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竞赛是考查学生某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比赛,它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之一,对学生的就业也有直接影响。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对于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团队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科技竞赛的种类比较多,有校级、省级、国家级等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也有各种行业协会组织的竞赛。本节将重点介绍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对其他竞赛作简要介绍。
一、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一)缘起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早是由教育部和信息产业部提出来的,其初衷和基本理念是由政府主办,由专家主导,受益者或帮助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主体,让学生们参与,其目标是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种辅助和促进手段,培养大学生在一定的人文精神基础上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创新精神。1994年,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信息产业部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成功举办,当时参赛学生总共600余名,来自北京、山西、四川三个地区的44所高校。此后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成为我国电子信息领域举办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这项竞赛得到了绝大多数设有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校的积极响应,受益面颇广(王越,2005)。
(二)实施效果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成功举行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了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环境,形成了一种激发大学生创新的模式。
1.创新能力的提高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操作性很强,主要侧重于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竞赛需要参赛者选择合理的设备和元件,最后做出一个成品来,这并不是简单地在电脑上对虚拟的元件进行组装。通过参加竞赛,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竞赛使那些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实践动手能力强,特别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学生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这些学生通过赛前的培训以及竞赛的锻炼,在综合素质上有所提高。一位来自清华大学的参赛学生这样评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4天竞赛,胜读4年书本。”竞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方位考核。“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开展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题项目负责人王越院士说:“比赛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的动手能力,是全面素质的培养。在专题竞赛中既培养了学生面对众多社会需求发挥创新能力,自由选择满足需求的实施方案,又使学生经历了策划、设计、制造、调试、试用等研制开发过程,很多学生反映这段特殊学习经历终生难忘。”
2.创新环境的营造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从最初的几个地区的小范围活动发展到今天全国性规模的大学生的广泛参与,其影响已经为大学生创新环境的营造创造出充分的条件。为鼓励学生参赛,近几年很多高校都对获得全国一、二等奖的学生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许多高校每年都为获奖学生预留推荐研究生的专用指标,为这批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没有推荐上研究生的同学在联系工作时也极受公司的欢迎,许多本科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得奖学生在工作中较快地成长为项目的负责人,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突出的业绩,深受公司领导的青睐。还有部分得奖学生出国继续深造,在学业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由此可以看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对优秀大学生的选拔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另外,这些学生的成才也对低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增强能力意识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辐射作用,也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3.创新模式的形成
创立了一种较为成功的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组织运行模式。这一组织运行模式概括为:“政府主办,专家主导,学生主体,社会参与。”“政府主办”保证了竞赛与教学的紧密结合,体现了政府倡导并大力支持教育教学改革;“专家主导”保证了竞赛的科学与公正,保证了教改遵从教育规律;“学生主体”体现了竞赛实践的主体对象和宗旨;“社会参与”则体现了社会各界支持参与教育、教育回报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与一般比赛不同的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坚持“一次竞赛,两级评奖”的原则。“一次竞赛”指的是参赛队4天3夜的紧张比赛;“两级评奖”指的是各赛区进行评审工作,评出赛区的一、二、三等奖,然后全国竞赛组委会专家组在北京对各赛区报送的优秀答卷进行严密的评审工作,评选全国一、二等奖及“索尼杯”。评审工作极为严格,每个评审组由3位专家组成,评审过程包括评阅答卷、测试作品、学生答辩等环节,最后由3位专家独立签字以保证评审工作“公平公正”地进行。
二、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一)缘起
“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是在教育部直接关注与支持下,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与“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发起,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直接发文委托“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具体承办的。第一届大赛于2004年9月在南昌举行,由南昌大学主要承办;第二届大赛于2006年10月在长沙举行,由湖南大学主要承办;第三届大赛于2008年秋季在武汉举行,由海军工程大学主要承办(杨叔子,2007)。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大赛特色越来越显明,规模越来越大,成绩越来越多,效果越来越好,影响越来越广,争取做大赛主要承办者的高校也越来越多。
(二)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重要意义
开展全国性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对于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并培养其创新能力,为发现具有培养前途的拔尖创新人才,激励人才脱颖而出,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通过这类活动,更能为广大学生深化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真正夯实今后自主创新的知识基础,起着长远而重要的作用。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有助于加强高校间的交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设计”,远不只是图纸上的设计,而且包括从调研到构思、设计,再到制造、装配,再到调试、使用,乃至再到改进设计这样又一轮的实践活动。这是一套完整的实践活动,这是一套出真知、出创新、出成果的实践活动。整个设计全过程,就是应用知识、开拓思维、创新方法、应用原则、领悟精神,从而进行创新的实践活动过程,能使学生受到完整的文化熏陶与教育。大赛不仅是相互间的比赛,比新意,比实用,比质量,比水平;而且是彼此间的学习,学习知识,启迪思维,发现方法,了解原则,体会精神,学习先进,知己不足;从而在比赛与学习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结交朋友,开拓天地,提高水平,共同进步。这样的大赛十分有助于高校间的交流,推动高校的共同发展。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提高育人质量的一个强有力手段,其最大特点是:理论结合实际,实际深化理论;个性融入共性,共性体现个性;学校教学要面向社会需要,社会需要要进入学校教学;既有利于工程教育的有力加强,又有利于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正因为如此,这一大赛从一开始就受到教育部的关注与支持。在分区预赛与全国决赛的颁奖大会上,许多获奖学生激动得热泪盈眶,深情地讲,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加强实践,更加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活动,一定将这次比赛的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融入到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去。
(三)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作品的特点
分析与总结参赛的作品,特别是获奖作品的特点,就可以认识到大赛的成就与作用。从第一届和第二届大赛看,作品特点大致可归纳如下:
1.构思上的新颖性
无论是没有确定主题的第一届大赛,还是确定了主题的第二届大赛,学生主动向上,不拘一格,设计的创意都得到了充分发挥,评委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充分展示了在广大青年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能力。
如第一届中南地区大赛作品:武汉科技学院选送的“全自动送筷机”,该项目创作者利用光机电一体化原理,除具备消毒功能外,更突出送筷全自动,强调取筷卫生,巧妙利用机构同时推出呈V形与梯次状分布的6双筷子,这样既方便使用者一次性取出1双、2双或多双筷子,且取出1双随即补充1双,又由于6双筷子呈梯次状分布,取筷时可避免对其他筷子的污染。确是用心良苦,其构思之新颖给人印象颇深。该项目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并已被批准,定型生产投入市场,而且还作为创新实例收入《创新思维与技法》一书。
2.实用上的可行性
学生所设计的作品充分考虑了实用与经济这两条原则。以第二届大赛为例,学生从“健康与爱心”主题出发,考虑到我国需助残、需康复、需健身的人群的经济状况,结合不同的需要,开展了广泛的市场调研,深入到医院、康复机构采访,而后再进行创作,作品不仅可用,而且有较大推广价值,赛后已有不少企业表示兴趣,希望合作,进行市场开发。
以大赛中各校创作的多功能助残轮椅(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校选送)为例,学生们以下肢残疾人的需求为对象,在充分调研后明确了:助残轮椅的主要功能是乘坐与行走;此外,还要考虑医疗、康复甚至爬楼梯的功能。值得指出的是,有几所学校的作品不约而同地包含了爬楼梯功能,这就极大地丰富了市售助残轮椅的功用。大赛结束后,不断有残疾人及其家属纷纷向学校询问,有意购买这类助残轮椅。
3.操作上的实践性
这点同上一点密切有关,但又有不同。作品在制作中,学生纷纷亲自动手,有的到废旧市场寻找原材料,有的到工厂冒着酷暑进行加工、组装、调试,反复修改,以求制造操作上易于实现;当然,这也为实用上的可行性奠定了基础。
如华中科技大学夏志敏等同学在解决“抢险机器人”项目中驱动与控制功能问题时,在学习掌握工作原理、制定控制方案后,利用网络查询微小型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的供应商和市场价。为了节省开支,跑遍了武汉市内的各机电产品市场(包括旧货市场),不但购买到可用于该项目的小电机和驱动器,还学到一些实用的技术、方法。在实际制作中,虚心请教机械厂的师傅,改进原设计中的不足,自己动手加工零件,组装出所设计的机器。
4.学科上的综合性
学生的作品各式各样,其中不少作品充分融合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材料、物理、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展现了当今科技发展既分化更交叉的时代趋势,令人深感我国科技发展大有希望。
如各类病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校选送)在第二届大赛上是学科综合性应用方面的又一个亮点。同学们设计制作的病床大都具有上下翻身、侧翻、按摩、学习、就餐、助便等功能,而完成这些功能显然需要应用机械、电气、检测与控制、计算机、人机工程、医学等学科的综合知识。
5.制作上的合作性
这点同上一点密切相关,由于作品有着学科上的综合性,参加制作的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院系与专业,各人根据自己的专业与特长,分工合作,彼此协调,培养并体现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即使是同一个专业的,参加者也都明白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相互配合,一起协作才好。
如海军工程大学在组织参赛时,首先由学员初步提出题目,各系组织专家评审,对提交的参赛作品的立意、创新性等提出建议和意见,并对其中一些相近作品进行整合,参加作品的学员也做相应调整,再对参赛作品做进一步准备。每项参赛作品的小组成员也经过综合考虑,将具有机、电、控制、实际制作、理论计算、表达等特长的学员搭配组合,制作参赛作品时既发挥各自优势,又体现了充分的合作,学员们的团队精神得到最大加强。
三、全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起源于美国,最初是一些著名大学自己组织本校的大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后一些大学认识到了数学建模竞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科研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并积极地参加到数学建模竞赛中。1985年,数学建模竞赛开始走向国际化,现在已成为全球重点综合性大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头戏”,成为评价大学数学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并成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从1989年开始开展大学生数模竞赛,1994年这项竞赛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大学生四大竞赛之一,每年都有几百所大学积极参加(李帮义,2001)。
(一)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意义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大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专业课的基础。但目前专业课的教师普遍认为学生的数学基础差,不能满足专业课的需要。为什么投入大量的课时而达不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呢?我们认为根本的原因是:高等数学课时多、内容多,师生拼命赶进度,为此只好牺牲了数学的背景和应用,牺牲了学生的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之所以得到世界范围内著名大学的认可,是由于其独特的辅助教学作用,且这种教学作用是一般数学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创新是教育和科研工作的灵魂。概括来讲,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数学建模竞赛并不要求求解结果的唯一性和完美性,而是重点要求学生怎样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关系,并给出合乎实际要求的结果和方案,重点考察的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大多是教师给出题目,学生给出计算结果。问题的实际背景是什么?结果怎样应用?这些问题都不是现行的数学教学能够解决的。数学建模是一个完整的求解过程,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和提炼出数学模型,选择合适的求解算法,并通过计算机程序求出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模型类型和算法选择都需要学生自己作决定,建立模型可能要花50%的精力,计算机的求解可能要花30%的精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实际锻炼。
3.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
一个实际数学模型的构建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问题本身可能涉及工程问题、环境问题、生殖健康问题、生物竞争问题、军事问题、社会问题等,就所用工具来讲,需要计算机信息处理、互联网、计算机信息检索等。因此,数学建模竞赛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交叉、文理结合,有利于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外,数学建模竞赛还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英文写作能力。
4.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创业工作还是研究工作,都需要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国际数学建模竞赛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参加,3个人为一组,共同工作3天。在竞赛的过程中3位同学充分地分工与合作,最后完成问题的解决。集体工作,共同创新,荣誉共享,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将来协同创业的意识。任何一个参加过国际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都对团队精神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感到由衷的鼓舞。
(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基本要求
1.竞赛内容
竞赛题目一般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经过适当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不要求参赛者预先掌握深入的专门知识,只需要学过高等学校的数学课程。题目有较大的灵活性供参赛者发挥其创造能力。参赛者应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的分析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论文(即答卷)。竞赛评奖以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为主要标准。
2.竞赛形式、规则和纪律
(1)全国统一竞赛题目,采取通讯竞赛方式,以相对集中的形式进行。
(2)竞赛每年举办一次,一般在某个周末前后的3天内举行。
(3)大学生以队为单位参赛,每队3人(须属于同一所学校),专业不限。竞赛分本科、专科两组进行,本科生参加本科组竞赛,专科生参加专科组竞赛(也可参加本科组竞赛),研究生不得参加。每队可设一名指导教师(或教师组),从事赛前辅导和参赛的组织工作,但在竞赛期间必须回避参赛队员,不得进行指导或参与讨论,否则按违反纪律处理。
(4)竞赛期间参赛队员可以使用各种图书资料、计算机和软件,在国际互联网上浏览,但不得与队外任何人(包括在网上)讨论。
(5)竞赛开始后,赛题将公布在指定的网址供参赛队下载,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卷,并准时交卷。
(6)参赛院校应责成有关职能部门负责竞赛的组织和纪律监督工作,保证本校竞赛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3.组织形式
(1)竞赛由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组委会)主持,负责每年发动报名、拟定赛题、组织全国优秀答卷的复审和评奖、印制获奖证书、举办全国颁奖仪式等。
(2)竞赛分赛区组织进行。原则上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一个赛区,每个赛区应至少有6所院校的20个队参加。邻近的省可以合并成立一个赛区。每个赛区建立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赛区组委会),负责本赛区的宣传及报名、监督竞赛纪律和组织评阅答卷等工作。未成立赛区的省,其院校的参赛队可直接向全国组委会报名参赛。
(3)设立组织工作优秀奖,表彰在竞赛组织工作中成绩优异或进步突出的赛区组委会,以参赛校数和队数、征题的数量和质量、无违纪现象、评阅工作的质量、结合本赛区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及与全国组委会的配合等为主要标准。
4.评奖办法
(1)各赛区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评阅委员会,评选本赛区的一等、二等奖(也可增设三等奖),获奖比例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其余凡完成合格答卷者可获得成功参赛证书。
(2)各赛区组委会按全国组委会规定的数量将本赛区的优秀答卷送全国组委会。全国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全国评阅委员会,按统一标准从各赛区送交的优秀答卷中评选出全国一等、二等奖。
(3)全国与各赛区的一、二等奖均颁发获奖证书。
(4)对违反竞赛规则的参赛队,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成绩无效。对所在院校要予以警告、通报,直至取消该校下一年度参赛资格。对违反评奖工作规定的赛区,全国组委会不承认其评奖结果。
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一)ACM/ICPC简介
ACM/ICPC是由国际计算机界颇具权威性的组织国际计算机协会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主办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水平最高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其目的旨在使大学生运用计算机来充分展示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项竞赛始于1970年,最初是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高校之间的赛事,后来受到越来越多高校和大学生的青睐,演变为世界性的赛事。1977年,美国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ACM)召开年度大会的时候,组织了首次全球总决赛,由此拉开了一年一度世界总决赛的序幕。1997年,IBM开始为该项赛事提供全球总赞助,极大促进了这项赛事的发展。在40年的时间里,ACM/ICPC吸引了众多世界著名高校和Apple、AT&T、Microsoft和IBM等公司企业,而这些高校和企业的参与也使这项赛事熠熠生辉,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顶尖的大学生程序设计高手的盛会。
ACM/ICPC竞赛分区域预赛和国际决赛两个阶段。从每年9月份开始,先进行各大洲各地区的预选赛,从上千所高校的几千支队伍中挑选出几十支优胜队伍。让这些百里挑一的队伍在下一年春天参加总决赛,争夺金银铜奖和世界冠军的奖杯。区域预赛规模大、范围广。例如,2008年有来自世界各地1838所大学的7109支大学生代表队参加了各大洲的区域赛,以争夺参加2009年4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全球总决赛的100个名额。
ACM/ICPC这项国际顶级赛事是大学生智力与计算机解题能力的竞赛,是大学生展示水平与才华的大舞台,是著名的高等学府计算机教育成果的直接体现,也是IT企业与世界顶尖计算机人才对话的最佳机会。因而,ACM/ICPC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校参赛,使得参赛队伍的水平上升很快,赛题的难度也在不断提高。
1996年,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简称ACM/ICPC)进入中国大陆,在国内设立亚洲赛赛点,由此中国大陆高校开始参与其中。最初只有少数高校参与,2005年前后,参与的高校迅速膨胀,国内亚洲赛赛区也由当初的1个扩张到今天的5个。根据2009年国内亚洲区赛有关数据统计,参与亚洲区赛的大陆高校已达到300所左右。近几年,国内出现了校赛、省赛、地区赛等不同形式的赛事,使这项赛事从低到高形成了完整的阶梯结构,满足了各类学校和学生的需求。
(二)ACM/ICPC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ACM/ICPC竞赛采用全英文环境,竞赛试题涉及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离散数学、组合数学、计算几何、密码学及算法复杂性等多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有些题目没有固定的最优解法,要求参赛者在限定时间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归纳,并通过抽象、建模、编程调试及提交测试等严格步骤完成命题。ACM/ICPC竞赛体现了创新素质教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皮德常,2008)。
1.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要在学习中培养,让学习者始终处于探索、刻意求新及力求完美的精神状态之下激发。ACM/ICPC竞赛活动以其难和新,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构思满足时间和空间要求的完美算法。
2.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ACM/ICPC竞赛属智力与应用计算机解题能力的比赛。竞赛要求学生对这些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竞赛题目进行抽象化和模型化,通过编程求解。最后是采用测试数据对程序进行严格的测试分数的评定。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必须把知识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及探索性作为重要内容。有些ACM/ICPC竞赛题目是世界性难题,需要学生灵活运用多门学科知识,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解决。
4.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ACM/ICPC竞赛具有挑战性,符合大学生好胜心理。参加竞赛的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调用各种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应用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许多竞赛题目无固定解题模式,数百条苛刻的测试数据能测定编程失误之处。需要不断修改错误并完善程序,培养了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5.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ACM/ICPC竞赛在近百支以3人为一组的参赛队中同时展开,要求参赛队在5个小时内完成6至10道题目。每答对一题由工作人员送上代表题号的彩色气球,最后以各队得到的气球个数来决定胜负,场面紧张而热烈。要求参赛者善于调整心态,用坚强的意志、冷静的头脑及灵活的应变能力去应战。
6.提高学生的团队素质
ACM/ICPC竞赛时需要3人分工合作和积极配合,以共享思维成果,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此外,参赛者把个人表现与小组荣誉、学校荣誉紧密联系,这对培养学生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参赛学生的优异成绩和拼搏精神将产生榜样的力量,为学校形成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良好学风。
(三)ACM/ICPC竞赛规则
ACM/ICPC赛事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每年秋季举办的各大洲/地区赛(Regional),二是次年春季举办的全球总决赛(World Final)。根据各地赛事发展情况和平衡原则设立地区赛赛区,并分配各地区的总决赛名额。每个学校只能参加所在地区的Regional,通过Regional竞争总决赛参赛资格,一个学校最多一个总决赛名额。
比赛规则:
(1)每个参赛队由3个队员组成,每个参赛队员必须是在校本科生或一年级硕士研究生。
(2)所有参赛队在同一个场地进行比赛,所有参赛队使用相同配置的机器,每个参赛队使用一台机器。
(3)所有题目都由计算机在线评判,即时给出评判结果和所有排名(Rank List)。每个题目的用时由两部分构成:从比赛开始到提交通过的时间+罚时。每次提交没有通过,罚时20分钟,所有罚时的总和构成该题目的罚时。如果题目最终都没有通过,则该题目不计入最后用时统计。
(4)比赛时间为5个小时,10个题目,以解题数多少和罚时多少排名,解题数相同的情况下,罚时少的排名在前。
(5)总决赛颁发冠军奖杯,设置金牌、银牌、铜牌各4个,前40%进行排名,并颁发相应证书,其余颁发荣誉奖(Honorable Mention)。
中国因为参与人数多,亚洲区赛增加了网络预赛环节,借此筛选出参加现场赛的队伍。
五、“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与创业计划竞赛
(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主办,一所高校及其所在地人民政府承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权威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影响不断增加(丁三青,2009)。
规模愈来愈大,参赛范围愈来愈广。如果说刚开始时的“挑战杯”还只是少数名牌高校大学生之间的学术科技竞赛活动,那么到2007年举办第十届时,“挑战杯”已发展成为影响力巨大的全国在校大学生的科技学术盛会了。1989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第一届“挑战杯”时,仅有52所高校的430件作品参加决赛终审;1999年在重庆大学举办的第六届“挑战杯”上,有312所高校的1049件作品参加决赛终审;而2007年在南开大学举办的第十届“挑战杯”上,全国共有600余所高校近百万大学生参加,31个省区市343所高校的1100多件作品进入全国竞赛,884件作品入围决赛。自第七届大赛增设特等奖后,到2007年第十届“挑战杯”,特等奖获奖作品就达25项,总获奖作品940项。
影响面愈来愈宽,社会关注度和美誉度愈来愈高。“挑战杯”竞赛的作品一般分为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目前已形成校级、省级、全国的三级赛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40%的在校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挑战杯”各级选拔赛。“挑战杯”的社会关注度和美誉度愈来愈高。
成果质量愈来愈高,作品创新性愈来愈强。每届“挑战杯”竞赛可谓是一个“创意的集市”,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了大学生独特的创新思维,并将创新性、实用性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紧密结合。如第十届“挑战杯”竞赛中,上海交通大学的参赛作品“便携式宽带综合业务数字卫星通信地球站”,在抗震救灾和森林防火等领域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挑战杯”竞赛作品的选题也更加关注民生热点问题,在第十届“挑战杯”竞赛中,大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广泛涉及矿工安全、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医疗、老龄社会等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如针对我国矿难高发,湖南师范大学10名大学生历时两年多,走访30多个煤矿,完成2万多字的《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调查报告,提出了三级矿难防控体系,引起了时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的关注。
科技作品成果的社会价值愈来愈高。“挑战杯”参赛作品在科学性、先进性与创造性上不断提高,成果质量日益得到专家及社会的肯定,并已产生很大的社会价值。第六届“挑战杯”集中签约的项目达38项,共签订协议43份,协议总金额1.1325亿元。第七届“挑战杯”上成果转让签约17项,签约合同金额高达7156万余元,其中4件作品签约分别突破1000万元。第八届“挑战杯”上,12项“挑战杯”参赛作品正式签署了科技成果转让合同,转让总金额高达2275.6万元。在第十届“挑战杯”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徐俊研发的“无油梁长冲程抽油机控制系统”,与天津一家公司当场达成购买1000台抽油机的合作意向,该抽油机市场价大约70万元,以此计算,这是一项涉及7亿元的合作,堪称“挑战杯”竞赛的“第一大单”。
参赛作品专业范围愈来愈广,学生获奖与学校实力关系密切。“挑战杯”作品竞赛开始仅局限于理工专业,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涵盖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哲学、经济、社会、教育、法律、管理等11个学科门类。另外,从获奖情况来看,各高校学生作品的获奖情况与学校的整体实力有很大关系,复旦大学四次捧得“挑战杯”,清华大学三次捧得“挑战杯”(复旦大学、清华大学获“挑战杯”永久纪念杯),东南大学两次捧得“挑战杯”,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各一次。获得“优胜杯”和“特等奖”的也主要为“211”高校和“985”高校。
参加竞赛的大学生对“挑战杯”普遍给予了积极的评价。第一,培养了创新意识。一位参赛选手说,自己是“挑战”信心、“超越”思想的受益者。“通过比赛,让我更加意识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性与相关性,并开阔了眼界。这在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起到了指导与勉励作用,让我不畏困难、勇于挑战、勇于创新。”第二,塑造了团队精神。“挑战杯”提高了参赛选手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塑造了团队精神。“参加‘挑战杯’竞赛的过程,不仅是挑战自我的能力,也是体验失败、体验成功、体验成长的过程”,这是很多参加“挑战杯”竞赛选手的共同感受。第三,增长了知识。这些知识基本上都是课堂上学不到的。正如有的参赛学生所说:“在参与作品竞赛过程中,我们不仅查阅资料、实际调研和反复讨论,还经常请教经济学院的老师和高年级的学生,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量。”
(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最先感受到知识经济脚步的美国高校迅速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活动,1983年,美国奥斯汀德州大学举办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又叫“商业计划”(Business Plan),是科技和风险投资浪潮兴起的产物,是指一无所有的创业者就某一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服务或技术向风险投资家游说取得风险投资的投资可行性报告书。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办后,迅速风靡全世界,“全球创业计划竞赛联盟”应势而出,而许多国家的政府和企业则试图以此作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通过竞赛活动的开展,确实诞生了一批著名的企业,如Yahoo、Netscape等公司就是在斯坦福校园的创业氛围中诞生的(丁三青,2007)。
1997年,清华大学的几个青年学生把创业计划竞赛从美国引入中国,并于1998年在清华大学举办了竞赛活动。1999年,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与清华大学联合发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又叫“小挑”),将该项竞赛从一个大学推向全国,使之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又叫“大挑”)一起成为中国大学校园文化的龙头活动,并催生了一批大学生创办的公司。“大挑”与“小挑”交叉进行,分别隔年举办。
创业计划竞赛每届均由一所高校与当地政府承办,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和政府行为。这样的运作机制便于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强力推进,因此它得到了全国各大学的高度重视,其影响迅速扩大。最初只是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现在则覆盖了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并且在第四届,台湾地区也派队参加,香港、澳门的大学前来观摩,在第五届,香港9所高校、台湾5所高校、澳门1所高校参加竞赛。此项竞赛采取学校和全国两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3个阶段进行。事实上,各省在此前都进行创业大赛,选拔出参加全国竞赛的项目。各大学为了参加省、全国大赛,都进行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同时,由于该项赛事是大学与社会、大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吸引了众多媒体、专家、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成为中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当初把创业计划竞赛从美国引进时,只是想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创业的模拟舞台。但随着风险基金的关注和参与,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推动,很快,第二届大赛就真正成了创业的起点。这甚至有点出乎学校意料。而在这此后的10年间,围绕大学生创业的讨论一直成为大学校园内外关注的热点。大学生对创业计划竞赛的评价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转变了观念。一位参赛者说,“参赛最大的收获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上,从就业观到创业观的转变,从实现自己的价值到为社会创造价值。毕业后不应只想竞争就业岗位,还应该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所以我们应该创业”。有的甚至对创业盲目乐观,表示“要将创业进行到底”。“参加创业大赛的最大收获不是获得奖杯,而是认识的升华;创业唯有脚踏实地才能成功;从失败中吸取的教训往往比成功的启示更有价值”。
第二,提高了素质。“一年半的时间,我们有了团队的概念,知道了彼此知识之间的互补非常重要,再就是明白了一个商业计划书的诞生过程,现在让我写一份商业计划书我是不怕了。”这是参赛学生共同的感受。“因为平时在学校里学的都是现有的事物,而科学重在探索,发现更新的更好的才能使科技进步得更快。”“大家的激情、智慧、团队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加深了对比赛的理解的同时,也加深了彼此的友谊。”在参赛过程中,无论是培训、策划、设计、制作还是讨论、答辩,对每个人的综合素质都是严峻的挑战。
第三,丰富了知识。这些知识基本上都是课堂上学不到的。正如有的参赛学生所说:“在这个过程中感觉自己逐渐成熟。通过这次活动了解了社会实际的一面,虽然还不够深入,但已经不会再用学生天真、浪漫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社会。最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明白了理论与实际的区别。在书上说个性化服务很重要,但在现实中去完成有太多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就是感觉自己知识学得太少,在实际的商业运行中,没有理论基础,光有社会经验不行。”
六、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1.竞赛背景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9大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部分著名高校共同承办的一项大学生学科知识创新与设计竞赛。活动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扩大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获得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重点资助。
竞赛流程分为高校选拔赛、全国决赛两个阶段。首先由各参赛高校自行组织选拔赛,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决赛。然后在全国竞赛委员会的组织下进行全国决赛。竞赛内容包括:理论方案设计、结构模型制作、作品介绍与答辩、模型加载试验。要求参赛队员到指定的地点使用统一的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模型制作。由竞赛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具有较好的创新性、较高的科学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优秀作品,同时组织优秀作品展览、交流和科技成果转让洽谈,以推动高校学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发展历程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校内结构设计竞赛。经过不断实践和摸索,2005年,由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浙江大学承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成功举行。2008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2009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同济大学举办。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举行。
七、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1.竞赛背景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一项群体性广告创意策划实践活动。于2004年成立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组委会及秘书处,于2005年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随后每两年举办一次比赛,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4次。
2.发展历程与现状
2005年大赛开赛以来共收到4270件作品,全国有534所院校的学生参加竞赛,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和认同,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大赛的宗旨是:促进教改、启迪智慧、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大赛发展到现在采取的形式是:政府主办、大学承办、学生为主、专家指导、企业参与。经过近8年的成长,教育部主办、面向全国高校推广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对于活跃大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激发大学生的创意灵感,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策划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促进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赛作品共分为平面类、影视类、广播类、网络类、广告策划案类、公益类六大类。赛事的所有选题均面向社会征集,将企业营销的真实课题引入比赛,广告实践有了更广阔的舞台。
八、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
1.竞赛的背景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的指导单位是教育部高教司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协调司,主办单位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发展历程与现状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自2008年起,每年举行一届,每届历时4个月,分初赛和决赛。第一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于2008年在成都市的电子科技大学举行,2009年第二届的承办单位为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2011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承办。2012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由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承办。2013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由四川大学承办。
3.参赛的基本要求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分初赛和决赛。各高校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由组委会组织的大赛;专家组评审通过的参赛队伍可进入决赛。进入决赛的参赛队伍数由专家组根据当年参赛队伍总数及参赛作品质量确定。
参赛学生以队为单位参赛,每队不超过4人(包含组长)。组长负责小组学生的参赛事宜,包括组队、报名、赛前准备、培训、赛后总结,以及与组委会秘书处联系等事宜。每名学生只能参加一支参赛队伍,每支参赛队伍只能报一个参赛题目。(www.xing528.com)
每支参赛队须设1名指导教师,负责参赛队伍的指导、管理等工作。指导教师必须是参赛队伍所在高校在职教师。指导教师应该对自己所指导参赛队伍的参赛内容的原创性、安全性等负责。竞赛期间允许指导教师进行指导或引导。
全国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大学生均可参加,专业不限。鼓励非信息安全专业大学生参加。
参赛学生必须按照统一时间参赛,并按照组委会要求按时提交设计报告、软件、实物等材料。凡不能按时提供所需材料的参赛队伍视为自动放弃比赛。
九、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唯一由高等教育司办公室主抓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该竞赛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的主题,紧密围绕国家能源与环境政策,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和广大高校的积极协作下,起点高、规模大、精品多、覆盖面广,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大学生竞赛,得到了各省教育厅、各高校的高度重视。本活动每年举办一次,第一届已于2008年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第二届已于2009年在华中科技大学成功举办。2010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由北京科技大学承办。第四届于2011年4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进行,第五届大赛由西安交通大学承办。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主要是激发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创新实践能力,承办单位一般为上届表现突出院校。目前全国几乎所有“211”大学都积极参与其中。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于2008年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共有88所高校的505件作品参加了此次竞赛,参赛作品类型多、专业性强、涵盖面广,涉及了能源、机械、资源、建筑、电气、海洋、社会、经济、矿业等多个领域。最终入围决赛的100件优秀作品来自55所高校,不仅有涉及关系到国民经济重大发展的能源生产问题,如海上风力发电平台,太阳能梯级开发热利用系统及生物质能利用系统等作品;也有贴近日常生活节水节电的小发明、小制作,如厨房节能小助手、新型节能开关电源、厨余堆肥机等;还有一些作品紧跟“节能减排”领域的学术研究前沿。这些都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对生活的认真观察和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关注。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于2009年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共收到168所高等院校的报名申请,其中,“985”高校21所,“211”非“985”高校25所,一般本科院校100所,高职高专院校21所,军事院校1所,最后收到159所高校提交有效作品共1620项,经过形式审查和专家初审,评选出111项作品入围决赛。本届大赛参赛规模和竞赛影响远远超过第一届全国竞赛。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于2010年在北京科技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232所高校的1868支参赛队参加了本次大赛,直接涉及全国赛的学生和指导老师总人数达15000人以上,师生总参与人数达30000余人。经过专家委员会对众多的参赛作品的认真评选,共推选出特等奖8项,一等奖32项,二等奖95项,三等奖294项。本届竞赛的竞赛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由院士、高校领导、长江学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等130余人担任。同时,每一个代表队都配备至少一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密切指导,使参赛作品能够紧跟“节能减排”领域的学术研究前沿。通过作品的评审、展示,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减排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科交融。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于2011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是该项赛事开展以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竞赛。本次竞赛共收到1980件参赛作品,参赛高校覆盖全国所有省、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经过对作品资格审查和形式审查,最后有来自182所高校选送的1673件作品进入网评,其中科技作品类1391件、社会实践类282件。网评过程中,共邀请了全国各高校相关专业的知名教授120人,每件作品都经过了3名专家的网上认真评审。经过网评,146所高校的484件作品进入专家会评,最终73所高校的133件作品进入决赛。作品内容覆盖各行业和日常生活的多个领域。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此届参赛作品充分体现和诠释了“节能减排、绿色能源”这一大赛的主题,积极推动了全社会节能减排活动的开展。第五届节能减排大赛从73所高校参与决赛评审的141项作品中,推选出了特等奖9项、一等奖37项、二等奖90项,此外还评出了三等奖345项、优秀组织奖59项。参赛作品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赛筹办与组织充分体现了高校与企业的结合。本届比赛规模大,作品质量好,专家层次高,确保了本届大赛的质量,扩大了大赛在国内的影响力,进一步促进了节能减排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术交融。赛事呈现出“四样精彩”,即“万人参与,千余作品,百所高校,十分优秀”。大赛不论从规模、覆盖面还是参与人数、作品数量和整体质量等方面都堪称为“五届之最”。
十、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1.竞赛背景及发展历程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是由中国数学会提出来的,旨在培养人才、服务教学、促进高等学校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增强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和选拔数学创新人才,为青年学子提供一个展示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舞台。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从2009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国数学会于2009年10月24日举办全国第一届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共有20多个省100多所院校参加。
2.参赛的基本要求
(1)竞赛组织。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的主办单位为中国数学会。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方案。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委员会(简称竞赛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各省、市、自治区数学会、解放军院校协作中心数学联席会负责相应赛区的竞赛活动。
(2)参赛对象及方式。大学本科二年级或二年级以上的在校大学生。竞赛分为非数学专业组和数学专业组(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数学专业学生不得参加非数学专业组的竞赛。
(3)竞赛知识范围。非数学专业组竞赛范围以理工科本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为准。数学专业组竞赛范围包括数学分析(50%)、高等代数(35%)、解析几何(15%)。
(4)设立奖项。设赛区(一般以省、市、自治区作为赛区,军队院校为一个独立赛区)奖与全国决赛奖。获奖名单将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杂志上公布。有关参赛的消息和竞赛试题、答案也将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杂志上刊出。
十一、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1.竞赛宗旨
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的宗旨是为了培养人才、服务教学、促进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增进青年学生学习力学的兴趣,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现和选拔后继的力学创新人才,为青年学子提供一个展示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舞台。
2.发展历程
1986年8月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的《力学与实践》编委会上,北京大学建议举办一次大学程度的力学竞赛,获得一致赞同。中国力学学会安排《力学与实践》编委会(竞赛组织委员会)筹办。组委会成立了两个命题小组,同时向全国有关专家学者征题,共获得140余道题。命题组精选整编了28道作为初赛题,在《力学与实践》1988年第1期刊出,要求参赛者在约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寄回答案。组委会从62份答案中评选了31人进京复赛。通过严格的笔试和口试,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共17名。
从1992—2004年的第2至5届竞赛可以看做这项竞赛活动发展的第二阶段。为了鼓励青年学生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这项竞赛从1996年第三届起改名为“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竞赛规模在第二阶段得到了阶跃式发展,第一届全国62人、12个单位参赛,第二届1389人报名参赛,第三届1711人报名参赛,第四届25个省(市)、81所高校、2752名学生报名参赛,第五届30个省(市)、自治区,164所高校7617人报名参赛,表明“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已经有广泛的代表性,在高校有了重要的影响。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号召,给教育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进入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大学生科技竞赛项目,标志着这项竞赛活动发展到了第三阶段。这个阶段的几个重要变化是:
(1)将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与理论创新能力同样的高度,从第六届竞赛决赛起增设基础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团体实验竞赛,以促进实验动手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创新精神的培养。
(2)将赛制改为两年一次,使所有本科生都有机会参赛。同时将竞赛安排在全国力学大会上颁奖,以促进学生从本科阶段就开始了解和接触高水平的力学前沿研究。
(3)命题由上届团体冠军学校承担,命题学校不参赛,以保证竞赛的公正性,并促进力学教学创新。
3.参赛的基本要求
(1)参赛对象:年龄在30周岁以下的在校大学本科、专科及研究生。
(2)竞赛科目和方式:力学竞赛的基础知识覆盖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两门课程的理论和实验,着重考核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竞赛包括个人赛和团体赛:个人赛采用闭卷笔试方式,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综合为一套试卷;团体决赛采取团体课题研究的方式。
十二、全国大学生建筑类竞赛
(一)城市规划专业:全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设计作业评优(“规划设计”和“城市综合实践调查报告”)竞赛
城市规划设计竞赛是由全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规划专业本科生设计作业评优活动。竞赛要求由规划专业大四学生参加,以两人一组的形式,根据竞赛主题及要求,自选地段,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展开调研、现状分析、概念设计和方案设计,最终完成4张A1图纸表达自己的所有设计意图。参赛作品由参赛学生所在学校统一寄送参评。
从1999年至今已举办11届,得到多所高校规划专业的响应和参与。1999—2004年以“小区规划设计”为题;2005年至今,以城市设计为题,结合每年城市规划年会的主题开展竞赛活动。
目前,该竞赛活动已经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几乎所有的高校规划专业都参与其中。而且,竞赛主题的确定,包括参赛作品的评选,已经和每年城市规划年会的议题和活动充分结合起来,体现了高校规划专业教育和学术活动的互动。
(二)艺术设计专业:“全国青年学生室内设计竞赛”、“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和“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
1.竞赛的背景
“和成・新人杯”全国青年学生室内设计竞赛是由全国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设计作业评优活动,迄今已举办9届;“中国高校景观环境艺术设计作品”设计竞赛(年会)已经举办了11届,得到多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响应和参与。在竞赛和交流中,相互促进,不断提高。
2.现状
现在,该竞赛活动已经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几乎所有的艺术设计专业都参与其中。而且,竞赛主题的确定,包括参赛作品的评选,已经和每年艺术设计年会的议题和活动充分结合起来,体现了高校艺术专业教育和学术活动的互动。
3.参赛的基本要求
竞赛要求由艺术设计专业大三学生参加,以两人一组的形式,根据竞赛主题及要求,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展开调研、现状分析、概念设计和方案设计,最终完成4张A1图纸表达自己的所有设计意图。参赛作品由参赛学生所在学校统一寄送参评。
(三)建筑学专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与评选大赛”和“全国高等学校Revit杯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1.竞赛背景与发展历程
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和评选活动,由建筑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它是全国建筑学专业等级最高的学生设计竞赛,也代表了各院校建筑学专业教学的最高水平。首届从2002年开始,迄今已举行12届,得到全国多所高校规划专业的响应和参与。
2.参赛的基本要求
竞赛要求由建筑专业大四学生参加,以两人一组的形式,根据竞赛主题及要求,自选地段,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展开调研、现状分析、概念设计和方案设计,最终完成4张A1图纸表达自己的所有设计意图。参赛作品由参赛学生所在学校统一寄送参评。
十三、全国大学生英语类竞赛
(一)“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
“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由中国最大的英文报系《中国日报》于1996年创办,21世纪英文报系承办,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是中国同类比赛中级别最高、最权威、规模最大、覆盖人群最广的赛事。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14届,吸引了全国800多所高校学生报名参赛,参与及观摩人数超过了100万。每年在比赛形式设计、比赛流程设置、学术水平提升及扩大规模和影响等方面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引领年轻人从思想和表达上与世界接轨,真正跟上全球的发展步伐。
多年来,比赛受到了英语学习者的热情参与和英语教学界的高度关注。同时,国际上权威的英语教学和考试机构如美国世界英语教师协会(TESOL)、国际英语联合会(ESU)、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剑桥大学ESOL考试部及国内外著名高校、外交部、新闻界、英美使领馆也分别指派专家出席,担任大赛评委。
目前比赛全程分为四个阶段:互联网选拔赛、电话口试、各省决赛及全国总决赛。凡国家承认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生均可通过网络上传比赛演讲作品参加比赛。
总决赛冠、亚、季军及一等奖获奖选手有机会赴英国、澳大利亚或港澳等地进行修学访问;“21世纪最具潜力奖”获得者将代表中国赴英国伦敦参加国际英语演讲比赛;其余选手将获得奖品及证书;冠、亚、季军选手的指导老师将赴英国或澳大利亚参加英语学术交流活动。
(二)“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英语辩论赛事,创办于1997年,是由国际英语口语联盟和中国高校英语口语协会(现为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协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的全国性比赛项目。
1997年举行了第一届辩论赛,之后每年一届。由于赛事规模盛大、参赛选手优秀、赛程及评分标准与国际惯例接轨、评委组成权威,“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最高水平的英语辩论赛,代表了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的最高水平。
半决赛(不含)以前的比赛采用议会制的形式,半决赛和决赛由主办者视情况决定是否采取议会制的形式。辩论赛采取的议会制辩论赛组织形式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加权循环赛,第二阶段为淘汰赛。
(三)“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
“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由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作为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媒介,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与文化传播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作为国内出版实力最强的外语专业出版机构,在国内外语教学与科研领域具有深厚的影响力和主导力。
“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始于2002年,赛程规范,覆盖面广,初赛与复赛由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指委会)协助承办。在此过程中,各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指委会)与当地高校外语教学机构密切联系,周密组织,对各地的外语教学发展与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旨在为全国大学生搭建一个激励英语学习、培养思辨能力、展现综合风采的舞台,同时为中西文化架起一座促进文化沟通、增进国际交流的桥梁。
全国大专院校35岁以下中国籍在校本科、专科学生、研究生、在职研究生均可参赛,曾进入往届“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决赛,以及曾获得“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出国奖项的选手不包括在内。符合参赛资格的高校学生可直接向本校外语院(系)或大学外语教学部咨询、报名和参加初赛。初赛结束后,由举办初赛的外语院(系)或大学外语教学部向本省(市、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或复赛承办单位报名。复赛结束后,由各省(市、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向大赛组委会秘书处报名参加全国半决赛。
大赛分五个阶段进行,即: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总决赛。
十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1.竞赛背景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是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教高司函[2005]201号文),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自动化分教指委)主办的一项大学生科技竞赛。该竞赛是以智能汽车为研究对象的创意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一项具有探索性工程实践活动,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之一。该竞赛以“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旨在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2.基本情况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自2006年开始,每年一届。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公布次年竞赛的题目和组织方式,并开始接受报名,次年的3月份进行相关技术培训,7月份进行分赛区竞赛,8月份进行全国总决赛。该竞赛由竞赛秘书处为各参赛队提供/购置规定范围内的标准软硬件技术平台,竞赛过程包括理论设计、实际制作、整车调试、现场比赛等环节,要求学生组成团队,协同工作,初步体会一个工程性的研究开发项目从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该竞赛融科学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为一体,是以迅猛发展、前景广阔的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自动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与汽车等多学科的创意性比赛。该竞赛规则透明,评价标准客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证竞赛向健康、普及、持续的方向发展。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原则上由全国有自动化专业的高等学校(包括港、澳地区的高校)参赛。竞赛首先在各个分赛区进行报名、预赛,各分赛区的优胜队将参加全国总决赛。每届比赛根据参赛队伍和队员情况,分别设立光电组、摄像头组、创意组等多个赛题组别。每个学校的参赛队伍可以根据竞赛规则选报不同的组别。
3.参赛基本要求
参赛选手须使用竞赛秘书处统一指定的竞赛车模套件,采用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的微控制器作为核心控制单元,自主构思控制方案进行系统设计,包括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电机驱动、转向舵机控制以及控制算法软件开发等,完成智能车工程制作及调试,于指定日期与地点参加各分赛区的场地比赛,在获得决赛资格后,参加全国总决赛的场地比赛。参赛队伍的名次(成绩)由赛车现场成功完成赛道比赛时间为主,技术报告、制作工程质量评分为辅来决定。大赛根据车模检测路径方案不同,分为电磁、光电与摄像头三个赛题组。车模通过感应由赛道中心电线产生的交变磁场进行路径检测的属于电磁组;车模通过采集赛道图像(一维、二维)进行路径检测的属于摄像头组;车模通过采集赛道上少数孤立点反射亮度进行路径检测的属于光电组。
每届竞赛秘书处都会在以下几方面制定适用于各分赛区预赛以及全国总决赛的比赛规则(具体规则见每届通知),在实际可操作性基础上力求公正与公平。
(1)器材限制规定。
(2)有关赛场的规定。
(3)裁判及技术评判。
(4)分赛区、决赛区比赛规则。
十五、亚广联亚太(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1.竞赛背景与发展历程
“亚广联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是由“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ABU)节目部发起倡导的,并于1999年在亚广联年会上正式通过了该项目的提案。该项目规模较大,其宗旨是致力于培养各国青少年对开发、研制高科技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各参与国的科技水平,为机器人工业的发展发掘、培养后备人才。各个亚广联成员机构都有权参加该项目的比赛,但参赛对象只限于各国的大学或工科院校的学生。
2000年3月“亚广联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第一次筹备会议在日本举行,在此次会议上成立了“亚广联亚太地区机器人大赛”筹备委员会,并选举了六个常任理事机构(中国CCTV、日本NHK、韩国KBS、新加坡TCS、泰国、印尼),该筹备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日本NHK的总部。
2001年2月,在马来西亚召开了第一届“亚广联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的预备会议。会议上,与会代表详细讨论了第一届大赛的各项具体事宜以及资金等问题。2001年9月,第一届“亚广联亚太地区机器人大赛”制片人会议在马来西亚举行,主要讨论了各个参赛机构联合制作电视专题片等问题。
第一届亚广联亚太地区大学生机器人比赛于2002年在日本东京举行,比赛主题为“攀登富士山顶”。第二届于2003年在泰国曼谷举行,比赛主题为“太空征服者”。第三届于2004年在韩国汉城举行,比赛主题为“鹊桥相会”。第四届于2005年在中国北京举行,比赛主题为“登长城,点圣火”。第五届于2006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比赛主题为“修建双子高塔”。第六届于2007年在越南河内举行,比赛主题为“下龙湾探险”。第七届于2008年在印度浦那举行,比赛主题为“GOVINDA”。第八届于2009年在日本东京举行,比赛主题为“胜利鼓乐”。
为了选拔中国大学生的优秀代表队参加“亚广联亚太地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经广电总局和中宣部批准,中央电视台于2002年6月开始举办中国“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这项赛事为我国大学生提供了一次探索科技、创新思维与实际行动结合的机会。为激发广大青少年对高科技的兴趣与爱好、激励创新意识、活跃校园科技活动、培养未来科技人才提供了大舞台,也是中央电视台宣传、深化“科技兴国”战略方针的一个新举措。“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从2002年的第一届起已形成每年一度的定期赛事,这将有力地激发老师和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和积极性。“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也称“CCTV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
2.哈尔滨工业大学亚广联亚太(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哈尔滨工业大学参加了全部八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前六届均没有进入八强。2008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中我校首次杀进决赛并获得冠军,2009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中我校夺得冠军,并代表中国参加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八届亚广联亚太地区大学生机器人比赛”,以18.5秒的成绩折桂,实现了中国队“三连冠”的梦想。
十六、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FIRA)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
1.竞赛背景
FIRA机器人足球比赛最早由韩国高等技术研究院的金钟焕教授于1995年提出,并于1996年在韩国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比赛。该项比赛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广大科学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参与。更有意义的是,机器人足球比赛的组织者始终奉行研究与教育相结合的根本宗旨。比赛与学术研究的巧妙结合更激发了青年学生的强烈兴趣,通过比赛培养了青年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和良好的技能。
2.发展历程
从1996年在韩国大田的KAIST举办第一届MiroSot比赛至今,FIRA每年都要举行一届世界杯比赛,足迹已经遍布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成为各类国际机器人竞赛中最具水平和影响力的赛事之一。除了一年一度的世界杯比赛以外,每年还有许多地区性的FIRA机器人足球比赛。蓬勃发展的机器人足球比赛对机器人足球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FIRA机器人足球比赛的种类也由最开始的MiroSot不断增加,目前已经包括MiroSot、RoboSot、HuroSot、SimuroSot等多个类别。有的类别根据双方参赛队员数目不同还可以分为小型组、中型组和大型组等。
1997年7月,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中国分会(简称FIRA中国分会)成立,分会设在哈工大,由洪炳镕教授担任主席。此后的十年间,在FIRA中国分会的领导下,先后组织了14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有力地推动了国内机器人足球的研究和发展。
十七、全国大学生ERP沙盘大赛
1.ERP沙盘模拟大赛背景
ERP沙盘模拟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支持,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与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联合主办,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ERP沙盘模拟大赛采取的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方式,让参赛同学在比赛中体验ERP的管理理念。在比赛中,每个团队5人,各代表着CEO(首席执行官)、CFO(首席财务)、营销总监、生产总监、采购总监。每个团队经营一个拥有1亿资产的销售良好、资金充裕的虚拟公司,连续从事6~8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通过直观的企业经营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内容涉及企业整体战略、产品研发、设备投资改造、生产能力规划与排程、物料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规划、市场与销售、财务经济指标分析、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每个公司团队都面对同行竞争对手、产品老化、市场单一化等重大挑战,在挑战中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最后将会以一定的指标综合评价各个团队所模拟公司的经营状况,并按经营状况的好坏评出参赛团队的名次。通过比赛,参赛同学能够树立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熟悉现代企业经营的过程。
2.ERP沙盘模拟大赛发展历程
ERP企业沙盘模拟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它把创业设计与原有的企业经营模拟大赛紧密结合,是一场创新组合的比赛。旨在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创意、创新灵感与对商业机会的把握,从而实现由创意到创业的过程。从2005年首届全国大学生ERP沙盘对抗赛开展至今,大赛得到了教育部、信息产业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有关部门的关注与支持。据不完全统计,第五届大赛全国参赛队伍近千所院校,成为中国真正的最有影响力的院校活动之一。
通过五年的发展,ERP沙盘模拟大赛现在已形成固定模式。大赛分为校内选拔赛、地区半决赛和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校内选拔赛各个学校自行组织进行;地区半决赛将重点考核参赛学生的企业经营能力;全国总决赛将添加创业设计及ERP沙盘企业信息化两项内容,综合考评参赛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及经营管理能力。各阶段的沙盘模拟经营阶段统一采用ERP手工沙盘与创业者电子沙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生产型企业为背景,以手工及电子沙盘工具为平台,让每个参赛学生置身商业实战场景,实地体验商业竞争的激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全局观念以及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与实践能力。
3.参赛的基本要求
(1)以院校为单位,每队5人,每队必需另有1名带队老师;一经报名,不得修改。
(2)具备强烈的团队意识,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创新能力,主观能动性强。
(3)参赛者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对企业战略、生产营销、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有总体把握的能力。
十八、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1.锦标赛的背景
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由国家体育总局、科技部、教育部联合主办,始于2004年,是我国培养航空航天科技人才的重要舞台。比赛项目的设定紧贴国防、科研和社会需求,例如载重飞行项目源自国家对大飞机的需求,直升机模拟搜救项目源自水上救援,模拟火箭项目源自国家对航天事业的需求。也正因如此,有参赛经历的同学在就业市场上十分抢手,有的高校甚至出现向航模队“预定”队员的情况。
2.航空模型的意义
知识面广、技术性强是航模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一个能够稳定飞行的航空模型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已经很接近一个真飞机的建造所需知识,如空气动力、流体分析、电子设计、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理化知识、传统材料及复合材料应用……
参加航模活动,在制作、试飞的过程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提高分析思维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培养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开拓进取、勇于拼搏的奋斗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造型和复合型人才,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活动。因此这项活动一直被各发达国家视为本国航空航天工业及高科技领域发展的基础。20世纪40年代,模型活动就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得到开展。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青少年科技活动得到了蓬勃发展,各地的青少年宫、科技站、中小学校的课外兴趣小组,不仅培养了许多文体人才,也培养了许多科技幼苗,尤其是航空模型活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科技人才。许多著名科学家青年时期都参加过航模活动,如中国科学院院长、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教授,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获得者高歌教授,“歼八”战斗机总设计师顾诵芬等。
十九、“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
1.背景及发展历程
“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于2008年由国家教委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制图技术专业委员会发起,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举办了两届。2008年首届在郑州轻工学院举行,参赛队伍有50多个代表队。2009年在武汉大学举行的第二届大赛,有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100多支代表队齐聚江城武汉参加比赛。
2.竞赛内容
(1)尺规绘图:根据轴测图绘制零件工作图(90分钟),构形设计并绘制轴测图(30分钟)。时间共计为120分钟。
(2)计算机绘图:根据给出的零件图、轴测图和文字说明绘制零件的三维模型、按要求装配成装配体并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时间为180分钟。
3.哈尔滨工业大学参赛情况
我校机械类代表队参加了第二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由机电学院2位教师与5名同学组成的我校代表队在比赛中凭借较强的实力与稳定的发挥,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获得了本次比赛机械类团体一等奖,同时还获得了个人全能一等奖4项和个人全能二等奖1项。通过这次大赛,赛出了哈工大的实力和风格,也反映了哈工大教与学的成果。浙江大学谭建荣院士在我校获得机械类团体一等奖第一名时说,哈工大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实至名归,是“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精神的集中体现。
二十、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公益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技活动,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是教育部、财政部资助的大学生竞赛项目,目的是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本科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开办此项竞赛,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专门成立了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组织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竞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大连理工大学。每两年一届。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秉承“竞赛为人才培养服务,竞赛为教育质量助力,竞赛为创业就业引路”的宗旨。竞赛活动面向全国各类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实行校、省(或多省联合形成的区域)、全国三级竞赛制度。
省级竞赛或区域竞赛的优胜者,经省或区域教育厅核准,报名推荐参加全国决赛。
1.竞赛目的
开展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旨在促进各高校提高工程实践和工程训练教学改革和教学水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综合工程应用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养成良好的学风,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2.指导思想
大赛的指导思想是“重在实践,鼓励创新,突出综合,强调能力”,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3.竞赛方针
基于理论、注重创新,突出能力,强化实践。
4.对象与要求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参赛对象是全国高校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无专业限制。要求以组队的形式通过所在学校报名参赛;参赛队的领队和指导教师总数不超过2人,参赛学生不超过3人。参赛作品的设计及制作统一按照竞赛秘书处发布的命题及其规则进行。
5.历届竞赛
第一届(2009)
首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总决赛于2009年10月17—19日在大连理工大学隆重举行,分别来自全国58所高校的代表队参加了首届竞赛。
第二届(2011)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总决赛于2011年6月举行,大赛的主题为“无碳小车”,共有来自全国25个省份地区的79支大学代表队参加了全国总决赛,产生了20个一等奖。
第三届(2013)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总决赛于2013年6月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大赛的主题为“无碳小车越障竞赛”。来自全国高校的101支队伍参赛。哈尔滨工业大学两支参赛队代表黑龙江省出赛,分别在“S”形赛道和“8”字形赛道项目中获得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