斐然。
防城港市近两年来不断给予农村基层的民营业余表演团体政策资金方面的扶持,重大节日为民营文艺团体提供平台,提供交通、食宿、派老师指导、安排排练场地等,每年表彰先进。已经有团体获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全区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和“全区优秀村(屯)文艺队”等奖项。
梧州市还专门出台了《关于业余文艺表演团体管理办法》,不少民营团体获自治区“八桂群星奖”,2008年3月岑溪市青年艺术团荣获“全国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3.建立行业组织,加强行业间联系
目前在广西区内民营表演团体之间联系很少,基本是各自为政。各地应因地制宜建立民营表演团体的行业协会,建立民营表演团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民营表演团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优化配置。
4.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切实可行措施做好管理服务工作
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各项管理规定执行,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进一步规范营业性演出许可行为;为民营表演团体办证提供方便,办证严肃认真、快捷妥当准确,尽量按规定当天办结;尽快落实允许成立个人独资、合伙的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放宽民营表演团体的市场准入条件;对民营表演团体法人资质进行审定,防止买卖证照,假冒证照问题出现;加强民营表演团体演出节目质量监管,内容报备把关;加强演出广告、噪声扰民管理;建立全区民营表演团体网络平台,公布违规情况方便跨市查询,对有色情不健康表演和宣传“大篷车”扰民投诉的,坚决通报发证机关。
5.改善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现状
其一,民营表演团体一般资金不足,对演出场次多、质量高的团体,政府应给予一定资助以资鼓励;对体现民族特点的演出,即便是民营表演团体,国家也应给予资金补贴;应当落实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在农村进行公益演出的鼓励政策或是资金上的支持。其二,各级政府的会演应邀请民营表演团体参赛,另外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给民营表演团体一席之地,在政府宣传上要大力宣传坚持演出、弘扬民族文化的民营表演团体。其三,民营团体自身有演出场所的,艺术学校应与其挂钩,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艺校毕业生除输送到国营团体外,其余应尽力鼓励他们到民营团体,避免人才流失。其四,加强对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培训,政府部门多开设一些免费的培训和指导,鼓励民营表演团体外出和下农村演出,在重大节庆活动中多安排演出机会。
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来自于民间,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是基层演出市场的主力军,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和国有表演团体互为补充,长期以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所以尽管存在着资金微薄、经营粗放、道具简陋、艺术水准不高等不足,但却以特色鲜明的地方风格、灵活多样的营销机制、不畏艰苦的创业精神等优势赢得了市场和观众,民营表演团体的发展经验对国有表演团体的改革与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和借鉴。
(作者单位:广西文化稽查总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