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项目学习的时代背景与实践成果

大学生项目学习的时代背景与实践成果

时间:2024-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3节项目学习的时代背景时代呼唤创新,国家急需创新,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项目学习方式已经被国内外许多大学证明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适应变化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类提出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需。学会协作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最为严峻的考验,是今日教育中最严峻的问题。

大学生项目学习的时代背景与实践成果

第3节 项目学习时代背景

时代呼唤创新,国家急需创新,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项目学习方式已经被国内外许多大学证明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知识经济时代与创新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般经历3个阶段:农业经济社会、工业经济时代、发达工业社会过渡到后工业即知识经济时代,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规律。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爆发,引领了整个全球经济格局的转变。计算机产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使得整个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及国防战略体系发生一系列改变,也牵涉产业结构,所以知识经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发挥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王树国,2007)。

整个世界经济市场,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发生迅速的转变。各个国家,各个利益集团,各个产业,各个阶层都要重新确立自己在世界经济大市场中的地位。占领这个市场,当然要依赖知识创新的能力,或者说具备能够参与到知识经济中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创新型人才成为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变革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和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钟志贤,2008)。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命线

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知识创造性应用和知识广泛传播而发展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变革是永恒的主题,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将导致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知识的半衰期不断缩短。据推算,人类的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长1倍,20世纪是每10年增长1倍,而目前是每3年就增长1倍。目前流行的“知识折旧律”是:1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因此,适应变化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类提出的挑战。美国知识管理学家德鲁克(Drucker)说,知识社会要求其所有成员学会如何学习,因为知识的本质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在知识社会中,“有教养的人”是学会了学习的人。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需。

创新是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1世纪的世界竞争是全球性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竞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缺乏创新,意味着淘汰和死亡;而善于创新,则意味着超越与新生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A.Toynbee)曾对人类历史上若干强盛文化的兴衰作过深刻的考察,发现文化发展的过程乃是对环境的挑战作出应答的过程。凡是依赖以往成功的经验应对新的挑战的文化都被淘汰了,只有不断更新自身的文化,对新的挑战作出创造性应答的文化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二)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要素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成为竞争合作的决定性因素。人们将教育科技投资看成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投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将成为时代潮流。教育、科技、文化产业将成为社会最宏大的产业。知识经济中的主导要素是知识,核心是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以高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知识和以科技为核心构造新的生产力体系。

与工业经济时代相比,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价值链与核心资源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改变了商品制造和服务的基本过程与价值取向,其间的“价值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工业经济时代,其价值链是:提取—制造—流水线生产—市场—销售—产品(服务);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其价值链是:数据—信息—知识—专门知识—市场—服务(产品)。从核心资源来看,农业经济时代是自然资源,工业经济时代是生产资料,信息时代是技术,而知识经济时代是智力资本。所谓智力资本是指职员的无形资产,如技能、知识和经验,这些无形资产是知识经济时代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些变化直接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经济的方式从制造经济(物质价值)发展变化为知识经济(知识价值);劳动的方式从生产工作者(体力)发展变化为知识工作者(脑力);成果或产品的方式从有形的交付或供应发展变化为无形的交付或供应。

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劳动结构也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不仅体力劳动,而且一般脑力劳动也将被机器和电脑替代,创造性的智慧劳动、创造性的经营管理、创造性的科技服务和社会服务、文化艺术创作等将成为社会劳动的主体和领导力量(李方,1999)。

(三)协作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生存与发展方式

在工业经济时代,人们主要用机器来劳动或与机器打交道,劳动和市场是竞争性的;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劳动主要是人与人打交道。在劳动和知识的生产与利用时,人们需要彼此协作,其原因有三:一是因为知识的激增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的所知和所能非常有限;二是因为信息技术导致了全球化社会的诞生,每个个体、民族、国家都与他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三是因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个多元化的社会,需要跨文化的理解力和包容心态。

随着全球化的流动、交流、协作等现象的迅猛发展,每个开放型的国家都面临着“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文化冲突、交融与平衡,面临着如何在一个跨文化的社会中和谐发展的问题。毋庸置疑,单一的所谓优势文化将受到削弱,代之而起的是多民族文化的交汇。现代人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如何在保持文化传统认同的同时,学会理解、包容和吸纳他人的文化传统。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文化的交汇、认同、冲突与调和问题,将显得更为迫切和严峻。如果我们不能和谐地保持多元文化的交汇、认同,我们周围的世界将变得四分五裂。

学会协作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最为严峻的考验,是今日教育中最严峻的问题。学会协作,就是培养和发展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为此,一是要发现和接受他人,理解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相似性及其相互依存的事实,学会情感同化的能力与态度,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的反应;二是要多从事一些共同的项目或计划,本着尊重多元性、互相了解和平价值观的精神,在开展共同项目和学习管理冲突的过程中,为学生今后的生活提供参考标准,强化民主的师生关系,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问题的认识。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

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已经从传统的产业转移到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航空航天环保、文化产业和科技信息服务业,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是新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如果说机械化是工业时代的典型特征,那么计算机化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计算机处理信息、信息高速公路传输信息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新型的生产力表现出高技术含量、高速跳跃性发展、高度社会化和人性化。

与工业经济时代借助机器拓展身体的力量不同,知识经济时代主要是借助高技术拓展认知能力、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大部分传统的记忆、模拟、逻辑思维和知识积累工作将被计算机所代替;生产和办公自动化方式极大地扩展了劳动者的自由;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将发生质的转变,遇事“拆零”的分析方式将由整体性思维方式所取代,人类的认知负荷也将得以减轻,以悟性(灵感、直觉和顿悟)为特征的隐性知识变得至关重要,人的主体性将得到更充分的展现,更有机会、更有条件在创造性的工作中增加自我实现成就感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面对世界经济给予中国经济的挑战,中国政府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成为中国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重要战略部署。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中国做出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建设创新型国家。尽管中国农业还有很多欠缺、工业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去完善,但中国却必须认真面对世界经济发出的挑战。如果中国不加入到这一轮的竞争中去,那么5~10年后,中国将重新处在一个十分被动的地位——即在新世界经济体系当中没有中国的地位,这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中国国家的安危。党中央高度关注这个问题,再三强调一定要高度重视知识经济带给社会的变化;一定要高度重视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知识经济发挥的作用。2006年年初,国家召开了第四次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一)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背景

1.我国制造业的特点

我国经济持续30多年的快速增长,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震撼了世界。同时,我国经济结构有其独特性,其中第一产业虽然也在持续增长,但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已从改革开放前的30%多下降到目前的15%以下。第三产业的比重虽略有增长,但近十来年规模在32%~33%之间徘徊。而第二产业一枝独秀,比重在50%以上,且近年来还在不断上升。第二产业中主要是制造业,占第二产业的2/3以上,占经济总量的1/3左右,且近年来一直以高于经济总量增速的速度发展。但我国的制造业是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和替外来企业进行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其特点可概括如下:

(1)实物量多,价值量低。我国一大批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前列,有的已占绝对优势。世界各主要国家市场上出售的日用品,中国制造的已比比皆是,非常显眼。但同时产品价值量很低,同一类产品中中国制造的其价格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制造的,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东盟国家制造的。

(2)消耗多,效益低。我国单位产品消耗的能源(主要指耗能大的重化工业)比发达国家平均高20%~40%,原材料消耗也高。高消耗带来高成本,由于效益(利润)等于售价减成本,相应取得的效益就低。

(3)产品多,档次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国外市场上,中国产品已从地摊消失升堂入室,进了百货店、超市,上了货架。但大多仍是低档产品,有一部分中档,至于高档的则甚少。有些中高档产品也大部分是跨国企业在中国生产或组装的。

(4)企业多,水平低。中国地大人多,一种产品看好,各地都纷纷仿效上马,形成大量企业,但企业的集中度很低。一个行业中(除国有垄断行业外)前3名或前10名所占比重比国外差很多。企业越多,越形不成规模,而没有规模就提高不了水平,就只能靠大量生产低档产品进行价格竞争。

(5)人员多,素质低。大量企业装备陈旧,工艺落后,生产率低,靠人多办事。但人员待遇低,素质也低,因此单位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很大程度上被劳动生产率低所抵消。同时,由于人员素质低,难以生产高档次高质量的产品。近年来技能型人才的缺乏使矛盾更为突出。

当然我国也有一些好企业和高档产品。但从面上来看,上述现象普遍存在。无论从资源、能源、环境的角度看,或是从市场容量(包括国际市场)的角度看,以及从形成国际上的贸易摩擦(不但与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看,都是不可持续的,必须改变。

2.科学发展对创新的要求

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其基本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今后发展的指导思想。

在具体发展道路上,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化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阶段,至少对有一定规模的大国是如此。因此,我们还要做出艰巨的努力完成国家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进而实现现代化。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不能再继续走前阶段的道路而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体要求就是中央指出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这几个方面是互相紧密联系的,科技含量高了,产品档次就高了,相应地经济效益就上去了。而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主要依靠科技。另一方面,科技含量提高需要人去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这就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多年来提倡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完全一致的,即从粗放型的、以大量消耗资源、大量投资、严重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依靠技术、节约资源和投资、减少污染的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也是完全一致的。

贯彻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技术含量,以提升附加值,提高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必须大力开展创新活动。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顺应了这个要求。另一方面,开展创新活动,提高技术含量,关键在于人才,因此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就处在一个突出的地位。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在大量工程实践中需要创新型人才,因此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朱高峰,2007)。

(二)对创新的理解

1.创新

“创新”并不是一个新词。据可查到的资料,在中国,早在《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中就曾提到过,创新是“创立或创造新的东西的意思”。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教育界就曾经广泛使用过“创新”这个词汇,不过那个时候“创新”和“创造”是混用的,两个词的含义互相交叉。在西方,据可查到的文献,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根据他的定义,“创新”指的是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在经济生活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实现生产要素的组合。1913年,美国著名战略研究专家德伯拉・爱弥顿发表了《知识创新:共同的语言》,对“知识创新”下了如下的定义:“知识创新就是指新思想产生、深化、交流并应用到产品(服务)中去,以促使企业获得成功,国家经济活动得到增强,社会取得进步。”显然,他们是从经济学角度提出“创新”概念的。

中国有很多成语、俗语都和创新有关。譬如“熟能生巧”,就是一种创新。所谓“巧”,就是别出心裁,别具一格。别人没有的,我做出来;别人做不到的,我做得到;别人做不好的,我做得好。这就是一种创新。此外还有:独辟蹊径、独树一帜、匠心独运、别出心裁、别开生面、破旧立新、标新立异、不同凡响、不落窠臼、不拘一格、脱颖而出、青出于蓝……这些,都是某种形式或某种程度上的创新。

因此,我们可以将“创新”定义为:相对于个人而言,如果做出了新颖、独特、具有价值的精神的或物质的成果,则这种成果就是创新性成果;试图做出创新性成果的活动(过程)就是创新活动(过程);从事创新活动、做出创新性成果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赵卿敏,2002)。

2.技术创新

根据2006年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精神,创新包括3个层次,即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其中理论创新在大会议程中并未展开,体制创新涉及的也不多,主要谈到政策层面。大会的主题是科技创新,科技包括科学和技术两个方面。科学和技术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但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服从不同的规律。但必须指出,对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的是技术创新。(www.xing528.com)

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技术创新的决定文件中明确指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这个定义和国际上近百年来对于技术创新的普遍理解是完全一致的。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对技术创新的实质进一步理解为:

(1)技术创新并非单指技术活动,更不是单指技术研究或技术开发活动。它还包括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例如,国际上著名的Dell计算机公司,它并没有什么新的技术,但它创造并非常有效地运用了新的生产组织和企业管理模式,迅速占领市场,对老牌计算机公司如IBM等形成很大威胁。这也是IBM出售其微机生产部门的原因之一。

(2)“技术创新并非单指技术活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技术创新必须有效果,即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从服务业角度看,服务也是产品)。如果技术创新只是停留在研究所、实验室,只做一些原理研究,或者做个样品,通过技术鉴定,获得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等的评价,而没有做出产品或没有体现在提高产品质量上,那么这种活动只是技术活动而不是技术创新。

(3)技术创新要有经济效果,即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如果只是做出了产品,但卖不出去,占领不了市场,或者赚不了钱,即实现不了市场价值,这也不是技术创新。

(4)技术创新中的技术并非一定要原创性或独占性的,只要是对于本企业是新的即可。创新不等于创造发明,不一定要有专利。同时,技术并非一定要本企业本单位自行开发,企业可以和别人(包括高校、研究所或别的企业)合作,也可向别人购买,只要能应用即可。

综上所述,必须区分技术创新与创造发明,区分技术创新与技术研发。技术创新必须要有经济效益,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同时,技术创新具有广泛性,所有企业都应有技术创新的要求。技术创新不是单纯的技术活动而是技术经济活动。当然,对于大企业来说,一般都应有自己的技术研发活动,并且应该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构成技术创新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不排除与外部合作,用引入技术来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对小企业来说,靠引入技术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同时也不排除某些自己独创的技术。

由于技术创新必须要有经济效益,因此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就是天经地义的了。在企业内部,技术创新不单纯是技术部门、研发部门的事,而更是企业整体的事,必须要有企业领导层来规划、组织实施。

3.创新方式

创新方式包括3个方面,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下简称再创新)。其中原始创新中既有技术创新,也包含了其他内容,但集成创新和再创新应该都是技术创新。从三者关系看,原始创新很重要,事关国家的长远发展潜力,但原始创新需要较多的积累和较高的条件,有些新颖的思想则是可遇不可求的。对于原始创新苗头必须大力支持,力促其实现。但现实中大量的是集成创新和再创新。集成创新中包括大量学科和专业交叉融合的内容。实际上,大量现代产品是融合了各方面多专业的技术的,比如信息技术对各个产业渗透,形成机电一体化,以至光机电一体化等。能够把各种技术很好地融合在一个产品中从而大大提升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就是创新。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原来底子薄,技术水平低,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从国外引进了大量技术,但是再创新工作并未跟上,亟须加强。对今后引进技术必须从开始就统筹规划再创新的工作。广义上讲,对一个企业从国内引进的技术也需要再创新,因此集成创新和再创新具有广阔天地,是广大企业都需要开展的。

4.创新型国家

2006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最先提出了“创新型国家”的概念,由此,我国再度掀起全民创新热潮。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多个,如美国、日本、韩国、芬兰等。所谓创新型国家,就是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具有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点是,其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其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小于30%,此外,创新型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总数的绝大多数。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弱,资料显示我国2004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各国GDP总和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庄寿强,2006),亟待提高。

(三)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1)基础扎实。创新不等于空想,大量的创新活动是在原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创新又要求不循规蹈矩,要有变化。因此,要求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有宽广的知识面,要熟悉现有的事物,认识其长处,看出其问题,并且对要进行的改变、要进入的新领域有相当的了解。

(2)刻苦精神。创新活动并不是单纯的创意,而是大量艰苦的工作,尤其是要有实际效果,要有经济效益。创新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把工作做细。那种大而话之,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满足于做个样子的作风是不可能搞真正的创新活动的。

(3)要有创新型思维。如果说前面两条对于一般人才是共性要求的话,那么对创新型人才的特殊要求就是要有创新型思维了。创新型思维包括多方面,其中主要有:①发散思维。创新要求有变化,如果总是墨守成规,集中在一点上,是难以有新的想法的,搞创新的人必须要善于联想,触类旁通,有时有跳跃式的思维。②求异思维。往往你这样想我偏偏那样想。旧事物是这样的,我偏偏想那样的。你看到旧事物的一大堆好处,我偏偏要挑出几条毛病来。没有这样的思维方式,一切都趋同,是无法搞创新的。由于多年来我国形成强烈的求同思维,什么都划一化、一刀切,思维求异就更显得重要了。③综合思维,或称为系统思维。事物是复杂的,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当有了一个新想法,要付诸实施时,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因此,必须有系统的综合的考虑,“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是行不通的,前面讲的集成创新就更要突出综合思维了。

(4)创新型人才应区别不同类型。其中一类可称为点子型,即思维活跃、开阔,善于想点子、出主意,但多数并不善于实施。此类人数量不多,一旦发现,应善于发挥其作用。第二类是实干型,动手能力强,在好的思维指引下,能很漂亮地做出东西来。此类人相对较多,是创新活动中的基础。第三类属于宽广型,适应性较强,在不同情况下,可以完成不同的任务。人无完人,在创新活动中,这几类人才都需要,应使其各展其才。

(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10要素”

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树国校长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以“关于创新型人才的另一种思考”为题分析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10要素”,对于我们建立教育创新模式和实施创新性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他认为,创新(Innovation)是指现实生活中一切有创造性意义的研究和发明、见解和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应该考虑以下10个要素(王树国,2006)。

1.激励(Incentive)

创新型人才是我们这个社会中“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始者,或者是新路径的引领者”。无论我们如何加强培养,这部分人才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的比例也不会很高。换言之,创新型人才永远是稀缺的、是需要有一个“脱颖而出”的过程的。而人才的个体潜能的调动与开发以及人才群体的结构优化,都涉及一个心理学的名词——“激励”。我们认为,中国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主要应该包括3个方面,即价值观体系、挑战性工作和差异化策略。一个人只有认识到一件事情值得自己花毕生的经历去追求,才能真正调动自身的潜能去创造、创新。因此,必须把价值观的塑造摆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全过程的突出位置上,尤其要重视青少年时期价值观的合理引导。没有挑战就无所谓激励,善于提供挑战性工作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另一种基本功。人才市场同样需要细分化,唯有如此,人才方能感受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从而萌发出创新的冲动。当前,我们的社会环境中非常缺乏针对不同对象的各种激励机制。比如,我们许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依赖于创新,其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政府部门的规则与“潜规则”;再比如,企业的新增投资决策并不主要取决于某地在创新成果与人力资源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而是取决于城市之间的税收、土地等方面政策的相对优惠程度。这些现象的存在都极大地影响了创新型企业家这种社会中最为宝贵的人才的脱颖而出。

2.引导(Navigation)

创新型人才的特殊重要性决定了我们不能任由其自由成长。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于他们的适度引导。其方式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来引导目标。要让这些人才的心中始终装着全局,积极投身于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大业;要让这些人才的心中始终有前沿意识,绝不满足于一时一地的相对先进水平。二是以国内外资源的整合来引导路径。国际经济文化领域出现的融合与一体化趋势,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全过程之中,都应该渗透国际化意识,让中国的创新型人才可以更好地融入世界趋势。三是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引导方法。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理论功底,熟练掌握一整套科学的研究与思考方法;与此同时,他们还必须拥有面向中国实际、包括面向自己所身处的中国某一特定地区实际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我们一方面看似强调社会主流意识对创新型人才的影响,强调培养属于社会主义未来的坚定队伍;但另一方面,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在人才成长过程中对于他们的引导十分缺乏。有些工作方法由于缺乏人性化特点、缺乏对于现实问题的针对性,因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网络(Network)

构建全社会一体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网络,而不是一个个独立存在的人才孤岛。一体化的价值评价体系有助于人才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有序流动,从而保障人尽其才,促进知识的传播。一体化的学习实践体系有助于人才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保障社会资源在更大程度上的共享。我们邀请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担任研究生导师团队中的副导师,发挥其社会经验在培养学生创造性中的作用,实现导师之间的优势互补;我们组建有政府部门、企业、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知识经济共同体”,及时获取人才市场反馈的信息,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与工作准备过程的和谐衔接。当然,这些尝试还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人才培养上的现实问题。更加重要的选择,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努力营造创新氛围,要形成覆盖从孩子出生、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创新教育大系统。

4.责任(Obligation)

让创新型人才真正实现其价值,就必须让他们真正融入到社会大潮之中,而不是置身其外、孤芳自赏。在社会人力资源总体分配不均衡的前提下,对应着更多的资源占有,创新型人才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我们认为,人的创造力可以在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实现自身对于所从属的集体以及周围人的价值,会坚定人的创新信念,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创新素养,投身于更加有价值的新一轮创造性活动中去。这就是我们所设计的创新型人才的“责任加强正反馈过程”。从这一层面来看,我们的研究生“三助”制度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提供勤工助学机会,而是通过为研究生创造在校期间承担部分超越其学生角色的工作责任的机会,来强化对于其创造能力的培养过程。

5.空闲(Vacancy)

创新型人才需要一定的思维发散空间。各种框框限制之下,人是不可能拥有创造力的。我们的教育恰恰忽略了在年轻人的思想中适度“留白”。不要用书本把人的大脑填满。知识在人的大脑中的合理存在结构远比其储存的绝对数量更加重要。如果简单地强调人在年轻的时候更多地学习书本知识,那么学习过程的艰苦就会在人的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抑制其创造力的发挥。相反,快乐的学习记忆则能够激发人的创造热情。不要用工作把人的时间填满。对于人的岗位职责的规定以及相应的定量评价标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会产生负面作用。这些规定和标准只能让潜在的人才以牺牲创造力为代价,去达到别人为自己设定的评价标准。相反,适度的身心调整则能够唤起人的内心的创造欲望。要造就创新型人才,我们就应该在我们的社会环境中预留一些空间。它们可以换回的社会价值是巨大的。

6.能力(Ability)

出色的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经过长期研究,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创造性需要以下4个方面的能力支撑:一是心理调节能力。人对于自身社会角色的认知以及对于自身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定位,是人的社会化的基础,当然也就应该成为人的创造力最为重要的能力支撑。环境在不断改变,创新型人才必须首先适应环境,进而才能积极地投入到改善环境的进程之中。二是逻辑分析能力。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逻辑分析能力作为起点。这是由逻辑分析能力在人的能力结构中的基础地位所决定的,应该体现在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之中。三是比较联想能力。没有比较就没有借鉴,没有联想就没有创新。这两个命题是为社会实践所反复检验过的。我们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开拓他们的视野是非常重要的。四是沟通协作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更多的创造行为不是个体性的,而是群体性的、团队式的。这就需要我们所培养的创新型人才首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与团队成员分享共同的价值理念、共同的发展环境、共同的社会资源。

7.宽容(Tolerance)

“当我们处于少数人群的时候,接受考验的是勇气;但我们处于多数人群的时候,接受考验的是宽容。”这是美国宗教领袖Ralph W.Sockman的名言。我们这个社会最为缺乏的是对于人与人之间差异性的认同、对于少数人思想与行为的宽容。这种缺憾应该是属于文化层面的,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背景,正在影响着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事业。更加可怕的是,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有时不是在弱化,而是在强化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状。要改变从小就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为孩子的个性发展乃至张扬留下空间;要在学校教育中更加充分地体现对于学生人格的尊重,体现对于学生权利的保护;要在社会环境中彰显大众对于个体、多数对于少数的尊重,而不是过多地强调个体为群体所作出的毫无保留的牺牲。整个民族宽容精神的培育应该以家庭为起点。只有家长可以宽容孩子与自己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不同,只有家庭中自然流露出对于其他家庭不同于自己的特征的理解与欣赏,宽容才能真正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品质内核,并最终进入中国人的社会属性之中。

8.保障(Insurance)

创新型人才的工作与生活空间里,存在着超过一般社会成员的风险,正如急速行驶的车辆一旦遇上颠簸,更容易失去平衡一样。因此,整个社会应该提供一种保障——保障他们的人身与财产安全不会成为其勇敢地创新与创造的代价。风险投资机制只能算作社会对于创业者的一种激励机制,而非保障机制。社会保障体制只能算作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的一般性保障措施,而体现不出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可能遇到的更复杂风险的补偿。我们需要设计出足以反映创新型人才在创造过程中所可能付出代价的制度模型,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

9.开明(Open-minded)

创新型人才的作用发挥,取决于他们的自我认识与定位,也取决于他们的大脑对新生事物的开放程度和他们的心胸对于他人的开阔程度。只有大脑保持对于新近产生的知识与方法的始终开放状态,我们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才能及时得到优化;只有心胸保持对于他人永远的开阔状态,我们的创造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开明品质,有赖于3个重要的环节:一是接触高人。唯有真切感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人们才可能平心静气地敞开自己的思想空间,接受更多有价值的人与事。二是反省差距。为人才提供定期自我反省的机会,是真正对他们负责任的行为方式。三是规划人生。要让创新型人才真正学会面向自己的整个人生,而不是某一阶段去规划自己的发展路径。

10.天真(Naivety)

真正的创新型人才,其个性中的与众不同总包含着一定程度的天真。比如,马克・吐温式的幽默会让你感觉似乎在面对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爱因斯坦的成就里充满着天真烂漫的色彩。要保持成年人心态中适度的孩子气,其实并不容易。相反,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就连我们的孩子们要保持他们的本真都会遇到一定程度的困难。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我们的社会文化。培育一种包容天真的成年人、充满稚气的创新型人才的社会文化,对于今天的中国是非常有战略意义的。

以上我们所谈到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10个要素,它们在英语中对应的10个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组合正是“Innovation”一词。这种发散式的关于创新型人才的思考,或许无法绘制成一张逻辑性很强的图表,但至少会强化对于那个永远有魅力的单词的记忆——Innovation。它就是创新。

三、项目学习是开发创新潜能的有效途径

项目学习是本科生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措施之一。项目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计算机技能、时间管理技能,特别是项目设计和按时完成任务的技能。与导师每周一次的见面,可以培养学生非正式的口头表达能力,撰写项目研究报告是练习写作的好机会,参加开题、中检、结题答辩有助于提高交流技巧。项目学习是一种发现学习,由于总是涉及新情况,它可以帮助学生迅速适应、迅速学习、解决难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刘宝存,2011)。

项目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创新教育理论认为,创新潜能是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创新潜能是可以进行开发的,是可以通过学习、实践而被激发出来、转化为创新能力并逐步得到提高的。项目学习改变了传统学习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体验学习过程,主动积累知识经验,完善知识结构。项目学习中的探究活动是一个学生发挥智力强项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弥补智力弱项和完善智力结构的过程(彭浩,2008)。不同智力特征的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形成优势互补,使他们的智力潜能得到开发,智力结构得到完善,从而促进创新潜能的开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