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牧虹
地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各地基本上是以政府主导为主,政府立项、政府出资保护已成为一种定式。这有悖于此项工作的初衷,也造成了此项工作的动力缺失。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存在价值(包括历史、艺术、科学和教育的价值,决定了保护第一的原则)和经济价值(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价值,决定了开发利用的前提),存在价值越大,潜在的经济价值也越大,其转化为直接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毋庸置疑是一种知识资本。由于知识资本的特殊性,使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主要来源,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知识资本所有者,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出让的是其使用权,通过劳动,他们不仅应能得到相当于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部分;还应凭借其知识产权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因此,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方式,才能真正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实现非物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其实是一种文化体验。乡村旅游则是双重的文化体验,即乡村文化和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旅游开发中重要的资源配置,以多姿多彩的产品形态介入乡村经济发展,对促进乡村可持续旅游市场发挥特殊作用,在开发中让他们能从自己的民族文化中看到希望和价值,同时得到自己的物质生活所需。少数民族乡村旅游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在旅游点设民族艺术表演场所,让旅游者欣赏民族艺术精华,如许多民族地区的著名旅游景点都有民族舞蹈、音乐、戏剧等民族艺术展演,受到旅游者的普遍欢迎;二是在旅游点开展民俗风情展演,如各民族的婚礼、待客礼、节日庆典的展演,使人能够理解当地民俗的意义;三是开设典型民族村落旅游,旅游者通过亲自参与旅游地居民家的生活,亲身体验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从而产生满足感和愉悦感;四是开发和销售民族工艺品;五是开发民族餐饮业。在桂林有一个叫做桃花岛的景点,依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所题景色,以其天然类似的美景加上精心策划的人文景观,成为当地旅游的一个亮点。游客置身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丽景色,划一艘小船,在宛若世外桃源的山间小河中畅游,可见远处农耕的村夫与渔人,畅游一番后来到一处美丽的农家,在这里可以看到中国的四大发明的制造过程以及壮锦、绣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现,游客可以亲手制一张传统手工宣纸,并在这张张上画上自己的画、题上自己的字带回去留作纪念。在这里还可以亲历一次瑶族婚礼,如是男宾还有可以被美丽的瑶族新娘选中有幸当一回瑶家的新郎……在一个多小时的游历过程中,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是精心打造的人文景观,无论是美轮美奂的乡村少数民族风情表演,还是亲自参与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与展示,都会令人终生难忘。这是一个成功的借旅游载体保护、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例子。
凭借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新农村建设文化底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乡村游的兴起,古村落以其淳朴的民风、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众多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久经都市喧嚣的人们。广西贺州黄姚古镇,是一个有九百多年历史的古镇,目前尚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并以“梦境家园”的“小桂林”之称而享誉区内外。宗祠、官邸、老宅等古建筑遍布乡野,被誉为“古建筑的艺术宝库”。黄姚古镇充分利用镇内保存完好的生态和古村落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几年来,黄姚旅游业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黄姚三大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同时也提高了黄姚古村落的知名度,增强了普通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让古村落的保护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在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看起来似乎有一些矛盾,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认为新农村建设一定是建一个新的、现代化的农村,所以许多老房子会被推掉,在旧址上重建新建筑,使一些古建筑遭到破坏。现在许多地方已经认识到这种破坏是不可复原的损失。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起步之时,应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两个文明一起抓,将文化遗产的保护,率先列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千万不要再出现城市改造的文化悲剧,把“新农村”变为“洋农村”。(www.xing528.com)
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乡土特色产业。目前,很多乡村旅游都满足于搞一点农家乐餐饮,这固然也可以增加收入,但盈利空间小。要设法开发品种丰富的旅游商品。既然是乡村旅游,那么农产品,特别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农产品或食品,就可以进行开发,比如糯米制品,包括粽子、糍粑、油茶等。如广西瑶族的“打油茶”就是一个重要的民俗与食品相结合的项目,在旅游景点、商场,都可以买到油茶成品,只要按照说明食用,就可领略香醇可口的瑶族油茶风情。此外,广西各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如壮族的天琴、苗族的芦笙以及各种少数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等,也可以开发成旅游商品。客人买回家可以当摆设。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处遥远的山寨,深山老林,不便的交通,这里的人们一直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也使得这里一直保持着苗族独有的文化习俗。在这里有苗族独特的吊脚楼和身穿千年不变的传统服饰的人们,来到这里你会有一种回到从前、历史凝固的感觉。在这里更为独特的是家家都是一座民族文化的博物馆,人人谈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有一套自己的说法。家庭博物馆的发起人是中国民族博物馆的副馆长韦荣慧,她是一位来自苗寨的民族服装大师,当她看到外国人整车整车地把少数民族服饰拉走的时候突然地意识到:外国人一件一件地买走我们的民族服装,不仅因为民族服饰的工艺好,还因为它深厚的文化内涵。于是她发起了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她走进大山,向老乡们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可是无论怎么说老乡们在价钱合适的情况下还是会卖掉那些令世人惊叹的美丽服饰。后来她给老乡们发钱,作为保护基金,可是那只是杯水车薪,起不到保护作用。于是她又举办世界级的服装大奖赛,在巴黎卢浮宫为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宣传……终于她的努力有了收获,当老乡们的服装被评为一等奖的时候,当得知自己的服装是世界之最的时候,老乡真正认识到他们平日里整天穿着的服装是何等的珍贵,于是舍不得穿,舍不得卖,放在家里怕丢,终于一个个家庭博物馆诞生了。通过韦荣慧的努力,在千户苗寨人人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家家都有博物馆,在这个远离城市、交通不便的苗族山寨,美丽的吊脚楼、绕寨而过的小河,以及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令世界仰慕,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使这里世世代代靠山为生的少数民族农民兄弟家家都吃上了“旅游饭”,形成了吃、住、玩一体的休闲、旅游文化产业链。千户苗寨的成功让我们看到只要立足于本土,就能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包括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婚丧嫁娶、居住、审美乃至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推向更广阔的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关系。保护是前提,只有保护好才能合理利用,从而实现继承和发展;合理利用有利于保护,但利用的同时不能损害文化遗产。只有完整保护非物质文化特色,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利用价值。保护得越好,其价值就越大,知名度也就越高,旅游业和其他相关产业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这种良性循环,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
(作者单位:广西群众艺术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