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加坡印象:拙笔写人生摘要

新加坡印象:拙笔写人生摘要

时间:2024-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加坡印象日记摘要1997年11月28日星期五今天,我们代表团从广州出境,经香港机场停留两小时,下午2时40分到达新加坡。这次赴新西兰,又是经新加坡,住一夜,停留一天。看来,新加坡确是转机的必经之地。这也带动了新加坡旅游业的发展。蜡像馆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历史馆,介绍新加坡的历史。据说只有两名马来人愿意回马来西亚,其余的人全部愿意留在新加坡,也有一些原

新加坡印象:拙笔写人生摘要

新加坡印象

日记摘要

1997年11月28日星期五

今天,我们代表团从广州出境,经香港机场停留两小时,下午2时40分到达新加坡。

我这是第三次来新加坡了。

第一次是1991年秋,随副省长张吾乐一行五人组成的政府代表团到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参加甘肃与该州建立友好城市五周年的庆祝活动,回国时经新加坡、香港从上海入境,在新加坡停留了一天。

第二次是1994年冬,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的消除碘缺乏病培训考察项目,从印度尼西亚考察后经新加坡赴泰国,也在新加坡停留了一天。

这次赴新西兰,又是经新加坡,住一夜,停留一天。

看来,新加坡确是转机的必经之地。这也带动了新加坡旅游业的发展。

新加坡机场规模很大,设计得很现代,充分显示了新加坡的经济实力。候机楼的多样热带植物,花花草草都生机勃勃,一尘不染,我曾怀疑是不是塑料做的,伸手摸摸却感觉到的确是真的,再加上小桥流水的小环境,别有一番风味。新加坡航空公司的服务是一流的,空姐个个都很漂亮,笑容可掬,服务周到。

我们被安排住在市中心的“豪森”酒店,好像第一次来也是住在这个酒店,叫“好景”酒店,可能是翻译的差异。酒店的设施当然也是一流的。

新加坡是个“弹丸”之地,面积只有640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其中华人约占70%~80%,其余是马来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等。这里是热带海洋性气候,我们到达时气温30多度,热浪袭人,但室内均有空调。这个城市规划得很好,该大的地方很大,如机场、公园,该小的地方则向空中发展,高楼林立,但绿地仍保留不少,凡是能够利用的地方,均栽有树木花草,加之雨量充沛,适宜植物生长,到处绿草如茵,花团锦簇,热带特有的棕榈槟榔、椰树、旅人蕉等遮阴挡日,随风摇曳,真是赏心悦目。连过街天桥上丛丛下垂的绚丽的三角梅也成了新加坡的一景。处处都打理得那么精致。

晚上,新中友协会长谢镛先生请我们吃晚饭。谢先生是华人,非常热情,和我们好像一见如故,也很健谈,由于没有语言障碍,他向我们介绍了新加坡的历史及现在的情况,关心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建设。我们共叙两国友谊,气氛十分融洽。吃饭也很随意,好像是一家快餐店,每人一份,主食面条米饭,副食有鸡、鱼、蔬菜,吃什么点什么,一份不够可再要一份,很简单。不像我们在国内接待外宾,一定要在像样的高级酒店,至少也得有个包厢,还得大鱼大肉摆得满满一桌,浪费很大。虽说是便饭,一直吃到九点,把逛新加坡有名的、最热闹繁华的鸟节路的时间都占去了,大家无不遗憾。其实,也不过是开开眼界而已,国外的东西很贵,因为人家实行的是高收入,高消费,如果一折合成人民币,再看看我们每月那点儿工资,就什么也舍不得买了,还是实际一点好,国内工资国内消费,合情合理。所以,我什么都不准备买。

|与新加坡—中国友好协会主席谢镛先生亲切交谈

1997年11月29日星期六

今天在新加坡停留了一个白天,晚上9时乘机赴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市。

新加坡是个小地方,旅游景点也就那么几处,如圣淘沙、海底世界、飞禽公园、鳄鱼表演等等,前次来都看过了,但代表团的其他同志们没有看过,我只好随大流。(www.xing528.com)

我们租了一辆旅行的中巴,有一位导游小姐陪同我们。这位小姐是华人,叫彭丽丽,三十多岁,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她做导游很有经验,且很热情,从上车开始就介绍情况,只要你有兴趣的问题,她有问必答,知识面也很广。现将一路上她介绍的情况记下来,且作新加坡拾零吧!

导游小姐带我们去看了一座狮头鱼身的巨型石雕。因为以前这个地方是一个渔村,村民靠打渔为生,狮头鱼身就成了这座城市的象征了。那么,新加坡为什么叫狮城呢?据传古代印度苏门达那王子乘船路过此地,遇上了狂风恶浪,为了保证船只不下沉,大家只好把船上所有东西都抛下海,以减轻载重。可是,所有的东西都抛完了,暴风巨浪仍没停止,王子想,只剩下头顶上的一顶皇冠了,就忍痛抛了下去。顿时,暴风巨浪消失,海上风平浪静,天空阳光灿烂、祥云飘游。王子上了岸,远远望去,一头不知名的巨兽站在那里,王子问侍从,这是什么动物?答曰:狮子。于是王子就给这个海岛取了一个名字叫“狮子之城”,这就是狮城的来历。我无从考证,就算听神话般的道听途说罢了。

|在龙牙湾留影

“圣陶沙”也是印度语,即和平安详的地方。上次来我们是乘缆车过海的。前两年,因为一艘船的桅杆把缆车挂了,掉到海里,有四人丧生,其中两个不到一岁的婴儿因为很轻,没有沉入海底而被救。因此,新加坡政府下决心修了一座通往圣淘沙的桥梁,所有船只再不允许从此通过,缆车依然可以运行,但就安全多了。我们是乘轨道车过桥,环岛游览这个美丽的岛屿的。我们站在一个小山上,饱览了新加坡海港的风光。新加坡的海港是世界上最好的,也是最繁忙的深水港,平均每三分钟就有一艘轮船进出,可见新加坡地理位置之重要,经济之发达,与世界联系之广泛。

圣淘沙有个叫“龙牙”的地方,相传当年郑和西洋路过新加坡时,看见岸边一排立的很整齐的石头,像龙的牙齿一样,郑和就给这个地方起名叫“龙牙湾”。现在这里旧的“龙牙”因为建设用地已不复存在,为了保留这个美丽的传说,塑造了一条很大的龙,龙头高高抬起,喷泉从嘴里喷出,龙身像从地下隆起几节,在很远的地方又从地下翘起了尾巴。整个手法有点像美国华盛顿的“觉醒”一样,给人以巨长之感。我们在龙头前拍照留念,导游小姐就带我们去蜡像馆参观了。

蜡像馆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历史馆,介绍新加坡的历史。新加坡是个小渔村,居住着马来人,1819年英国的莱佛士先生到了新加坡,发现这是一座美丽的岛屿,建议英国皇室批准为殖民地,经过与当地人领袖签订协议后,1824年就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了,从此,新加坡开始“进入文明时代”了。这个老牌帝国主义,是个“日不落”之国,它到处伸手,用和平地签订不平等条约,或廉价地收买土地,连骗带哄的各种手法占领,或用大炮轰、步枪射的野蛮残酷的方式进行血淋淋的掠夺,美之名曰帮助你进入文明时代。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原来是一个国家,只因两国领袖政见不和,政治经济矛盾尖锐化,于是双方同意以桥为界,一面是马来西亚,一面是新加坡,新加坡的人可以自决,留去自由。据说只有两名马来人愿意回马来西亚,其余的人全部愿意留在新加坡,也有一些原来居住在马来西亚的人趁机申请到新加坡居住。1965年新加坡正式成立共和国。“兄弟分家”过日子之后,时任新加坡的总理李光耀很犯愁,因为新加坡是个没有资源的国家,但它的地理位置是扼太平洋印度洋的咽喉,使它成为世界海洋航路的中心,这又是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李光耀从国情的实际出发,领导全国人民走了一条不搞农业而以进出口、转口贸易为主,同时发展金融航运、加工等服务业,工业则有炼油、造船、装配等。当局还采取大力吸收外资,引进和发展高科技政策,经过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也就是我们发疯搞文化大革命的那个年代,新加坡奇迹般的崛起,成为亚洲的四小龙之一。

导游小姐说起李光耀治国有方,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时,对政府的信任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可以看出这种情感是由衷的,发至内心的。这时我也想起,大概是1990年李光耀夫妇曾访问甘肃,到过敦煌,我参与了陪同接待。在敦煌时,他们夫妇在晚饭后,摆脱了我们的陪同,自己去田间散步,同时到附近农民家去访问。见一位农民刚从市场上买了新鲜的猪肉回家,征得农民的同意后去他家做客。进了大门见院内整齐清洁,种了花草,还搭了葡萄架,厨房里女主人刚蒸出雪白的馒头,准备晚餐,李光耀问东问西,与农民无拘无束地交谈。后来他感慨地说,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使沿海地区快速发展,内陆偏远地区农民的生活也有很大改善。在鸣沙山参观时,许多游客要求与李光耀合影留念,他都来者不拒,后来人太多了,我们怕他站的时间太长,就找了把凳子让他坐下,大家高高兴兴地和他合影,包括所有随行的工作人员,连牵骆驼的驼手也独自与他合影,直到全部满足大家的要求后,他才站起来。李光耀的亲民作风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历史馆里有相当一部分是介绍当年广东、福建一带华侨下南洋的艰苦生活,他们为新加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历史是不会磨灭的。现在的新加坡华人都是当年下南洋华工的后裔,许多人和国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常有人回家乡寻根问祖,毕竟都是炎黄子孙嘛!

|1990年10月,在敦煌鸣沙山下,与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夫妇合影留念

第二部分是战争馆,介绍新加坡人如何抵抗日本侵略者,如何与中国国内同胞团结一致抗日,其中有许多有名的志士仁人,有的已经牺牲了。导游小姐说,她带日本旅游团观看这段历史时,说声:“不好意思,这是一段历史,请你们看好,日本的教科书上对此轻描淡写,使许多年轻人不一定真正了解。”许多日本人看了后,握住导游小姐的手,或双手合十说:“对不起!”但也有人不以为然,还说:“日本人真勇敢。”导游小姐十分气愤,但人家是游客不能争吵,只好冷面沉默,以示抗议。

|在圣淘沙最高点

第三部分是民俗馆,介绍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各族的民居、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等等风俗习惯,倒也很有特色。

圣淘沙还有一个海底世界,即水族馆,游人下去后以为到了海底,多种鱼类在头顶上或左右两侧遨游,和香港的海底世界差不多。许多游客都是带着孩子们来玩的,当我看到孩子们欣喜若狂,大喊大叫的神态,我突然想念起我的孙子们,如能带他们到此一游该多好啊!

下午参观了飞禽公园,这里也修建得很好,我们又看了半个小时的表演,有鹤骑自行车,从观众手中叼纸币给主人,鹦鹉学舌等表演,甚是有趣。

旅游,无烟工业,新加坡的一大财源。这就是我们在新加坡的一日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